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轄下單位:增加內容 |
|||
第138行: | 第138行: | ||
{{中華民國軍事}} |
{{中華民國軍事}} |
||
{{中華民國空軍}} |
{{中華民國空軍}} |
||
{{中華民國空軍軍備}} |
|||
[[Category:中華民國空軍]] |
[[Category:中華民國空軍]] |
2017年9月26日 (二) 03:24的版本
中華民國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 ROC Air Force Air Defense and Missile Command | |
---|---|
File:中華民國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png | |
存在時期 | 2017年9月1日-現今 |
國家或地區 | 中華民國 |
種類 | 指揮部 |
規模 | 11,000人 |
隸屬於 | 國防部空軍司令部 |
駐地 | 臺南仁德長安營區 |
別稱 | 神箭部隊 |
格言 | 忠勇 |
指挥官 | |
現任指揮官 | 指揮官中將 范大維防空砲兵副指揮官少將劉孝堂防空飛彈副指揮官少將游仁明 |
著名指揮官 | 曹文生、李翔宙、廖榮鑫 |
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簡稱防空飛彈部、飛指部或防空部)是中華民國國軍防空飛彈部隊的最高指揮單位,隸屬國防部空軍司令部,營區位在臺南市仁德區,現任指揮官為范大維中將。於2017年9月1日由空軍防空飛彈指揮部和空軍防空砲兵指揮部合併升格為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1]。
歷史
- 1959年8月16日,中華民國國防部因臺澎金馬地區之重要,著手部屬美援勝利女神飛彈力士,編號SAM-A-25,後改為MIM-14,編成「陸軍力士飛彈第一營」,擔任臺北地區防空任務。[2]。
- 1960年12月6日,編成陸軍飛彈第2營(鷹式飛彈)[3]。
- 1961年8月1日,陸軍飛彈第1營改編為飛彈第661營,第2營改編為飛彈第662營。
- 1962年,成立陸軍防空飛彈605群,下轄飛彈第661營、第662營、群部連、防空管制隊第1隊。
- 1969年12月29日,增編力士飛彈第663營及防空管制第2隊。
- 1976年2月1日,增編綜合保修第一、二廠提供飛彈系統裝備三級補保支援。同年7月1日,編成飛彈664營(南寧案)。
- 1978年5月1日,編成飛彈作戰管制組。
- 1979年3月1日,增編飛彈第665營(煉石案)。
- 1979年9月1日,陸軍防空飛彈605群奉命擴編為「陸軍防空飛彈指揮部」,下轄本部連、電子訓練中心、飛彈作戰管制組、靶勤隊,並奉令成立兩個飛彈群(606、608群)。
- 1981年7月,中山科學研究院成立「天弓計畫室」研發天弓飛彈;1989年9月測試完畢。
- 1982年9月16日,增編飛彈666營(天蠍案),擔任臺灣東部地區防空任務。同年11月24日,配合兵力部署及陣地位置,奉命調整各飛彈營連番號與隸屬關係。
- 1993年9月30日,國人自行研發之天弓一型飛彈系統成軍部署並擔任戰備。
- 1996年10月1日,向美國採購之愛國者飛彈系統,編成愛國者飛彈營。10月28日,力士飛彈系統正式除役。
- 2004年4月1日,配合國軍「精進案」組織變革,納編海軍海鋒大隊編成「國防部參謀本部飛彈司令部」直屬國防部參謀本部,擔任防空、制海之作戰任務。
- 2006年1月1日,將飛彈司令部所屬防空、制海部隊移回空軍、海軍,改編為「空軍防空砲兵司令部」,下轄3個指揮部、2個飛彈群、1個訓練中心、17個防空砲兵營。[4]。
- 2012年,從空軍收回陸基中長程防空飛彈部隊的指揮權;此決定被新聞媒體解讀為空軍指揮期間,防空飛彈部隊演習表現不佳所致[5]。
- 2012年2月16日,配合國軍「精粹案」組織變革,以「飛彈指揮部」為母體,整併天弓飛彈、鷹式飛彈及愛國者飛彈等中、高防空飛彈部隊,編成「國防部參謀本部防空飛彈指揮部」。
- 2017年3月,飛指部將從國防部參謀本部移編空軍司令部。
- 2017年9月1日,飛指部和防空部兩個指揮部合併成軍升格為軍級「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6]。
武器系統
由飛指部管轄的中華民國國軍陸基防空戰力,以購自美國的愛國者飛彈以及中山科學研究院自主研製的天弓飛彈為骨幹,輔以較老舊的美製MIM-23鷹式飛彈,構成臺灣本島及若干外島、離島的中低空防禦網,以輔助空軍的第一線攔截。
-
MIM-23鷹式飛彈
愛國者飛彈部署概況
目前在大臺北地區部署的愛國者飛彈連,是採愛2及愛3混合部署。國軍6套愛國者3型反彈道飛彈及3套提升型在民國110年度就位後,國軍不但可增加及擴大各都會區現有反飛彈防禦區域,也能提升射擊單位接戰火力及能力,反彈道飛彈能強化反制高速且低截面積的目標,攔截1300公里級的戰術導彈,也大幅提升對攜帶生化彈頭導彈的防禦能力。[7]。
指揮部長官
2017年9月1日整併飛指部和防空部兩個「旅」級編制單位提升為「軍」級單位位階,單位名稱為「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指揮官改由中將出任,轄下5個防空旅[8]。防空飛彈部設一席中將和七席少將共八位將官編制。
- 指揮官 一位 中將
- 副指揮官 二位 少將
- 參謀長 一位 上校
- 副參謀長 二位 上校
- 政戰主任 一位 上校
- 政戰副主任 一位 上校
- 督察室主任 一位 上校
- 督察室副主任 一位 上校
轄下單位
5個防空旅,防空旅指揮官為少將編階;16個防空營,營指揮官為中校編階,1個防空管制中心,中心主任為上校編階。
- 防空791旅
- 641營 642營
- 防空792旅
- 625营 303營 304營
- 防空793旅
- 631營 611營 621營 501營
- 防空794旅
- 632營 612營 623營 502營
- 防空795旅
- 633營 302營 301營
- 防空管制中心
歷任主官
- 曹文生少將
- 夏廣建少將(-1995年9月30日)
- 李翔宙少將(1995年10月1日-1999年1月31日)
- 李天翼中將
- 陸蔚榮中將(-2006年12月31日)
- 彭進明中將(2007年1月1日-2007年7月15日)
- 廖榮鑫中將(2012年2月1日-2012年6月30日)
- 劉孝堂少將(-2017年8月31日)
- 謝嘉康少將(2015年-2017年1月4日)
- 游仁明少將(2017年1月5日-2017年8月31日)
任次 | 圖像 | 姓名 | 任期 | 軍種軍階 | 備註 |
---|---|---|---|---|---|
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 指揮官 | |||||
第1任 | 范大維 | 2017年9月1日-至今 | 空軍中將 | 飛指部和防空部合併升格為軍級首任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中將指揮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