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维尔·马克斯韦尔:修订间差异
Allenkong11(留言 | 贡献) 新条目 |
|||
第32行: | 第32行: | ||
内维尔·马克斯韦尔1926年出生在[[伦敦]],曾在[[麦吉尔大学]]和[[剑桥大学]]求学,1959年加入英国[[泰晤士报]]任外交记者。在[[华盛顿]]分部待了三年时光。1959年被派遣至[[印度]][[新德里]]分部任南亚记者。在接下来的八年时光,他走南闯北,记录下[[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时代的最后风采以及他之后的印度发展。<ref name="India's China War">[http://www.scribd.com/doc/12249475/Indias-China-War-Neville-Maxwell ''India's China War'']</ref>1962年开始,为泰晤士报撰写中印边境战争报道,是唯一没有不加批判地接受印度官方历史事件记录的记者。这也导致了他被印度政府"虚拟驱逐"。<ref name="clark">{{cite web |url=http://gregoryclark.net/bookrev.html |title=Book review: India's China War |author=Gregory Clark |accessdate=8 May 2013}}</ref> |
内维尔·马克斯韦尔1926年出生在[[伦敦]],曾在[[麦吉尔大学]]和[[剑桥大学]]求学,1959年加入英国[[泰晤士报]]任外交记者。在[[华盛顿]]分部待了三年时光。1959年被派遣至[[印度]][[新德里]]分部任南亚记者。在接下来的八年时光,他走南闯北,记录下[[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时代的最后风采以及他之后的印度发展。<ref name="India's China War">[http://www.scribd.com/doc/12249475/Indias-China-War-Neville-Maxwell ''India's China War'']</ref>1962年开始,为泰晤士报撰写中印边境战争报道,是唯一没有不加批判地接受印度官方历史事件记录的记者。这也导致了他被印度政府"虚拟驱逐"。<ref name="clark">{{cite web |url=http://gregoryclark.net/bookrev.html |title=Book review: India's China War |author=Gregory Clark |accessdate=8 May 2013}}</ref> |
||
1967年他进入[[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任高级研究员,并着手开始撰写著作《印度对华战争》,1970年当著作发布时他在[[牛津大学]]的[[英联邦研究所]]。<ref name="India's China War" />这本书从他得到的印度政府撰写的被视为最高机密《[[亨德森·布鲁克斯报告]]》的复印件中获取大量印度方面 |
1967年他进入[[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任高级研究员,并着手开始撰写著作《印度对华战争》,1970年当著作发布时他在[[牛津大学]]的[[英联邦研究所]]。<ref name="India's China War" />这本书从他得到的印度政府撰写的被视为最高机密《[[亨德森·布鲁克斯报告]]》的复印件中获取大量印度方面訊息,<ref name="pandalai"/>中国方面由于缺乏相应有效訊息,和其他外国学者相似,他不得不依赖于中国官方对中国观点的陈述的推论,但是没有试图评估这些观念的准确性。<ref name="garver">{{Wayback |df=yes|date=20090326032121 |url=http://www.people.fas.harvard.edu/~johnston/garver.pdf |title=China's Decision for War with India in 1962 |first=John W. |last=Garver}}</ref> |
||
这本书在各种不同的意见中得到广泛赞誉,包括英国历史学家[[A·J·P·泰勒]],[[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和[[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ref name="friese"/>另一方面,[[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评价说“修正主义,亲中国历史”。<ref> |
这本书在各种不同的意见中得到广泛赞誉,包括英国历史学家[[A·J·P·泰勒]],[[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和[[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ref name="friese"/>另一方面,[[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评价说“修正主义,亲中国历史”。<ref> |
2017年8月31日 (四) 04:52的版本
内维尔·马克斯韦尔 Neville Maxwell | |
---|---|
出生 | 1926年(98—99歲) 英国伦敦 |
職業 | 记者 作家 |
公民權 | 澳大利亞 |
母校 | 麦基尔大学 剑桥大学 |
主題 | 中印边境战争 |
代表作 | 印度对华战争 |
官方網站 | |
Neville Maxwell's Blog |
内维尔·马克斯韦尔 (英語:Neville Maxwell, 1926年—),英国-澳大利亚记者,《印度对华战争》作者,[1][2][3]因报道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而闻名。
生平
内维尔·马克斯韦尔1926年出生在伦敦,曾在麦吉尔大学和剑桥大学求学,1959年加入英国泰晤士报任外交记者。在华盛顿分部待了三年时光。1959年被派遣至印度新德里分部任南亚记者。在接下来的八年时光,他走南闯北,记录下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时代的最后风采以及他之后的印度发展。[4]1962年开始,为泰晤士报撰写中印边境战争报道,是唯一没有不加批判地接受印度官方历史事件记录的记者。这也导致了他被印度政府"虚拟驱逐"。[5]
1967年他进入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任高级研究员,并着手开始撰写著作《印度对华战争》,1970年当著作发布时他在牛津大学的英联邦研究所。[4]这本书从他得到的印度政府撰写的被视为最高机密《亨德森·布鲁克斯报告》的复印件中获取大量印度方面訊息,[6]中国方面由于缺乏相应有效訊息,和其他外国学者相似,他不得不依赖于中国官方对中国观点的陈述的推论,但是没有试图评估这些观念的准确性。[7]
