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粉嶺高爾夫球場: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 // Edit via Wikiplus
1911年至1945年:​ // Edit via Wikiplus
第10行: 第10行:
[[貝璐]]喜愛打高球。據聞,他每逢周末都會到[[粉嶺]]打高球或[[狩獵]]。<ref>Spurr, Russell; "Excellency: Governors of Hong Kong", p.162</ref>
[[貝璐]]喜愛打高球。據聞,他每逢周末都會到[[粉嶺]]打高球或[[狩獵]]。<ref>Spurr, Russell; "Excellency: Governors of Hong Kong", p.162</ref>
193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蕭伯納]]於訪問香港期間,亦曾經到訪哥球會。<ref>[http://www.hkgolfer.com/features/hong-kong-golf-1960s-part-two Hong Kong Golf in the 1960s - Part Two]</ref>


===1945年至1989年===
===1945年至1989年===

2019年1月3日 (四) 10:39的版本

歷史

1911年至1945年

自1908年起,經過與政府和當地農民漫長的商討,哥球會在1911年終於取得足球土地興建18個洞的球場,即現時的粉嶺高球場。最初,哥球會中人原本選址在軍地新圍一帶,但遭駐港英軍反對。期間,高球場土地的得力於港督梅含理大埔理民官夏理德的大力協助。[1]

當粉嶺高球場的舊場平整土地時,除了鄰近粉嶺會所和三號果領僅有的幾棵外,高球場的土地並無樹木,只有少許小花。大規模的植樹在1915至1919年間展開。高球場上有不少山墳和金塔。1920年,幸得梅含理慷慨損出5萬元給受影響山墳的家庭作補償,才可以搬走大量山墳。在舊場10號球洞那片地,被咂稱為「Tommy Tucker」(取自廣東話諧音「唔得㗎」),就是因為那裡有不少金塔,而原居民常說「唔得㗎」阻止打球,以免金塔被高球打中。[2]

當初,高球場只是一片泥濘,在颳大風的日子更是飛沙走石。果嶺最初栽種本地的大葉草,但並不適合推桿,而且蟲患嚴重。[3]

1931年11月2日,港督貝璐主持粉嶺高球場新場的開幕儀式。[4]

貝璐喜愛打高球。據聞,他每逢周末都會到粉嶺打高球或狩獵[5]

1945年至1989年

1950年代,所有果嶺改鋪烏干達草。1951年,草種連泥土被放在一個鞋盒之中,由烏干達經開羅運返香港。

高登爵士大紫荊勳賢CBSJP憶述他在開羅機場轉機時,由於當時英國埃及關係僵持,海關人員於是對他的盒子抱有懷疑,而當他打開盒子發現內裡裝着什麼時,就更加懷疑。幸好空中服務員的介入,才令他可及時登機起飛。[6]

1956年,哥球會的赤字,在八年間由38萬7千元,減少至4萬元。[7]

1959年,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在粉嶺高球場舉辦。自此,成為該處一年一度的賽事。2月1日,時任港督柏立基主持頒獎儀式。當天,他偕同妻子與女兒同遊粉嶺高球場觀賽。據當天南華早報報導,柏立基亦是一名高球愛好者。[8]

現時伊甸場仍有關於策畸的告示。

1967年,哥球會與香港賽馬會商討,協議將30英畝鄰近雙魚河的土地劃入作高球場。哥球會則容許賽馬會的會員在指定的土地策騎。1971年10月亮10日,伊甸場正式啟用,並由港督戴麟趾主持開幕。[9]

1968年,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訪港時,與時任港督戴麟趾在粉嶺高球場打球。[10]戴麟趾亦是一位高球愛好者,即使在60年代香港最政治動盪的歲月,他亦從不間斷他恆常的周末高球活動。[11]

1990年後

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術比賽的6公里越野賽部份賽道於粉嶺高球場舉行。

2015年,哥球會為慶祝125周年推出多項社區外展措施,包括在指定日子為香港居民提供港幣$125元果嶺費優惠、舉辦賞樹行等等。[12][13][14]

