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江端儀: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
CC123C留言 | 贡献
使用自傳有關與張瑛結婚的記載來取代無來源資料。
第49行: 第49行:
|舞台劇 =
|舞台劇 =
}}
}}
'''江端儀'''({{bd|1922年|11月30日|1966年|8月17日|catIdx=J江}}),1940年代-1950年代香港電影女明星(藝名'''梅綺'''),[[新約教會]]的重建人。
'''江端儀'''({{bd|1922年|11月30日|1966年|8月17日|catIdx=J江}}),1940年代-1950年代[[香港]]電影女明星(藝名'''梅綺'''),[[新約教會]]的重建人。


==演員生涯==
==演員生涯==
第74行: 第74行:
江端儀幼年在[[上海]]時,即被信仰[[基督教]]的母親帶到[[教堂]]領洗。江端儀雖然年紀很輕就在演藝事業上取得成功,但常感歎心靈空虛,在1939年曾二度自殺未遂。
江端儀幼年在[[上海]]時,即被信仰[[基督教]]的母親帶到[[教堂]]領洗。江端儀雖然年紀很輕就在演藝事業上取得成功,但常感歎心靈空虛,在1939年曾二度自殺未遂。


1937年,梅綺在香港拍電影時與[[張瑛]]認識,繼而相戀,1941年12月5日,二人在香港結婚。後香港淪陷,為避免遭日本人利用,他們與不少影人都設法逃離香港,輾轉到了[[广州湾|廣州灣]]、[[廣西省 (中華民國)|廣西]]等地區謀生。期間梅綺曾與馬師曾合演粵劇、開過小店、做過貿易生意,及在廣西誕下一女,戰後才返回香港。1946年與張瑛離婚,之後與一名黎姓商人再婚,幾年後離異<ref>{{Cite book|title=戲劇的人生|last=梅|first=綺|publisher=文宗出版社|year=1956|isbn=|location=香港|pages=}}</ref>。
1941年,香港即將被[[日軍]]攻佔的前夕,她突然與電影明星[[張瑛]]閃電式結婚。[[香港淪陷]]時曾被[[日軍|獸兵]]當着丈夫張瑛面前強姦,他無力相救此事一直成為心結終告離異,這場“兒戲式”的婚姻只維持了3年多時間。到[[日本投降]]後,他們也宣告離婚。此後,江端儀在上海與一位已有妻室的富家子弟結婚。1949年,他們全家從上海逃難到香港。1957年,江端儀第二次離婚。


江端儀遭遇兩次婚姻失敗,加上作為演員年齡已經偏大(30多歲),在演藝界面臨生存壓力,健康狀況本來就不佳,到1957年底,她因為患嚴重的胃潰瘍纏綿病榻,性命垂危。這時,另一藝員[[紫羅蓮]](鄒潔蓮)不斷向她傳福音,要她相信[[耶穌]],江端儀面臨生死關頭,在病榻上決定相信耶穌,悔改以往。不久江端儀身體康復,於是開始熱切地在香港九龍各處禮拜堂作見證,引起不小的轟動。同時,她參加了[[中華傳道會]]主辦的“培靈學院”<ref>業餘夜校性質</ref>,熱心追求查考聖經。
江端儀遭遇兩次婚姻失敗,加上作為演員年齡已經偏大(30多歲),在演藝界面臨生存壓力,健康狀況本來就不佳,到1957年底,她因為患嚴重的胃潰瘍纏綿病榻,性命垂危。這時,另一藝員[[紫羅蓮]](鄒潔蓮)不斷向她傳福音,要她相信[[耶穌]],江端儀面臨生死關頭,在病榻上決定相信耶穌,悔改以往。不久江端儀身體康復,於是開始熱切地在香港九龍各處禮拜堂作見證,引起不小的轟動。同時,她參加了[[中華傳道會]]主辦的“培靈學院”<ref>業餘夜校性質</ref>,熱心追求查考聖經。

