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2018年太平洋颱風季: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第780行: 第780行:
|1-min winds=
|1-min winds=
|Pressure=996
|Pressure=996
}}
|2-min winds=|Gusts=}}


8月22日凌晨,一個[[低壓]]於南海北部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2W。上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評級「低」。同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當日上午10時30分,[[中央氣象局]]對其發布[[熱帶性低氣壓特報]]。下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中」,不久後再將評級提升為「高」,並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8月23日凌晨,該系統於台灣屏東登陸。<ref>{{cite web |title=「熱低壓」挾雨撲台! 06:30屏東東港登陸|url=https://news.tvbs.com.tw/life/978843|date=2018年8月23日|publisher=TVBS}}{{zh-tw}}</ref>
8月22日凌晨,一個[[低壓]]於南海北部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2W。上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評級「低」。同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當日上午10時30分,[[中央氣象局]]對其發布[[熱帶性低氣壓特報]]。下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中」,不久後再將評級提升為「高」,並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
8月23日,該系統於[[台灣]][[屏東縣]][[東港鎮]]登陸。<ref>{{cite web |title=「熱低壓」挾雨撲台! 06:30屏東東港登陸|url=https://news.tvbs.com.tw/life/978843|date=2018年8月23日|publisher=TVBS}}{{zh-tw}}</ref>


{{clear}}
{{clear}}

2018年8月23日 (四) 12:18的版本


2018年太平洋颱風季
氣旋季總結圖
氣旋季長度
首個系統形成2017年12月30日 (熱帶風暴布拉萬
末個系統消散風季未結束
最強風暴
名稱杰拉華瑪莉亞
 • 最高風速195 km/h(120 mph)
10分鐘平均風速
 • 最低氣壓915 hPambar
氣旋季統計
熱帶低氣壓數27個官方、1個非官方
風暴數20個官方、1個非官方
颱風數7
超級颱風數2
死亡人數162
財產損失$11.7億(2018年美元
相關條目
太平洋颱風季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18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於2018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國海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皆會於5月至12月期間形成。

本條目的範圍僅局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2018年太平洋颶風季。於西北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日本氣象廳所命名(即國際名稱),國際編號為18xx,而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將於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之編號以W字母作結。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均會給予當地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可能會有兩個不同的英文名稱(官方以國際名稱為準);此外,中國大陸與臺灣採用的中文譯名可能不同。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巔峰形態為準。

風季預測

深圳

深圳市氣象局預測2018年有6至7個熱帶氣旋進入深圳500公里範圍,預計在6月中旬出現第一個熱帶氣旋進入深圳500公里範圍的機率較大[1],並預測當中的4個會影響深圳附近地區[2]

香港

香港天文台則預計,2018年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的熱帶氣旋數量為正常至偏多,約為5至8個[3]。此外,香港天文台預測2018年拉尼娜現象將偏弱,因此2018年風季將未必較長[4],但亦有指,此年風季可持續至12月[5]

臺灣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在6月29日公布颱風季展望,預估2018年6到12月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總數大約正常偏多,總數約21到25個,侵台颱風數量將有3到5個。而夏季約5成機率可能生成聖嬰現象,導致中太平洋海溫較高、颱風生成位置也會偏東,在颱風生成位置距離台灣較遠的狀況下,一旦颱風侵台,強度可能比往更強。[6]

風季概述

2017年12月31日,一熱帶低氣壓在菲律賓以東形成,翌日晚上在菲律賓南部登陸。進入南海後該熱帶低氣壓增強成為本年首個獲命名熱帶氣旋:布拉萬。布拉萬進入南海後因垂直風切變增多而減弱消散。一個月後,三巴形成並影響菲律賓同一位置,受到地形因素影響而消散。再過一個月,鯉魚在關島附近形成,初時受到垂直風切變影響。垂直風切變杰拉華減弱令在3月30日早上加強為本季首個颱風,下午更出乎意料地急劇增強為全年首個超強颱風。其後杰拉華不敵垂直風切變減弱,並罕有地轉化為副熱帶氣旋。從杰拉華消散後一直到艾維尼形成前,西北太平洋沒有任何獲日本氣象廳命名的熱帶氣旋。

5月末,數值預報模式開始預報南海和菲律賓以東海域將在6月初同時出現低壓區或熱帶氣旋活動,這兩個低壓區在5月31日同時生成,到6月1日關島附近亦有另一低壓區。當中南海的低壓區增強成熱帶低氣壓,南海熱帶低氣壓北上,6月6日西移登陸廣東徐聞時增強為熱帶風暴並獲日本氣象廳命名為艾維尼。後向南橫越瓊州海峽,下午再登陸海南海口和改向東移,7日採取偏東北路徑,當晚在陽江登陸並緩慢減弱消散。此時菲律賓以東的熱帶低氣壓已吞併另一系統,加強為熱帶風暴,獲日本氣象廳命名為馬力斯。6月10日,馬力斯達到其強度巔峰。6月12日,馬力斯轉化為溫帶氣旋。6月中旬,熱帶風暴格美登陸台灣(不過當時多數氣象機構並未跟隨升格,而是將其維持在熱帶性低氣壓上限的強度。包含受其影響的台灣,中央氣象局認定其仍為熱帶性低氣壓。後來各國氣象機構才陸陸續續將凱米升為熱帶風暴),出海後,北上轉化為溫帶氣旋。6月下旬,巴比侖形成。巴比侖形成後就逐漸北上影響日本韓國。7月4日下午,巴比侖在日本海轉化為溫帶氣旋。同日晚上,瑪莉亞形成。瑪莉亞的增強速度很快,一日以內就增強到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與日本氣象廳的「颱風」等級。7月6日,瑪莉亞更達到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超級颱風」的等級。隨後瑪莉亞穩定向西北偏西快速移動,肆虐北臺灣、石垣島和福建浙江一帶。

7月中、下旬,季風槽東風波變得活躍,形成了多個熱帶系統,而部分的熱帶系統也打破了一些紀錄。山神曾大幅加速到以時速40公里掠過南海北部,7月19日在越南登陸。7月21日山神的殘餘出海並再度增強為熱帶低氣壓,在北部灣徘徊許久才消散。安比成為有紀錄以來第三個從東海登陸上海的風暴(中國中央氣象台甚至認為其進入內蒙古時,還保持著「熱帶風暴」級的強度)。悟空在高緯度地區達到了強度巔峰(即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颱風」級)。雲雀的移動路徑相當罕見,是日本氣象廳自1951年有紀錄以來第四個由東向西進入日本本州的熱帶氣旋,也是第一個由東向西橫掃日本本州及九州內陸的熱帶氣旋。同時,此系統也成為了第四個從東海登陸上海的風暴和本年第二個登陸上海的颱風。雲雀消散後,西北太平洋第一波季風槽和東風波的活躍期結束。8月上旬,珊珊近距離「擦過」日本後,北上轉化為溫帶氣旋。摩羯在8月12日登陸中國浙江,於隔天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8月中旬,季風槽和東風波再次活躍。麗琵前期快速增強,後期受熱帶擾動98W(後來的溫比亞)影響而減弱。貝碧嘉一度在海面上打轉,於8月17日登陸越南。8月13日,位於中太平洋的赫克托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進入西北太平洋範圍。8月15日,赫克特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溫比亞成為1949年以來海上西行直接登陸上海的第5個颱風。也是繼安比、雲雀之後,1個月內第3個直接登陸上海的颱風,是1873年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蘇力刷破中之島9年以來實測陣風的紀錄(蘇力實測陣風為50.1m/s)。8月18日,西馬侖形成。8月22日上午,西馬隆達到其強度巔峰,風眼清晰可見。下午,西馬隆移入溫度較低的海域,強度開始減弱。

