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艾莉卡·貝姆-費坦瑟: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Cewbot留言 | 贡献
Robot: en wiki 之規範控制 (Authority control) 模板轉移作業
SSR2000留言 | 贡献
第5行: 第5行:
|image_size =
|image_size =
|caption =
|caption =
|birth_date = 1923
|birth_date = {{birth date |1923|06|03}}
|birth_place = {{GER}}[[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Curau]]
|birth_place = {{GER}}[[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Curau]](今[[施托克尔斯多夫]]的一部分)
|death_date =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2017|01|21|1923|06|03}}
|death_place =
|death_place = {{USA}}[[華盛頓州]][[西雅圖]]
|residence = {{USA}}[[華盛頓州]][[西雅圖]]
|residence =
|citizenship =
|citizenship =
|nationality =
|nationality =
第31行: 第31行:
}}
}}


'''艾莉卡·貝姆-費坦瑟'''([[德語]]:'''Erika Böhm-Vitense''',{{bd|1923年||||catIdx=B}})是一位生於[[德國]]的[[美國]]女性天文學家。
'''艾莉卡·貝姆-費坦瑟'''([[德語]]:'''Erika Böhm-Vitense''',{{bd|1923年|6月3日|2017年|1月21日|catIdx=B}})<ref>{{Cite web|url=http://www.washelli.com/obituary/177561/Erika-Bohm-Vitense/|title=Erika Helga Ruth Bohm-Vitense|work=Evergreen Washelli|accessdate=February 3, 2017}}</ref>是一位生於[[德國]]的[[美國]]女性天文學家。


==生平==
==生平==

2017年4月21日 (五) 06:50的版本

艾莉卡·貝姆-費坦瑟
Erika Böhm-Vitense
出生(1923-06-03)1923年6月3日
 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Curau(今施托克尔斯多夫的一部分)
逝世2017年1月21日(2017歲—01—21)(93歲)
 美国華盛頓州西雅圖
母校蒂賓根大學
基爾大學
奖项1965年安妮·坎農天文獎
2003年卡爾·史瓦西獎章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天文學
机构華盛頓大學
博士導師阿爾布雷希特·翁澤爾德

艾莉卡·貝姆-費坦瑟德語Erika Böhm-Vitense,1923年6月3日—2017年1月21日)[1]是一位生於德國美國女性天文學家。

生平

艾莉卡於1923年生於德國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Curau。1943年進入蒂賓根大學主修物理學,1945年進入基爾大學,並於1951年在阿爾布雷希特·翁澤爾德的指導下取得博士學位。1968年艾莉卡遷居美國西雅圖至今。現為華盛頓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研究

艾莉卡的研究主要是造父變星恆星大氣層

榮譽

著作

  • Introduction to Stellar Astrophysics: Volume 1, Basic Stellar Observations and Dat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ISBN 0521348692
  • Introduction to Stellar Astrophysics: Volume 2, Stellar Atmosphe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ISBN 0521348706
  • Introduction to Stellar Astrophysics: Volume 3, Stellar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ISBN 0521348714

外部連結

Template:Persondata

  1. ^ Erika Helga Ruth Bohm-Vitense. Evergreen Washelli. [February 3,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