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民主進步黨: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KO.135留言 | 贡献
KO.135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463行: 第463行:
|
|
|-----
|-----

===總統選舉方面===
===總統選舉方面===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2008年1月26日 (六) 20:45的版本

民主進步黨
主席陳水扁(现由謝長廷代理)
秘书长李應元
榮譽主席江鵬堅(创黨主席)
成立1986年9月28日
台灣台北市圓山大飯店
总部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30號10樓
党员約544,515人(2006年止)
政治立場自由主義
民主主義
臺灣獨立
臺灣民族主义
国际组织國際自由聯盟
官方网站
http://www.dpp.org.tw/

民主進步黨英文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DPP),簡稱民進黨1986年臺灣解嚴前率先成立,2000年起成為中華民國臺灣)的執政黨。主張臺灣本土化臺灣主體性臺灣獨立

歷史

黨外時期

1949年中國國民黨政府撤退到臺灣後,宣布「戒嚴」長達三十餘年,此間並無民主可言,然而仍有部分黨外人士爭取民主與自由。黨外聲勢逐漸發展壯大,1979年美麗島事件可以說是黨外運動的高潮,施明德黃信介林義雄呂秀蓮姚嘉文等多人因此入獄。

1980年代,這股黨外實力逐漸組合、統一,並最終在1986年9月28日由132名與會的黨外後援會,在台北圓山大飯店宣佈組建民主進步黨[1]

在野黨時期

1986年,組黨後的民進黨參加第一次的立法委員國大代表選舉,總得票率都在20%以上。此後民進黨也發動了多次街頭遊行活動,爭取當局解除戒嚴、爭取民代直選與一系列的公共政策調整。初期的民進黨雖視自己為臺灣的“本土政黨”,將國民黨政府稱為“外來政權”,但主要的政見還是爭取民主自由,讓被限制政治權利的台灣人民,有更多的參政、議政權。

在此時,民進黨主要通過發動遊行、暴力流血衝突等手段與政府鬥爭,非支持者稱民進黨是“街頭黨”。民進黨成立之初並未得到國民黨的承認,但仍然於同年11月10日拒絕國民黨的要求,如期舉行第一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選出江鵬堅為創黨主席。民進黨創黨黨綱中明定:臺灣的前途由臺灣全體住民,以自由、自主、普通、公正、平等的方式共同決定,標舉出臺灣住民自決的主張。

1987年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宣佈解除戒嚴令,解除報禁、黨禁,民進黨繼續參與臺灣政治,要求總統直選。民進黨通過了“四個如果”的決議文,稱只有在國民黨出賣臺灣人民利益、中共統一臺灣等四個條件成為現實時,民進黨才會支持臺灣獨立。1989年的臺灣縣市長與立委選舉中,民進黨的支持率持續上升。

1991年,民進黨於第五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通過台獨黨綱,黨綱第一條便宣佈民進黨的基本主張是“通過以住民自決的方式,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臺灣共和國,首次將台獨的主張提升到黨的主要目標,標誌着民進黨正式成為支持台獨的本土政黨。

1992年的立委選舉中,民進黨得票率達33%,次年的縣市長選舉的得票率已經達到44%。

1994年,在台北市長的選戰當中,民進黨推出高民意支持的立法委員陳水扁以「快樂 希望 陳水扁」為主軸與新黨趙少康、尋求連任的中國國民黨黃大洲競選,並最後贏得勝選。台北市的選民,有相當數量是長久以來極力支持國民黨的外省人族群,陳水扁能夠當選首都市長,顯示民進黨已經能夠藉由國民黨的分裂而與其相互抗衡。

1995年5月,施明德擔任黨主席後,積極為民進黨過去的反對形象做轉型,施於1995年9月對外,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一場國際記者會上表示「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民進黨執政,不必也不會宣佈台灣獨立……」,解除國際社會對於民進黨執政的疑慮。

