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苞:修订间差异
hi |
|||
第45行: | 第45行: | ||
方苞一生著作等身,有《春秋通論》、《禮記析疑》、《周官集注》13卷、《周官析疑》36卷、《[[儀禮析疑]]》、《集外文》10卷、《補遺》14卷等,另刪訂《通志堂宋元經解》等,並擅長撰寫散文,有近六百篇傳世,收於《望溪先生文集》中。方苞為文,多明經崇道之作,且重道學。其散文獨樹一幟,自成風格。清初[[四庫館臣]]評方苞:“苞於經學研究較深,集中說經之文最多,大抵指事類情,有所闡發。”<ref>《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二十六.望溪集》</ref> |
方苞一生著作等身,有《春秋通論》、《禮記析疑》、《周官集注》13卷、《周官析疑》36卷、《[[儀禮析疑]]》、《集外文》10卷、《補遺》14卷等,另刪訂《通志堂宋元經解》等,並擅長撰寫散文,有近六百篇傳世,收於《望溪先生文集》中。方苞為文,多明經崇道之作,且重道學。其散文獨樹一幟,自成風格。清初[[四庫館臣]]評方苞:“苞於經學研究較深,集中說經之文最多,大抵指事類情,有所闡發。”<ref>《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二十六.望溪集》</ref> |
||
hi |
|||
==評價== |
==評價== |
2017年3月28日 (二) 03:10的版本
方苞 | |
---|---|
禮部右侍郎,充《三禮書》副總裁 | |
籍貫 | 安徽桐城东南乡人(今属枞阳县域) |
族裔 | 漢族 |
字號 | 一字鳳九,字靈皋,晚號望溪 |
出生 | 康熙七年 1668年 |
逝世 | 乾隆十四年 1749年 |
墓葬 | 江蘇六合 |
出身 | |
著作 | |
《禮記析疑》 《喪禮或問》 |
方苞(康熙七年至乾隆十四年,即1668年—1749年)年82,字靈皋,一字鳳九,晚號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文学家,首創文學流派桐城派。
生平
五歲課章句,稍長治經書、古文[1],“凡《易》之體象,《春秋》之義例,《詩》之諷喻,《尚書》、《周官》、《禮記》之訓詁,先儒所已云者,皆粗能記憶。”[2],早年不喜宋儒之說[3]。康熙三十年(1691年)遊京師,康熙四十五年會試中式第四名,但因母病回乡,未參加殿試。一生為康熙,雍正,乾隆的智囊。
康熙五十年,戴名世《南山集》案發,方苞因给《南山集》作序而牵连入狱,在狱中两年,坚持著作,著成《礼记析疑》和《丧礼或问》。經李光地營救,才免於難。康熙五十二年,康熙以“方苞學問,天下莫不聞”,命方苞以白衣平民身分入值南書房,成为清聖祖、清世宗、清高宗三朝皇帝的智囊,雍正九年(1731年)解除旗籍,授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雍正十一年,升内阁学士,任礼部侍郎,充《大清一统志》总裁。乾隆元年(1736年),入南书房,充《三礼书》副总裁。
方苞好结党营私,徇私推薦魏廷珍,“时论訾之”[4]。因與河道总督高斌交惡,被披露一些請托秘辛,“疏发苞请托书,上稍不直苞”[5]。乾隆四年,因將“伊条奏事件”私告于人,乾隆帝批評方苞“假公济私,党同伐异,其不安静之固习,到老不改,众所共知”[6],革职,留三礼馆效力赎罪。乾隆七年,告老还乡,赐翰林院侍讲衔。晚年居家多不满于朝廷,“菲薄科目,讥刺时政”[7]。乾隆十四年病逝,葬于江苏六合。曾国沅欲将方苞从祀孔庙,曾国藩致书国沅:“望溪先生之事,公私均不甚惬。……国藩于本朝大儒,学问则宗顾亭林、王懷祖两先生,经济则宗陳文恭公,若奏请从祀,须自三公始,李厚庵与望溪不得不置之后图。”
學說著述
