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處總部大樓: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小 →歷史: // Edit via Wikiplus |
小 // Edit via Wikiplus |
||
第28行: | 第28行: | ||
| classification = |
| classification = |
||
| location = [[上環]] |
| location = [[上環]] |
||
| address = [[干諾道 |
| address = [[干諾道]]102號(干諾道中及[[林士街]]交界) |
||
| location_country = [[香港]] |
| location_country = [[香港]] |
||
| coordinates = {{Coord|22.286640|114.153571|display=inline,title}} |
| coordinates = {{Coord|22.286640|114.153571|display=inline,title}} |
||
第89行: | 第89行: | ||
| footnotes = |
| footnotes = |
||
}} |
}} |
||
'''海事處總部大樓'''({{lang-en|Marine Department Headquarters Building}}),又稱'''船政廳大樓'''({{lang-en|Harbour Office Building}}),是[[香港]]一幢已拆卸的建築物,原址位於[[ |
'''海事處總部大樓'''({{lang-en|Marine Department Headquarters Building}}),又稱'''船政廳大樓'''({{lang-en|Harbour Office Building}}),是[[香港]]一幢已拆卸的建築物,原址位於[[干諾道]]102號<ref name="2007letter"/>([[上環]]干諾道中及[[林士街]]交界<ref>{{Cite book|title=失落的歷史|author1=蕭國健|author2=沈思|publisher=香港史學會|year=1996|isbn=|location=香港|pages=30|url=http://www.hkhistory.org.hk/download/siu05.pdf|format=PDF|language=zh-hk}}</ref>)。大樓建於1906年,作為[[海事處]]總部,並在1983年因興建[[香港地鐵]][[港島綫]][[上環站]]而拆卸。1987年,該地原址重建為維德廣場,即現在的[[無限極廣場]]<ref>{{Cite web|title=【穿越時空系列】海事處總部大樓|url=http://oldhkphoto.com/?attachment_id=3381|accessdate=2020-01-02|date=2018-02-07|website=香港舊照片|language=zh-hk}}</ref>。 |
||
==歷史== |
==歷史== |
2020年1月5日 (日) 04:15的版本
海事處總部大樓 | |
---|---|
Marine Department Headquarters Building | |
別名 | 船政廳大樓 (Harbour Office Building) |
概要 | |
状态 | 已拆卸 |
類型 | 政府建築 |
建築風格 | 改良式新文藝復興建築 |
所屬國家/地區 | 香港 |
地點 | 上環 |
地址 | 干諾道102號(干諾道中及林士街交界) |
坐标 | 22°17′12″N 114°09′13″E / 22.286640°N 114.153571°E |
开放 | 1906年7月16日 |
关闭 | 1983年 |
造价 | 150,000元 |
技术细节 | |
材料 | 花崗岩 |
层数 | 2-3 |
设计与建造 | |
建筑师 | 費沙(Henry Gorge Corrall Fisher) |
知名于 | 瞭望塔上之颱風信號桿 |
地圖 | |
参考 | |
[1][2] |
海事處總部大樓(英語:Marine Department Headquarters Building),又稱船政廳大樓(英語:Harbour Office Building),是香港一幢已拆卸的建築物,原址位於干諾道102號[3](上環干諾道中及林士街交界[4])。大樓建於1906年,作為海事處總部,並在1983年因興建香港地鐵港島綫上環站而拆卸。1987年,該地原址重建為維德廣場,即現在的無限極廣場[5]。
歷史
香港開埠之初,船政廳的辦公室首先設於一艘停泊於維多利亞港的輪船。其後辦公室搬至中環一座臨時建築,再於1845年在德輔道中建磚屋作辦公用途[6]。到19世紀中期,時任船政司為威廉·畢打,而他的辦公室及住所均座落於畢打山。1887年,船政廳總部始設於中環永樂街,直至19世紀末[7]。
港英政府於1900年批准時任船政司林士(Robert Murray Rumsey)興建新總部的要求,並選址毗鄰海旁的上環新填地,並於同年動工。新大樓工程在6年後完成,船政廳亦隨之遷入[8]。大樓採用改良式新文藝復興建築風格[9],落成時位處當時的海旁,並在面向街角一邊設置一個瞭望塔,以便監察海港動態[10]。
1981年,為配合香港地鐵港島綫上環站的工程,大樓連同毗鄰的恒星戲院(舊稱新世界戲院)拆卸,其後兩者原址合併重建為無限極廣場(舊稱維德廣場)[10],拆卸前屬一級歷史建築,而由於政府拆卸此歷史建築的決定早於1982年推行的地方行政計劃,因此並沒有先諮詢區議會[3]。海事處總部其後搬遷至海港政府大樓[11]。
有關街道命名
大樓位處的其中一條街道 ──「林士街」於較早一年的1905年通車,其名稱跟此總部落成亦有關係,因為是以當時的船政司林士命名[12]。
拆卸前鄰近建築
參見
參考來源
- ^ 1906 Public Works Report. British Hong Kong Government. Gwulo. 1906 [2019-12-05] (英语).
- ^ 馬冠堯. 香港工程考II:三十一條以工程師命名的街道. 香港: 三聯書店. 2014: 232–233. ISBN 9789620435003 (中文(香港)).
- ^ 3.0 3.1 2007年6月15日會議跟進事項 (PDF).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 (报告)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 2007-06-28 (中文(香港)).
- ^ 蕭國健; 沈思. 失落的歷史 (PDF). 香港: 香港史學會. 1996: 30 (中文(香港)).
- ^ 【穿越時空系列】海事處總部大樓. 香港舊照片. 2018-02-07 [2020-01-02] (中文(香港)).
- ^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航通世界 (CGI). 嶺南大學. 2018 [2020-01-03] (中文(香港)).
- ^ Nigel, Cameron. Report of the Harbour Master. Hong Kong: The Cultured Pearl.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128–129. ISBN 9780195804041 (英语).
- ^ 沈威智. 第四節:船政廳 / 船政廳暨航空事務處擴展. 海事處. 2017 [2020-01-03] (中文(香港)).
- ^ 王家文. 八方人物:老照片對照新貌 追憶似水年華. 蘋果日報. 2010-11-25 [2020-01-02] (中文(香港)).
- ^ 10.0 10.1 上環海事處總部大樓. 香港記憶. 2012 [2019-12-03] (中文(香港)).
- ^ 張建宗訪海事處. 政府新聞處. 2017-06-12 [2020-01-02] (中文(香港)).
- ^ 馮健文. 街廈易名「林士」 電站「霖士」不變. 文匯報. 2016-03-27 [2020-01-03] (中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