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浇饭: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小 程序:自动字词更改 (-[[category: +[[Category:) |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redirect2|蓋飯|日式蓋飯|丼物}} |
|||
'''盖浇饭'''是常见的米饭做法,和[[中国]]北方的[[打卤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区别在于北方吃面,南方吃米饭。卤的口味和做法也有地域的差别。 |
|||
'''盖浇饭'''簡稱'''蓋飯''',是常见的米[[饭]]做法,和[[中国]]北方的[[打鹵麵]]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在米饭上浇入菜卤,做成一人份量的飯,不用碟碗齐上,以供客人迅速進食,省去挾菜麻煩,是大众方便[[食品]],也是中式及日式快餐常見的食品。 |
|||
蓋澆飯可使用各种鹵菜都可以,通常以[[肉類]]為主,一般汁较浓、多。卤的口味和做法也有地域的差别。在[[香港]]與[[澳門]],蓋澆飯常用碟子盛載,因此多稱為'''碟頭飯'''。在[[日本]]稱為'''丼物'''。蓋澆飯常在一些小餐廳、路邊攤、港式和日式[[速食店]]供應,在香港,一般碟頭飯餐會附有[[飲品]](凍飲要加收一至二元)、餐湯([[例湯]])。 |
|||
盖浇饭就是在米饭上浇入菜卤。是大众方便[[食品]],不用碟碗齐上,各种菜都可以,但一般汤较浓、多。 |
|||
==歷史== |
|||
蓋澆飯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周]],當時稱為'''淳熬''',做法是先「煎醢」(「醢」即肉醬),加在[[大米]]飯上,澆上油脂<ref>《礼记注疏》:「煎醢加以陆稻上,沃之以膏。」</ref>。另有一種以小米製的叫「淳毋」。 |
|||
隋唐時发展成「御黄王母饭」,有肉絲、雞蛋做配菜<ref>韦巨源 《食单》:「编缕卵脂,盖饭表面,杂味。」</ref>,成为唐代「烧尾宴」上的食品之一。後來就演變成現在的蓋澆飯。 |
|||
日本的[[丼物]]在十九世紀初開始出現。 |
|||
==各地的蓋澆飯== |
|||
===中國大陸=== |
|||
*[[京蔥排骨蓋飯]] |
|||
*[[酱烧猪排盖饭]] |
|||
===香港=== |
|||
*[[燒味]]飯:直接將切好的[[燒味]]放在白飯上,通常在燒味店售賣。 |
|||
*[[廚房]]飯:先把[[白飯]]裝在碟上,按客人下單炒菜,[[炒]]後舖在飯面上。如菜薳[[排骨]]飯、豉椒[[魷魚|鮮魷]]飯等。也有些是預先煮好菜再鋪上白飯上。 |
|||
*西式飯類:如排類、[[午餐肉]]、[[香腸]]、[[火腿]]或[[蛋]],[[煎蛋免治牛飯]]、[[葡國雞]]飯等。 |
|||
*[[炒飯]]:將白飯及食材一同下鍋炒,以一份碟頭飯的份量出售,如[[揚州炒飯]]、[[鴛鴦炒飯]]等。 |
|||
===台灣=== |
|||
⚫ | |||
*[[肉燥飯]] |
|||
*[[焢肉飯]] |
|||
*[[牛腩飯]] |
|||
===日本=== |
|||
*[[鰻魚飯]]:日本最早出現的蓋飯 |
|||
*[[日式牛肉飯]] |
|||
*[[日式咖哩飯]] |
|||
*[[鯛魚飯]] |
|||
*[[親子丼]]:以一種肉類和它的卵作配菜,如[[鮭魚]]與鮭[[魚子]]、[[雞肉]]與雞[[蛋]]等。 |
|||
===東南亞=== |
|||
*泰式[[酸辣海鮮蓋飯]] |
|||
===西方=== |
|||
*[[白汁海鮮飯]] |
|||
==健康問題== |
|||
蓋澆飯多以肉類為主,烹調時又會加入油份,多吃可能對健康有不良影響。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在[[2004年]][[3月]]至[[2005年]][[7月]]測試香港的粥粉麵飯發現,碟頭飯由於份量較多,平均每碟含有近一千[[卡路里]]的[[熱量]],部分碟頭飯[[纖維]]含量更近乎零,而碟頭飯的[[鈉]]含量亦過高。 |
|||
==參考== |
|||
*[[茶餐廳]] |
|||
*[[炒底 (茶餐廳)|炒底]] |
|||
==外部連結== |
==外部連結== |
||
*[http://www.tamsw.com/diangu/showarticle.asp?id=173 從"淳熬"到蓋澆飯] |
|||
⚫ | |||
*[http://www2.sdnews.com.cn/food/2006-6/9_226848.html 盖浇饭为“淳熬”传] |
|||
⚫ | |||
[[Category:飯]] |
[[Category:飯]] |
||
⚫ | |||
[[Category:香港米飯]] |
|||
[[Category:台灣食品]] |
2007年8月13日 (一) 11:40的版本
盖浇饭簡稱蓋飯,是常见的米饭做法,和中国北方的打鹵麵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在米饭上浇入菜卤,做成一人份量的飯,不用碟碗齐上,以供客人迅速進食,省去挾菜麻煩,是大众方便食品,也是中式及日式快餐常見的食品。
蓋澆飯可使用各种鹵菜都可以,通常以肉類為主,一般汁较浓、多。卤的口味和做法也有地域的差别。在香港與澳門,蓋澆飯常用碟子盛載,因此多稱為碟頭飯。在日本稱為丼物。蓋澆飯常在一些小餐廳、路邊攤、港式和日式速食店供應,在香港,一般碟頭飯餐會附有飲品(凍飲要加收一至二元)、餐湯(例湯)。
歷史
蓋澆飯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周,當時稱為淳熬,做法是先「煎醢」(「醢」即肉醬),加在大米飯上,澆上油脂[1]。另有一種以小米製的叫「淳毋」。
隋唐時发展成「御黄王母饭」,有肉絲、雞蛋做配菜[2],成为唐代「烧尾宴」上的食品之一。後來就演變成現在的蓋澆飯。
日本的丼物在十九世紀初開始出現。
各地的蓋澆飯
中國大陸
香港
- 燒味飯:直接將切好的燒味放在白飯上,通常在燒味店售賣。
- 廚房飯:先把白飯裝在碟上,按客人下單炒菜,炒後舖在飯面上。如菜薳排骨飯、豉椒鮮魷飯等。也有些是預先煮好菜再鋪上白飯上。
- 西式飯類:如排類、午餐肉、香腸、火腿或蛋,煎蛋免治牛飯、葡國雞飯等。
- 炒飯:將白飯及食材一同下鍋炒,以一份碟頭飯的份量出售,如揚州炒飯、鴛鴦炒飯等。
台灣
日本
東南亞
- 泰式酸辣海鮮蓋飯
西方
健康問題
蓋澆飯多以肉類為主,烹調時又會加入油份,多吃可能對健康有不良影響。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在2004年3月至2005年7月測試香港的粥粉麵飯發現,碟頭飯由於份量較多,平均每碟含有近一千卡路里的熱量,部分碟頭飯纖維含量更近乎零,而碟頭飯的鈉含量亦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