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龍劍笙: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增加或调整参考来源
第25行: 第25行:
1960年投考「仙鳳鳴」女舞蹈員,她與其他21位入圍者皆從千人選出再培訓。龍於1961年首次在「仙鳳鳴」新作《白蛇新傳》中演鯉魚精及仙女。及後再被挑選為其中12位分花旦及小生行當培訓,並於1963年成立的雛鳳鳴劇團中, '''專攻文武生行當'''。
1960年投考「仙鳳鳴」女舞蹈員,她與其他21位入圍者皆從千人選出再培訓。龍於1961年首次在「仙鳳鳴」新作《白蛇新傳》中演鯉魚精及仙女。及後再被挑選為其中12位分花旦及小生行當培訓,並於1963年成立的雛鳳鳴劇團中, '''專攻文武生行當'''。


龍劍笙於1964年4月首次以文武生演出折子戲《幻覺離恨天》、9月再次演出同一折子及《碧血丹心》;1965年演出折子戲《辭郎洲》之〈賜袍〉及〈送別〉;1969年以劇團'''正印文武生'''演出她第1套全本劇《辭郎洲》;1972年演第2套《英烈劍中劍》。1973年劇團正式外接神功戲,並於1974年至1977年拍攝《三笑姻緣》,《帝女花》及《紫釵記》三部戲曲電影。1972至1985年間,龍劍笙先後'''8次'''與劇團往越南(一個月)、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加及澳洲演出,每次為期三、四個月之多。
龍劍笙於1964年4月首次以文武生演出折子戲《幻覺離恨天》、9月再次演出《牡丹亭驚夢》之〈遊園〉及《碧血丹心》;1965年演出折子戲《辭郎洲》之〈賜袍〉及〈送別〉;1969年以劇團'''正印文武生'''演出她第1套全本劇《辭郎洲》;1972年演第2套《英烈劍中劍》。1973年劇團正式外接神功戲,並於1974年至1977年拍攝《三笑姻緣》,《帝女花》及《紫釵記》三部戲曲電影。1972至1985年間,龍劍笙先後'''8次'''與劇團往<ref>1972年3月1日;香港[[華僑日報]]</ref>越南(一個月)、<ref>新加坡[[海峽時報]],1981年6月11日,第4頁</ref>新加坡、馬來西亞、美<ref>[http://rthk9.rthk.hk/chineseopera/cantonese/cob/cob10.htm 「雛鳳鳴粵劇團」美加巡迴演出的海報]</ref>加及澳洲演出,每次為期三、四個月之多。


