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民主生活会: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参见:​ 维基化
新条目 修饰语句 内容扩充
第6行: 第6行:


2013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北省开始了[[习李体制|习李政府]]任上的民主生活会。[[金融时报]]、[[商业周刊]]等评论认为习的生活会是对[[毛泽东]]式[[整风运动]]的一种重现<ref>[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2812 中共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神话”]</ref><ref>[http://www.businessweek.com/articles/2013-10-03/china-president-xi-jinping-revives-self-criticism-sessions-in-maoism-lite] Xi Jinping Is No Fun</ref>。
2013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北省开始了[[习李体制|习李政府]]任上的民主生活会。[[金融时报]]、[[商业周刊]]等评论认为习的生活会是对[[毛泽东]]式[[整风运动]]的一种重现<ref>[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2812 中共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神话”]</ref><ref>[http://www.businessweek.com/articles/2013-10-03/china-president-xi-jinping-revives-self-criticism-sessions-in-maoism-lite] Xi Jinping Is No Fun</ref>。

==历史回顾==
民主生活会制度是随着党内民主的发展而产生的,并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和完善,对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从建党之初便把党内民主确立为工人阶级政党的基本政治原则,就是要建立一个不同于个人集权的密谋组织或少数人掌握权力的贵族组织,也不同于松散的无政府主义团体的新型政治组织。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进政党,其先进性不仅表现在世界观、纲领、宗旨等方面,而且表现在其组织内部各成员之间在政治上是完全平等的,党的组织是按民主的原则建立起来的。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虽然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但当时对党内民主生活既缺乏实际经验,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因此,在一些紧要的历史关头,难以通过健康的党内民主生活纠正一些领导人的封建家长制作风,制止错误路线的执行,也难以通过党内民主生活使党中央集中采纳正确意见。比如,1927年5月30日,汪精卫在武汉联系会上通过了一系列大举进攻共产党,镇压农民运动的训令。毛泽东、蔡和森在许多地方发动了反对汪精卫反革命活动的群众运动。但陈独秀6月30日在中央扩大会议上提出一个右倾错误政纲。在讨论时,任弼时提出批评该政纲的书面意见,当面交陈独秀,陈看后,不传阅,当众撕个粉碎,扔在地上,踏上一只脚。任弼时要求发言,遭到拒绝。其他人也不便发言,这个错误政纲就不明不白地算通过了。王明上台,也是在党内民主生活不健全的情况下发生的。正如民主革命时期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所指出的,王明是在选举手续不完备的情况下上台的。当时本来准备开紧急会议,米夫临时改为开四中全会。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共22人,但包括王明在内的不是中央委员的代表就有15人,而他们都有发言权、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选举方式破坏了党的组织原则。王明的“左”倾路线长达4年之久,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
大革命失败后,党开始关注并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健全党内民主生活问题。从古田会议到遵义会议,特别是党中央到达陕北以后,开始系统总结党在幼年时期由于党内民主生活不足,给革命事业带来的危害。党的七大,对发展党内民主进行了专门论述。七大党章第一次规定了党员的民主权利,并规定选举各级党委会按候选人名单进行无记名投票。延安整风时期,党积极倡导并践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内民主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以及民主集中制的好传统。这是凝聚全党、团结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要保证。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执政后党所掌握的“权力是相当集中相当大的,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忽视民主”。周恩来强调“要经常注意扩大民主,这一点更带有本质的意义”。1956年,斯大林问题被揭露,对中国共产党震动很大。鉴于斯大林晚年错误,考虑到要废除党和国家领导人领导职务终身制问题,我党提出了限制国家主席和党主席的任期,八大党章中规定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一人”,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反右派斗争、“大跃进”运动、“反右倾”斗争的开展,很快改变了八大确立的正确路线,严重破坏了党内民主生活。上述错误,特别是“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对国民经济产生了巨大破坏,造成了“三年困难时期”。
1962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就是为了总结“大跃进”运动以来的经验教训,反思党内民主生活遭到破坏的原因,探索推进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建设,以凝聚全党力量,克服困难,继续前进的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着重讲了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问题,并做了自我批评。刘少奇和邓小平还提出了建立民主生活会的主张,得到毛泽东的赞同。邓小平提出,为实现党内民主生活的正常化,对各级领导人(包括党委会的所有成员)应该有监督。“这种监督是来自几方面的,来自上面,来自下面(下级),来自群众,也来自党小组生活”;“根据党章规定,人人要过支部生活。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就是把领导人的主要的小组生活,放到党委会去,或者放到书记处去,或者放到常委会去。在党委会里面,应该有那么一段时间交交心,真正造成一个好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空气。同等水平、共同工作的同志在一起交心,这个监督作用可能更好一些。”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领导干部要过双重组织生活,除参加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会外,还要参加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次大会之后,民主生活会制度并没有在党内特别是党的高层政治生活中得到真正落实和执行。不久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党内民主生活和民主集中制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痛定思痛,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深感发展党内民主,实现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重要性。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或常委都应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交流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1981年8月,中组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县以上领导干部生活会的通知》,这是我们党第一次以党内文件的形式,将民主生活会的制度纳入领导干部的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经过不断丰富和完善,2003年12月党中央颁布了《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就党内民主生活做了进一步规定。从此,民主生活会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 [2-3] 。
主要目的
建立民主生活会制度,总的目的是实现党内政治生活的科学化,其核心是推进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建设。具体讲,着重解决三方面问题:
一是在党委会(党组)中,领导干部通过交心,沟通思想,开展诚恳、实事求是、与人为善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建设民主、和谐、具有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充满生机活力的领导集体。
二是领导干部在党的民主生活会上,交交心,通过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集中集体智慧,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防止和减少决策失误,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在我国进入改革深水区,经济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的改革创新活力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是对领导干部进行更有效的监督。通过民主监督,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转变作风,预防和反对腐败,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廉洁政治。通过民主生活会的形式,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有深远意义和重要现实意义 [3] 。

