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HD星表: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via W+ - (M)
第33行: 第33行:


之后HD星表增加了特定天区更暗的恒星。出版于1925到1936年间的'''[[HD星表补编]]'''('''the Henry Draper Extension''',缩写为'''HDE''','''亨利·德雷伯扩充星表''')多给出了46,850颗恒星的光谱分类;在1937至1949年间出版的'''HD星表补编表'''('''the Henry Draper Extension Charts''','''HDEC''')又增加了86,933颗恒星的分类。至此HD星表总共记录了359,083颗恒星。
之后HD星表增加了特定天区更暗的恒星。出版于1925到1936年间的'''[[HD星表补编]]'''('''the Henry Draper Extension''',缩写为'''HDE''','''亨利·德雷伯扩充星表''')多给出了46,850颗恒星的光谱分类;在1937至1949年间出版的'''HD星表补编表'''('''the Henry Draper Extension Charts''','''HDEC''')又增加了86,933颗恒星的分类。至此HD星表总共记录了359,083颗恒星。

== 参见 ==
* [[:Special:前缀索引/HD |以HD开头的小行星条目]]


== 参考资料 ==
== 参考资料 ==

2018年11月10日 (六) 07:09的版本

HD星表The Henry Draper Catalogue,缩写为HD亨利·德雷伯星表)是哈佛大学天文台编纂的世界上第一个收录恒星光谱的大型星表,首版在1918年至1924年间出版,它给出了225,300颗恒星的光谱分类,涵盖了全天最暗达到照相星等为9等的恒星(大部分是北天的恒星),历元为1900.0。最初的HD星表包含的星主要是亮于9等的星,随后的增版增加了在某些天区的暗星[1]。HD星表的构建对恒星光谱分类起先锋作用,它的星名广泛应用于辨别恒星。

德雷伯恒星光谱分类星表[2]
Secchi Draper 备注
I A, B, C, D 氢线占主导地位。
II E, F, G, H, I, K, L
III M
IV N 没有出现在目录中。
O 沃尔夫 - 拉叶谱有亮线。
P 行星状星云。
Q 其他光谱。

这项计划最初是由哈佛天文台台长爱德华·皮克林发起的,1919年皮克林去世后,女天文学家安妮·坎农弗莱明夫人等人继续主持编纂工作。由于美国天文学家亨利·德雷伯的遗孀资助了这个计划,因此命名为亨利·德雷伯星表[3][4]。该星表出版以后,将恒星分为O、B、A、F、G、K、M等类型的分类法被天文学界广泛接受,称为“哈佛分类法”。

之后HD星表增加了特定天区更暗的恒星。出版于1925到1936年间的HD星表补编the Henry Draper Extension,缩写为HDE亨利·德雷伯扩充星表)多给出了46,850颗恒星的光谱分类;在1937至1949年间出版的HD星表补编表the Henry Draper Extension ChartsHDEC)又增加了86,933颗恒星的分类。至此HD星表总共记录了359,083颗恒星。

参见

参考资料

  1. ^ HENRY DRAPER star catalog, edition 1985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8-05-09., HyperSky documentation, Willmann-Bell, Inc., 1996.
  2. ^ p. 108, Hearnshaw 1986; pp. 2–4, Pickering 1890.
  3. ^ On the Henry Draper Memorial Photographs of Stellar Spectra, George F. Barker,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24 (1887), pp. 166–172.
  4. ^ p. 75, Women in Science: Antiquity Through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with Annotated Bibliography, Marilyn Bailey Ogilvie, MIT Press, 1986, ISBN 0-262-65038-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