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什圖人:修订间差异
第24行: | 第24行: | ||
在歷史上,普什圖人所在的地區 |
在歷史上,普什圖人所在的地區([[阿富汗]]、[[伊朗]]東部和[[印度]]西部),一直嚴重遭到外族入侵,故有所推測今日的普什圖人可能是一個異質的群體。其中進入該地區即在該地建立帝國的入侵者包含伊朗人、希臘人、印度教徒、土耳其人、蒙古人、烏茲別克人、錫克教徒、英國人和俄羅斯人。 |
||
===歷史文獻紀錄=== |
===歷史文獻紀錄=== |
||
第一個與普什圖相關的歷史文獻(西元982年)主要描述居住在[[阿富汗]]蘇萊曼山脈的普什圖人。而這群人對該地區以外的世界,第一個重要的影響為跟隨著Ghazni的Mahmud(穆斯林土耳其人)的軍隊,在1000多年前入侵[[印度]]北部的王國。而在三百年後,普什圖國王及之後的普什圖部落Lodhis也開始掌權印度德里,直到十六世紀初,該地被Mogul帝國的第一個皇帝Babur佔領。只是諷刺的是,普什圖國王在統治了印度前,尚未完全統治其他普什圖人所在的西邊山區。 |
第一個與普什圖相關的歷史文獻(西元982年)主要描述居住在[[阿富汗]]蘇萊曼山脈的普什圖人。而這群人對該地區以外的世界,第一個重要的影響為跟隨著Ghazni的Mahmud(穆斯林土耳其人)的軍隊,在1000多年前入侵[[印度]]北部的王國。而在三百年後,普什圖國王及之後的普什圖部落Lodhis也開始掌權印度德里,直到十六世紀初,該地被Mogul帝國的第一個皇帝Babur佔領。只是諷刺的是,普什圖國王在統治了印度前,尚未完全統治其他普什圖人所在的西邊山區。 |
2017年5月2日 (二) 04:16的版本
民族分布、人口與語言
地理分布
普什圖人主要居住在阿富汗東部、南部以及巴基斯坦西部,其中多數位於阿富汗東北部的喀布爾和西北赫拉特地區。普什圖人的居住範圍最東至印度河,最南至巴基斯坦的錫比縣、奎達以及阿富汗的坎達哈。又也有一些普什圖的部落,如Mohmand, Wazirs, Sulemankhel和Achakzais,其地理位置直接橫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兩國。[1]
人口
就普什圖人在各國的比例來看,普什圖人在阿富汗內戰前,佔阿富汗人口的50%至60%。然而1979年開始的阿富汗內戰,使約200萬的普什圖人離開阿富汗,以難民身分居住在巴基斯坦。[1]至2016年7月為止,普什圖人佔巴基斯坦人口(201,995,540人)中15.42%。[2](因戰爭而無2016年中阿富汗族群比例的資料,2015年七月則是佔3250萬人口的 42-60%[3])
而在總人口的部分,根據2001年7月的推算,普什圖人人口為2190萬,其中巴基斯坦略佔一半以上。[1]
語言
普什圖人主要以普什圖語為母語。普什圖語屬於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伊朗語支[1],主要有三種方言:中普什圖語、北普什圖語、南普什圖語[4]。在阿富汗,多數普什圖人以達里語(Dari)為第二語言,故達里語(Dari)對普什圖語的影響很大。在書寫方面,普什圖語以阿拉伯文字書寫。[1]
地理環境
地形
普什圖人所在地區的地形主要是山地,包括在阿富汗中部的阿爾卑斯 - 喜馬拉雅山系帶(Alpide belt)的一部分和在巴基斯坦的蘇萊曼山脈。其中也有少數普什圖人居住在印度河平原與伊朗高原。[1]
氣候
居住在阿富汗的西部普什圖人生活於半乾旱氣候,有寒冷的冬天和乾旱的夏天。在東部普什圖地區(巴基斯坦)的普什圖人則受到印度西南季風的影響,為亞熱帶乾燥和半乾燥氣候。[1]
歷史沿革
族裔
關於普什圖人的起源,至今仍未定論,以語言學的角度追溯,普什圖人的起源主要是印度裔,但在一些家族的族譜卻顯示其祖先源於閃族。
在歷史上,普什圖人所在的地區(阿富汗、伊朗東部和印度西部),一直嚴重遭到外族入侵,故有所推測今日的普什圖人可能是一個異質的群體。其中進入該地區即在該地建立帝國的入侵者包含伊朗人、希臘人、印度教徒、土耳其人、蒙古人、烏茲別克人、錫克教徒、英國人和俄羅斯人。
歷史文獻紀錄
第一個與普什圖相關的歷史文獻(西元982年)主要描述居住在阿富汗蘇萊曼山脈的普什圖人。而這群人對該地區以外的世界,第一個重要的影響為跟隨著Ghazni的Mahmud(穆斯林土耳其人)的軍隊,在1000多年前入侵印度北部的王國。而在三百年後,普什圖國王及之後的普什圖部落Lodhis也開始掌權印度德里,直到十六世紀初,該地被Mogul帝國的第一個皇帝Babur佔領。只是諷刺的是,普什圖國王在統治了印度前,尚未完全統治其他普什圖人所在的西邊山區。
一直到1747年,Ahmad Shah Durrani以坎達哈為基地,建立了杜蘭尼王朝,疆域包含了今日伊朗和印度以及阿富汗部分地區,才完整地統治了所有普什圖部落。然而其對於印度等地的攻打,使當時殖民印度的英國反擊。英國為了保護印度帝國的西部邊界,與杜蘭尼王朝及其同地方之後的政權開戰。(詳情請見阿富汗歷史)1879年,第二次英阿戰爭後,阿富汗政府承認英國控制了印度,於是1893年建立了杜蘭線(Durand Line),描繪了兩國政府的責任範圍。直至今日,這條線仍是將普什圖人劃分在兩個國家的邊界。[1]
社會、家庭與婚姻
社會
血親與繼嗣
普什圖人主要為父系繼嗣。由於各部落所在的地理位置分散,其系譜通常和地理分布一致。部族結構中最重要的層級是氏族,即一個人與其四、五代的子女。在這個層級內,常見互相通婚、結盟及衝突。而血親關係中最小的單位是KOR(也就是家庭),其意義通常須包括與一位尚在世的祖父同居於一屋,為經濟社會的主要單位;其成員可以在一個村莊或游牧集團中同居。
家庭
婚姻
產業與生活
信仰與習俗
文學與藝術
現況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hmed, Akbar S. Titus, Paul Beierle, John. Culture summary: Pashtun (学位论文). New Haven, Conn.:HRAF. 2002.
- ^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 Pakistan. The World Factbook. 2016年7月 [2017-03-23].
- ^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 Afghanistan. The World Factbook. 2016年7月 [2017-03-23].
- ^ Simons, Gary F. and Charles D. Fennig (eds.).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Twentieth edition. Dallas, Texas: SIL International. 2017 [2017-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