2018年8月台灣熱帶性低氣壓颱風西馬侖 (2018年)2018年颱風蘇力熱帶風暴溫比亞 (2018年)2018年颶風赫克托2018年強烈熱帶風暴麗琵強烈熱帶風暴貝碧嘉 (2018年)熱帶風暴摩羯 (2018年)颱風珊珊 (2018年)颱風雲雀 (2018年)強烈熱帶風暴悟空 (2018年)熱帶低氣壓WP132018強烈熱帶風暴安比 (2018年)熱帶風暴山神 (2018年)颱風瑪莉亞 (2018年)颱風派比安 (2018年)熱帶風暴格美 (2018年)強烈熱帶風暴馬力斯 (2018年)熱帶風暴艾雲尼 (2018年)2018年颱風杰拉華熱帶風暴三巴 (2018年)熱帶風暴布拉萬 (2018年)

已被國際命名的熱帶氣旋

熱帶風暴布拉萬(Bolaven)

PAGASA:Agaton

熱帶風暴(JMA
熱帶低氣壓(SSHWS
 
持續日期2017年12月30日-2018年1月4日
強度65 km/h(40 mph(十分鐘) 
1002 hPambar

布拉萬是一個跨年(2017年至2018年)的熱帶氣旋。它原身的低壓區在2017年12月21日於馬紹爾群島以南低緯度生成,當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8W,但後來卻因環境不利發展而撤去編號。然而低壓區到了12月28日重新發展,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再度給予其擾動編號99W。而日本氣象廳在12月30日的天氣圖中將此系統標記為熱帶低氣壓。

隨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2018年1月2日給予編號為熱帶低氣壓01W。1月3日,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布拉萬,給予國際編號1801。布拉萬因此成為2018年首個熱帶氣旋,它同時也是西北太平洋有紀錄以來第三早形成並被命名的風暴。但進入了南海後,由於該區水溫較低而使其難以再度發展,最後系統在南海中部逐漸消散。

熱帶風暴三巴(Sanba)

PAGASA:Basyang

熱帶風暴(JMA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2月8日-2018年2月16日
強度65 km/h(40 mph(十分鐘) 
1000 hPambar

2018年2月5日早上,一個低壓區關島東南方海域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在6時半給予擾動編號93W。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翌日(6日)下午2時將該低壓區在24小時內形成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為「低」[7]。該系統初時對流薄弱,組織散亂而未具螺旋性引用错误:<ref>标签中未填内容的引用必须填写name属性;不過之後對流開始爆發,並且打開極地方向流出通道,呈現熱帶氣旋雛形引用错误:<ref>标签中未填内容的引用必须填写name属性。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7日早上8時將該系統在24小時內形成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級升為「中」[8]。至翌日(8日)早上6時進一步提升至「高」,並同時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9]。與此同時日本氣象廳在早上8時率先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10]

9日凌晨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跟隨升格,並且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2W[11]。當時數值預報運算結果顯示,該系統將採取西移路徑,只是強度上存在分歧引用错误:<ref>标签中未填内容的引用必须填写name属性。2月11日,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三巴,給予國際編號1802。由於再次受到垂直風切變影響,三巴增強之勢在12日一再暫停,直至當晚才稍為增強,對流雲帶填補原先外露的低層環流中心。

副熱帶高壓脊維持強勢,帶領三巴以時速25公里向菲律賓長驅直進,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宣佈三巴於早上9時15分在棉蘭老島希納圖安登陸。上午較後時間三巴快速擦過棉蘭老島東北角,進入保和海,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在下午2時宣佈三巴在朗芒芽地再度登陸。受到地形影響,三巴轉趨減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晚上11時把三巴降為熱帶低氣壓。三巴在14日凌晨時分進入蘇祿海,日本氣象廳在早上8時45分把三巴降為熱帶低氣壓。在強勁風切變的影響下,三巴的低層環流中心外露,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下午5時發佈最後警報。三巴其後橫過巴拉望省並移入南海,日本氣象廳在17日凌晨2時表示三巴減弱消散。

颱風杰拉華(Jelawat)

PAGASA:Caloy

猛烈颱風(JMA
4級 超級 颱風(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3月24日-2018年4月2日
強度195 km/h(120 mph(十分鐘) 
915 hPambar

2018年3月16日,一個低壓區波納佩島西北方海域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在下午3時半給予擾動編號96W。受惠於接近攝氏30度的海面溫度,以及垂直風切變微弱、低層輻合英语Convergence zone良好的環境,該系統的對流雲帶包裸及鞏固低層環流中心,呈現熱帶氣旋雛形。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翌日(17日)凌晨4時將該系統在24小時內形成熱帶氣旋的機會跳過「低」而直接評為「中」[12],且在早上10時半提升至「高」[13],但至晚上11時又降回「中」[14]。隨着該系統的對流再次爆發,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23日中午12時半再次把評級升為「高」,並同時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15]。而臺灣中央氣象局在25日早上8時率先將其升格為热带性低气压[16],表示「有發展成輕度颱風的趨勢」[17]日本氣象廳在中午12時05分亦作出同等升級,並隨即發佈烈風警報英语Gale warning[18],表示1日內有機會增強為熱帶風暴[19]。隨着西風帶打開強烈極地方向外流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25日凌晨5時把該系統升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3W。副熱帶高壓脊引導下,該系統以時速約25公里向西移動[20]。日本氣象廳在下午3時10分正式把該系統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鯉魚,給予國際編號1803。

3月30日,鯉魚爆發增強,達到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超級颱風」的等級。但其後又不敵風切而急速減弱,一日內風速急降120公里。4月2日凌晨,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性低氣壓。晚上,日本氣象廳認為鯉魚已轉化為溫帶氣旋

熱帶風暴艾雲尼(Ewiniar)

熱帶風暴(JMA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6月2日-2018年6月9日
強度75 km/h(45 mph(十分鐘) 
998 hPambar

經歷5月份華南的持續熱浪後,電腦數值預報模式開始預計南海將於6月初出現熱帶氣旋活動,但變數甚大,預報反覆改變。預報中的低壓區於5月31日在菲律賓巴拉望島對開的南海中部形成,初時向西北偏西移動。翌日(6月1日)增強為熱帶低氣壓。該系統在6月2日至3日沿副熱帶高壓脊西南側轉向西北偏北移動,時速12公里,受制於強烈的垂直風切變而發展遲緩,對流不斷向西南切離。6月4日該系統移動緩慢,徘徊越南中部對開海域,為當地帶來惡劣天氣。隨後於6月5日採取東北偏北路線加速接近中國海南廣東雷州半島一帶。

6月6日早上增強為熱帶風暴,並獲日本氣象廳命名為艾雲尼,給予國際編號1804。艾雲尼隨即轉向西移登陸廣東徐聞,於雷州至海南一帶逆時針繞圈,中午向南橫越瓊州海峽,下午再登陸海南海口和改向東移,為該區和廣東沿岸帶來狂風大雨。艾雲尼在6月7日採取偏東北路徑,逼近廣東西部沿岸,當晚在陽江登陸。但受惠於西南季風爆發帶來的水汽支援,艾雲尼減弱速度緩慢。6月9日,艾雲尼減弱為熱帶低氣壓並逐漸消散。

強烈熱帶風暴馬力斯(Maliksi)