==重要意义==
民主生活会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依靠领导班子自身力量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方式。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具有重要作用 [4] 。

==具体开法==

==方针主题==
民主生活会应当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达到统一思想、增进团结、互相监督、共同提高的目的。
民主生活会应当确定主题,一般由上级党组织统一确定,或者由领导班子根据自身建设实际确定,并报上级党组织同意。
民主生活会应当围绕主题,就“遵守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正确行使权力,科学决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六个方面进行对照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受到诫勉谈话的,应当说明整改情况。

==时间要求==
民主生活会每年召开1次,一般安排在第四季度。因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者延期召开的,应当报上级党组织同意。到会人数必须达到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领导班子遇到重要或者普遍性问题,出现重大决策失误或者对突发事件处置失当,经纪律检查、巡视和审计发现重要问题,以及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等情况的,应当专门召开民主生活会,及时剖析整改。
具体程序
——通报上一次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和本次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情况。
——主要负责人代表领导班子作对照检查。
——领导班子成员逐一进行对照检查,作自我批评,其他成员对其提出批评意见。
——主要负责人总结会议情况,提出整改工作要求。
——因故缺席的人员应当提交书面发言材料。会后,将会议情况和批评意见转告缺席人。
准备工作
——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党的创新理论以及有关文件,提高思想认识,把握标准要求。
——由党委(党组)或者委托组织部门、机关党组织征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如实向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反馈。领导班子成员应当就反映本人的有关问题,向组织作出说明。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互相谈心谈话,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并与分管单位主要负责人谈心,也应当接受党员、干部约谈。
——撰写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和个人发言提纲,查摆问题,进行党性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个人发言提纲应当自己动手撰写,并按规定说明个人有关事项。
解决问题
——民主生活会应当切实解决问题,对检查和反映出来的问题,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应当制定整改措施,确定整改目标和完成时限。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需要上级党组织帮助解决的,应当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反映领导班子成员的违纪问题,由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处理。
——在民主生活会上提出的重要问题,党组织没有及时研究解决和向上级党组织报告的,应当追究主要负责人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纪依规严肃处理。
——民主生活会结束后15日内,应当将会议情况报告和会议记录报上级党组织,并报送上级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
——民主生活会召开情况应当向下级党组织或者本单位通报。对于群众普遍关心问题的整改措施,以适当方式公布。
领导责任
——上级党组织应当通过派出督导组、派人列席等方式,对下级单位召开的民主生活会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具体工作由组织部门会同纪律检查机关负责。对问题突出的领导班子,上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应当亲自过问,派出得力的负责人列席民主生活会,严肃指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切实帮助解决。党的机关工作委员会参与对同级直属机关召开的民主生活会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党中央主要负责督促检查和指导省部级单位召开的民主生活会。
——上级党组织负责人,纪律检查机关、组织部门负责人每年应当随机参加一定数量的下级单位召开的民主生活会。纪律检查机关、组织部门派人列席下一级各单位召开的民主生活会。
——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考核内容,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 [4] 。