2015年6月5至7日,第一屆「香港女子高爾夫球公開賽」在粉嶺高球場舊場舉行動。

債權證與公司會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粉嶺高球場滿目瘡痍。樹木被砍掉作柴、大部份果嶺被用作種菜。戰後,英軍一度徵用粉嶺高球場駐紮部隊。新場被用作軍事訓練用途,地面出現無數狐洞。及後,球場歸還高球會,但修復計劃需要大量資金,即使哥球會花盡儲備,仍需透支四十萬港元。(1947-48年間,在香港一份日報的價格為兩亳子。)為了籌措這筆款項,哥球會以每個會籍五百港元的價格,發「債權證」集資。匯豐銀行怡和洋行等商業機構購買債權證以助哥球會渡過難關。[15]

1963年,哥球會召開特別會員大會,通過以九十萬港元的價格出售債權證,以集資擴建粉嶺會所。當年擴建粉嶺會所的開支為港幣121萬4千元。[16]

環保與樹木

高球場內的大樹

粉嶺高球場總面積有超過百分之五十是被樹林所覆蓋。哥球會設有一個包括一名特聘園藝專家在內的六人小組負責樹木保育。哥球會披露,內部樹木調查報告顯示,粉嶺高球場發現有接近100種不同的樹木品種,當中包括已被登記在香港政府的古樹名木冊,發現有84種相同樹種。 其中位於粉嶺的許多樹種,樹齡均已超過80年,包括榕樹桉樹(舊場第16洞開球台右側就有不少)、本土樟樹阿拉伯膠樹鐵木樹諾福克松樹、和白千層。 2015年,哥球會開始舉辦教育導賞團,於三個球場範圍內規劃出一些樹木步行徑,讓本地學校的學童,以及各界團體參加既定日程的步行徑活動,學習並了解更多關於香港的大自然環境。[17]另外,哥球會又宣布加入歐杜邦英语Audubon International合作保護區高爾夫計劃。[18]

再用水灌溉

哥球會主席張建東接受香港傳媒訪問時表示,當年粉嶺仍然一片荒蕪,長滿粗生大葉草,每到冬天便缺水變黃,進入冬眠狀態,完全不適合打高球。至1980年代,球會管理層認為冬天天氣好也可以打高球,因而思考如何利用灌溉為草地救亡。1985年,哥球會邀請美國專家實地考察,報告指球場灌溉水不足。香港專家提出挖井,惟香港沒有雪山可以儲水,故此不適合,剛巧粉嶺石湖墟開始發展,興建屋邨都有洗手間,於是哥球會向香港政府申請引進污水灌溉,惟如何將污水淨化又是另外一道難題。當時香港賽馬會很多管理層也是哥球會會員,張建東向他們取經,用一層層鐵網隔濾污水才能解決淨化問題。哥球會在污水廠駁渠經鐵路引入球場,再在粉嶺高球場三個場地加設灌溉系統,令場地可換上現代化的高球用草。[19]

半日亭

半日亭(Half Way House)

粉嶺高球場內的半日亭(Half Way House)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物。[20]

粉嶺會所

粉嶺會所

1911年,粉嶺高球場的舊場平整之後,再委託譚仁紀建築師樓的Edward Albert Ram英语Edward Albert Ram建築師設計會所。工程在1914年完成。[21]

粉嶺高爾夫球場

粉嶺高爾夫球場內的荷花池

粉嶺高爾夫球場新界粉嶺古洞,佔地170公頃,包括3個18洞球場,先後於1911年、1931年及1970年啟用。歷史比較於1919年興建,台灣最古老的老淡水高球場歷史更悠久。[22] 場内有超過一百五十棵古樹以及多座祖墳,並有多座古蹟,包括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行政長官粉嶺別墅二級歷史建築粉嶺高爾夫球會會所及三級歷史建築粉嶺高爾夫球會小食亭。

粉嶺高球場為香港高爾夫球代表隊的主要訓練場地,代表隊平均每個月在該球場集訓10至15日,[23]全國運動會前更免費開放了逾20日予代表隊集體訓練。[24]代表隊成員黃煥民黑純一都希望可以保留粉嶺高球場,讓香港高爾夫運動員有場地進行訓練。[25][26]

對於反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人質疑,為何不利用粉嶺高爾夫球場的土地來興建房屋。2014年首季,規劃署土木工程拓展署開展為期約15個月的《發展新界北部地區初步可行性研究》,粉嶺高爾夫球場被包括在研究範圍內,以探討發展其處的可行性。[27]至2015年4月,根據初步研究評估,認為即使整座粉嶺高爾夫球場所涉及的土地收回用以興建住宅,礙於地形狹窄、種植有大量古樹及山墳等因素,僅能夠興建10,000個豪宅單位。若然僅收回舊有場區,則僅能夠興建2,000個單位[28]

