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民间科学家: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漱玉儿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加入博客链接 检查外部链接 增加广告宣传内容 可视化编辑
漱玉儿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8行: 第8行:


== 成因 ==
== 成因 ==
===心理因素===
民间科学家的产生固然来源于人类本能的探索兴趣。[[中国科学院]]遗传学博士生李雷认为,<ref>{{Cite web|url=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687239/answer/167824841|title=如何看待《民科的背后:底层文化的哀嚎,肉食者你们听到了吗》一文的这些观点?|accessdate=2017-05-11|author=李雷|date=|publisher=}}</ref>按照[[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民间科学家基本的需求被满足后,为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转而研究科学,因此不少民间科学家并非出身于底层。
民间科学家的产生固然来源于人类本能的探索兴趣。[[中国科学院]]遗传学博士生李雷认为,<ref>{{Cite web|url=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687239/answer/167824841|title=如何看待《民科的背后:底层文化的哀嚎,肉食者你们听到了吗》一文的这些观点?|accessdate=2017-05-11|author=李雷|date=|publisher=}}</ref>按照[[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民间科学家基本的需求被满足后,为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转而研究科学,因此不少民间科学家并非出身于底层。


还有一部分民间科学家纯粹出于沽名钓誉或引人注目的目的。
还有一部分民间科学家纯粹出于沽名钓誉或引人注目的目的。在中国大陆,民科的出现也与“[[大跃进]]”思潮、1980年代中国官方对于科学家的宣传和重视,等历史因素有关。<ref>{{Cite web|url=http://view.news.qq.com/original/legacyintouch/d399.html|title=荒唐透顶的中国“民科”往事_腾讯网|accessdate=2017-05-12|last=Ninja|work=view.news.qq.com}}</ref><blockquote>1980年代以前的主流意识形态一直强化着这样一种价值观念: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理想(比如为国争光,为人类造福等等),为此,个人的物质生活乃至生命都是可以并且应该牺牲的,是谓献身。……当不足以牺牲生命时,就强调对物质生活的牺牲——“苦行”。……在这种语境中,苦行与牺牲都具有很高的意识形态价值。反过来,苦行与牺牲的决心与程度,又成为其衡量精神和理想是否纯粹的标志。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理想主义姿态与这种语境正相一致。同时,这种“争光理想”与某些传统思想,如孟子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民间之“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表现形式上并无二致。因而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理想主义表观下,也可能潜藏着某种功利之心。……然而,为什么是科学,具体而言,为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之类的科学领域成为民间科学爱好者献身的对象?</blockquote><blockquote>从五四运动开始,科学的地位日渐提高。1949年之后,唯科学主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科学常用作形容词,代表正确的、高明的、有效的。投身科学事业一度是广大青年的美好选择。然而在文革期间,虽然“科学”这个词仍然具有意识形态价值,但具体的科学工作和科学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一再下降,甚至有了负的意识形态价值。这时,科学已经不能作为实现“争光理想”的手段。</blockquote><blockquote>1976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巨变。1977年高考恢复,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学的春天”在中国大地突然降临,科学家重新获得了崇高的地位。“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成为当时的流行语。……甚至在1980年前后高中文理分科时,曾存在普遍的文科歧视——只有理科学不好的人才会去学文科。<ref name=":1" /></blockquote>
===历史因素===
在中国大陆,民科的出现也与“[[大跃进]]”思潮、1980年代中国官方对于科学家的宣传和重视,等历史因素有关。<ref>{{Cite web|url=http://view.news.qq.com/original/legacyintouch/d399.html|title=荒唐透顶的中国“民科”往事_腾讯网|accessdate=2017-05-12|last=Ninja|work=view.news.qq.com}}</ref><blockquote>1980年代以前的主流意识形态一直强化着这样一种价值观念: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理想(比如为国争光,为人类造福等等),为此,个人的物质生活乃至生命都是可以并且应该牺牲的,是谓献身。……当不足以牺牲生命时,就强调对物质生活的牺牲——“苦行”。……在这种语境中,苦行与牺牲都具有很高的意识形态价值。反过来,苦行与牺牲的决心与程度,又成为其衡量精神和理想是否纯粹的标志。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理想主义姿态与这种语境正相一致。同时,这种“争光理想”与某些传统思想,如孟子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民间之“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表现形式上并无二致。因而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理想主义表观下,也可能潜藏着某种功利之心。……然而,为什么是科学,具体而言,为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之类的科学领域成为民间科学爱好者献身的对象?</blockquote><blockquote>从五四运动开始,科学的地位日渐提高。1949年之后,唯科学主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科学常用作形容词,代表正确的、高明的、有效的。投身科学事业一度是广大青年的美好选择。然而在文革期间,虽然“科学”这个词仍然具有意识形态价值,但具体的科学工作和科学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一再下降,甚至有了负的意识形态价值。这时,科学已经不能作为实现“争光理想”的手段。</blockquote><blockquote>1976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巨变。1977年高考恢复,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学的春天”在中国大地突然降临,科学家重新获得了崇高的地位。“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成为当时的流行语。……甚至在1980年前后高中文理分科时,曾存在普遍的文科歧视——只有理科学不好的人才会去学文科。<ref name=":1" /></blockquote>


== 对民间科学家的观点 ==
== 对民间科学家的观点 ==
第35行: 第38行:


== 外部链接 ==
== 外部链接 ==
{{Science and the public}}

[[Category:伪科学]]
[[Category:伪科学]]
[[Category:虛假學術]]
[[Category:虛假學術]]
[[Category:自戀]]
[[Category:自戀]]
[[Category:信仰]]
[[Category:網絡文化]]
[[Category:網絡文化]]
[[Category:次文化]]
[[Category:学术]]
[[Category:科学观察]]