PAGASA:Domeng

強烈熱帶風暴(JMA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6月4日-2018年6月12日
強度110 km/h(70 mph(十分鐘) 
970 hPambar

5月31日,一個低壓區在呂宋島南南東方形成,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擾動編號90W。並給予評級「LOW」。

6月1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評級升為「MEDIUM」。

6月4日,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6月5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晚間將評級升為「HIGH」,並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同時吞併位在其東北方的擾動91W。

6月6日下午,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

6月8日凌晨4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馬力斯,給予國際編號1805。早上8時,香港天文台在6小時內將馬力斯的風力直升20公里。

6月9日晚上8時,香港天文台將馬力斯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

6月10日,日本氣象廳率先將其升格為颱風,此時馬力斯已發展出雲捲風眼

6月12日凌晨2時,臺灣中央氣象局和日本氣象廳都認為馬力斯已轉化為溫帶氣旋

熱帶風暴格美(Gaemi)

PAGASA:Ester

熱帶風暴(JMA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6月14日-2018年6月18日
強度85 km/h(50 mph(十分鐘) 
990 hPambar

6月14日,一個位在台灣西南方的副熱帶低壓於滯留鋒發展為熱帶擾動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在上午2時給予擾動編號95W。日本氣象廳在同時認定其為熱帶低氣壓並發布烈風警報[21]台灣中央氣象局在5時15分發布-熱帶性低氣壓特報-[22]。上午7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為「低」[23]。並在中午12時半將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提升為「高」,同時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24]

同日下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編號08W。6月15日上午10時,日本氣象廳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格美,給予國際編號1806。6月17日上午9時,日本氣象廳表示凱米已經轉化為溫帶氣旋

颱風派比安(Prapiroon)

PAGASA:Florita

颱風(JMA
1級 颱風(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6月28日-2018年7月5日
強度120 km/h(75 mph(十分鐘) 
960 hPambar

6月25日,一個冷心低壓於菲律賓東方海域轉為暖心,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擾動編號90W。它於6月26日吞併東南方的熱帶擾動99W後開始整合雲系,日本氣象廳翌日(27日)把它標注為一低壓區

受惠於良好的輻合及微弱的垂直風切,系統於6月28日開始迅速發展,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當日上午給予評級「低」,並於中午將評級提升為「中」,更在下午提升為「高」,並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而日本氣象廳也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台灣中央氣象局亦有升格。同日晚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9W。一小時後,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

6月29日上午10時,日本氣象廳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派比安,給予國際編號1807。7月2日,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中央氣象局也在同日上午8時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

7月3日,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7月4日,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同日下午,日本氣象廳表示派比安已轉化為溫帶氣旋

颱風瑪莉亞(Maria)

PAGASA:Gardo

猛烈颱風(JMA
5級 超級 颱風(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7月3日-2018年7月12日
強度195 km/h(120 mph(十分鐘) 
915 hPambar

6月26日,一個擾動生成,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擾動編號91W。

7月3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0W。日本氣象廳也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下午3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

7月4日晚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不久後,日本氣象廳也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瑪莉亞,給予國際編號1808。

7月5日早上,日本氣象廳將瑪莉亞的強度提升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日下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瑪莉亞的強度提升為颱風。同日晚上,日本氣象廳亦將瑪莉亞的強度提升為颱風。

7月6日早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瑪莉亞的強度提升為超級颱風。同日下午2時,中央氣象局將瑪莉亞的強度提升為強烈颱風。當天下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颱風。

7月8日下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再度將其升格為超級颱風。

7月9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再度把瑪莉亞降格為颱風。

7月10日,中央氣象局將其降格為中度颱風

7月11日下午5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日晚上,再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7月12日上午,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性低氣壓。

熱帶風暴山神(Son-Tinh)

PAGASA:Henry

熱帶風暴(JMA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7月15日-2018年7月25日
強度75 km/h(45 mph(十分鐘) 
994 hPambar

一個低壓區於7月9日在關島南方海域形成。電腦數值預報模式運算結果顯示,此系統無論是路徑抑或強度皆難以預料,原因是西南方另一低壓區(隨後發展成熱帶氣旋安比)帶來的雙颱效應為此系統的發展增添不明朗因素。事實上該系統形成後即與那低壓區互旋,且互相爭奪水汽,導致發展遲緩。該系統在生成初段採取西北路徑,時速約10公里。至14日改向西北偏西移動。同時電腦模式分歧逐漸縮窄,預料系統不會吞併其南面的低壓區,而會經呂宋北部或巴士海峽移入南海,但隨後路徑仍在存在變數。15日此系統移動速度提升至每小時20公里,並改向西南偏西移動,及增強為熱帶低氣壓,系統螺旋性漸增。

副熱帶高壓脊大幅加強並由系統北面向西延伸下,該系統於7月16日進一步加速至時速30公里,移動方向改為正西,擺脫東南面低壓區的牽制。雖然垂直風切變稍為影響發展,但是在攝氏30度的海水溫度下,該系統仍然持續鞏固其低層環流中心。數值預報分歧進一步縮窄,預料該系統經巴林坦海峽後高速西移掠過南海北部,在海南雷州半島登陸。該熱帶低氣壓晚間橫過巴布煙群島。17日凌晨移入南海後加速到以時速40公里掠過南海北部,早上增強為熱帶風暴,並獲日本氣象廳命名為山神,給予國際編號1809。日間山神穩定西移,到入夜後再略為改向西南偏西移動,直撲海南,終在18日凌晨登陸海南萬寧。由於移速飛快,因此所受地形影響大大減輕,山神中午前移入北部灣,隨後減速並重新組織。至19日凌晨再登陸越南北部,上午減弱為熱帶低氣壓,翌日(20日)減弱為低壓區。

然而受惠於西南季風源源不絕地供應水汽,山神的殘餘低壓區不但沒有消散,而且保持螺旋性,不受地形磨蝕,徘徊越南北部和老撾,為該區帶來水災。到21日在南面的赤道反氣旋加強下,山神更「掉頭」東移回北部灣復活,於下午重新增強為熱帶低氣壓。山神於22日至23日再次橫過海南,並登陸雷州半島,之後緩慢北移。到24日早上改向西北移入廣西,直到25日才完全消散。

強烈熱帶風暴安比(Ampil)

PAGASA:Inday

強烈熱帶風暴(JMA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7月16日-2018年7月25日
強度95 km/h(60 mph(十分鐘) 
985 hPambar

7月11日,一個低壓區在菲律賓以東海域形成,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擾動編號94W。

7月12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94W評級「低」。但受其西北方向熱帶擾動92W对流增强的影响,擾動編號94W的前方環境轉差,低層環流中心逐漸裸露,使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隔天取消評級。

7月14日,隨著94W進入發展環境良好的區域和熱帶擾動92W加速向西移动远离,深對流逐漸覆蓋裸露的低層環流中心,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直接給予評級「中」而跳過「低」。

7月16日,該系統在西南季風的影響下開始迅速發展,結構也明顯改善。日本氣象廳率先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台灣中央氣象局也於不久後跟隨。同日下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評級「高」並同步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晚間,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

7月18日晚上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安比,給予國際編號1810。

7月24日,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7月25日,日本氣象廳評估安比已經轉化為溫帶氣旋

強烈熱帶風暴悟空(Wukong)

強烈熱帶風暴(JMA
1級 颱風(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7月22日-2018年7月27日
強度95 km/h(60 mph(十分鐘) 
990 hPambar