2017年,政府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探討香港的土地供應,並列出18個選項,於2018年諮詢公眾。自此,關於粉嶺高球場的存廢,社會再度激烈討論,正反意見爭論不休,[29][30][31][32][33][34]而傳媒之間亦意見分歧沒有共識,HK01等主張收回球場建屋[35]星島日報東周刊主張保留球場[36][37]成報則認為爭議非零和遊戲[38],並且要考慮遷移過百萬市民到新界北居住的配套和交通負荷[39]。(有關土地供應大辯論,詳見香港土地供應。)

圖片

舊場的聖佐治十字旗
舊場的聖安德魯旗

參考資料

腳註

  1. ^ Waters, T.F.R., "History of the Royal Hong Kong Golf Club",p.9
  2. ^ Waters, T.F.R., "History of the Royal Hong Kong Golf Club",p.16
  3. ^ Waters, T.F.R., "History of the Royal Hong Kong Golf Club",p.17 - 18
  4. ^ Waters, T.F.R., "History of the Royal Hong Kong Golf Club",p.20
  5. ^ Spurr, Russell; "Excellency: Governors of Hong Kong", p.162
  6. ^ Robinson, S. (1989) “Festina Lente, A History of the Royal Hong Kong Golf Club”, p.1
  7. ^ Waters, T.F.R., "History of the Royal Hong Kong Golf Club",p.26
  8. ^ S.C.M. POST OPEN GOLF COMPETITION, 南華早報,1959年2月2日
  9. ^ Robinson, S. (1989) “Festina Lente, A History of the Royal Hong Kong Golf Club”, p.40 - 46
  10. ^ 熱愛高球 訪美獲安排球伴 《明報》 2015年5月31日
  11. ^ Spurr, Russell; "Excellency: Governors of Hong Kong", p.221
  12. ^ 香港哥爾夫球會-社區外展. [2015-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13. ^ 高球場「賞樹行」 一覽五十載古樹 星島日報 2015年5月12日
  14. ^ 小學生賞樹 探索自然妙趣 晴報 2015年8月28日[永久失效連結]
  15. ^ Waters, T.F.R., “History of the Royal Hong Kong Golf Club”, p.25
  16. ^ Robinson, S. (1989) “Festina Lente, A History of the Royal Hong Kong Golf Club”, p.36
  17. ^ 香港哥爾夫球會-社區外展-香港哥爾夫球會的珍貴樹木. [2015-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18. ^ 香港哥爾夫球會-社區外展-環境管理職責. [2015-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19.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張建東談「救亡」過程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0. ^ Brief Information on Proposed Grade III Items. Item#805, p.430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2-10-17.
  21. ^ Waters, T.F.R., "History of the Royal Hong Kong Golf Club", p.14
  22. ^ 老淡水球場勝在夠老
  23. ^ 港高球隊盼保留粉嶺球場
  24. ^ 港高球隊摘銀 捍衛粉嶺場
  25. ^ 力抗星級廣東 港高球隊添銀牌
  26. ^ 高球男團全運添銀 盼挽回粉嶺高球會
  27. ^ 粉嶺高球場特首別墅列發展考慮 《東方日報》 2013年10月14日
  28. ^ 粉嶺高球場可建萬個單位 《東方日報》 2015年4月22日
  29. ^ 陶傑:粉嶺高球場應保留
  30. ^ 高球場具歷史價值 凌嘉勤指填海供地是必然選項
  31. ^ 張量童:拆粉嶺高球場的替代方案
  32. ^ 湯家驊:民粹的下一站
  33. ^ 劉進圖:粉嶺高球場 劫數難逃. 明報. 2018-04-03.
  34. ^ 尹兆堅:唯一解釋是建豪宅
  35. ^ 林劍:住屋具凌駕性 私人遊樂用地「麻煩讓一讓路」
  36. ^ 星島日報社論:為建屋毀百年高球場會鑲大錯
  37. ^ 高球場保衛戰 犠牲球場香港更貧瘠
  38. ^ 成報社評:公關花招適可宜止,切實搵地才最重要
  39. ^ 成報社評:發展農地難度不少 必先處理配套不足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