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公车上书: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Mydjsound留言 | 贡献
Mydjsound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5行: 第5行:
}}
}}


'''公車上書''',即「公車[[孝廉]]連署上書」,指[[康有为]]于[[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率同[[梁启超]]等[[公車 (漢朝)|公]]{{noteTag|「公車」指赴京[[会试]]的[[举人]],典故是[[汉代]][[孝廉]]上京師[[察舉]],皆乘「公家馬車」。}}联名向[[北京]]的[[光绪皇帝]]上书,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舉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公車上書''',即「公車孝廉連署上書」,指[[康有为]]于[[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率同[[梁启超]]等[[公車 (漢朝)|公車孝廉]]{{noteTag|「公車」指赴京[[会试]]的[[举人]],典故是[[汉代]][[孝廉]]上京師[[察舉]],皆乘「公家馬車」。}}联名向[[北京]]的[[光绪皇帝]]上书,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舉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根据许多文献的證據,如[[茅海建]]等不少学者则表示,康有为所谓的组织「公車[[孝廉]]連署上書」,事实上是一次自吹自擂的事件,只有八十人參加[[連署]],而非康有為所稱的一千多人。真正成功的上书实由当时的[[翁同龢]]、[[李鸿藻]]、[[汪鸣銮]]等京城高官发动组织,目的是阻挠《[[马关条约]]》的签订。康有為只征集到80名广东人的[[連署]]。而仅仅當時,一名廣東舉人[[陳景華]]的上書都有兩百八十人的連署,遠勝康有為。<ref>[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DSY200503000.htm 茅海建《“公车上书”考证补(一)》]、[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DSY200504003.htm 茅海建《“公车上书”考证补(二)》]</ref>
根据许多文献的證據,如[[茅海建]]等不少学者则表示,康有为所谓的组织「公車[[孝廉]]連署上書」,事实上是一次自吹自擂的事件,只有八十人參加[[連署]],而非康有為所稱的一千多人。真正成功的上书实由当时的[[翁同龢]]、[[李鸿藻]]、[[汪鸣銮]]等京城高官发动组织,目的是阻挠《[[马关条约]]》的签订。康有為只征集到80名广东人的[[連署]]。而仅仅當時,一名廣東舉人[[陳景華]]的上書都有兩百八十人的連署,遠勝康有為。<ref>[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DSY200503000.htm 茅海建《“公车上书”考证补(一)》]、[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DSY200504003.htm 茅海建《“公车上书”考证补(二)》]</ref>

2018年3月18日 (日) 07:38的版本

公車上書,即「公車孝廉連署上書」,指康有为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率同梁启超公車孝廉[註 1]联名向北京光绪皇帝上书,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舉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根据许多文献的證據,如茅海建等不少学者则表示,康有为所谓的组织「公車孝廉連署上書」,事实上是一次自吹自擂的事件,只有八十人參加連署,而非康有為所稱的一千多人。真正成功的上书实由当时的翁同龢李鸿藻汪鸣銮等京城高官发动组织,目的是阻挠《马关条约》的签订。康有為只征集到80名广东人的連署。而仅仅當時,一名廣東舉人陳景華的上書都有兩百八十人的連署,遠勝康有為。[1]

背景

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國败于日本。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春,参加完乙未科會試的各省举人雲集北京,等待發榜。李鴻章伊藤博文簽訂的《马关条约》內割讓台灣遼東,賠款白銀二萬萬兩的突然消息傳至,群情激愤。4月22日,康有為、梁啟超寫成一萬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書》,內地十八省奉天三省(中國東北)舉人接連響應,共一千二百多人連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帶領,各省舉人與數千北京官民集於「都察院」門前請代奏光緒帝

结果及影响

虽然,上书被清朝官方拒绝,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等以“变法图强”为号召,组织强学会,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报纸,宣传维新思想。严复谭嗣同亦在其他地方宣传维新思想。之后,光绪帝启用康有为、梁啟超等,史称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都先后失败,但是维新思想从此唤醒、激励了愈來愈多的中国人,思考中國如何救亡图存於列強帝國主義,在中国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争议

2005年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茅海建在《近代史研究》第3期和第4期上发表《“公车上书”考证补》,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及其已公开发表过的档案文献,从政治决策高层的角度,重新审视公车上书的背景、运作过程及其影响力。其观点是:“公车上书”是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是由政治高层发动、京官组织的上书,其数量多达31件,签名的举人多达1555人次,且上书已达御前;另一个是由康有为组织的18行省举人联名上书,那是一次流产的政治事件。而且康有为组织的18省联名上书,并不是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由此学术界进行了广泛而激烈的讨论,并且对“公车上书”进行了进一步的审视和研究。根据不少学者的看法,康有为在进行政治宣传以及回忆的时候(最明显如其《康南海自订年谱》)存在着很多不尊重事实的地方,而且又有很多吹牛造假的现象[2]

茅海建等不少学者则根据许多文献认为康有为所谓的组织举人联名上书,事实上是一次流产的政治事件。公车上书实则是由当时的翁同龢李鸿藻汪鸣銮等京城高官发动组织,目的是阻挠《马关条约》的签订。另有研究者认为,当时清政府内部已经趋于求变,即使是保守派的徐桐和荣禄,也曾对变法做过努力。公车上书的时候,18省“公车”绝大多数都没有参加康组织的签名,他只征集到80名广东人的签名。而仅仅是另一人陈景华就鼓动了一场280多人签名的「广东公车上书」。[3]

参见

注解

  1. ^ 「公車」指赴京会试举人,典故是汉代孝廉上京師察舉,皆乘「公家馬車」。

外部链接


  1. ^ 茅海建《“公车上书”考证补(一)》茅海建《“公车上书”考证补(二)》
  2. ^ 豆棚闲话:康有为这人近乎骗子
  3. ^ 茅海建《“公车上书”考证补(一)》茅海建《“公车上书”考证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