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阿涅丝·瓦尔达: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Cirod留言 | 贡献
早期生活:​ 加入參考資料來源
Cirod留言 | 贡献
攝影熱情:​ 加入資料來源
第39行: 第39行:


===攝影熱情===
===攝影熱情===
華妲原意修讀藝術史,並成為博物館策展人,但結果她決定往法國沃吉哈攝影學校修讀攝影,她亦曾在[[法國美術學院]]學習藝術史及攝影。成為法國新浪潮主力前,她曾是硬照攝影師,於是她一直在攝影及電影形式之間流動,她曾言:「我拍照,或者電影。或者,將電影放到照片去,又或將照片放到電影去。」華妲以攝影開展事業,通過拍攝家庭照和婚禮,很快賺到生活費,但隨之她就想從事創作,探求構圖、形式和意義上的問題。1951年她的友人Jean Vilar創立了國立人民劇院(Théâtre National Populaire),並聘請華妲為官方攝影師。事實上在這份工作以前,她已曾在[[亞維儂節|亞維農節]]擔任舞台攝影師,其後1951年至1961年期間,她在國立人民劇院工作,此十年間她的知名度日增,並在歐洲各地從事新聞攝影工作。
華妲原意修讀藝術史,並成為博物館策展人,但結果她決定往法國沃吉哈攝影學校修讀攝影,她亦曾在[[法國美術學院]]學習藝術史及攝影<ref name="Wakeman">{{cite book|last=Wakeman|first=John|title=World Film Directors,Volume 2|publisher=The H. W. Wilson Company|location=New York,NY|date=1988|ISBN=978-0-824-20757-1|pages=1142–1148}}</ref> 。成為法國新浪潮主力前,她曾是硬照攝影師,於是她一直在攝影及電影形式之間流動,她曾言:「我拍照,或者電影。或者,將電影放到照片去,又或將照片放到電影去。<ref name="Darke">Darke, Chris. "Agnes Varda." ''Sight & Sound,'' vol. 25, no. 4, April 2015, pp. 46-50. ''Film & Television Literature Index with Full Text'', EBSCO''host.''</ref>」華妲以攝影開展事業,通過拍攝家庭照和婚禮,很快賺到生活費,但隨之她就想從事創作,探求構圖、形式和意義上的問題<ref name="Darke" />。1951年她的友人Jean Vilar創立了國立人民劇院(Théâtre National Populaire),並聘請華妲為官方攝影師。事實上在這份工作以前,她已曾在[[亞維儂節|亞維農節]]擔任舞台攝影師.<ref name="Wakeman" />,其後1951年至1961年期間,她在國立人民劇院工作,此十年間她的知名度日增,並在歐洲各地從事新聞攝影工作。


她的攝影為她其後的電影帶來不少意念,她憶及拍攝第一套電影[[短角情事]],她當時毫無經驗,亦未曾擔任助手或唸電影學校,她就把她想拍攝的一切都拍照,參考照片以安排鏡頭。而她開始以硬照攝影的經驗拍電影,包括鏡頭角度、拍攝距離、鏡頭及燈光等等。
她的攝影為她其後的電影帶來不少意念,她憶及拍攝第一套電影[[短角情事]],她當時毫無經驗,亦未曾擔任助手或唸電影學校,她就把她想拍攝的一切都拍照,參考照片以安排鏡頭。而她開始以硬照攝影的經驗拍電影,包括鏡頭角度、拍攝距離、鏡頭及燈光等等。

2018年5月21日 (一) 19:12的版本

艾麗絲·華妲
Agnès Varda
导演
国籍 法國
出生
Arlette Varda

(1928-05-30) 1928年5月30日96歲)
职业导演、编剧、演员、制片人、装置艺术家、摄影师
配偶雅克·德米

1962年结婚—1990年丧偶)
儿女Mathieu Demy英语Mathieu Demy
Rosalie Varda
活跃年代1955年至今
奖项
奥斯卡金像奖
奥斯卡荣誉奖
2017年
凯撒电影奖
最佳紀錄短片
1983年 《尤利西斯》
榮譽獎
2000年 終身成就獎
最佳紀錄片
2008年 《阿涅斯的海灘》
其他奖项
柏林影展Interfilm Award - Recommendation
1965年 《Le Bonheur》
柏林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1965年 《Le Bonheur》
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1985年 《天涯流浪女
威尼斯影展FIPRESCI獎
1985年 《天涯流浪女
威尼斯影展OCIC獎
1985年 《天涯流浪女

阿涅斯·瓦尔达(法語:Agnès Varda法语:[aɲɛs vaʁda];1928年5月30日),法国摄影师,导演。出生于比利时伊克塞尔市。主要作品有:《短角情事》(1955)、《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1962),《天涯流浪女》(1985)、拾穗者(1999),《两年之后》(2002),有“新浪潮祖母”之称。