龍劍笙由出道至1992年間,領導粵劇班霸雛鳳鳴劇團演出多於2000場,廣受香港、東南亞及美加戲迷歡迎,成績斐然。龍劍笙聲色藝全,文武兼擅,演出細膩到位絲絲入扣,為戲迷擊櫛讚賞及津津樂道的包括《六月雪》、《[[再世紅梅記]]》、《俏潘安》、《[[牡丹亭驚夢]]》、《[[紅樓夢 (1983粵劇)]]》、《[[蝶影紅梨記]]》、《[[紫釵記 (粵劇)|紫釵記]]》、《[[李後主 (粵劇)]]》、《[[帝女花]]》、《西樓錯夢》、<ref>[http://www.nas.gov.sg/archivesonline/photographs/record-details/e21e135b-1161-11e3-83d5-0050568939ad ]第六場 - 海戰([[蕭仲坤|孟奎]]伏誅);1975年4月24日「牛車水人民劇場」慈善演出;「[[新加坡]]國家檔案館」藏品</ref>《英烈劍中劍》、《辭郎洲》、《[[三笑姻緣]]》、《[[九天玄女]]》、《花田八喜》、《洛神》、《[[琵琶記]]》、《獅吼記》、《白兔會》、《販馬記》、《[[柳毅傳書]]》、《游龍戲鳯》、《紅了櫻桃碎了心》、《胭脂巷口故人來》、<ref name="國際演藝菁華">香港文化中心開幕獻禮 : 國際演藝菁華 :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五日至十二月六日 :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about/%E9%A6%99%E6%B8%AF%E6%96%87%E5%8C%96%E4%B8%AD%E5%BF%83%E9%96%8B%E5%B9%95%E7%8D%BB%E7%A6%AE.html?id=UkJHGwAACAAJ&redir_esc=y 節目表] 龍劍笙帶領[[雛鳳鳴劇團]]於[[香港文化中心]]揭幕啟用不久的表演 1989年11月26-29日</ref>《再世重溫金鳳緣》等多套名劇。
龍劍笙由出道至1992年間,領導粵劇班霸雛鳳鳴劇團演出多於2000場,廣受香港、東南亞及美加戲迷歡迎,成績斐然。龍劍笙聲色藝全,文武兼擅,演出細膩到位絲絲入扣,為戲迷擊櫛讚賞及津津樂道的包括《[[竇娥冤|六月雪]]》、《[[再世紅梅記]]》、《俏潘安》、《[[牡丹亭驚夢]]》、《[[紅樓夢 (1983粵劇)]]》、《[[蝶影紅梨記]]》、《[[紫釵記 (粵劇)|紫釵記]]》、《[[李後主 (粵劇)]]》、《[[帝女花]]》、《西樓錯夢》、<ref>[http://www.nas.gov.sg/archivesonline/photographs/record-details/e21e135b-1161-11e3-83d5-0050568939ad 第六場 - 海戰、照片]([[蕭仲坤|孟奎]]伏誅);1975年4月24日「牛車水人民劇場」慈善演出;「[[新加坡]]國家檔案館」藏品</ref>《英烈劍中劍》、《辭郎洲》、《[[三笑姻緣]]》、《[[九天玄女]]》、《花田八喜》、《洛神》、《[[琵琶記]]》、《獅吼記》、《白兔會》、《販馬記》、《[[柳毅傳書]]》、《游龍戲鳯》、《紅了櫻桃碎了心》、《胭脂巷口故人來》、<ref name="國際演藝菁華">香港文化中心開幕獻禮 : 國際演藝菁華 :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五日至十二月六日 :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about/%E9%A6%99%E6%B8%AF%E6%96%87%E5%8C%96%E4%B8%AD%E5%BF%83%E9%96%8B%E5%B9%95%E7%8D%BB%E7%A6%AE.html?id=UkJHGwAACAAJ&redir_esc=y 節目表] 龍劍笙帶領[[雛鳳鳴劇團]]於[[香港文化中心]]揭幕啟用不久的表演 1989年11月26-29日</ref>《再世重溫金鳳緣》等多套名劇。


1992年3月10日[[沙田大會堂]]演畢《蝶影紅梨記》後,龍宣佈暫別舞台,移居加拿大溫哥華。
1992年3月10日[[沙田大會堂]]演畢《蝶影紅梨記》後,龍宣佈暫別舞台,移居加拿大溫哥華。

2019年3月16日 (六) 18:17的版本

龍劍笙
File:龍劍笙(阿刨).jpg
2017/18年 牡丹亭驚夢
女演员
本名李菩生
英文名
Sabrina Lee
昵称阿刨/笙姐
国籍 加拿大
籍贯廣東中山
出生 (1944-11-04) 1944年11月4日80歲)
语言粵語英語
活跃年代1972年至1992年,2004年復出
相关团体雛鳳鳴劇團

龍劍笙,原名李菩生Sabrina Lee), 戲迷稱她阿刨/笙姐, 後輩稱她菩生姐,祖籍廣東中山,著名香港粵劇演員(女文武生)。龍劍笙生於教師家庭,父親是老師,母親負責撫養8子女,她排行第四,有1兄,2姊及4妹。龍劍笙16歲開始學藝,師承名伶任劍輝及白雪仙,1969年開始成為雛鳳鳴劇團正印文武生

演藝簡歷

1960年投考「仙鳳鳴」女舞蹈員,她與其他21位入圍者皆從千人選出再培訓。龍於1961年首次在「仙鳳鳴」新作《白蛇新傳》中演鯉魚精及仙女。及後再被挑選為其中12位分花旦及小生行當培訓,並於1963年成立的雛鳳鳴劇團中, 專攻文武生行當

