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青岛天后宫: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加图×11
第2行: 第2行:
| 级别 = 省级
| 级别 = 省级
| 省区市 = 山东省
| 省区市 = 山东省
| 图片 = [[File:The Thean Hou Temple of Qingdao 2007-04.JPG|220px]]<br><small>青岛天后宫大戏楼</small>
| 图片 = [[File:青岛天后宫.jpg|260px]]<br><small>大戏楼南侧,2014年12月</small>
| 名称 = 青岛天后宫
| 名称 = 青岛天后宫
| 编号 = 3-159
| 编号 = 3-159
第17行: 第17行:


位于青岛口的这座天后宫初建时称为'''天妃宫''',当地百姓则称之为“中国大庙”,为当地渔民商贾等供祀“天后圣母”、祈祷航运和生活平安的场所,奉[[道教]]全真随山派,20世纪20年代时其主持道人曾与[[崂山]]太清宫同属一派<ref>{{cite web |url=http://www.qdda.gov.cn/expertLibrary.do?method=viewingArticle&subject_id=12259376220001761001&articleId=12487676444821336001&resumeId=12486772863101562001|title=《天后宫》|accessdate=2009-10-01 |work=|publisher=青岛档案信息网}}</ref>。早期的建筑仅由正殿圣母殿三间和龙王府、督财府两座配殿组成,经明、清、民国的七次维修扩建后达到现有规模(其中以清[[雍正]]十一年和[[光绪]]二十四年的修扩规模较大),在天后宫山门内存有两块清[[同治]]年间的石碑,分别为同治四年(1865年)的《募建戏楼碑记》和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修庙碑记》,记述了当时重修天后宫的情景,也是了解青岛历史的重要资料<ref name="multiple1">{{cite web |url=http://laodong.qingdao.gov.cn/shizhi/wenshi.nsf/4f82f1981902e88248256a4900275506/68165f8d14424e8448256aa0002b4cff?OpenDocument|title=《有关天后宫的文物和史料》|accessdate=2009-10-01 |work=王铎|publisher=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ref>。
位于青岛口的这座天后宫初建时称为'''天妃宫''',当地百姓则称之为“中国大庙”,为当地渔民商贾等供祀“天后圣母”、祈祷航运和生活平安的场所,奉[[道教]]全真随山派,20世纪20年代时其主持道人曾与[[崂山]]太清宫同属一派<ref>{{cite web |url=http://www.qdda.gov.cn/expertLibrary.do?method=viewingArticle&subject_id=12259376220001761001&articleId=12487676444821336001&resumeId=12486772863101562001|title=《天后宫》|accessdate=2009-10-01 |work=|publisher=青岛档案信息网}}</ref>。早期的建筑仅由正殿圣母殿三间和龙王府、督财府两座配殿组成,经明、清、民国的七次维修扩建后达到现有规模(其中以清[[雍正]]十一年和[[光绪]]二十四年的修扩规模较大),在天后宫山门内存有两块清[[同治]]年间的石碑,分别为同治四年(1865年)的《募建戏楼碑记》和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修庙碑记》,记述了当时重修天后宫的情景,也是了解青岛历史的重要资料<ref name="multiple1">{{cite web |url=http://laodong.qingdao.gov.cn/shizhi/wenshi.nsf/4f82f1981902e88248256a4900275506/68165f8d14424e8448256aa0002b4cff?OpenDocument|title=《有关天后宫的文物和史料》|accessdate=2009-10-01 |work=王铎|publisher=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ref>。

[[File:Bundesarchiv Bild 146-1999-031-15, Tempel in Tsingtau-Kiautschon.jpg|thumb|220px|left|德国时期的天后宫,民国25年扩建后形成至今规模]]