方苞是清代桐城派散文的創始人,早年究心詞章,康熙三十年尊奉程朱理學和唐宋散文,康熙五十年(1711年)潛研“三禮”,康熙五十九年(1720)成《周官集注》,乾隆十四年(1749)成《儀禮析疑》[8]。姚鼐推崇方苞:“望溪先生之古文,為我朝文章之冠”。陳宏謀云:“望溪經說,不惟經義開明,可以蕩滌人心之邪穢,維持禮俗。”。
方苞论文提倡“义法”,方苞:《复泰小岘书》:“鼐尝谓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文章、考据之分,异趋而同为不可废。”</ref>,作品有《狱中杂记》、《左忠毅公軼事》等。方苞繼承歸有光的「唐宋派」古文傳統,論學以宋儒為宗,提出「義法」主張:“義即《易》之所謂‘言有物’(內容)也,法即《易》之所謂‘言有序’(形式)也,義以為經 ,而法緯之,然後為成體之文。”[9]。他對於文章要求“雅潔”,常有省略主語或賓語的現象。袁枚譏其“才力薄”[10],文学性亦不足[11],“似精神不能包括其大处、远处、疏淡处及华丽非常处”。
方苞一生著作等身,有《春秋通論》、《禮記析疑》、《周官集注》13卷、《周官析疑》36卷、《儀禮析疑》、《集外文》10卷、《補遺》14卷等,另刪訂《通志堂宋元經解》等,並擅長撰寫散文,有近六百篇傳世,收於《望溪先生文集》中。方苞為文,多明經崇道之作,且重道學。其散文獨樹一幟,自成風格。清初四庫館臣評方苞:“苞於經學研究較深,集中說經之文最多,大抵指事類情,有所闡發。”[12]
評價
- 汪中語:「吾所罵者,皆非不知古今者,惟恐莠亂苗爾;若方苞、袁枚輩,豈屑屑罵之哉。」
- 全祖望曾说:“世称公之文章,万口无异词,而于经术已不过皮相之。”[13]
-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望溪集》条说:“余二十年前读之(《望溪集》),多为浮气所中,又过信钱竹汀(大昕)、汪容甫诸公之言,颇轻视之,故自后从不寓目”,晚岁重读三数过,“始信其中多可传之作,如《读大诰》、《读王风》、《读周官》、《读仪礼》、《读经解》五首,简明宏深,必传之文,非望溪不能作也”。
- 毛泽东读方苞的《与翁止园书》批点说:“《与瓮止园书》,戒淫也。淫为万恶本,而意淫之为害、比实事尤甚,当懔懔然如在深渊,若履薄冰。”[14]
注釋
- ^ 《方苞集.台拱岡墓碣》,卷17
- ^ 《方苞集.與呂宗華書》,卷6,頁159
- ^ 《方苞集.再與劉拙修書》,卷6,頁174─175
- ^ 《永宪录》卷三
- ^ 《清史稿》卷二九○
- ^ 《高宗实録》卷九二乾隆四年五月戊午条
- ^ 《永宪录》卷三
- ^ 《望溪先生年譜》
- ^ 方苞《又书货殖传后》说:“《春秋》之制义法,自太史公发之,而后之深于文者亦具焉。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
- ^ 《仿元遗山论诗》
- ^ 方东树《书望溪先生集后》说:“树读先生文,叹其说理之精,持论之笃,沉然默然,纸上如有不可夺之状,而特怪其文重滞不起,观之无飞动嫖姚跌宕之势,诵之无铿锵鼓舞抗坠之声,即而求之无元黄采邑创造奇辞奥句,又好承用旧语。”
- ^ 《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二十六.望溪集》
- ^ 全祖望:《鮚埼亭集.前侍郎桐城方公神道碑銘》,卷17
-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 《毛泽东早期文稿》. 湖南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11-01: 第584页. ISBN 9787543855113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