这本书在各种不同的意见中得到广泛赞誉,包括英国历史学家A·J·P·泰勒,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和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3]另一方面,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评价说“修正主义,亲中国历史”。[8] 印度叙述受害者对他充满敌意,并进行凶猛的人身攻击。[3]印度政府指控他违反官方保密法,迫使他离开印度以避免逮捕,直到八年后印度总理莫拉尔吉·德赛废除。[9]
2014年,他上传了印度政府保密50年之久的《亨德森·布鲁克斯报告》到互联网上。[10] 这份报告1962年由印度军方撰写,主要分析了中印边境战争中印度失利的原因。[6]但印度境内无法阅读该报告。印度当局也拒绝解释原因。[11]
部分出版著作
- China and India: The Un-Negotiated Dispute. The China Quarterly. 1970, 43: 47–80. doi:10.1017/s030574100004474x.
- India's China War. London: Cape. 1970. ISBN 0-224-61887-3.
- India's Forward Policy. The China Quarterly. 1971, 45: 157–163. doi:10.1017/s0305741000010481.
- The Threat from China. International Affairs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44-) (Wiley). January 1971, 47 (1): 31–44. JSTOR 2614677.
- China's Road to Development. Oxford;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1979. ISBN 0-08-023140-3.
- India, the Nagas, and the North-East. London: MRG. 1980. ISBN 0-903114-19-4.
- Yindu Dui Hua Zhan Zheng. Beijing: Shi jie zhi shi chu ban she : Xin hua shu dian Beijing fa xing suo fa xing. 1981.
- with Bruce J. McFarlane. China's Changed Road to Development. Oxford ;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1984. ISBN 0-08-030849-X.
- Sino-Indian Border Dispute Reconsidered.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1999, 34 (14): 905–918. JSTOR 4407848.
- Henderson Brooks Report: An Introductio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2001, 36 (14/15): 1189–1193. JSTOR 4410481.
- Forty Years of Folly. Critical Asian Studies. 2003, 35 (1): 99–112. doi:10.1080/14672710320000061497.
- Settlements and Disputes: China's Approach to Territorial Issue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2006, 41 (36): 3873–3881. JSTOR 4418678.
参考来源
- ^ Remembering a War. Rediff. 8 October 2002 [8 May 2013].
- ^ Arpi, Claude. 1962 War: Why keep Henderson Brooks report secret?. Indian Defence Review. January 2011 [8 April 2014].
- ^ 3.0 3.1 3.2 Kai Friese. China Was The Aggrieved; India, Aggressor In '62. Outlook India. 22 October 2012 [8 May 2013].
- ^ 4.0 4.1 India's China War
- ^ Gregory Clark. Book review: India's China War. [8 May 2013].
- ^ 6.0 6.1 Pandalai, Shruti. Burying Open Secrets: India's 1962 War and the Henderson-Brooks Report. Foreign Policy. 2 April 2014 [8 April 2014].
- ^ China's Decision for War with India in 1962,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Today newspaper. What's the Big Idea?. Today (Singapore). 23 September 2013 [26 December 2013].
- ^ Debasish Roy Chowdhury. Neville Maxwell interview: the full transcript.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31 March 2014 [31 March 2014].
- ^ Unnithan, Sandeep. Henderson Brooks report lists the guilty men of 1962. India Today. 18 March 2014 [8 April 2014].
- ^ 印度拒絕解密1962年中印戰爭報告,BBC中文网。
外部链接
- China, India, and the fruits of Nehru's folly Interview with Neville Maxwell by Venkatesan Vembu, 每日新闻与分析, 6 June 2007
- My Albatross. With link to the text of th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