自同治四年(1865年)大戏楼重建以后,天后宫逐渐成为青岛口居民的一处文娱场所,在青岛村人士胡存约的《海云堂随记》中,曾经多次提及光绪年间天后宫所举办的庙会,当时附近一带的商家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以及三月十五都要在天后宫上香叩拜,此时庙中香火最盛,并设台唱戏,吸引了周边大量的村民。另外在正月期间天后宫也举办大量的曲艺和民间杂技表演<ref name="multiple1" />。
自同治四年(1865年)大戏楼重建以后,天后宫逐渐成为青岛口居民的一处文娱场所,在青岛村人士胡存约的《海云堂随记》中,曾经多次提及光绪年间天后宫所举办的庙会,当时附近一带的商家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以及三月十五都要在天后宫上香叩拜,此时庙中香火最盛,并设台唱戏,吸引了周边大量的村民。另外在正月期间天后宫也举办大量的曲艺和民间杂技表演<ref name="multiple1" />。
第24行: 第22行:
1897年[[德意志帝国]]建置青岛,自[[青岛站|青岛火车站]]至汇泉的前海一带在新的城区规划被定为青岛区,大片原有的村庄被拆除,而天后宫亦被列入拆除的计划,但因受到民众的强烈反对而放弃,其后总督府又计划将天后宫迁往中国人居住的鲍岛区,亦因德日易帜而未及实施<ref name="multiple2">{{cite web |url=http://www2.ouc.edu.cn/hywh/niankan/1-6-5.htm|title=《青岛天后宫的变迁与青岛民俗博物馆的创建》|accessdate=2009-10-01 |work=杨乃琛|publisher=中国海洋大学网}}</ref>。
1897年[[德意志帝国]]建置青岛,自[[青岛站|青岛火车站]]至汇泉的前海一带在新的城区规划被定为青岛区,大片原有的村庄被拆除,而天后宫亦被列入拆除的计划,但因受到民众的强烈反对而放弃,其后总督府又计划将天后宫迁往中国人居住的鲍岛区,亦因德日易帜而未及实施<ref name="multiple2">{{cite web |url=http://www2.ouc.edu.cn/hywh/niankan/1-6-5.htm|title=《青岛天后宫的变迁与青岛民俗博物馆的创建》|accessdate=2009-10-01 |work=杨乃琛|publisher=中国海洋大学网}}</ref>。


民国38年后青岛天后宫为文博单位管理使用,多次用于筹办文物展览。[[文革]]期间曾被市南“文攻武卫”抢占,戏楼的双层飞檐被锯掉,其[[琉璃瓦]]和灰瓦被替换为水泥瓦,钟楼、鼓楼与殿内的神像也遭到破坏。1998年12月修复开放,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成为一处集天后文化、海洋文化和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人文景观<ref name="multiple2" />。
1949年后青岛天后宫为文博单位管理使用,多次用于筹办文物展览。[[文革]]期间曾被市南“文攻武卫”抢占,戏楼的双层飞檐被锯掉,其[[琉璃瓦]]和灰瓦被替换为水泥瓦,钟楼、鼓楼与殿内的神像也遭到破坏。1998年12月修复开放,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成为一处集天后文化、海洋文化和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人文景观<ref name="multiple2" />。


== 建筑 ==
== 建筑 ==
第32行: 第30行:
大戏楼临太平路,为两层楼阁式,重檐[[歇山顶]],下设大门,匾额书有“慈云普被”四字,为1940年商会大盐商丁敬臣所置,门前设有一把大旗杆和一对石狮,二楼原悬有花岗岩石刻立匾“天后宫”,左、右、上均有二龙戏珠浮雕,下部采用波浪式房檐,寓意进得门来应无“戏檐(戏言)”<ref name="multiple1" /><ref name="multiple3">{{cite web |url=http://www.sdlyxxw.com/qd/jd/200803/459.html|title=《青岛天后宫》|accessdate=2009-10-01 |work=jxncxia|publisher=山东旅游信息网}}</ref>。过戏楼两侧为钟楼、鼓楼及东西厢房,庭院中植有两株大[[桂花|桂花树]],因花为朱红色而称为“朱砂桂”,每至[[中秋节]]前后满院桂花飘香,吸引了大量游人前来观赏。通过山门进入二进院落,庭院中有一雌一雄两株大[[银杏|银杏树]],传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修大殿时所植。其后为供奉天后的正殿,单檐[[硬山顶]],悬有雍正帝御笔赐匾“神昭海表”(原匾已散佚,现有牌匾复制自福建湄州妈祖庙),殿内的妈祖像由整条樟木刻成,高2.8米,两侧塑有护将千里眼和顺风耳。东西配殿为龙王府、督财府,两边厢房则用于民俗博物馆的相关展出<ref name="multiple3" />,其内容包括天后文化,民间工艺品和民风民俗等<ref>{{cite web |url=http://www.qingdao.gov.cn/n172/n1191/n1239/n982375/128906.html|title=《青岛海洋文化介绍》|accessdate=2009-10-01 |work=|publisher=青岛政府网}}</ref>。
大戏楼临太平路,为两层楼阁式,重檐[[歇山顶]],下设大门,匾额书有“慈云普被”四字,为1940年商会大盐商丁敬臣所置,门前设有一把大旗杆和一对石狮,二楼原悬有花岗岩石刻立匾“天后宫”,左、右、上均有二龙戏珠浮雕,下部采用波浪式房檐,寓意进得门来应无“戏檐(戏言)”<ref name="multiple1" /><ref name="multiple3">{{cite web |url=http://www.sdlyxxw.com/qd/jd/200803/459.html|title=《青岛天后宫》|accessdate=2009-10-01 |work=jxncxia|publisher=山东旅游信息网}}</ref>。过戏楼两侧为钟楼、鼓楼及东西厢房,庭院中植有两株大[[桂花|桂花树]],因花为朱红色而称为“朱砂桂”,每至[[中秋节]]前后满院桂花飘香,吸引了大量游人前来观赏。通过山门进入二进院落,庭院中有一雌一雄两株大[[银杏|银杏树]],传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修大殿时所植。其后为供奉天后的正殿,单檐[[硬山顶]],悬有雍正帝御笔赐匾“神昭海表”(原匾已散佚,现有牌匾复制自福建湄州妈祖庙),殿内的妈祖像由整条樟木刻成,高2.8米,两侧塑有护将千里眼和顺风耳。东西配殿为龙王府、督财府,两边厢房则用于民俗博物馆的相关展出<ref name="multiple3" />,其内容包括天后文化,民间工艺品和民风民俗等<ref>{{cite web |url=http://www.qingdao.gov.cn/n172/n1191/n1239/n982375/128906.html|title=《青岛海洋文化介绍》|accessdate=2009-10-01 |work=|publisher=青岛政府网}}</ref>。


