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滇缅路战役: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Jimjason123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Jimjason123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14行: 第14行:
| strength1 = 35,000
| strength1 = 35,000
| strength2 = 95,000
| strength2 = 95,000
| casualties1 = [[33rd Division (Imperial Japanese Army)|33師團]], [[55th Division (Imperial Japanese Army)|55師團]], [[第56師團 (日本陸軍)|56師團]] <ref>http://www.hudong.com/wiki/%E6%BB%87%E6%B9%8E%E8%B7%AF%E6%88%98%E5%BD%B9</ref>
| casualties1 = [[第33師團 (日本陸軍)|33師團]], [[55th Division (Imperial Japanese Army)|55師團]], [[第56師團 (日本陸軍)|56師團]] <ref>http://www.hudong.com/wiki/%E6%BB%87%E6%B9%8E%E8%B7%AF%E6%88%98%E5%BD%B9</ref>
| casualties2 = 50,000
| casualties2 = 50,000
| campaignbox =
| campaignbox =

2017年12月26日 (二) 15:49的版本

滇湎路战役
滇湎路战役
中國抗日戰爭的一部分

滇湎路战役
日期1942年3-6月
地点
结果 日本獲勝
参战方
大日本帝国 日本
泰国 泰國
臺灣地區 中華民國
美国美國
英国 英國
指挥官与领导者
大日本帝国 飯田祥二郎
泰国 J.R.Seriroengrit
中華民國 羅卓英
美国 約瑟夫·史迪威
兵力
35,000 95,000
伤亡与损失
33師團, 55師團, 56師團 [1] 50,000

滇湎路战役中国抗日战争的大型戰役之一,地點是在中國雲南省緬甸北部交界,起始時間為1942年3月上旬。日軍第12、18、33、35師團及泰國軍隊兩師,攻陷仰光,並在隨後攻打緬北。中國部隊越過邊境,以200師為主,與其對抗。8月,一度佔領緬北的中國軍隊退至怒江,該戰役以日軍佔領緬甸而結束。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兼昆明防守司令宋希濂,所部编入远征军,在滇西缅北抗击日军,征战三年,歼灭日军3个师团,完全打通了中印公路,取得了滇西北反击战的彻底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滇西緬北 序列

  • 自印度藍姆伽始 ,印度雷多(又名:列多),瓦魯班戰鬥、同古戰鬥、仁安羌大捷、惠通橋防衛戰鬥、胡康河谷戰役、松山碉堡殲滅戰、喬克柏當戰鬥、棠吉戰鬥、雷烈姆戰鬥、新維戰鬥、臘戌戰鬥、孟拱戰鬥、南盤江戰鬥、梅苗戰鬥、南坎戰鬥、八莫戰鬥、沾益戰鬥、臘猛戰鬥、龍陵戰鬥、遮放戰鬥、畹町戰鬥、木遮戰鬥、芒市戰鬥、芒友會師、南渡戰鬥、西保戰鬥、南燕戰鬥、皎麥戰鬥、喬梅戰鬥、果敢戰鬥、騰越戰鬥、騰衝(沖)城市攻防戰鬥、
  • 密之那會戰、曼德勒會戰、平滿納會戰、

參見條目

參考文獻

  • 何應欽,《日軍侵華八年抗戰史》,1982年,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 ^ http://www.hudong.com/wiki/%E6%BB%87%E6%B9%8E%E8%B7%AF%E6%88%98%E5%BD%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