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馮客: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Sylviahsc留言 | 贡献
Sylviahsc留言 | 贡献
第40行: 第40行:
**([https://www.linkingbooks.com.tw/LNB/book/Book.aspx?ID=161288 《解放的悲劇:中國革命史1945-1957(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三部曲)》],聯經出版社,2018年,ISBN 9789570850895)
**([https://www.linkingbooks.com.tw/LNB/book/Book.aspx?ID=161288 《解放的悲劇:中國革命史1945-1957(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三部曲)》],聯經出版社,2018年,ISBN 9789570850895)
* 2016: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 People’s History, 1962-1976''. New York: Bloomsbury Press. ISBN 9781632864215,中文繁體版:
* 2016: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 People’s History, 1962-1976''. New York: Bloomsbury Press. ISBN 9781632864215,中文繁體版:
**([https://www.linkingbooks.com.tw/LNB/book/Book.aspx?ID=184441 《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三部曲)》]中文繁體版,聯經出版社,2016年,ISBN 9789570848656)
**([https://www.linkingbooks.com.tw/LNB/book/Book.aspx?ID=184441 《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三部曲)》]聯經出版社,2016年,ISBN 9789570848656)


== 獎項 ==
== 獎項 ==

2019年4月23日 (二) 14:16的版本

Frank Dikötter
馮客
出生1961年(62—63歲)[1]
荷兰斯泰因 (林堡省)
母校日内瓦大学 (BA, MA)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PhD)
职业Chair Professor of Humanit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ofessor of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at the SOAS
配偶Gail Burrowes[2]
奖项2011: 塞繆爾·約翰遜獎
网站http://www.frankdikotter.com

馮客荷蘭語Frank Dikötter,1961年),荷蘭學者,中國歷史學家。現任香港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教授中國近代史[3] 2011年以《毛澤東的大饑荒——1958-1962年的中國浩劫史》榮獲塞繆爾·約翰遜獎[4]

觀點

馮客質疑中國1949年為什麼需要「解放」,因為中國人早就被解放了。民國時期非常自由,比現在的中國開放許多。民國時期的中國有言論、結社、旅遊、出境、宗教、遷徙等自由。1949年以後所謂的解放反而把人民死死地捆綁起來,失去了任何自由[5]。馮客強烈懷疑1949年之後書本上的中國歷史,他認為國外出版的書在歷史準確性的偏差比中國出版的書較小,但偏差還是很大[5]

冯客对于大跃进时期指出当时酷刑滥用频繁,死于暴力的人数超越柬埔寨波尔布特恐怖统治时的死亡总数;死于饥荒的人多数是因惩罚性的中断食物供应而不是因为缺乏食物饿死。高压的政治措施导致了房屋、交通、土地和环境的破坏,人们也因为失去了一切而开始堕落,社会也开始崩溃[6][7]

冯客主張後人應該把毛澤東視為與希特勒史達林一樣的人物,他們是令人髮指並專門奴役自己人民的暴君。對於西方一些左派對於毛抱有好感的現象,馮客認為是基於種族歧視:西方左派看到一個金髮碧眼的小孩被關在鐵絲網後面,會覺得這是悲劇;但是亞洲的數百萬人死亡,他們會覺得那不過是數字,並不在意[8][9]

馮客認為毛澤東發動文革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對於赫魯雪夫修正主義的對策,希望自己成為國際社會主義陣營的領袖;二是擔心自己的歷史地位,毛為了避免像史達林一樣死後遭到批判和鞭屍,要消除一切可能反對毛的力量[10][11]

著作

馮客寫作「人民三部曲」(People's Trilogy),希望補足西方漢學的盲點。三部曲中的第一冊 The Tragedy of Liberation: A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1945–1957(《解放的悲劇——1945-1957年的共黨革命史》)於2013年出版,入圍2014年歐威爾獎英语Orwell Prize[12]第二冊《毛澤東的大饑荒——1958-1962年的中國浩劫史》於2010年出版後,榮獲塞繆爾·約翰遜獎;第三冊寫文化大革命於2016年5月出版。[13][14]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書評認為馮客的著作會使主流學術界對中國近代史的解讀發生重大改變,《劍橋中國史》第14卷《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卷》必須重寫。[15]

獎項

參考文獻

  1. ^ frankdikotter.com. 
  2. ^ 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245258334[永久失效連結]
  3. ^ Professor Frank Dikötter. 香港大学. [7 Januar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16 七月 2011). 
  4. ^ Mao's Great Famine wins Samuel Johnson Prize. BBC. [8 July 2011]. 
  5. ^ 5.0 5.1 依娃. 糧食變成了殺人武器——《毛澤東的大饑荒》作者馮客訪談. 明鏡歷史網. 2012年7月24日. 
  6. ^ 冯客教授谈“中国大饥荒” 三个惊人的发现. 凯迪社区. 2014-08-15. 
  7. ^ 耶子:冯客教授谈“中国大饥荒” 三个惊人的发现. 大纪元新闻网. 2015-02-19. 
  8. ^ Josh Glancy. Millions dead and still many see no evil, hear no evil from Mao. 《星期日泰晤士報》. 2016-05-08 (英语). 
  9. ^ 中國因為他發生大饑荒、人吃人,西方為什麼還是醉心毛澤東?. 關鍵評論網. 
  10. ^ Historian Frank Dikötter Discusses Mao And The Legacy Of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胡佛研究所. 2016-04-11. 
  11. ^ Newly Released Documents Detail Traumas Of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NPR. 2016-05-05. 
  12. ^ The Orwell Prize 2014: shortlist announced. Daily Telegraph. 2014-04-24. 
  13. ^ George Walden, Book Review: 'The Tragedy of Liberation' by Frank Dikötter, 華爾街日報, 2013-10-04.
  14. ^ Bradley Winterton, Book review: THE TRAGEDY OF LIBERATION: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45-1957, Taipei Times
  15. ^ Michael Sheridan, The Tragedy of Liberation: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45-57 by Frank Dikotter 星期日泰晤士報, 2013-09-01.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