7月20日,一個低壓區日本南鳥島東南方遠洋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室給予擾動編號97W。同時,日本氣象廳也將其標注為一低壓區。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在編擾後不久給予評級「低」,更於深夜提升為「中」。

隨著系統的結構逐漸改善,且螺旋性明顯。7月21日下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把評級提升為「高」,並同步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晚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4W。日本氣象廳和台灣中央氣象局也於不久後跟隨。

7月22日下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晚間,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

7月23日晚間,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悟空,給予國際編號1811。

7月25日,中國國家氣象中心率先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於不久後跟隨。下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率先將其升格為颱風,但又於晚間降格為熱帶風暴。

7月26日上午,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下午,日本氣象廳亦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7月27日,日本氣象廳表示悟空已經轉化為溫帶氣旋

颱風雲雀(Jongdari)

颱風(JMA
2級 颱風(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7月22日-2018年8月3日
強度140 km/h(85 mph(十分鐘) 
965 hPambar

7月19日晚上,一個低壓區在關島東南方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室給予擾動編號96W。7月20日下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評級「低」。7月21日上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此系統的評級提升為「中」。同日晚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此系統的評級提升為「高」並同時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7月22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此系統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5W。此時環流中心難以分辨,因此日本氣象廳仍將此系統在天氣圖上標記為低壓區,隔天才把此系統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25日凌晨,日本氣象廳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把此系統升格為熱帶風暴,其中日本氣象廳給予國際編號1812,並命名為「雲雀」。命名後,受南方赤道高壓脊的影響,使得雲雀向東北偏東移動。同日晚間,日本氣象廳把雲雀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

雲雀雖然在7月26日遇到的垂直風切變有所增加,但仍然日本氣象廳在當日下午將雲雀增強至颱風。此時附近的海溫高達29至30度攝氏,並且接近小笠原群島。巔峰過後,雲雀開始受到東北方副熱帶高壓的影響,雲雀在日本南方海面由東北轉向北再轉向西,之後因下沉氣流導致強度開始減弱。7月28日16時,雲雀登陸於日本三重縣伊勢市。登陸後受陸地的摩擦力影響,強度快速減弱。日本氣象廳在雲雀登陸不久後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是在登陸後的下一報把雲雀降格為熱帶風暴。7月29日凌晨,日本氣象廳將雲雀降格為熱帶風暴,此時國家氣象中心給予雲雀的強度為熱帶風暴。當日上午8時30分,雲雀在日本福岡縣豐前市再次登陸。不久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雲雀降格為熱帶低氣壓。

7月30日,日本氣象廳認為雲雀已經進入東海,併吞冷心低壓變暖的熱帶擾動91W。7月31日上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再次將雲雀升格為熱帶風暴,同時開始向西移動。同日晚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再次將雲雀降格為熱帶低氣壓。登陸華東之前,雲雀的強度沒有明顯變化。同日晚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此系統發出最後一報。上午12時30分,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宣佈雲雀在上海市金山區登陸。下午1時,日本氣象廳把雲雀降格為熱帶低氣壓。

颱風珊珊(Shanshan)

颱風(JMA
2級 颱風(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8月2日-2018年8月20日
強度130 km/h(80 mph(十分鐘) 
970 hPambar

8月初,一個低壓區在關島東北面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在8月1日早上6時半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4W。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下午2時對該系統在1日內形成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為「低」。

翌晨(2日)該系統亦吸收它所在海域的水汽能量而逐步發展,鞏固其低層環流中心,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早上9時對該系統在1日內發展成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級升為「中」,下午2時升至「高」,並同步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而日本氣象廳在下午2時把該系統升為熱帶低氣壓,並在當晚9時15分發佈烈風警告,表示該系統在隨後1日內有機會加強為熱帶風暴。在副熱帶高壓脊南側的偏東氣流帶動下,該系統採取偏西路徑,時速約7公里。隨着該系統的對流進一步加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8月3日凌晨5時正把該系統升為熱帶低氣壓,並給予編號「17W」。日本氣象廳在早上9時10分正式把該系統升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珊珊,給予國際編號1813。

珊珊在當日下午穩定增強,組成中心密集雲團,其環流更伸延至300公里外的關島。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下午5時正把珊珊升為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在8月4日凌晨2時45分升格其為強烈熱帶風暴。午後珊珊維持增強之勢且發展出「雲捲風眼」,日本氣象廳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下午2時50分和5時正把珊珊升為颱風。 珊珊在晚上發展出一個低層風眼。8月5日下午珊珊出現短期偏北波動,入夜後恢復西北偏北路徑,其風眼真正開始顯現在衞星雲圖上。珊珊在6日下午捲入乾空氣,引致其西面環流受塤,引致各氣象部門把珊珊的預測強度下調;可是珊珊在7日接上西風帶噴射氣流,原先轉差的外流重新開通,深層對流亦再次捲入中心。

經歷短暫巔峰強度後,珊珊在8日強度回落。9日上午,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下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晚間,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10日下午3時,日本氣象廳認為珊珊已轉化為溫帶氣旋

熱帶風暴摩羯(Yagi)

PAGASA:Karding

熱帶風暴(JMA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8月6日-2018年8月13日
強度75 km/h(45 mph(十分鐘) 
990 hPambar

7月31日晚間,一個低壓區在關島西北方海域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室給予擾動編號93W。

8月7日凌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8W。下午,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

8月8日下午,日本氣象廳將此系統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摩羯,給予國際編號1814。

8月9日起, 摩羯在關島西北方一帶徘徊。

8月12日,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宣布摩羯在浙江省登陸。

8月13日下午3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

強烈熱帶風暴麗琵(Leepi)

強烈熱帶風暴(JMA
1級 颱風(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8月11日-2018年8月16日
強度95 km/h(60 mph(十分鐘) 
994 hPambar

8月7日晚上8時,關島附近海域出現低壓區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7W。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10日早上6時對該低壓區在1日內發展成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為「低」。

初時該低壓區組織紊亂、對流稀疏,不過它所在環境良好,垂直風切變微弱,海水溫度達攝氏30度,有利該系統逐漸整合及旋轉,呈現熱帶氣旋雛形。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下午2時對該低壓區在1日內發展成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級升至「中」,翌日(11日)更跳過評級「高」和熱帶氣旋形成警報,在上午11時直接把該系統升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9W。日本氣象廳在下午2時跟隨。該熱帶低氣壓附近環境繼續支付發展,令該熱帶低氣壓在當晚快速鞏固其低層環流中心。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當晚11時的報文指出該系統正在快速增強,中心被強烈對流雲帶緊緊包裹,且已形成中心密集雲團,因而將該系統升為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更是直接跳過烈風警告,在午夜12時把該系統升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麗琵,給予國際編號1815。黃昏時麗琵形成「雲捲風眼」,其後衞星雲圖更顯示麗琵發展出風眼,可是不久後即消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當晚11時把麗琵升為颱風,但到翌日(13日)上午11時又降為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在上午11時45分把麗琵升為強烈熱帶風暴。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下午5時將其重新升格為颱風,晚上11時再度降為熱帶風暴。

8月15日凌晨2時,麗琵在日本宮崎縣日向市登陸。下午,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8月16日凌晨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並發出最後警報。

強烈熱帶風暴貝碧嘉(Bebinca)

強烈熱帶風暴(JMA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8月9日-2018年8月18日
強度95 km/h(60 mph(十分鐘) 
980 hPambar

