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鼓勵:修订间差异
小无编辑摘要 |
|||
第7行: | 第7行: | ||
愛的鼓勵鼓掌式的靈感,原創者[[陳金貴]]教授受訪時提到是來自知名美國電吉他樂團{{le|The Ventures|The Ventures}}<ref>[http://www.ntpu.edu.tw/admin/a3/people1_more.php?id=186 國立臺北大學 北大人物網 校訊人物:話題人物-招牌掌聲 愛的鼓勵出自他手]</ref>。The Ventures在1963年發表的Let's go,開頭就是愛的鼓勵一樣的拍手節奏;而The Ventures稍後翻唱{{le|The Surfaris|The Surfaris}}1963所推出的演奏曲{{le|Wipe Out|Wipe_Out_(song)}},就在中段有與'''愛的鼓勵'''完全一樣的鼓節奏重複四次。此樂團的演奏曲是1960-1970年代全世界接受美式文化的青少年,辦舞會、熱門音樂演奏演唱會必備曲。在台灣,此樂團在駐台美軍俱樂部及大學校園流傳甚廣,Wipe Out還曾被[[黃俊雄]]拿去做電視布袋戲的配樂,更為一般台灣人耳熟能詳。 |
愛的鼓勵鼓掌式的靈感,原創者[[陳金貴]]教授受訪時提到是來自知名美國電吉他樂團{{le|The Ventures|The Ventures}}<ref>[http://www.ntpu.edu.tw/admin/a3/people1_more.php?id=186 國立臺北大學 北大人物網 校訊人物:話題人物-招牌掌聲 愛的鼓勵出自他手]</ref>。The Ventures在1963年發表的Let's go,開頭就是愛的鼓勵一樣的拍手節奏;而The Ventures稍後翻唱{{le|The Surfaris|The Surfaris}}1963所推出的演奏曲{{le|Wipe Out|Wipe_Out_(song)}},就在中段有與'''愛的鼓勵'''完全一樣的鼓節奏重複四次。此樂團的演奏曲是1960-1970年代全世界接受美式文化的青少年,辦舞會、熱門音樂演奏演唱會必備曲。在台灣,此樂團在駐台美軍俱樂部及大學校園流傳甚廣,Wipe Out還曾被[[黃俊雄]]拿去做電視布袋戲的配樂,更為一般台灣人耳熟能詳。 |
||
在[[香港]],愛的鼓勵的用法和台灣不同,並不是用來鼓勵他人或自己的,而是在香港[[中學]]的[[陸運會]]和[[水運會]]上,[[啦啦隊]]常以這個拍子來打氣。但在台灣,愛的鼓勵則幾乎沒有人會將其用來做為運動球賽加油的用途。此外,這個拍子不僅用於鼓掌,也用於其他方面,如打[[鼓]]和吹[[哨子]]等。然而,絕大部份香港人也不知道這個拍子的名稱在台灣是叫做愛的鼓勵。 |
在[[香港]],愛的鼓勵的用法和台灣不同,並不是用來鼓勵他人或自己的,而是在香港[[中學]]的[[陸運會]]和[[水運會]]上,[[啦啦隊]]常以這個拍子來打氣。但在台灣,愛的鼓勵則幾乎沒有人會將其用來做為運動球賽加油的用途。此外,這個拍子不僅用於鼓掌,也用於其他方面,如打[[鼓]]和吹[[哨子 (器物)|哨子]]等。然而,絕大部份香港人也不知道這個拍子的名稱在台灣是叫做愛的鼓勵。 |
||
在[[新加坡]],愛的鼓勵也叫做「rainbow claps」<ref>[http://www.ijicic.org/ijicic-ksi-03.pdf An approach for user authentication on non-keyboard devices using mouse click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istical-based classification]</ref>或「11 claps」,新加坡人也不知道在台灣的中文名稱是愛的鼓勵。 |
在[[新加坡]],愛的鼓勵也叫做「rainbow claps」<ref>[http://www.ijicic.org/ijicic-ksi-03.pdf An approach for user authentication on non-keyboard devices using mouse click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istical-based classification]</ref>或「11 claps」,新加坡人也不知道在台灣的中文名稱是愛的鼓勵。 |
2017年2月19日 (日) 18:58的版本
愛的鼓勵是一種在台灣常見的鼓掌方式,節奏是兩個一拍加上兩個半拍接著一個一拍,然後四個半拍加一個半拍的休息,最後一個半拍加一個一拍。一般為了記得愛的鼓勵的鼓掌方式,教導愛的鼓勵時常會配上口訣;有些人在拍愛的鼓勵時,也會默念著口訣。其口訣為「一二、一二三、一二三四、一二」,或將最後兩個字改成「喉嘿」,即「一二、一二三、一二三四、喉嘿」。
愛的鼓勵在台灣是除了一般的鼓掌之外,最常見的一種鼓掌方式,其中還延伸出了「愛的親親」、「愛的火花」、「愛的沖天炮」等鼓掌方式,多是在愛的鼓勵完結後再加上親親或火花等動作。
愛的鼓勵是由嚕啦啦這個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附屬團隊中傳出來的。[1]而原創者則是現職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的陳金貴教授。[2]
愛的鼓勵鼓掌式的靈感,原創者陳金貴教授受訪時提到是來自知名美國電吉他樂團The Ventures[3]。The Ventures在1963年發表的Let's go,開頭就是愛的鼓勵一樣的拍手節奏;而The Ventures稍後翻唱The Surfaris1963所推出的演奏曲Wipe Out,就在中段有與愛的鼓勵完全一樣的鼓節奏重複四次。此樂團的演奏曲是1960-1970年代全世界接受美式文化的青少年,辦舞會、熱門音樂演奏演唱會必備曲。在台灣,此樂團在駐台美軍俱樂部及大學校園流傳甚廣,Wipe Out還曾被黃俊雄拿去做電視布袋戲的配樂,更為一般台灣人耳熟能詳。
在香港,愛的鼓勵的用法和台灣不同,並不是用來鼓勵他人或自己的,而是在香港中學的陸運會和水運會上,啦啦隊常以這個拍子來打氣。但在台灣,愛的鼓勵則幾乎沒有人會將其用來做為運動球賽加油的用途。此外,這個拍子不僅用於鼓掌,也用於其他方面,如打鼓和吹哨子等。然而,絕大部份香港人也不知道這個拍子的名稱在台灣是叫做愛的鼓勵。
在新加坡,愛的鼓勵也叫做「rainbow claps」[4]或「11 claps」,新加坡人也不知道在台灣的中文名稱是愛的鼓勵。
很意外地在日本,愛的鼓勵的節奏是被廣泛使用在暴走族當中的,有時用催油門的聲音來表現,有時用按喇叭的聲音來表現,有點宣示、挑釁的意味,用途與台灣完全不同,更遑論有鼓勵和加油的意思了。
外部連結
- 教育部國語辭典
- 國立臺北大學 北大人物網 校訊人物:話題人物-招牌掌聲 愛的鼓勵出自他手
- THE VENTURES - Let's go (YouTube)-在開頭就出現了「愛的鼓勵」完全相同的拍手節奏。
- The Ventures: Wipe Out (YouTube)-在第 1:50 中間間奏時出現了重複四次與「愛的鼓勵」完全相同的鼓節奏。
- S.H.E 愛的鼓勵 預備備!!-在最前頭的5秒有愛的鼓勵;在最後8秒有愛的親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