生平

早期生活

艾麗絲·華妲原名Arlette Varda,於1928年5月30日於比利時伊克塞爾出生。母親Christiane (née Pasquet)來自法國塞特,父親Eugène Jean Varda則來自安那托利亞的希臘難民家庭,以工程師為業。[1]父母育有五名子女,而她排第三。18歲時,她正式改名為Agnès。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她和家人居於塞特的小船上。艾麗絲·華妲在索邦神學院取得文學及心理學學士[2],她形容移居巴黎的過程實在痛苦,令她來到這個灰色、冷漠和悲傷的城市時,留下恐懼的回憶。她無法與索邦神學院的同學相處,並認為課程古板無聊,與年青人的需要不符。

攝影熱情

華妲原意修讀藝術史,並成為博物館策展人,但結果她決定往法國沃吉哈攝影學校修讀攝影,她亦曾在法國美術學院學習藝術史及攝影[3] 。成為法國新浪潮主力前,她曾是硬照攝影師,於是她一直在攝影及電影形式之間流動,她曾言:「我拍照,或者電影。或者,將電影放到照片去,又或將照片放到電影去。[4]」華妲以攝影開展事業,通過拍攝家庭照和婚禮,很快賺到生活費,但隨之她就想從事創作,探求構圖、形式和意義上的問題[4]。1951年她的友人Jean Vilar創立了國立人民劇院(Théâtre National Populaire),並聘請華妲為官方攝影師。事實上在這份工作以前,她已曾在亞維農節擔任舞台攝影師.[3],其後1951年至1961年期間,她在國立人民劇院工作,此十年間她的知名度日增,並在歐洲各地從事新聞攝影工作。

她的攝影為她其後的電影帶來不少意念,她憶及拍攝第一套電影短角情事,她當時毫無經驗,亦未曾擔任助手或唸電影學校,她就把她想拍攝的一切都拍照,參考照片以安排鏡頭。而她開始以硬照攝影的經驗拍電影,包括鏡頭角度、拍攝距離、鏡頭及燈光等等。

事業中期

她在1958年居於巴黎時邂逅法國演員及導演積葵·丹美,翌年開始同居,1962年正式結婚,直到雅克·德米於1990年去世,兩人育有一子Mathieu Demy,而婚前華妲與Antoine Bourseiller有一女Rosalie Varda。2017年,華妲的電影眼睛相旅行由女兒擔任監製。

1971年,她聯署「343蕩婦宣言」,是聯署的343位女性其中一人。宣言由西蒙·波娃撰寫,聯署人承認她們曾經接受墮胎,但是當時法國墮胎為非法行為,她們要求法國政府將墮胎合法化。

華妲曾於1971年出席占·摩利臣在巴黎拉雪茲公墓的葬禮,葬禮只有五人參與。

她曾在1983年擔任威尼斯影展的評審,2005年則擔任康城影展的評審。

電影生涯

華坦是現代法國電影舉足輕重的人物,她早在法國新浪潮前已開始拍攝電影,而短角情事包含不少法國新浪潮的重要元素[5]:3。當她以拍攝硬照為業時,她漸漸對拍攝電影產生興趣。縱然當時她對這個媒介所知不多,甚至在二十五歲時,也只看過大約廿部電影。她後來憶及寫作第一份劇本時,「就像第一次寫書的作家,我寫完以後卻自忖,我想拍攝這個劇本,所以我和一些朋友組成合作社,開始拍攝。」她發現拍攝電影並非易事,比起寫作小說自由度較小,然後她以直覺和女性化的方法完成。華坦亦言,在拍攝短角情事時,她想拍攝一套回應時代的電影,而非跟隨傳統標準。[6]


主要作品

劇情片

纪录片

短片

  1. ^ Agnes Varda Biography (1928-). Filmreference.com. 1928-05-30 [2017-09-10]. 
  2. ^ Agnes Varda facts, information, pictures | Encyclopedia.com articles about Agnes Varda. www.encyclopedia.com. [2018-04-10] (英语). 
  3. ^ 3.0 3.1 Wakeman, John. World Film Directors,Volume 2. New York,NY: The H. W. Wilson Company. 1988: 1142–1148. ISBN 978-0-824-20757-1. 
  4. ^ 4.0 4.1 Darke, Chris. "Agnes Varda." Sight & Sound, vol. 25, no. 4, April 2015, pp. 46-50. Film & Television Literature Index with Full Text, EBSCOhost.
  5.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Smith1998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6. ^ Heti, Sheila. Agnès Varda [FILMMAKER]. [29 October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