一個低壓區於8月4日在南海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6W。該系統為一「季候風低壓」,環流廣闊、中心風力外強內弱,且有多中心情況,加上受到強烈垂直風切變影響,發展遲緩且難以整合組織。直至8月9日下午,中國國家氣象中心才率先把系統升格為熱帶低氣壓。8月10日凌晨,日本氣象廳也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隨著系統登陸廣東陽江,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8月11日晚上11時取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直至翌日下午1時半才重發。系統之後移回南海西北部並逐漸增強,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分別在12日下午2時50分及3時半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在8月12日晚上9時25分對其發佈烈風警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當晚11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20W。8月13日上午9時25分,日本氣象廳將此系統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貝碧嘉,給予國際編號1816。

貝碧嘉到14日早上抵達澳門正南方並繼續停滯不前,高低層分離的情況沒有改善,不過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在下午5時25分仍把貝碧嘉升為強熱帶風暴。貝碧嘉於15日午夜起開始採取西移路徑,時速約10公里,遠離珠江口一帶,移向雷州半島。早上7時45分,香港天文台把貝碧嘉升為強烈熱帶風暴。此後貝碧嘉向西南偏西推進,中國國家氣象中心表示貝碧嘉於當晚9時40分在廣東雷州登陸並減弱為熱帶風暴。16日凌晨貝碧嘉移入北部灣,隨即受惠於該區水溫達攝氏31度的炎熱海水而重新組織,強度回升,中國國家氣象中心之降格僅維持約7小時,便於凌晨5時10分把貝碧嘉再次升為強熱帶風暴,香港天文台到上午11時45分亦表示貝碧嘉已重新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然而日本氣象廳延至晚上才首次把貝碧嘉升為強烈熱帶風暴。

當日貝碧嘉繼續採取西南偏西路線,時速約10公里,橫過北部灣並穩定移向越南北部。貝碧嘉在翌晨(17日)作最後登陸前,香港天文台已在早上6時半把貝碧嘉再度降為熱帶風暴,隨後在上午9時45分公佈貝碧嘉已在越南北部登陸。地形摩擦加上垂直風切變依然強勁,使貝碧嘉上岸之際,中心密集雲團隨即瓦解,深層對流再次向西南切離,強度迅速而顯著回落。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上午11時對貝碧嘉發出最後警告,日本氣象廳和香港天文台到下午3時10分及4時15分更先後把貝碧嘉降為熱帶低氣壓,此時貝碧嘉已進入老撾。當晚9時45分,香港天文台表示貝碧佳已進一步減弱為低壓區。8月18日早上8時,日本氣象廳在天氣圖中亦表示貝碧佳已經減弱消散。

熱帶風暴赫克托(Hector)

熱帶風暴(JMA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8月13日進入西北太平洋-2018年8月15日
強度75 km/h(45 mph(十分鐘) 
998 hPambar

8月13日晚間,位於中太平洋的赫克托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進入西北太平洋範圍,因此改由日本氣象廳(JMA)發報。日本氣象廳將其評定為熱帶風暴,沿用東太平洋名稱赫克托。中央氣象局將其評定為輕度颱風

赫克托於8月14日移動到水溫較低海域,並受到乾燥空氣和強烈垂直風切變共同影響,令赫克托開始減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晚上7時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並在15日發出最後警報。日本氣象廳也在8月15日上午10時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

熱帶風暴溫比亞(Rumbia)

熱帶風暴(JMA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8月14日-2018年8月18日
強度85 km/h(50 mph(十分鐘) 
985 hPambar

一個低壓區於8月12日在台灣東南方海域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8W。由於沒有引導氣流,所以該系統一直緩慢向北行,並移向琉球群島一帶。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於1日內發展成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級為「低」,並在8月14日把上述機會提升至「中」,不久後升至「高」,並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日本氣象廳在8月14日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8月15日上午10時把此系統升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21W。不久後,日本氣象廳對其發佈烈風警告,表示該系統在1日內有機會增強為熱帶風暴。下午12時30分,日本氣象廳將此系統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溫比亞,給予國際編號1818。

8月17日凌晨4时05分,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宣布溫比亞在上海浦東新區登陸。

8月18日,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

颱風蘇力(Soulik)

強烈颱風(JMA
3級 颱風(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8月15日-活躍中
強度155 km/h(100 mph(十分鐘) 
950 hPambar

一個低壓區在8月13日於關島東方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9W。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為「低」,強烈垂直風切變的影響下,該低壓區組織鬆散,對流雜亂無章,不過它持續吸收炎熱海水的能量而開始發展,鞏固其廣闊低層環流中心。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晚上11時將上述機會評級升為「中」,至15日早上10時半升至「高」,同時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垂直風切變減弱令此系統加速增強,中心附近有對流爆發,呈現熱帶氣旋雛形。日本氣象廳於下午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於晚上9時30分對其發佈烈風警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晚上10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22W。

8月15日上午9時30分,日本氣象廳將此系統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蘇力,給予國際編號181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在早上11時正跟隨升格。蘇力附近環境繼續支持發展,令蘇力在當晚快速鞏固其低層環流中心,並形成中心密集雲團。日本氣象廳於17日早上6時05分將蘇力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日晚間,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8月18日,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

8月19日,蘇力轉向西方行走,並開始進入眼牆置換循環的階段。8月20日,蘇力結束眼牆置換,並打開一個眼壁較粗糙的大型風眼。從8月20日到8月21日,蘇力一直保持著大型風眼的結構。8月22日,蘇力移入溫度較低的海域,強度開始走下坡,風眼結構也開始崩潰。

8月23日上午,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下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颱風西馬侖(Cimaron)

強烈颱風(JMA
3級 颱風(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8月16日-活躍中
強度155 km/h(100 mph(十分鐘) 
950 hPambar

一個低壓區於8月15日在關島東方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在晚上8時半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1W。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評級「低」。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8月16日將評級調升為「中」。日本氣象廳在同日晚上9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8月17日下午12時半升至「高」,同時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8月17日凌晨5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23W。上午9時30分,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下午9時30分,日本氣象廳將此系統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西馬侖,給予國際編號1820。

8月19日,日本氣象廳將此系統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颱風。8月21日,日本氣象廳將此系統升格為颱風。8月22日上午,西馬隆達到其強度巔峰,風眼清晰可見。下午,西馬隆移入溫度較低的海域,強度開始減弱。

未被國際命名的熱帶氣旋

除了被日本氣象廳命名的熱帶氣旋外,還有一些沒被命名的熱帶低氣壓和被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評估為熱帶風暴或熱帶低氣壓,但日本氣象廳只評為熱帶低氣壓的熱帶氣旋。

熱帶低氣壓04W

熱帶低氣壓(JMA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5月10日-2018年5月15日
強度<55 km/h(35 mph(十分鐘) 
1008 hPambar

5月4日,兩個低壓區關島西南東方海域形成,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6W及97W,並將24小時內形成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為「低」。

翌日,97W把96W吞併並增強,令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佈的形成熱帶氣旋的機會跳過「中」而直接評為「高」。

5月10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4W。

5月15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最後一報,隨後宣告消散。

熱帶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JMA
 
持續日期2018年6月4日-2018年6月5日
強度<55 km/h(35 mph(十分鐘) 
1002 hPambar

2018年6月1日,一個低壓區關島東南方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在晚上9時半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1W。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6月2日將該系統在24小時內形成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為「低」[25]。受到垂直風切變影響,其低層環流中心難以辨認,對流稀疏,流出通道微弱;不過溫暖海水支持系統發展,逐漸鞏固其低層環流中心。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6月4日凌晨5時將該系統在24小時內形成熱帶氣旋的機會提升至「中」[26],且因應深層對流持續捲入中心,極地方向流出亦見改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4小時後,即早上9時,把評級升為「高」,同時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27]。與此同時,臺灣中央氣象局日本氣象廳同步在下午2時把該系統升為熱帶低氣壓[28]。該熱帶低氣壓加速向西移動,靠近西面的熱帶低氣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開始預計該系統會和馬力斯合併。