2017年5月12日 (五) 00:44的版本

民间科学家(俗称民科,英語:crank)是对极少接受过(或拒绝)正规科學学习及训练,却又经常热衷于相关领域研究之人士的一种称谓。一小部分民间科学家潜心学习,通过正当方式发表论文,其科研成果通过同行评审,确实有一定贡献。[1]但大部分“民科”具有偏执倾向,在缺乏科研素养的同时,运用大规模宣传、向有所属单位的科研工作者寄送电子邮件、求见权威科研工作者等方法强行推行自己的理论。[2]由于民间科学爱好者所具有的共性,他们事实上已经成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研究对象。[3]

语义及判断

一般来说,当使用引号括起,或者使用简称“民科”的时候,就意味着带有贬义。通常,他们的意见不会在任何有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因此,有人认为,不带贬义的民间科学家应当改用业余科学家一词以资区别。[3][4]

民间科学家,在带有负面的含义时,与英文的Crank类似,表示一种持有某种独特的、不为主流学术界所接受的理论(不一定是自然科学理论),却孜孜不倦地不断投入精力和时间、金钱进行研究、宣传、拉赞助,并拒不接受相对专业的批评意见的人。例如,他们常常宣称自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发明了永动机等等。

成因

心理因素

民间科学家的产生固然来源于人类本能的探索兴趣。中国科学院遗传学博士生李雷认为,[5]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民间科学家基本的需求被满足后,为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转而研究科学,因此不少民间科学家并非出身于底层。

还有一部分民间科学家纯粹出于沽名钓誉或引人注目的目的。

历史因素

在中国大陆,民科的出现也与“大跃进”思潮、1980年代中国官方对于科学家的宣传和重视,等历史因素有关。[6]

1980年代以前的主流意识形态一直强化着这样一种价值观念: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理想(比如为国争光,为人类造福等等),为此,个人的物质生活乃至生命都是可以并且应该牺牲的,是谓献身。……当不足以牺牲生命时,就强调对物质生活的牺牲——“苦行”。……在这种语境中,苦行与牺牲都具有很高的意识形态价值。反过来,苦行与牺牲的决心与程度,又成为其衡量精神和理想是否纯粹的标志。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理想主义姿态与这种语境正相一致。同时,这种“争光理想”与某些传统思想,如孟子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民间之“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表现形式上并无二致。因而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理想主义表观下,也可能潜藏着某种功利之心。……然而,为什么是科学,具体而言,为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之类的科学领域成为民间科学爱好者献身的对象?

从五四运动开始,科学的地位日渐提高。1949年之后,唯科学主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科学常用作形容词,代表正确的、高明的、有效的。投身科学事业一度是广大青年的美好选择。然而在文革期间,虽然“科学”这个词仍然具有意识形态价值,但具体的科学工作和科学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一再下降,甚至有了负的意识形态价值。这时,科学已经不能作为实现“争光理想”的手段。

1976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巨变。1977年高考恢复,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学的春天”在中国大地突然降临,科学家重新获得了崇高的地位。“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成为当时的流行语。……甚至在1980年前后高中文理分科时,曾存在普遍的文科歧视——只有理科学不好的人才会去学文科。[3]

对民间科学家的观点

正面

对体制内研究人员的监督和竞争作用

例如,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张志东认为:民科作为“官科”(体制内科学研究者)的对立面,对官科的工作也是一种促进和鞭策作用。而民科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也是广大官科学习的榜样。[7]

仍有事实性贡献

有人认为部分知識確實並不一定需要特定的培育养成方式[8],民间科学家事实上仍然可以在以下领域做出原创性的发现:

负面

专业的科学工作者多对民科持否定的态度。方舟子认为“民间科学家”称为“科学妄想家”更合适,也指出人们常将鼓励民间技术发明和鼓励民间科学研究混为一谈。[9]

近年来有部分自称“民间科学家”者不断在网络上引起激烈争论,由于他们的理论不容于学术界而又极度固执己见,并在媒体上掀起过风波,[10]这一词汇有演变为贬义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 1.0 1.1 wuou. 【果壳网专访】郑晓廷: 我这个“民科”和他们不一样 科学人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2013-06-03 [2017-05-11]. 
  2. ^ 卢昌海. 从民间 “科学家” 看科普的局限性. [2003-07-02]. 
  3. ^ 3.0 3.1 3.2 3.3 田松. 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 19 (7): 56-60. 
  4. ^ 给民间科学家足够的钱与时间,他们能出科学成果吗? - 知乎专栏. zhuanlan.zhihu.com. [2017-05-12] (中文(中国大陆)). 
  5. ^ 李雷. 如何看待《民科的背后:底层文化的哀嚎,肉食者你们听到了吗》一文的这些观点?. [2017-05-11]. 
  6. ^ Ninja. 荒唐透顶的中国“民科”往事_腾讯网. view.news.qq.com. [2017-05-12]. 
  7. ^ Team, Discuz! Team and Comsenz UI. 科学网—谁是民科,由谁来判断民科? - 张志东的博文. blog.sciencenet.cn. [2017-05-12]. 
  8. ^ 方舟子. 从“民间科学家”到科学爱好者. 中华读书报. [2000-05-31]. 
  9. ^ 方舟子. 民间科学家不值得提倡. 北京科技报. [2006-01-18]. 
  10. ^ chinanews. 云南大学“凡伟”发现电荷不存在?校方称查无此人-中新网. www.chinanews.com. [2017-05-11].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