== 类似制度 ==
== 类似制度 ==

2019年3月23日 (六) 20:44的版本

民主生活会中国共产党的一种内部会议,主要指在各級黨小組或黨支部內以相互交流、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形式,實現黨內民主的一種活動。1990年,中共中央開始要求縣以上黨組織,尤其是主要負責人要認真開好民主生活會。1997年,中紀委和中組部就如何提高民主生活會品質問題,又做出新的規定。2000年,中紀委和中組部印發《關於改進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的若干意見》,對中共的民主生活會制度做出了新的調整和規定。 [1]

历史

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1987年针对他的民主生活会后辞职。

2013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北省开始了习李政府任上的民主生活会。金融时报商业周刊等评论认为习的生活会是对毛泽东整风运动的一种重现[2][3]

历史回顾

民主生活会制度是随着党内民主的发展而产生的,并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和完善,对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从建党之初便把党内民主确立为工人阶级政党的基本政治原则,就是要建立一个不同于个人集权的密谋组织或少数人掌握权力的贵族组织,也不同于松散的无政府主义团体的新型政治组织。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进政党,其先进性不仅表现在世界观、纲领、宗旨等方面,而且表现在其组织内部各成员之间在政治上是完全平等的,党的组织是按民主的原则建立起来的。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虽然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但当时对党内民主生活既缺乏实际经验,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因此,在一些紧要的历史关头,难以通过健康的党内民主生活纠正一些领导人的封建家长制作风,制止错误路线的执行,也难以通过党内民主生活使党中央集中采纳正确意见。比如,1927年5月30日,汪精卫在武汉联系会上通过了一系列大举进攻共产党,镇压农民运动的训令。毛泽东、蔡和森在许多地方发动了反对汪精卫反革命活动的群众运动。但陈独秀6月30日在中央扩大会议上提出一个右倾错误政纲。在讨论时,任弼时提出批评该政纲的书面意见,当面交陈独秀,陈看后,不传阅,当众撕个粉碎,扔在地上,踏上一只脚。任弼时要求发言,遭到拒绝。其他人也不便发言,这个错误政纲就不明不白地算通过了。王明上台,也是在党内民主生活不健全的情况下发生的。正如民主革命时期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所指出的,王明是在选举手续不完备的情况下上台的。当时本来准备开紧急会议,米夫临时改为开四中全会。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共22人,但包括王明在内的不是中央委员的代表就有15人,而他们都有发言权、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选举方式破坏了党的组织原则。王明的“左”倾路线长达4年之久,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 大革命失败后,党开始关注并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健全党内民主生活问题。从古田会议到遵义会议,特别是党中央到达陕北以后,开始系统总结党在幼年时期由于党内民主生活不足,给革命事业带来的危害。党的七大,对发展党内民主进行了专门论述。七大党章第一次规定了党员的民主权利,并规定选举各级党委会按候选人名单进行无记名投票。延安整风时期,党积极倡导并践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内民主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以及民主集中制的好传统。这是凝聚全党、团结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要保证。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执政后党所掌握的“权力是相当集中相当大的,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忽视民主”。周恩来强调“要经常注意扩大民主,这一点更带有本质的意义”。1956年,斯大林问题被揭露,对中国共产党震动很大。鉴于斯大林晚年错误,考虑到要废除党和国家领导人领导职务终身制问题,我党提出了限制国家主席和党主席的任期,八大党章中规定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一人”,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反右派斗争、“大跃进”运动、“反右倾”斗争的开展,很快改变了八大确立的正确路线,严重破坏了党内民主生活。上述错误,特别是“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对国民经济产生了巨大破坏,造成了“三年困难时期”。 1962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就是为了总结“大跃进”运动以来的经验教训,反思党内民主生活遭到破坏的原因,探索推进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建设,以凝聚全党力量,克服困难,继续前进的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着重讲了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问题,并做了自我批评。刘少奇和邓小平还提出了建立民主生活会的主张,得到毛泽东的赞同。邓小平提出,为实现党内民主生活的正常化,对各级领导人(包括党委会的所有成员)应该有监督。“这种监督是来自几方面的,来自上面,来自下面(下级),来自群众,也来自党小组生活”;“根据党章规定,人人要过支部生活。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就是把领导人的主要的小组生活,放到党委会去,或者放到书记处去,或者放到常委会去。在党委会里面,应该有那么一段时间交交心,真正造成一个好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空气。同等水平、共同工作的同志在一起交心,这个监督作用可能更好一些。”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领导干部要过双重组织生活,除参加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会外,还要参加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次大会之后,民主生活会制度并没有在党内特别是党的高层政治生活中得到真正落实和执行。不久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党内民主生活和民主集中制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痛定思痛,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深感发展党内民主,实现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重要性。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或常委都应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交流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1981年8月,中组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县以上领导干部生活会的通知》,这是我们党第一次以党内文件的形式,将民主生活会的制度纳入领导干部的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经过不断丰富和完善,2003年12月党中央颁布了《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就党内民主生活做了进一步规定。从此,民主生活会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 [2-3] 。 主要目的 建立民主生活会制度,总的目的是实现党内政治生活的科学化,其核心是推进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建设。具体讲,着重解决三方面问题: 一是在党委会(党组)中,领导干部通过交心,沟通思想,开展诚恳、实事求是、与人为善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建设民主、和谐、具有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充满生机活力的领导集体。 二是领导干部在党的民主生活会上,交交心,通过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集中集体智慧,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防止和减少决策失误,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在我国进入改革深水区,经济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的改革创新活力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是对领导干部进行更有效的监督。通过民主监督,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转变作风,预防和反对腐败,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廉洁政治。通过民主生活会的形式,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有深远意义和重要现实意义 [3] 。