翌日(5日)上午9時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把評級改為「中」,取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29]。此後系統在「藤原效應」下改向西北移動,其低層環流中心外露,對流減弱。日本氣象廳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分別在晚上8時和10時表示系統遭馬力斯吞併[30][31],臺灣中央氣象局在6日凌晨2時亦有此表示。

熱帶風暴07W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6月12日-2018年6月14日
強度65 km/h(40 mph(一分鐘) 
993 hPambar

6月12日,一個中尺度對流複合體滯留鋒發展為熱帶擾動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在上午9時給予擾動編號93W。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為「低」[32],並在晚上10時將評級調升為「中」。

翌日上午10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提升為「高」,同時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33]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半小時後將其判定為副熱帶低氣壓,並維持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34]日本氣象廳在下午8時認定其為一低壓區[35]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翌日上午5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7W[36],並在上午8時升格為熱帶風暴。不過,日本氣象廳則是在上午8時,認定其已轉化為溫帶氣旋[37]

熱帶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JMA
 
持續日期2018年6月17日-2018年6月18日
強度<55 km/h(35 mph(十分鐘) 
1000 hPambar

6月16日,一個季風低壓於南海北部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6W。

中央氣象局在6月18日上午對其發布熱帶性低氣壓特報,而此系統在6月18日下午登陸福建

香港天文台曾經在6月15至17日預報該系統會有所發展,但情況則存在變數。同時亦數度發出特別天氣提示,提醒市民假期外出時需留意天氣變化。最終,它未能增強至熱帶低氣壓的強度。

熱帶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JMA
 
持續日期2018年7月16日-2018年7月18日
強度<55 km/h(35 mph(十分鐘) 
998 hPambar

7月10日,一個低壓區在南海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3W。

7月16日,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7月18日,日本氣象廳認為此系統已經消散。

熱帶低氣壓13W

PAGASA:Josie

熱帶低氣壓(JMA
熱帶低氣壓(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7月20日-2018年7月24日
強度55 km/h(35 mph(十分鐘) 
996 hPambar

7月20日,一個低壓區南海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8W。不久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評級「低」。由於發展環境良好且有明顯螺旋性,日本氣象廳在上午的天氣圖中將其標注為一低壓區,更於晚間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7月21日上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評級直接升為「高」而跳過「中」,並同步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日本氣象廳也對其發布烈風警報。不久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3W。

7月23日上午9時,日本氣象廳取消對其發布的烈風警報。

7月24日,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經消散。

熱帶低氣壓16W

熱帶低氣壓(JMA
熱帶低氣壓(SSHWS
 
持續日期2018年7月31日-2018年8月2日
強度55 km/h(35 mph(十分鐘) 
1000 hPambar

7月28日晚間,一個低壓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0W。

7月29日下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評級「低」。

7月30日上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此系統的評級跳過「中」,直接評級「高」並同時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晚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6W。

7月31日上午,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

8月1日凌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此系統發出最後一報。

8月2日晚間,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經轉化為溫帶氣旋

熱帶低氣壓

PAGASA:Luis

熱帶低氣壓(JMA
 
持續日期2018年8月22日-活躍中
強度55 km/h(35 mph(十分鐘) 
996 hPambar

8月22日凌晨,一個低壓於南海北部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2W。上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評級「低」。同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當日上午10時30分,中央氣象局對其發布熱帶性低氣壓特報。下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中」,不久後再將評級提升為「高」,並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

8月23日,該系統於台灣屏東縣東港鎮登陸。[38]

熱帶氣旋名單

日本氣象廳和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都會為西太平洋發展形成的熱帶氣旋命名,所以這些地區的單個熱帶氣旋可能會有兩個名字[39]。作為西太平洋的區域專責氣象中心,位於東京的日本氣象廳颱風中心有義務代表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為10分鐘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65公里的熱帶氣旋分配國際名稱[40]。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的責任區域是東經115至135度、北緯5至25度之間,該機構會對所有進入這片地區的熱帶氣旋命名,並且這一命名程序不需考慮氣旋是否已有國際名稱[39]。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和日本氣象廳颱風委員會會把造成重大影響的熱帶氣旋名稱退役[40]。2018年的風暴名稱可能會與2000至2001年、2005至2006年及2012至2013年的部分風暴名稱相同。

國際名稱

熱帶氣旋一旦在西太平洋達到熱帶風暴強度,就會由日本氣象廳的颱風委員會命名[41][39]。用來命名的這些名稱是由14個成員國或地區各提供10個,然後以各國英語名稱的首字母排序[注 1]。黑色體字表示今年已經使用過,黑色粗體名稱則表示該風暴活躍中,未使用之名字則以灰色字體表示,橙色表示下一個將會使用的名稱。

提供國家/地區 名稱
柬埔寨 達維 康妮 娜基莉 科羅旺 翠絲[43]
中國大陆 海葵 玉兔 風神 杜鵑 木蘭[44]
北韓 鴻雁 桃芝 海鷗 舒力基 米雷
香港 未定[45] 萬宜 鳳凰 彩雲 馬鞍
日本 未定[46] 天兔 北冕 小熊 蠍虎
老撾 布拉萬 1801 帕布 巴蓬 薔琵 軒嵐諾[47]
澳門 三巴 1802 蝴蝶 黃蜂 煙花 梅花
馬來西亞 杰拉華 1803 聖帕 鸚鵡 查帕卡 莫柏
密克羅尼西亞 艾雲尼 1804 木恩 森拉克 尼伯特 南瑪都
菲律賓 馬力斯 1805 丹娜絲 黑格比 盧碧 塔拉斯
南韓 格美 1806 百合 薔薇 銀河 奧鹿
泰國 派比安 1807 韋帕 米克拉 妮妲 玫瑰
美國 瑪莉亞 1808 范斯高 海高斯 奧麥斯 洛克
越南 山神 1809 利奇馬 巴威 康森 桑卡
柬埔寨 安比 1810 羅莎 美莎克 燦都 尼莎
中國大陆 悟空 1811 白鹿 海神 電母 海棠
北韓 雲雀 1812 楊柳 紅霞 蒲公英 尼格
香港 珊珊 1813 玲玲 白海豚 獅子山 榕樹
日本 摩羯 1814 劍魚 鯨魚 圓規 天蝎[48]
老撾 麗琵 1815 法茜 燦鴻 南川 帕卡
澳門 貝碧嘉 1816 琵琶 蓮花 瑪瑙 珊瑚
馬來西亞 溫比亞 1818 塔巴 浪卡 妮亞圖[49] 瑪娃
密克羅尼西亞 蘇力 1819 米娜 沙德爾 雷伊 古超
菲律賓 西馬侖 1820 海貝思 莫拉菲 馬勒卡 泰利
南韓 飛燕 浣熊 天鵝 鮎魚 杜蘇芮
泰國 山竹 博羅依 艾莎尼 暹芭 卡努
美國 百里嘉 麥德姆 艾濤 艾利 蘭恩
越南 潭美 夏浪 環高 桑達 蘇拉

註:

  • 本風季第17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赫克特 1817)是由東北太平洋進入中北太平洋後,再進入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進入本洋面後仍繼續沿用東北太平洋的名稱(Hector)。

