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生時代:修订间差异
第8行: | 第8行: | ||
大約在彌生時代的後半期,[[西元1世紀]]時,包括[[東海地方]]、[[北陸]]在內的西日本形成了廣大的地域勢力<ref>岸本直文、『倭における国家形成と古墳時代開始のプロセス』、「国立歴史民俗博物館研究報告」 185、国立歴史民俗博物館 、2014年2月、p.374。</ref>,在[[西元3世紀]]中期進入了古墳時代。 |
大約在彌生時代的後半期,[[西元1世紀]]時,包括[[東海地方]]、[[北陸]]在內的西日本形成了廣大的地域勢力<ref>岸本直文、『倭における国家形成と古墳時代開始のプロセス』、「国立歴史民俗博物館研究報告」 185、国立歴史民俗博物館 、2014年2月、p.374。</ref>,在[[西元3世紀]]中期進入了古墳時代。 |
||
==名稱 |
== 名稱 == |
||
“彌生”這個名稱來源於[[1884年]]([[明治17年]])在[[東京府]][[本郷区]]向ヶ岡弥生町(今[[東京都]][[文京区]]弥生)作為彌生式土器被發掘的貝塚,“彌生”即它的名字。這個時代最初由於彌生式土器的使用而被稱作“彌生式時代”,此後隨著時間的推移,通常將“式”省略。<ref>なお、その後の都市化の進展などもあって正確な発見地は特定できなくなっている</ref> |
|||
這段時期的名稱源於[[東京]]的[[彌生 (文京區)|彌生町]],此地發現了無花紋、帶紅色的[[陶器]]。根據陶器的形式,可分為前、中、後三期(每期約二百年)。 |
|||
==簡介== |
==簡介== |
2017年4月26日 (三) 18:21的版本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弥生時代 |
假名 | やよいじだい |
平文式罗马字 | Yayoi jidai |
日本历史 |
---|
彌生時代是北海道与琉球以外的全日本列島的一個時代劃分,處於西元前10世紀到西元3世紀中期。彌生時代是在經歷了以採集為經濟主體的繩文時代之後,一個主要依賴水稻種植的生產經濟時代。事實上,水稻種植在繩文時代晚期就已經出現,但它是作為多樣生產方式的一種而存在著,並不在彌生時代的定義之中。[1]
2003年,国立歴史民俗博物館(歷博)發布了根據放射性碳定年法由附著在弥生土器上的碳化米得到的測定結果,表明了彌生時代始於西元前10世紀。[2]在那時,弥生時代還被推定始於西元前5世紀,歷博的新觀點將其前溯了大約500年。儘管研究人員對於此觀點的看法褒貶不一,然而,作為現代研究的成果,這個觀點是非常可靠的。現在,許多研究人員開始追溯彌生時代的真正起源。[3]
大約在彌生時代的後半期,西元1世紀時,包括東海地方、北陸在內的西日本形成了廣大的地域勢力[4],在西元3世紀中期進入了古墳時代。
名稱
“彌生”這個名稱來源於1884年(明治17年)在東京府本郷区向ヶ岡弥生町(今東京都文京区弥生)作為彌生式土器被發掘的貝塚,“彌生”即它的名字。這個時代最初由於彌生式土器的使用而被稱作“彌生式時代”,此後隨著時間的推移,通常將“式”省略。[5]
簡介
前期最初出现在九州北部,后擴展到本州南部一帶(東日本尚處於繩文時代末期),中期推及至東北地方。扁平片刃石斧等磨製石器、青銅器和前期北九州的支石墓等,與中國中原地區燕國與齊國文化相似。
由於彌生文化自始即具有先進的水稻農耕技術,一般認為這是朝鮮人、吳越與中原漢人帶來的影響。而此時北海道尚未能種植水稻,仍處在較落後的繩文階段。中期以後灌溉技術進步,農業生產漸趨穩定。後期,鐵製農具和兵器普及,而木器、石器農具幾已消失。銅鐸、銅镜、銅劍、銅矛、銅戈等青銅祭器發達,出現製鐵和製鹽等社會分工,以米与布納税。通過貿易和戰爭,各地形成了多個區域性的政治集團。
彌生時代後期亦為戰亂时期,《後漢書‧倭傳》記載「倭国大乱,更相攻伐」,以邪馬台國勢力最強,且與當時大陸的魏國有外交關係。“邪马台”的读音与“大和(Yamato)"相近,可能就是大和國的前身。跟隨著貿易和戰爭的腳步,彌生文化最終發展至日本列島各地,繩文時代的日本原住民與彌生時代的渡來人亦逐漸融合,進入大和時代後,才形成了今天的日本人。
參考資料
- ^ 藤尾慎一郎、『弥生文化の輪郭 : 灌漑式水田稲作は弥生文化の指標なのか』、「国立歴史民俗博物館研究報告」 178、国立歴史民俗博物館、2013年3月、p.96-97。
- ^ 藤尾 慎一郎、今村 峯雄、西本 豊弘、『弥生時代の開始年代 ―AMS-炭素14年代測定による高精度年代体系の構築―』、「総研大文化科学研究」 1、総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文化科学研究科、2005年8月、p.73
- ^ 藤沢敦編、「倭国の形成と東北」、吉川弘文館、2015年9月、p.45。
- ^ 岸本直文、『倭における国家形成と古墳時代開始のプロセス』、「国立歴史民俗博物館研究報告」 185、国立歴史民俗博物館 、2014年2月、p.374。
- ^ なお、その後の都市化の進展などもあって正確な発見地は特定できなくなってい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