== 参考文献 ==
== 图集 ==
{{Gallery
{{reflist|2}}
|width=240

|height=160
|File:Bundesarchiv Bild 146-1999-031-15, Tempel in Tsingtau-Kiautschon.jpg|<small>天后宫历史照片南面,青岛德租时期</small>
|File:Bundesarchiv_Bild_116-126-20,_China,_Tsingtau.jpg|<small>天后宫历史照片,西面,青岛德租时期</small>
|File:Bundesarchiv_Bild_134-A287,_Tsingtau,_Tempel_der_Meeresgöttin.jpg|<small>天后宫历史照片,北面,青岛德租时期</small>
|File:Qingdao Mazu Temple 01 2016-09.jpg|<small>大戏楼外侧,2016年9月(下同)</small>
|File:Qingdao Mazu Temple 09 2016-09.jpg|<small>大戏楼内侧</small>
|File:Qingdao Mazu Temple 12 2016-09.jpg|<small>山门外侧</small>
|File:Qingdao Mazu Temple 23 2016-09.jpg|<small>正殿近景</small>
|File:Qingdao Mazu Temple 27 2016-09.jpg|<small>正殿内妈祖像</small>
|File:Qingdao Mazu Temple 30 2016-09.jpg|<small>正殿梁架</small>
|File:Qingdao Mazu Temple 33 2016-09.jpg|<small>龙王庙</small>
|File:Qingdao Mazu Temple 34 2016-09.jpg|<small>龙王庙梁架</small>
|File:Qingdao Mazu Temple 39 2016-09.jpg|<small>督财府</small>
}}
== 相關條目 ==
== 相關條目 ==
*[[媽祖]]
*[[媽祖]]
*[[天后宫]]
*[[天后宫]]


== 参考文献 ==
{{reflist|2}}
{{DEFAULTSORT:Q青}}
{{commons category|Qingdao Matsu Temple}}
{{青岛市境内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青岛市境内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青岛市传统民族建筑}}
{{青岛市传统民族建筑}}

2017年3月7日 (二) 02:56的版本

青岛天后宫

大戏楼南侧,2014年12月
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3-159
认定时间2006年

青岛天后宫青岛市民俗博物馆)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路19号,创建于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现有建筑群为明清砖木结构,为青岛市区中现存最早并且唯一保存至今的古建筑。

历史

在青岛建置之前,天后宫所在的前海一带原为渔民们晒网捕鱼的地方,当时出现了较大的村庄青岛村和会前村,天后宫即为青岛村(其名源于海中的岛屿小青岛)的一部分,附近的居民以渔民、艄公和商人为主[1]。明代中期,附近的渔船码头青岛口(即今天的栈桥海面)海上航运业逐渐开放[2],随着与江浙闽粤贸易的发展,福建一带的天后信仰也传播到青岛。在青岛曾经兴建过三座天后宫,但位于沙子口、沧口的另外两座均已不存[3]

