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熹平石经: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Yinweichen-bot留言 | 贡献
機械人根據格式手冊移除多餘日期內鏈
第4行: 第4行:
熹平四年(175年),议郎蔡邕和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等人,鑑於当时儒家经籍因辗转传抄,多生谬弊,乃“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ref>《后汉书·蔡邕传》</ref>,蔡邕上奏後書冊於碑並使工鐫刻。光和六年共刻四十六石碑,前後历时九年刻成。南宋[[晁公武]]撰《石經考異》專門研究石經,但其書已佚;清代初年的[[顧炎武]]作《石經考》,[[万斯同]]作《石经考》。近人[[罗振玉]]的《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马衡]]的《汉石经集存》,[[張國淦]]有《历代石经考》。
熹平四年(175年),议郎蔡邕和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等人,鑑於当时儒家经籍因辗转传抄,多生谬弊,乃“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ref>《后汉书·蔡邕传》</ref>,蔡邕上奏後書冊於碑並使工鐫刻。光和六年共刻四十六石碑,前後历时九年刻成。南宋[[晁公武]]撰《石經考異》專門研究石經,但其書已佚;清代初年的[[顧炎武]]作《石經考》,[[万斯同]]作《石经考》。近人[[罗振玉]]的《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马衡]]的《汉石经集存》,[[張國淦]]有《历代石经考》。


熹平石经共四十六石,各高一丈许,宽四尺,两面刻字,共二十余万字,书法为[[汉隶]]成熟时期庙堂巨制的代表作<ref>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说:“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了最高境界。……石经是两汉书法的总结。”</ref>,梁武帝《书评》云:“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自刻成后几经战火,损坏严重,1922年在洛阳太学遗址出土残石百余块,现[[国立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处都有残石收藏。
熹平石经共四十六石,各高一丈许,宽四尺,两面刻字,共二十余万字,书法为[[汉隶]]成熟时期庙堂巨制的代表作<ref>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说:“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了最高境界。……石经是两汉书法的总结。”</ref>,梁武帝《书评》云:“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自刻成后几经战火,损坏严重,1922年在洛阳太学遗址出土残石百余块,现[[国立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处都有残石收藏。
<gallery>
<gallery>
File:The Xiping Stone Classics.tif|熹平石经拓片
File:The Xiping Stone Classics.tif|熹平石经拓片

2018年7月15日 (日) 11:11的版本

熹平石经残石,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熹平石经又稱“一字石經”、“一體石經”、“今字石經”,是刻于东汉熹平四年(175年)的石經,它是官方校定儒家“七经”的刻石,由蔡邕、颍川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等人书写[1],光和六年告成,立于洛阳城南太学门外,并列相接,共刻《易经》、《论语》、《尚书》、《春秋》、《公羊》、《鲁诗》、《仪礼》七种儒家经典。

熹平四年(175年),议郎蔡邕和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等人,鑑於当时儒家经籍因辗转传抄,多生谬弊,乃“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2],蔡邕上奏後書冊於碑並使工鐫刻。光和六年共刻四十六石碑,前後历时九年刻成。南宋晁公武撰《石經考異》專門研究石經,但其書已佚;清代初年的顧炎武作《石經考》,万斯同作《石经考》。近人罗振玉的《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马衡的《汉石经集存》,張國淦有《历代石经考》。

熹平石经共四十六石,各高一丈许,宽四尺,两面刻字,共二十余万字,书法为汉隶成熟时期庙堂巨制的代表作[3],梁武帝《书评》云:“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自刻成后几经战火,损坏严重,1922年在洛阳太学遗址出土残石百余块,现国立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处都有残石收藏。

注釋

  1. ^ 康有为在《广艺州双楫》一書中以為:《石经书》字体不同,自蔡邕、堂溪典外,《公羊》末有“臣赵域、议郎臣刘宏、郎中臣张文、臣苏陵、臣傅桢”。
  2. ^ 《后汉书·蔡邕传》
  3. ^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说:“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了最高境界。……石经是两汉书法的总结。”

参考文獻

  • 後漢書》孝靈帝紀第八
  • 同書 蔡邕列傳第五十下
  • 同書注 《洛陽記》
  • 中国書道辞典(木耳社)
  • 書道百科事典(木耳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