菲律賓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對責任區域內的熱帶氣旋使用獨立的命名方法,所有在其責任海域形成,或是進入其責任海域,或是有可能進入其責任海域的熱帶低氣壓都會獲得名稱,命名名稱每4年完成一次輪換,只有退役的名稱會予以替換,並且還準備有輔助名單,以便在名稱全部用完時替補[50]。以下列出2018年的風暴名單,未經啟用的名稱以灰色表示,括弧內則是風暴的國際名稱:

Agaton(布拉萬) Basyang(三巴) Caloy(杰拉華) Domeng(馬力斯) Ester(格美)
Florita(派比安) Gardo(瑪莉亞) Henry(山神) Inday(安比) Josie
Karding(摩羯) Luis Maymay Neneng(未用) Ompong(未用)
Paeng(未用) Queenie(未用) Rosita(未用) Samuel(未用) Tomas(未用)
Usman(未用) Venus(未用) Waldo(未用) Yayang(未用) Zeny(未用)
替補名單
Alakdan(未用) Bagwis(未用) Chito(未用) Diego(未用) Elena(未用)
Felino(未用) Gunding(未用) Harriet(未用) Indang(未用) Jessa(未用)

季節影響

此列表列出了所有在2018年西太平洋曾經活躍的熱帶氣旋。包括該熱帶氣旋的強度,持續時間,名稱,登陸地點,死亡和破壞。所有破壞都以美元作為單位。括號中的是指間接導致的死亡(如交通意外,或滑坡等等)。

ACE的計算公式:,單位為[51]

風暴名稱 持續日期 最高強度 持續風速 氣壓 影響地區 損失
(美元)
死亡人數 來源
布拉萬 2017年12月30日-2018年1月4日 熱帶風暴 每小時65公里 1002百帕(29.59英寸汞柱) 菲律賓、越南 $1090萬 3 [52]
三巴 2月8日-2月16日 熱帶風暴 每小時65公里 1000百帕(29.59英寸汞柱) 加羅林群島、菲律賓(棉蘭老島) $320萬 14 [53]
杰拉華 3月24日-4月2日 颱風 每小時195公里 915百帕(27.02英寸汞柱) 加羅林群島
04W 5月10日-5月15日 熱帶低氣壓 每小時45公里 1008百帕(29.77英寸汞柱)
艾維尼 6月2日-6月9日 熱帶風暴 每小時75公里 998百帕(29.47英寸汞柱) 越南、中國大陸(福建、江西、湖南、廣東、海南)、澳門、香港 $5.73億 15 [54][55]
馬力斯 6月4日-6月12日 強烈熱帶風暴 每小時110公里 970百帕(28.64英寸汞柱) 菲律賓、日本 很小 2 [56]
無名 6月4日-6月5日 熱帶低氣壓 每小時45公里 1006百帕(29.71英寸汞柱)
07W 6月12日-6月14日 熱帶風暴[注 2] 每小時65公里 993百帕(29.32英寸汞柱) 臺灣、琉球群島
格美 6月14日-6月18日 熱帶風暴 每小時85公里 990百帕(29.23英寸汞柱) 臺灣、琉球群島 很小 3 [57]
無名 6月17日-6月18日 熱帶低氣壓 每小時45公里 1000百帕(29.53英寸汞柱) 中國大陸(福建)、臺灣
派比安 6月28日-7月5日 颱風 每小時120公里 960百帕(28.35英寸汞柱) 琉球群島、九州、臺灣、韓國 $1000萬 4 [58]
瑪莉亞 7月3日-7月12日 颱風 每小時195公里 915百帕(27.02英寸汞柱) 關島、臺灣(含馬祖)、中國大陸(福建、江西、浙江) $4.91億 2 [59]
山神 7月15日-7月25日 熱帶風暴 每小時75公里 994百帕(29.35英寸汞柱) 菲律賓(呂宋)、海南島、越南 $2.35億 66
無名 7月16日-7月18日 熱帶低氣壓 每小時45公里 998百帕(29.47英寸汞柱) 海南島、越南 $1480萬
安比 7月16日-7月25日 強烈熱帶風暴 每小時95公里 985百帕(29.09英寸汞柱) 日本(琉球群島)、中國大陸(上海、浙江、安徽、江蘇、山東、遼寧、北京、天津、內蒙古) $1.75億 1
13W 7月20日-7月24日 熱帶低氣壓 每小時55公里 996百帕(29.41英寸汞柱) 菲律賓、臺灣 $877萬 16
悟空 7月22日-7月27日 強烈熱帶風暴 每小時95公里 990百帕(29.24英寸汞柱)
雲雀 7月22日-8月3日 颱風 每小時140公里 965百帕(28.50英寸汞柱) 日本、中國大陸(上海、浙江、安徽、江蘇) $5400萬
16W 7月31日-8月2日 熱帶低氣壓 每小時55公里 1000百帕(29.53英寸汞柱)
珊珊 8月2日-8月10日 颱風 每小時130公里 970百帕(28.64英寸汞柱) 日本
摩羯 8月6日-8月13日 熱帶風暴 每小時75公里 990百帕(29.24英寸汞柱) 日本(沖繩、宮古島)、中國大陸(浙江、安徽) $561萬 4
麗琵 8月11日-8月15日 強烈熱帶風暴 每小時95公里 994百帕(29.35英寸汞柱) 日本(九州)
貝碧嘉 8月9日-8月18日 強烈熱帶風暴 每小時95公里 980百帕(29.24英寸汞柱) 中國大陸(海南、廣東西部)、澳門、香港、越南 $2.32億 12
赫克托 8月13日(進入西北太平洋)-8月15日 熱帶風暴 每小時75公里 998百帕(29.47英寸汞柱)
溫比亞 8月14日-8月18日 熱帶風暴 每小時85公里 985百帕(29.09英寸汞柱) 日本(琉球群島) 、中國大陸(上海、江蘇、安徽、河北) $7.08億 22
蘇力 8月15日-活躍中 颱風 每小時155公里 950百帕(28.05英寸汞柱) 加羅林群島、馬里亞納群島、日本(琉球群島)
西馬隆 8月16日-活躍中 颱風 每小時155公里 950百帕(28.2英寸汞柱) 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
無名 8月22日-活躍中 熱帶低氣壓 每小時55公里 998百帕(29.47英寸汞柱) 臺灣、中國大陸(褔建)
季節總結
28個熱帶氣旋 2017年12月30日-活躍中 每小時195公里 915百帕(27.02英寸汞柱) $12.7億 104

注釋

  1. ^ 按英語名稱首字母排序,颱風委員會的成員國或地區分別是:柬埔寨、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香港、日本、老撾、澳門、馬來西亞、菲律賓、大韓民國、新加坡泰國、越南和美國[42]
  2. ^ 由於日本氣象廳沒有將該系統評為熱帶氣旋,該系統的強度、風速和氣壓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為準。

