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十次革命起義: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8行: 第8行:
1907年,孫中山先抵[[越南]][[河内]],继续策划革命起义,5月命[[余丑]]举行[[潮州黃岡起義]],歷6日而敗,是第三次起義。6月孫中山命[[鄧子瑜]]起義於惠州[[惠州七女湖起義|七女湖]],歷10餘日而敗,是第四次起義。7月6日[[徐錫麟]]起義於[[安慶]],失敗殉難。同年7月,孫中山赴[[廣西]]主持[[鎮南關]]起義,再告失敗。1908年3月27日黃興由安南率革命軍進攻[[欽州]],是第七次起義。4月,[[黃明堂]]起義於[[雲南]][[河口]],是第八次起義。1910年2月[[倪映典]]發動新軍起義於廣州,是第九次起義。
1907年,孫中山先抵[[越南]][[河内]],继续策划革命起义,5月命[[余丑]]举行[[潮州黃岡起義]],歷6日而敗,是第三次起義。6月孫中山命[[鄧子瑜]]起義於惠州[[惠州七女湖起義|七女湖]],歷10餘日而敗,是第四次起義。7月6日[[徐錫麟]]起義於[[安慶]],失敗殉難。同年7月,孫中山赴[[廣西]]主持[[鎮南關]]起義,再告失敗。1908年3月27日黃興由安南率革命軍進攻[[欽州]],是第七次起義。4月,[[黃明堂]]起義於[[雲南]][[河口]],是第八次起義。1910年2月[[倪映典]]發動新軍起義於廣州,是第九次起義。


另一方面,同盟會及其週邊組織快速擴張規模,並於1910年1月成立[[同盟會美洲地區總會]],期望能吸收更多海外華僑參與革命。此外又先後發動包括1911年4月27日(農曆三月二十九日)[[黃興]]領導的[[黃花崗起義]]在內的多次起義,直至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日)的[[武昌起義]]成功擊退,掌控武漢,成立[[湖北軍政府]],各省的革命黨起響應,終推翻清朝。
另一方面,同盟會及其週邊組織快速擴張規模,並於1910年1月成立[[同盟會美洲地區總會]],期望能吸收更多海外華僑參與革命。此外又先後發動包括1911年4月27日(農曆三月二十九日)[[黃興]]領導的[[黃花崗起義]]在內的多次起義,直至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日)的[[武昌起義]]成功擊退,掌控武漢,成立[[湖北軍政府]],各省的革命黨起響應,終推翻清朝。


== 历次起义 ==
== 历次起义 ==

2020年5月20日 (三) 07:06的版本

十次革命起義是指1894年興中會成立之後,至1911年取得最終成功的辛亥革命之前,興中會或中國同盟會直接發動或指揮的10次武裝起義。之後近代史書、中國國民黨黨史,或中華民國的學校教育課本,往往稱「國父革命11次起義,10次失敗,終於建立民國」。不過據統計,自1894年到1911年之間,清末革命团体發動的革命起義事件其實計有29次之多,但其他非國民黨/同盟會體系團體所發動的起義,往往遭到忽略[1],如徐錫麟秋瑾等人在浙江各地發動的光復軍起義。1911年的武昌起義是中國同盟會外圍組織共進會與湖北新軍革命團體文學社所具體執行。

1895年2月21日,興中會總會在香港成立,同年3月16日,首次幹部會議決定先攻取廣州為根據地,並採用陸皓東所設計之青天白日旗為起義軍旗,孫中山進入廣州,創農學會為機關,並廣徵同志,定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10月26日)為起義之日。但因洩密,而導致這次起義以失敗告終,以陸皓東為首的多數成員被捕處刑,孫中山則被清廷通緝,是第一次起義。

1900年6月,義和團運動在中國北方爆發,八國聯軍進攻天津北京。9月,孫中山與日本友人及原香港興中會核心人物先赴香港,但被禁入境後轉往台灣,得台灣日治時期日本臺灣總督府官員答允支持在廣東惠州三洲田(今深圳市鹽田區三洲田村一帶)發動起義(稱惠州起義)。後因日本官員臨時改變態度而失敗,孫中山亦返回日本,是第二次起義。

1907年,孫中山先抵越南河内,继续策划革命起义,5月命余丑举行潮州黃岡起義,歷6日而敗,是第三次起義。6月孫中山命鄧子瑜起義於惠州七女湖,歷10餘日而敗,是第四次起義。7月6日徐錫麟起義於安慶,失敗殉難。同年7月,孫中山赴廣西主持鎮南關起義,再告失敗。1908年3月27日黃興由安南率革命軍進攻欽州,是第七次起義。4月,黃明堂起義於雲南河口,是第八次起義。1910年2月倪映典發動新軍起義於廣州,是第九次起義。

另一方面,同盟會及其週邊組織快速擴張規模,並於1910年1月成立同盟會美洲地區總會,期望能吸收更多海外華僑參與革命。此外又先後發動包括1911年4月27日(農曆三月二十九日)黃興領導的黃花崗起義在內的多次起義,直至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日)的武昌起義成功擊退,掌控武漢,成立湖北軍政府,各省的革命黨群起響應,終推翻清朝。

历次起义

事件 時間 革命經過
乙未廣州起義 1895年 孫中山率領鄭士良、陸皓東等人,準備襲取廣州。但是事機洩漏,清政府展開搜捕,陸皓東被捕犧牲。
惠州起義 1900年 10月8日,孫中山命鄭士良等人於惠州三洲田(今深圳市鹽田區三洲田村一帶)發動起義。
潮州黃花岡起義 1907年 5月命余丑起義於潮州黃花岡,歷六日而敗。
七女湖起義 1907年 6月命鄧子瑜起義於惠州七女湖(今惠州市惠城區汝湖鎮)。
防城起義 1907年 9月命王和順起義於欽州王光山。
鎮南關起義 1907年 12月命黃明堂起義鎮南關,並親臨指揮。
欽廉上思之役 1908年 3月27日黃興由安南率革命軍進攻欽州。
河口起義 1908年 4月命黃明堂起義於雲南河口。
廣州新軍起義 1910年 2月倪映典發動新軍起義於廣州。
黃花崗起義 1911年 4月趙聲、黃興等人在廣州領導起義。後收殮到72具烈士遺骸,合葬於黃花崗。
武昌起義 1911年 10月由共進會與湖北新軍革命團體文學社共同策劃,引發了各省宣布獨立,導致清帝退位。

参考文献

  1. ^ 李筱峰,〈孤峰對話〉,2006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