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小熊貓: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Fla2pangvour(留言 | 贡献) |
Fla2pangvour(留言 | 贡献) |
||
第1行: | 第1行: | ||
{{speciesbox |
{{speciesbox |
||
| name = 喜馬拉雅小貓熊 |
| name = 喜馬拉雅小貓熊 |
||
{{NoteTA |
|||
|1=zh-cn:喜马拉雅小熊猫;zh-tw:喜馬拉雅小貓熊; |
|||
}} |
|||
| image = |
| image = |
||
| image_caption = |
| image_caption = |
2020年3月27日 (五) 11:09的版本
喜馬拉雅小貓熊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哺乳纲 Mammalia |
目: | 食肉目 Carnivora |
科: | 小貓熊科 Ailuridae |
属: | 小熊猫属 Ailurus |
种: | 喜馬拉雅小貓熊
|
二名法 | |
Ailurus styani (Thomas, 1902)
| |
異名 | |
|
喜馬拉雅小貓熊(学名:Ailurus styani),是一种小型小貓熊科哺乳动物,分布於喜马拉雅山脉东部[1]。
分類學
1902年,奥德菲尔德·托马斯根据从四川收集的标本中的一个头盖骨,描述了小熊猫川西亚种[2]。雷金納德·英尼斯·波科克通过小熊猫川西亚种更长的冬季绒毛、更黑的毛皮、更大的头盖骨、更加强烈弯曲的前额以及更强壮的牙齿,将其与小熊猫指名亚种区分开来。这一区分依据来源于一些从四川、云南边境旁的密支那地区以及缅甸北部收集的头盖骨和皮毛[3]。後續研究發現兩類群約於22萬年前即分家,其後鮮有遺傳上的交流,故將其提升為種階[1]。
鑑別診斷
本種外觀與中華小貓熊相似,惟中華小貓熊骨較寬、頭骨較長,面部白色區塊比較少,紅色部分較為鮮豔,尾部環紋較為明顯[1]。
分布
本種主要分布於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與中國小熊貓的分布以雅魯藏布江為界線,目前有效族群數量僅不到5000隻[1]。
外部連結
- ^ 1.0 1.1 1.2 1.3 Hu, Yibo; Thapa, Arjun; Fan, Huizhong; Ma, Tianxiao; Wu, Qi; Ma, Shuai; Zhang, Dongling; Wang, Bing; Li, Min. Genomic evidence for two phylogenetic species and long-term population bottlenecks in red pandas. Science Advances. 2020-02-01, 6 (9): eaax5751. ISSN 2375-2548. doi:10.1126/sciadv.aax5751 (英语).
- ^ Thomas, O. On the Panda of Sze-chuen. Annals and Magazine of Natural History. Seventh Series X (London: Gunther, A.C.L.G., Carruthers, W., Francis, W.). 1902: 251–252. doi:10.1080/00222930208678667.
- ^ Pocock, R.I. Fauna of British India, including Ceylon and Burma. Mammalia. – Volume 2.. London: Taylor and Francis. 1941: 250–264 [2015-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