重要意义

民主生活会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依靠领导班子自身力量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方式。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具有重要作用 [4] 。

具体开法

方针主题

民主生活会应当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达到统一思想、增进团结、互相监督、共同提高的目的。 民主生活会应当确定主题,一般由上级党组织统一确定,或者由领导班子根据自身建设实际确定,并报上级党组织同意。 民主生活会应当围绕主题,就“遵守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正确行使权力,科学决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六个方面进行对照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受到诫勉谈话的,应当说明整改情况。

时间要求

民主生活会每年召开1次,一般安排在第四季度。因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者延期召开的,应当报上级党组织同意。到会人数必须达到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领导班子遇到重要或者普遍性问题,出现重大决策失误或者对突发事件处置失当,经纪律检查、巡视和审计发现重要问题,以及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等情况的,应当专门召开民主生活会,及时剖析整改。 具体程序 ——通报上一次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和本次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情况。 ——主要负责人代表领导班子作对照检查。 ——领导班子成员逐一进行对照检查,作自我批评,其他成员对其提出批评意见。 ——主要负责人总结会议情况,提出整改工作要求。 ——因故缺席的人员应当提交书面发言材料。会后,将会议情况和批评意见转告缺席人。 准备工作 ——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党的创新理论以及有关文件,提高思想认识,把握标准要求。 ——由党委(党组)或者委托组织部门、机关党组织征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如实向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反馈。领导班子成员应当就反映本人的有关问题,向组织作出说明。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互相谈心谈话,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并与分管单位主要负责人谈心,也应当接受党员、干部约谈。 ——撰写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和个人发言提纲,查摆问题,进行党性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个人发言提纲应当自己动手撰写,并按规定说明个人有关事项。 解决问题 ——民主生活会应当切实解决问题,对检查和反映出来的问题,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应当制定整改措施,确定整改目标和完成时限。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需要上级党组织帮助解决的,应当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反映领导班子成员的违纪问题,由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处理。 ——在民主生活会上提出的重要问题,党组织没有及时研究解决和向上级党组织报告的,应当追究主要负责人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纪依规严肃处理。 ——民主生活会结束后15日内,应当将会议情况报告和会议记录报上级党组织,并报送上级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 ——民主生活会召开情况应当向下级党组织或者本单位通报。对于群众普遍关心问题的整改措施,以适当方式公布。 领导责任 ——上级党组织应当通过派出督导组、派人列席等方式,对下级单位召开的民主生活会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具体工作由组织部门会同纪律检查机关负责。对问题突出的领导班子,上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应当亲自过问,派出得力的负责人列席民主生活会,严肃指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切实帮助解决。党的机关工作委员会参与对同级直属机关召开的民主生活会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党中央主要负责督促检查和指导省部级单位召开的民主生活会。 ——上级党组织负责人,纪律检查机关、组织部门负责人每年应当随机参加一定数量的下级单位召开的民主生活会。纪律检查机关、组织部门派人列席下一级各单位召开的民主生活会。 ——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考核内容,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 [4] 。

类似制度

红色高棉时期的柬埔寨拥有类似民主生活会,即以自我批评为形式的政治活动。[4]

参见

参见

  1. ^ 李龍. 民主生活會與中共黨內民主制度. June 2014 [June 12, 2015] (中文(臺灣)). 
  2. ^ 中共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神话”
  3. ^ [1] Xi Jinping Is No Fun
  4. ^ [2] 红色高棉的恐怖:戴眼镜的全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