伯多祿五世劇院: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
修正葡語名字 |
||
第1行: | 第1行: | ||
[[File:Theatre of paul v.jpg|thumb|300px|right|伯多祿五世劇院]] |
[[File:Theatre of paul v.jpg|thumb|300px|right|伯多祿五世劇院]] |
||
'''伯多祿五世劇院'''({{lang-pt|'''Teatro |
'''伯多祿五世劇院'''({{lang-pt|'''Teatro Dom Pedro V'''}})(通稱為'''崗頂劇院''';另稱'''馬蛟戲院'''、'''崗頂波樓'''<ref name="FM">澳門基金會,[http://www.macaudata.com/macauweb/Encyclopedia/html/22204.htm 《澳門百科全書》伯多祿五世劇院],2009年4月15日查閱,{{pt}}</ref>),是位於[[澳門]][[崗頂前地]]的古老[[劇院]],為[[中國]]首所西式劇院<ref name="ICM">[[澳門文化局]],[http://www.macauheritage.net/cn/HeritageInfo/HeritageContent.aspx?t=M&hid=8 伯多祿五世劇院],2009年4月14日查閱,{{pt}}</ref>。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
||
==歷史== |
==歷史== |
2016年12月3日 (六) 02:51的版本
伯多祿五世劇院(葡萄牙語:Teatro Dom Pedro V)(通稱為崗頂劇院;另稱馬蛟戲院、崗頂波樓[1]),是位於澳門崗頂前地的古老劇院,為中國首所西式劇院[2]。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歷史
伯多祿五世劇院於1860年由土生葡人集資興建,以紀念葡萄牙國王伯多祿五世[1]。建成初期只建成主體部份,其後1873年再於入口正面加建柱廊、拱廊及新古典主義的三角楣[2]。
昔日為澳門葡萄牙人的大會堂和土生葡人聚會之地。除劇場外,建築內還設有舞廳、閱書樓和桌球室等,所以出現有崗頂波樓之稱。崗頂劇院已曾經多次維修,亦曾因白蟻蛀蝕問題而關閉近20年。1993年和2001年進行維修,現主體建築基本仍保存完整。
建築特色
伯多祿五世劇院是澳門唯一的歐式劇院建築物,屬新古典主義風格、以綠色為主色並以墨綠色門窗襯托[2]。
伯多祿五世劇院高41.5米,寬22米,中式坡屋頂之屋脊高為12米,屋檐高為7.5 米崗頂劇院的。劇院正立面為一面寬15.7 米的羅馬圓拱式門廊,門廊頂端以三角形山花收結,其下則是由四組愛奧尼柱式倚柱組成的三個券洞。八條倚柱均長約6米,山花及柱子上裝飾簡單。至於其側立面的牆上,連續開滿九個寬2.45 米的羅馬圓拱式落地大窗,加強屋面水平感和表現渾厚的氣度。
設施
伯多祿五世劇院內設有劇場、舞廳、桌球室;而劇院也有一個收藏英、法、葡萄牙文的古籍閱書樓[1]。
著名事件
參考文獻
建築 |
媽閣廟 | 港務局大樓 | 鄭家大屋 | 聖老楞佐教堂 | 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 | 崗頂劇院 | 何東圖書館大樓 | 聖奧斯定教堂 | 市政署大樓 | 三街會館(關帝廟) | 仁慈堂大樓(仁慈堂博物館) | 大堂(主教座堂) | 大堂巷七號住宅(盧家大屋) | 玫瑰聖母堂 | 大三巴牌坊 | 哪吒廟 | 舊城牆遺址 | 大炮台 | 聖安多尼教堂(花王堂) | 東方基金會會址 | 基督教墳場(包括馬禮遜小教堂) | 東望洋炮台(包括聖母雪地殿教堂及燈塔)(保育危機) |
前地 |
媽閣廟前地 | 亞婆井前地 | 崗頂前地 | 議事亭前地 | 板樟堂前地 | 大堂前地 | 耶穌會紀念廣場 | 賈梅士前地 |
区内其他地点及街道 |
海事博物館 | 妈阁斜巷 | 妈阁街 | 高楼街 | 政府總部事務局 |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二、三校 | 龙嵩正街 | 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 |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四校 | 澳門郵政局大樓 | 聖物寶庫 | 大三巴街 |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 | 澳門博物館 | 大炮台山 | 花王堂街 | 白鸽巢总站 | 东望洋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