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黃姓: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Phuang22留言 | 贡献
第156行: 第156行:
* [[黃仁龍]] - 香港特別行政區律政司司長、英國倫敦中殿學院委員
* [[黃仁龍]] - 香港特別行政區律政司司長、英國倫敦中殿學院委員
* [[黄霑]] - [[香港]]已故著名[[填词人]]、[[广告]]人、[[作家]]及[[传媒]]创作人(1941-2004)
* [[黄霑]] - [[香港]]已故著名[[填词人]]、[[广告]]人、[[作家]]及[[传媒]]创作人(1941-2004)
* [[黄秋生]] - [[香港]]著名[[演员]]
*[[黃珊]] - [[香港]][[亞洲電視新聞財經頻道]]主播
* [[黄玉郎]] - [[香港]]知名[[漫画家]],原名黃振隆。
* [[黃金寶]] - 香港名[[自行車]]選手
* [[黃金寶]] - [[香港]]著名[[自行車]]選手
* [[黄秋生]] - 香港著名[[演员]]
* [[黄玉郎]] - 香港知名[[漫画家]],原名黃振隆。
* [[黃長興]] - 香港演員
* [[黃長興]] - 香港演員
* [[黃長發]] - 香港演員
* [[黃長發]] - 香港演員
* [[黃頌顯]] - 香港馬主,曾經與[[黃子超]]合夥養有馬匹,包括超力名駒、奧運星、超新星等等。
* [[黃頌顯]] - 香港馬主,曾經與[[黃子超]]合夥養有馬匹,包括超力名駒、奧運星、超新星等等。
* [[黃秉槐]] - 香港已故立法局議員
* [[黃秉槐]] - 香港已故市政局議員、立法局議員
* [[黃順源]] - 香港馬主
* [[黃順源]] - 香港馬主
* [[黃成藝]] - 香港馬主
* [[黃成藝]] - 香港馬主
* [[黃裕家]] - 香港著名中樂手
* [[黃裕家]] - 香港著名中樂手
* [[黃大鈞]] - 香港[[無線新聞]]記者兼主播
* [[黃大鈞]] - 香港[[無線新聞]]記者兼主播
* [[黃家俊]] - 香港[[無線新聞]]記者兼主播
* [[黃家俊]] - 香港無線新聞記者兼主播
* [[黃子俊]] - [[香港有線電視]]有線娛樂新聞台主播
* [[黃子俊]] - [[香港有線電視]]有線娛樂新聞台主播



2008年1月5日 (六) 08:04的版本

Template:百家姓12 黃姓是現今台灣第三大姓、中國第七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6位,但根據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黃姓便是第八大姓。黃姓人口在廣東省最多,佔全國總黃姓人口的約19%,是廣東和香港第三大姓。

由於黃、两字音近(粵語讀音相同),通常在說明時,會以「大肚黃」、「草头黄」或「江夏黃」作為強調。不過,雖然稱做「草頭黄」,實際上「黃」字本身即是一個部首,而非屬於草部。

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黃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姓氏起源

黃姓的起源如下:

一、出自嬴姓:據《諸暨孝義黃氏族譜》所載,黃氏為嬴姓十四氏之一。帝舜時,東夷部落首領伯益因助治水有功,故受帝舜賜姓嬴。

  • 伯益之後:伯益為嬴姓之祖,因治水有功受到帝舜的賜封,其後裔有封於黃國。傳說中,伯益的後裔有十四個分支,即:「既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趙氏、合稱嬴姓十四氏。」而其中的氏,約是商末周初時,在現今河南潢川建國,到了周朝,因受封為子爵,故又稱做黃子國。
  • 仲衍之後:陸終長子樊被夏禹封於昆吾。昆吾君隱於末去其封地,居古岳州,生子高。中宗子太戊時高為車正,號曰仲衍,伊尹嘉其賢,以孫女妻之,是為開姓始祖。至十三世石妣姬氏,周賜姓黃。

二、出自金天氏台駘少皋金天氏的曾孫,因治水有功,顓頊封他到汾川(今山西汾水流域)。其後人曾在春秋時其建立沈、姒、蓐、黃等國,周初,為所滅,子孫遂以國為氏。

三、古代南方蠻族有黃姓。在廣西南寧一帶。《新唐書》記載:「邕管(在廣西境內)蠻有黃姓。唐黃少卿、少高、少溫是。」其實,此支黃氏乃是黃國遺民的後裔。

四、出自近代其它民族。一為避亂時改姓,如滿族之「伊喇氏、西林覺羅氏、鄂吉氏、鄂佳氏、那拉納喇氏」,亦或回族之「蒲氏」。或是如台灣原住民漢化時由當權者、漢人賜姓。

分佈狀況

多在福建廣東等南方省份,計有臨江、淮南、汝南、南陽、零陵、巴西、河陽、新安、金華、邵武、固始、信州、旴江等。約莫於明、清代之後,遷往東南亞各地。此外,在壯族土家族回族等少數民族中,也有不少黃姓人。

地望分佈

堂號

黃姓名人

春秋、戰國

西漢

東漢、三國

晉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和現代

台灣

中國

香港

韓國

海外

內部連結

深坑黃氏永安居-被台灣政府於民國81年列為三級古蹟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