參考文獻

  1. ^ 深圳市氣象局. 2018年气候趋势预测. www.szmb.gov.cn. (简体中文)
  2. ^ 【颱風襲港】天文台料港今年最多8個颱風 最早6月殺到. 2018-03-23. (繁體中文)
  3. ^ 港天文台預料今年至多8颱風襲港. 香港文匯報. 2018-03-23 [2018-03-24]. (繁體中文)
  4. ^ 天文台台長岑智明指三至五月氣溫較高. 2018-03-23 [2018-03-25]. (繁體中文)
  5. ^ 【颱風風球】天文台預測2018年最多8個颱風襲港 6月前已有風打. (繁體中文)
  6. ^ 颱風季來了!巴比侖生成 氣象局估今年3至5颱侵台. 2018-06-29 [2018-06-29]. 
  7.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Significant Tropical Weather Advisory for the Western and South Pacific Oceans [熱帶擾動報告]. 2018-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英文)
  8.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Significant Tropical Weather Advisory for the Western and South Pacific Oceans [熱帶擾動報告].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英文)
  9.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Significant Tropical Weather Advisory for the Western and South Pacific Oceans [熱帶擾動報告].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8). (英文)
  10. ^ Marine Weather Warning for GMDSS Metarea XI 2018-02-08T00:00:00Z [2018年2月8日天氣報告]. WIS Portal – GISC Tokyo. 日本氣象廳. 2018-02-08. (英文)
  11.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ropical Depression 02W (Two) Nr 1 [第二號熱帶低氣壓第一報預報理由]. 2018-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英文)
  12.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Significant Tropical Weather Advisory for the Western and South Pacific Oceans [熱帶擾動報告].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7). (英文)
  13.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Significant Tropical Weather Advisory for the Western and South Pacific Oceans [熱帶擾動報告].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7). (英文)
  14.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Significant Tropical Weather Advisory for the Western and South Pacific Oceans [熱帶擾動報告]. 2018-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3). (英文)
  15.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Significant Tropical Weather Advisory for the Western and South Pacific Oceans [熱帶擾動報告]. 2018-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5). (英文)
  16. ^ 芋傳媒. 今年第 3 號颱風鯉魚 最快 25 日形成. 2018-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4). (繁體中文)
  17. ^ 台灣《蘋果日報》. 熱帶低壓形成 最快明天增強為輕度颱風. 2018-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4). (繁體中文)
  18. ^ 日本氣象廳. Tropical Cyclone Information: TD Issued at 04:05 UTC, 24 March 2018 [颱風情報:熱帶低氣壓 2018年3月13日中午12時05分]. 2018-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4). (英文)
  19. ^ 日本氣象廳. 台風情報の種類と表現方法. [2018-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9). 上のような台風の情報に加えて、24時間以内に台風になると予想した熱帯低気圧の情報も発表します。 
  20.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ropical Depression 03W (Three) Nr 1 [第三號熱帶低氣壓預報理由第一報]. 2018-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5). (英文)
  21. ^ JMA. Marine Weather Warning for GMDSS Metarea XI 2018-06-13T18:00:00Z. 
  22. ^ ETToday. 熱帶低壓發警報 11縣市豪大雨特報. 
  23. ^ JTWC. ABPW10 PGTW 132300 - 2018-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 
  24. ^ JTWC. WTPN21 PGTW 140430 - 2018-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4). 
  25.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Significant Tropical Weather Advisory for the Western and South Pacific Oceans [熱帶擾動報告]. 2018-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2). (英文)
  26.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Significant Tropical Weather Advisory for the Western and South Pacific Oceans [熱帶擾動報告]. 2018-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4). (英文)
  27.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Significant Tropical Weather Advisory for the Western and South Pacific Oceans [熱帶擾動報告]. 2018-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6). (英文)
  28. ^ Marine Weather Warning for GMDSS Metarea XI 2018-06-04T06:00:00Z [2018年6月4日下午2時天氣報告]. WIS Portal – GISC Tokyo. 日本氣象廳. 2018-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7). (英文)
  29.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Significant Tropical Weather Advisory for the Western and South Pacific Oceans [熱帶擾動報告]. 2018-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6). (英文)
  30. ^ Marine Weather Warning for GMDSS Metarea XI 2018-06-05T12:00:00Z [2018年6月5日晚上8時天氣報告]. WIS Portal – GISC Tokyo. 日本氣象廳. 2018-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7). (英文)
  31.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Significant Tropical Weather Advisory for the Western and South Pacific Oceans [熱帶擾動報告]. 2018-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7). (英文)
  32. ^ JTWC. ABPW10 PGTW 120600 - 201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3). 
  33. ^ JTWC. WTPN21 PGTW 130200 - 201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3). 
  34. ^ JTWC. ABPW10 PGTW 130230 - 2018-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3). 
  35. ^ JMA. Marine Weather Warning for GMDSS Metarea XI 2018-06-13T12:00:00Z. 
  36. ^ JTWC. WTPN31 PGTW 132100 - 2018-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3). 
  37. ^ JMA. Marine Weather Warning for GMDSS Metarea XI 2018-06-14T00:00:00Z. 
  38. ^ 「熱低壓」挾雨撲台! 06:30屏東東港登陸. TVBS. 2018年8月23日. (繁體中文)
  39. ^ 39.0 39.1 39.2 Padgett, Gary. Monthly Tropical Cyclone summary December 1999. Australian Severe Weather.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40. ^ 40.0 40.1 the Typhoon Committee. Typhoon Committee Operational Manual 2012 (PDF). 日本氣象廳: 37–38. 2012-02-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8-01). 
  41. ^ Annual Report on Activities of the RSMC Tokyo – Typhoon Center 2002 (PDF) (报告). 世界氣象組織. 8. [2015-03-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0-14). 
  42. ^ Tropical Cyclone names. 日本氣象廳.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12). 
  43. ^ 莎莉嘉已被除名,新名稱由「翠絲」(Trases)取代。
  44. ^ 海馬已被除名,新名稱由「木蘭」(Mulan)取代。
  45. ^ 啟德已被除名,暫未定名稱。其替代名稱將於2019年第51屆颱風委員會年度會議上公布。
  46. ^ 天秤已被除名,暫未定名稱。其替代名稱將於2019年第51屆颱風委員會年度會議上公布。
  47. ^ 納坦已被除名,新名稱由「軒嵐諾」(Hinnamnor)取代。
  48. ^ 天鴿已被除名,名為天蝎。其替代名稱將於2019年第51屆颱風委員會年度會議上公布。
  49. ^ 莫蘭蒂已被除名,新名稱由「妮亞圖」(Nyatoh)取代。
  50. ^ Rio Rose Ribaya. How Pagasa names storms. Yahoo! Philippines. 2013-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8月16). 
  51. ^ 本ACE計算資料由NRL提供:[1],採1分鐘平均風速。
  52. ^ SitRep No. 13 re Preparedness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Tropical Depression "AGATON" (PDF). 菲律賓災害風險減少和管理委員會英语National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nd Management Council. 2018-01-22. 
  53. ^ SitRep No. 11 re re Preparedness Measures and Effects for Tropical Storm "BASYANG" (PDF). 菲律賓災害風險減少和管理委員會. 2018-02-23. 
  54. ^ 台风“艾云尼”致粤赣湘闽琼14人死亡失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部. 2018-06-11. 
  55. ^ Yamei. Typhoon Ewiniar causes nearly 300 mln yuan of damage in Guangdong. 新華網. 2018-06-11. 
  56. ^ 2 dead in aftermath of Typhoon Domeng. CNN Philippines. 2018-06-12. 
  57. ^ SitRep No.15 Preparedness Measures&Effects of SW Monsoon by TY Domeng & TD Ester (PDF). 菲律賓災害風險減少和管理委員會. 2018-06-19. 
  58. ^ 1 dead, 1 missing as Typhoon Prapiroon approaches Korea. Koreaherald. 2018-06-02. 
  59. ^ Typhoon Maria drives economic losses of at least $432mn in China: Impact Forecasting. Reinsurance News. 2018-07-13. 

外部連結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