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式37毫米自行高射炮: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Steven J Pollock(留言 | 贡献) 标签:修改數值 加入不可见字符 |
→top:不可見與其他特殊字元 |
||
第21行: | 第21行: | ||
|pw_ratio = 18.1 hp/tonne (13.5 kW/tonne) |
|pw_ratio = 18.1 hp/tonne (13.5 kW/tonne) |
||
}} |
}} |
||
63式自行高炮改造自T-34-76 1943年型,65式自行高炮改造自T-34-85. 其中63式已无遗存,一辆65式保存在美国阿伯丁试验场。 |
|||
1962年底,通过对比试验,中国军队决定,在手头T34底盘上安装海军全新的61式双37舰炮。 |
1962年底,通过对比试验,中国军队决定,在手头T34底盘上安装海军全新的61式双37舰炮。 |
2020年4月30日 (四) 04:17的版本
63式自行高射炮 | |
---|---|
![]() 1972年美軍在越南擄獲一輛的65式,現收藏於阿伯丁坦克博物館。 | |
类型 | 自行高射炮 |
原产地 | ![]()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32 tonnes (35.2 tons) |
长度 | 6.432 m (21 ft 1 in) |
宽度 | 2.99 m (9 ft 10 in) |
高度 | 2.99 m (9 ft 10 in) |
操作人数 | 6 |
装甲 | 18-45 mm (0.7-1.8 in) |
主武器 | 雙管 61式 37 mm (1.45 in) 防空砲[1] |
发动机 | 12-汽缸渦輪增壓柴油機 580 hp (432 kW) |
功率/重量 | 18.1 hp/tonne (13.5 kW/tonne) |
悬挂 | 克里斯蒂懸掛 |
作战范围 | 300 km(190 mi)[1] |
速度 | Road: 55 km/h (34 mph) |
63式自行高炮改造自T-34-76 1943年型,65式自行高炮改造自T-34-85. 其中63式已无遗存,一辆65式保存在美国阿伯丁试验场。
1962年底,通过对比试验,中国军队决定,在手头T34底盘上安装海军全新的61式双37舰炮。
第一批改造的是底盘是苏军在移交旅顺基地时向中国方面移交的十几辆3476中几台状况较好的,状况较差的4辆被援助给了朝鲜。由于这批3476在弹药通用性上与解放军的主战装备并不通用,通用化改造成本又过高,因此这批车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底盘的不二之选。改造地点选择在了旅顺海军基地不远的装甲维修厂进行,这样既可以第一时间就近得到高炮实物又可以得到海军方面的专家支援。
这批车被在1963年改造完成,也被称为63式自行高炮,特点是带有海军风格简易的敞开式炮塔和车体两侧的61式弹药箱,由于DT车载机枪已经落后于时代且缺乏部件,解放军也将它的机枪换成了59式车载机枪,将外防盾改为内防盾。
通过实际使用,陆军认为此种高炮可以担任野战防空的任务,因此在3476的十几辆底盘用光之后,解放军继续用3485的底盘改造自行高炮,这一底盘型号也被称作65式自行高炮,其他结构和63式完全相同。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3485无法继续进行升级和改造,而中国的军工制造产业和装甲兵的发展,则受到了更大的冲击,很多项目和计划陷入停滞,包括65式的改造工作。63式和65式最后全部被援助给越南。
使用國家
相關條目
參考來源
-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2012年10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