位于青岛口的这座天后宫初建时称为天妃宫,当地百姓则称之为“中国大庙”,为当地渔民商贾等供祀“天后圣母”、祈祷航运和生活平安的场所,奉道教全真随山派,20世纪20年代时其主持道人曾与崂山太清宫同属一派[4]。早期的建筑仅由正殿圣母殿三间和龙王府、督财府两座配殿组成,经明、清、民国的七次维修扩建后达到现有规模(其中以清雍正十一年和光绪二十四年的修扩规模较大),在天后宫山门内存有两块清同治年间的石碑,分别为同治四年(1865年)的《募建戏楼碑记》和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修庙碑记》,记述了当时重修天后宫的情景,也是了解青岛历史的重要资料[5]

自同治四年(1865年)大戏楼重建以后,天后宫逐渐成为青岛口居民的一处文娱场所,在青岛村人士胡存约的《海云堂随记》中,曾经多次提及光绪年间天后宫所举办的庙会,当时附近一带的商家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以及三月十五都要在天后宫上香叩拜,此时庙中香火最盛,并设台唱戏,吸引了周边大量的村民。另外在正月期间天后宫也举办大量的曲艺和民间杂技表演[5]

1897年德意志帝国建置青岛,自青岛火车站至汇泉的前海一带在新的城区规划被定为青岛区,大片原有的村庄被拆除,而天后宫亦被列入拆除的计划,但因受到民众的强烈反对而放弃,其后总督府又计划将天后宫迁往中国人居住的鲍岛区,亦因德日易帜而未及实施[6]

1949年后青岛天后宫为文博单位管理使用,多次用于筹办文物展览。文革期间曾被市南“文攻武卫”抢占,戏楼的双层飞檐被锯掉,其琉璃瓦和灰瓦被替换为水泥瓦,钟楼、鼓楼与殿内的神像也遭到破坏。1998年12月修复开放,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成为一处集天后文化、海洋文化和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人文景观[6]

建筑

该建筑坐北朝南,分为两进庭院,布局采用中国古典的轴线式,包含正殿、东西配殿、左右厢房、大戏楼、钟鼓楼及附属建筑,殿宇共计16栋80余间[7]。除戏楼为琉璃瓦盖顶外,其它建筑物均采用清水墙、小灰瓦,并点染有苏式彩画,在青岛地区现存的古建筑中,其建筑艺术和彩绘艺术均为首屈一指[8]

大戏楼临太平路,为两层楼阁式,重檐歇山顶,下设大门,匾额书有“慈云普被”四字,为1940年商会大盐商丁敬臣所置,门前设有一把大旗杆和一对石狮,二楼原悬有花岗岩石刻立匾“天后宫”,左、右、上均有二龙戏珠浮雕,下部采用波浪式房檐,寓意进得门来应无“戏檐(戏言)”[5][9]。过戏楼两侧为钟楼、鼓楼及东西厢房,庭院中植有两株大桂花树,因花为朱红色而称为“朱砂桂”,每至中秋节前后满院桂花飘香,吸引了大量游人前来观赏。通过山门进入二进院落,庭院中有一雌一雄两株大银杏树,传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修大殿时所植。其后为供奉天后的正殿,单檐硬山顶,悬有雍正帝御笔赐匾“神昭海表”(原匾已散佚,现有牌匾复制自福建湄州妈祖庙),殿内的妈祖像由整条樟木刻成,高2.8米,两侧塑有护将千里眼和顺风耳。东西配殿为龙王府、督财府,两边厢房则用于民俗博物馆的相关展出[9],其内容包括天后文化,民间工艺品和民风民俗等[10]

图集

相關條目

参考文献

  1. ^ 《古“青岛”之变迁》. 张兆安. 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 [2009-10-01]. 
  2. ^ 《往昔青岛口》. 半岛都市报. 青岛文化网. [2009-10-02]. 
  3. ^ 《容纳百川的青岛海洋文化》. 青岛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网. [2009-10-02]. 
  4. ^ 《天后宫》. 青岛档案信息网. [2009-10-01]. 
  5. ^ 5.0 5.1 5.2 《有关天后宫的文物和史料》. 王铎. 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 [2009-10-01]. 
  6. ^ 6.0 6.1 《青岛天后宫的变迁与青岛民俗博物馆的创建》. 杨乃琛. 中国海洋大学网. [2009-10-01]. 
  7. ^ 宋连威. 《青岛城市老建筑》.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05. ISBN 9787543632659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8. ^ 《天后宫的两个秘密》. 青岛市档案馆. 青岛档案信息网. [2009-10-01]. 
  9. ^ 9.0 9.1 《青岛天后宫》. jxncxia. 山东旅游信息网. [2009-10-01]. 
  10. ^ 《青岛海洋文化介绍》. 青岛政府网. [2009-10-01]. 

Template:青岛市传统民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