龍劍笙於1964年4月首次以文武生演出折子戲《幻覺離恨天》、9月再次演出《牡丹亭驚夢》之〈遊園〉及《碧血丹心》;1965年演出折子戲《辭郎洲》之〈賜袍〉及〈送別〉;1969年以劇團正印文武生演出她第1套全本劇《辭郎洲》;1972年演第2套《英烈劍中劍》。1973年劇團正式外接神功戲,並於1974年至1977年拍攝《三笑姻緣》,《帝女花》及《紫釵記》三部戲曲電影。1972至1985年間,龍劍笙先後8次與劇團往[1]越南(一個月)、[2]新加坡、馬來西亞、美[3]加及澳洲演出,每次為期三、四個月之多。

龍劍笙由出道至1992年間,領導粵劇班霸雛鳳鳴劇團演出多於2000場,廣受香港、東南亞及美加戲迷歡迎,成績斐然。龍劍笙聲色藝全,文武兼擅,演出細膩到位絲絲入扣,為戲迷擊櫛讚賞及津津樂道的包括《六月雪》、《再世紅梅記》、《俏潘安》、《牡丹亭驚夢》、《紅樓夢 (1983粵劇)》、《蝶影紅梨記》、《紫釵記》、《李後主 (粵劇)》、《帝女花》、《西樓錯夢》、[4]《英烈劍中劍》、《辭郎洲》、《三笑姻緣》、《九天玄女》、《花田八喜》、《洛神》、《琵琶記》、《獅吼記》、《白兔會》、《販馬記》、《柳毅傳書》、《游龍戲鳯》、《紅了櫻桃碎了心》、《胭脂巷口故人來》、[5]《再世重溫金鳳緣》等多套名劇。

1992年3月10日沙田大會堂演畢《蝶影紅梨記》後,龍宣佈暫別舞台,移居加拿大溫哥華。

2004年11月回歸舞台。2014年開始與梨園新一代「六柱」合作, 傳承粵劇藝術。

藝術培訓

師承:恩師任劍輝、白雪仙

其他名師:張淑嫻、孫養農夫人、吳世勛、任大勳、李少華、葉紹德朱慶祥梁醒波靚次伯陳錦堂黃千歲王鏗于燐[6]梁少松等。

承先啟後

合作項目:2013-14年《任藝笙輝念濃情》、2016-17《紫釵記》、2017-18《牡丹亭驚夢》、2018-19《蝶影紅梨記

合作新晉:鄭雅琪(正花)、黎耀威(靚次伯開山角色)、梁煒康(梁醒波開山角色)

演藝生涯

曾合作伶人:梁醒波靚次伯任冰兒、朱秀英、朱劍丹、李居安、言雪芬、江雪露、謝雪心、呂雪茵、南紅、梅雪詩、蕭仲坤、李香琴、尹飛燕、賽麒麟、阮兆輝、廖國森、尤聲普、彭熾權、芳雪羽、蓋劍奎、蕭劍櫻、呂雪茵、陳鐵善、朱少坡、楊劍華、梁漢威、南鳳、李龍、李鳳、吳美英、陳嘉鳴。