2020年6月28日 (日) 09:17的版本

梅綺
女演员
本名江端儀
罗马拼音
Mui Yee
国籍 英國國民(海外)
民族漢族
籍贯廣東省南海縣
出生(1922-11-30)1922年11月30日
逝世1966年8月17日(1966歲—08—17)(43歲)
职业演員
宗教信仰基督教
配偶張瑛
1941年结婚—1944年離婚)

黎子玉(?-1957)
儿女一子兩女
長女:張路得
次女:黎安琪
出道日期1937年
出道作品百戰餘生
代表作品《生命證道集》
活跃年代1940年代-1950年代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江端儀(1922年11月30日—1966年8月17日),1940年代-1950年代香港電影女明星(藝名梅綺),新約教會的重建人。

演員生涯

江端儀原籍廣東省南海縣,1923年出生於北京。江家是一名門望族,江端儀的祖父是廣東太史公江孔殷,父親是民國時期的國會議員,叔父是粵曲名作家南海十三郎江譽鏐。江端儀容貌姣好,6歲時便開始客串童星,演出《聰明笨伯》;1937年(14歲)正式從影,取藝名梅綺。參演的第一部是電影《百戰餘生》(1937)。 江從影共23年時間,主演過70餘部影片。

主要作品

  • 《百戰餘生》(1937年)
  • 《夜上海》(1941年)
  • 《蝴蝶夫人》(1948年)
  • 《此恨綿綿無絕期》(1948年)
  • 《郎是春日風》(1949年)
  • 《家》(1953年)
  • 《日出》(1953年)
  • 《金蘭姊妹》(1954年)
  • 《發達之人》(1956年)
  • 《金山大少》(1959年)
  • 《哪吒劈山救母》(1960年)

她戲路較廣,曾演過女傭、交際花、無知少女、冷血兇手等各種角色,均能演得生動稱職,被譽為是粵語電影界的第一位電影皇后紅星。

江端儀也曾演過粵劇抗日戰爭期間,與名伶馬師曾於廣西太平劇團演出。1956年,任劍輝白雪仙成立「仙鳳鳴劇團」,上演唐滌生編劇的《紅樓夢》,梅綺客串飾演薛寶釵一角,這是她在香港粵劇舞臺上唯一的演出。她也拍過幾部粵語戲曲片,其告別作《哪吒劈山救母》(1960)便是其一。

梅綺已“死”

江端儀幼年在上海時,即被信仰基督教的母親帶到教堂領洗。江端儀雖然年紀很輕就在演藝事業上取得成功,但常感歎心靈空虛,在1939年曾二度自殺未遂。

1937年,梅綺在香港拍電影時與張瑛認識,繼而相戀,1941年12月5日,二人在香港結婚。後香港淪陷,為避免遭日本人利用,他們與不少影人都設法逃離香港,輾轉到了廣州灣廣西等地區謀生。期間梅綺曾與馬師曾合演粵劇、開過小店、做過貿易生意,及在廣西誕下一女,戰後才返回香港。1946年與張瑛離婚,之後與一名黎姓商人再婚,幾年後離異[1]

江端儀遭遇兩次婚姻失敗,加上作為演員年齡已經偏大(30多歲),在演藝界面臨生存壓力,健康狀況本來就不佳,到1957年底,她因為患嚴重的胃潰瘍纏綿病榻,性命垂危。這時,另一藝員紫羅蓮(鄒潔蓮)不斷向她傳福音,要她相信耶穌,江端儀面臨生死關頭,在病榻上決定相信耶穌,悔改以往。不久江端儀身體康復,於是開始熱切地在香港九龍各處禮拜堂作見證,引起不小的轟動。同時,她參加了中華傳道會主辦的“培靈學院”[2],熱心追求查考聖經。

1959年9月21日,江端儀在拍攝《哪吒劈山救母》劇中投海一幕時,突然決定乘此機會,就此結束過去的生涯,她從海水中上來以後,不久就正式宣佈脫離影壇,從前的梅綺已“死”,自己日後將專門從事傳道工作,引起極大轟動。