曾合作編劇/音樂/製作人:葉紹德顧家輝、朱慶祥、朱毅剛、朱兆祥、宋錦榮、宋錦成、高潤權、高潤鴻、黃炎朱日紅梁曉輝陳文輝李鐵吳宇森丘亞葵梁智偉

演出劇目

三笑姻緣》* (包括1975年電影版) 帝女花》* (包括1976年電影版) 紫釵記》* (包括1977年電影版)
《俏潘安》#

《紅樓夢》#

《李後主》#

《辭郎洲》#

《獅吼記》*

《白兔會》*

《琵琶記》*

《六月雪》*

《白蛇傳》

《驊騮配》+

《西廂記》

《販馬記》*

《珍珠塔》*

《胡不歸》

《孟麗君》

《蟠龍令》

《劍為媒》

《王寶釧》

《楊門女將》

《柳毅傳書》#

《烽火姻緣》

《西樓錯夢》*

《九天玄女》*

《花田八喜》*

《跨鳳乘龍》*

《游龍戲鳯》*

《金枝玉葉》

《穿金寶扇》*

《金鳳迎春》*

《碧血丹心》#

《洛神》*

《賴婚》*

《林沖》

《西施》

《梁祝恨史》

《多情燕子歸》

《潯陽江上月》

《三打祝家莊》

《再世紅梅記》*

《蝶影紅梨記》*

《牡丹亭驚夢》*

《英烈劍中劍》+#

《百花亭贈劍》*

《雙仙拜月亭》*

《碧血寫春秋》

《三年一哭二郎橋》*

《花開錦繡賀元宵》#

《重續金陵未了緣》

《紅了櫻桃碎了心》*

《胭脂巷口故人來》*

《燕子啣來燕子箋》*

《多情紅粉布衣郎》

《玉龍彩鳳渡春宵》

《再世重溫金鳳緣》*

《無情寶劍有情天》

《江山錦繡月團圓》

《漢武帝夢會衛夫人》*

龍劍笙多年來於本港及海外共演出劇目不少於60套。

開山戲包括《柳毅傳書》、《俏潘安》、[7]紅樓夢 (1983粵劇)》、《李後主 (粵劇)》、《花開錦繡賀元宵》、[8]《辭郎洲》、《英烈劍中劍》、《烽火姻緣》、《驊騮配》等。

(*)唐滌生名劇

(+)李少芸名劇

(#)葉紹德為雛鳳鳴新編/改編、擁有版權的劇目

影音作品

  1. 「李後主之去國歸降」CD,1964年第一版
  2. 「三笑姻緣」CD及DVD,1975年第一版
  3. 「帝女花」CD及DVD,1976年第一版
  4. 「紫釵記」CD及DVD,1977年第一版
  5. 「柳毅傳書之洞庭十送」CD,1981年第一版
  6. 「俏潘安之店遇、洞房」CD,1990年第一版
  7. 「李後主之私會、自焚」CD,1991年第一版
  8. 「重披霓裳歌遍徹」(脫阱救裴) DVD,2005年第一版
  9. 「西樓錯夢」舞臺版CD及DVD,2006年推出限量版
  10. 「帝女花」舞臺版CD及DVD,2008年推出限量版
  11. 「粵劇寶典」CD及DVD,2011年推出限量版
  12. 「龍情詩意半世紀」CD,DVD及藍光碟,2012年推出
  13. 「任曲笙韻」CD,DVD及珍藏版彩瓷碟,2012/13年推出限量版
  14. 「任藝笙輝念濃情」文化中心及演藝學院版CD及限量版DVD,2015年4月推出
  15. 「紫釵記」全劇CD及限量版DVD,2016年4月推出
  16. 「牡丹亭驚夢」全劇DVD及CD,2018年6月推出

榮譽

  • 1975-1986年 11次當選《華僑日報》《十大明星》(1986年為最後一屆)
  • 1981年「柳毅傳書之洞庭十送」唱片獲「金唱片」獎
  • 1990年 香港藝術家聯盟《演員年獎》
  • 2012年 香港IFPI《香港粵劇貢獻大獎》
  • 2013年 香港IFPI《最暢銷古典、戲曲唱片大獎》及《十大銷量本地歌手獎》- 《任曲笙韻》
  • 2015年 香港IFPI《最暢銷古典、戲曲唱片大獎》及《十大銷量本地歌手獎》- 《任藝笙輝念濃情》
  • 2016年 香港IFPI《最暢銷古典、戲曲唱片大獎》-《紫釵記》
  • 2017年 香港電台主辦《梨園之最》2016《梨園銷量大獎》- 《紫釵記》

參考文獻

  1. ^ 1972年3月1日;香港華僑日報
  2. ^ 新加坡海峽時報,1981年6月11日,第4頁
  3. ^ 「雛鳳鳴粵劇團」美加巡迴演出的海報
  4. ^ 第六場 - 海戰、照片孟奎伏誅);1975年4月24日「牛車水人民劇場」慈善演出;「新加坡國家檔案館」藏品
  5. ^ 香港文化中心開幕獻禮 : 國際演藝菁華 :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五日至十二月六日 : 節目表 龍劍笙帶領雛鳳鳴劇團香港文化中心揭幕啟用不久的表演 1989年11月26-29日
  6. ^ 《八和粵劇藝人口述歷史叢書(一)》 人稱「筋斗王」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OH(HK) 992.6391 8222。
  7. ^ 1983年11月14日 星期一,《大漢公報》,第14頁 - 《紅樓夢 (1983粵劇)》首演
  8. ^ 雛鳳鳴第二屆公演場刊;香港文化博物館 - 粵劇文物館

相關網頁

龍劍笙細說當年 我們的雛鳳鳴 任劍輝博客 市場上作品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