重建新約教會

脫離影壇後,江端儀忙於到處作見證,逐漸感到需要加強能力。1961年5月,她聽從一位靈恩派牧師的勸告,苦苦禁食多日禱告,到7月自稱經歷了聖靈充滿,經驗到舌音方言。一次,在香港一個禮拜堂,一名外籍老年靈恩派傳教士在講臺上指著江端儀說預言,說上帝立她做時代的先知。此後,她便自認是末後日子上帝所重用的「東方大先知」[3] ,在到處講道時,指責各主流宗派教會不相信靈恩是大罪,並開始說預言。翌年,江端儀又在密室中祈禱200多天,寫成了《生命證道集》,自稱從上帝得到啟示,要在末後日子傳講“血、水、聖靈的全備真理”。認為各教派均已背離真道:新派神學否定十架,不接受寶血;基要派雖然持守正確救恩,卻否定靈恩,是抵擋聖靈;而靈恩派雖然傳講寶血及聖靈,教會組織卻是人意的宗派組織,忽略了靈浸的目的是為了建立新約教會的真道(水)。因此各宗派都沒有純全的道理,惟有她所領受的血、水、聖靈才是全備真理。

1963年7月,江端儀在香港重建了新約教會,這也是歷史上第一個發源於香港的獨立教派。[來源請求]她認為自己重建的新約教會才是唯一受聖靈感召的真教會,是在重新建立新約初期原始正統的教會,因此鼓勵其他基督徒,都當「拆毀、拔出」,脫離公會宗派[4]

隨後江端儀赴新加坡馬來西亞,吸引到一批對自己原宗派不滿的信徒,脫離原宗派,建立了11個教會,分佈在檳城、雙溪大年、太平、怡保吉隆玻、新加坡等地,其中新加坡、檳城、吉隆玻3地人數較多。[5]

1964年,江端儀預言1966年全地將有大復興,新約教會的信仰將會廣泛傳開,聖靈的流要從日出之地(東方)神所建立的新約教會流到日落之處(西方)。

1960年代初,臺灣地方教會(外界常稱其為聚會所)發生大分裂[6],於是在1965年底,江端儀到臺灣傳道,吸引到不少離開地方教會的信徒[7],成立了30多處新約教會,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是來自台南洪以利亞(洪三期),他得到江端儀的重用,把他調到臺北,讓他帶領臺灣最大的新約教會,後發展為錫安山

江的教導引起當時許多教派的強烈批評,指其拆毀及分裂教會,甚至有人斥她被“邪靈充滿”[8]

新約教會在中國大陸地區被認定為邪教組織。

1966年,於8月17日13時許,江端儀的舌癌再度發作,不久去世,年僅43歲。[9]

1966年8月31日(星期日)上午11時在香港萬國殯儀館的「伊甸廳」舉行喪禮,不設靈堂,謝絕花牌輓聯遺體著樸素的淺藍色長衫不化妝。

梅綺的第一任丈夫為著名演員張瑛;第二任丈夫黎子玉先生為商人,梅綺共育有一子兩女。長女張路得,次女黎安琪

著作

  • 《生命證道集》

注釋

  1. ^ 梅, 綺. 戲劇的人生. 香港: 文宗出版社. 1956. 
  2. ^ 業餘夜校性質
  3. ^ 詳參江端儀所著《生命證道集》
  4. ^ 郭鳴琴,1997年
  5. ^ 檳城地方教會的鄧沛然起初極力支持江端儀,每月供給她奉獻幾千元,但後來他仍然堅持地方教會應該由地方自治,不允許江端儀控制檳城教會。江端儀寫信責備鄧沛然,因此兩人決裂。
  6. ^ 史伯誠徐爾建等人帶領臺灣南部的大批信徒離開地方教會的事件
  7. ^ 江端儀承認,新約教會的初期信徒,有80%-90%來自於地方教會的背景。
  8. ^ 吳恩溥:辨別聖靈與邪靈
  9. ^ 江端儀曾預言自己死後三日將會復活,不過,她的信徒等候多日,死人復活的奇跡並未發生。

參考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