並對內主張政治大聯合,社會大和解,企圖化解長期的族群對立,在1995年12月14日施率領民進黨重要幹部邱義仁林濁水與當時敵對的政黨新黨黨揆,在國會進行歷史性的會晤,但卻遭黨內基層支持者的誤解並被辱罵。而許信良針對兩岸政策也提出「大膽西進」的前瞻主張,兩位黨主席對於民進黨的路線有著不同的思維,但始終無法成為黨內主流意識。

1996年是中華民國總統首次直接選舉,民進黨推選早期的台獨宣導者彭明敏參選,但因中國國民黨候選人李登輝散發出的魅力及對於本省籍選民的強大號召力而慘敗。此次選舉失敗,黨主席施明德辭去黨主席職務以示負責。但在地方上,民進黨的勢力依然強勁。

1997年的縣市長選舉中,民進黨贏得了全台12個縣市的執政權,首次超過中國國民黨的縣市長席次,「綠色執政」下的人口已占全台灣總人口的71.59%,民進黨「以地方包圍中央」的選舉路線於焉產生。1998年臺北高雄直轄市市長選舉,在台北市市長選戰中,施政滿意度高達7成,被外界甚為看好有機會連任的市長陳水扁,敗給了形象清新的馬英九,失去了臺北市的執政權。

一般認為,馬英九勝選的原因,除了馬英九個人的魅力之外,時任國民黨主席的總統李登輝拉起馬英九的手,喊出「新台灣人,也使其民調大漲;甚至有人認為,陳水扁「急就章」的廢公娼政策,由於毫無配套措施來保障公娼的生存權,引起公娼的強烈抗議,選民普遍同情公娼,因此投票給馬英九來抵制陳水扁。不過更基本的原因,還是台北市的選民結構當中藍大勝於綠,加上陳水扁自身統獨傾向,引起的市民疑慮所致。

但在高雄市長選戰中,不被外界看好的謝長廷卻因對手尋求連任的時任高雄市市長吳敦義選舉策略(在電視廣告中邀請白冰冰控訴為白曉燕命案嫌犯擔任辯護律師的謝長廷「不是人」)引發民眾反感而意外地以些微差距勝選,南台灣縣市全面由民進黨執政的綠色執政版圖情勢首次出現。

1999年,為因應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民進黨基本政策作了重大改變,通過重要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承認台灣已是獨立的國家,國號就是「中華民國」,爭取更多的中間選民認同。並在隨後推選落選的前臺北市長陳水扁與美麗島事件參與人、時任桃園縣縣長呂秀蓮參選正副總統選舉,選戰過程原本不被外界看好,但由於發生興票案,使得宋楚瑜支持度跌至谷底,在由邱義仁張俊雄吳乃仁為首的民進黨競選團隊的操盤下加上陳水扁提出的新中間路線以及李遠哲以「相信改革的力量」支持陳水扁,獲得許多的中立選民支持,最後與宋楚瑜以2.5%差距勝選,實現台灣歷史上的首次藉由民主政黨輪替。

執政黨時期

民進黨執政之初,面臨多次政治危機,在政治上:為了安定,陳水扁以國民黨籍的國防部唐飛行政院長,游錫堃為副院長。由於新政府剛成立3個月不到,即發生“八掌溪事件”。在“八掌溪事件”中,由於行政部門的反應緩慢,導致了四名工人的死亡。游錫堃主動請辭,由張俊雄接任。

而“核四風波”則是結束民進黨與在野黨「蜜月期」並開啟民進黨執政期間朝野惡鬥的重大事件。由於民進黨執政前始終主張“非核家園”的理念,執政後面對過去長期支持民進黨的反核團體與前主席林義雄、施明德等人要求兌現政治承諾的重大壓力。

由於停建核四與唐飛的主張相左,故唐飛被去職,由副院長張俊雄接任行政院長,張俊雄上臺後,在陳水扁總統於總統府會見國民黨主席連戰時,宣佈停建正在建設中的核四,引發政治風波,國民黨與連戰感到深受羞辱,在野的國民黨立委甚至發動連署罷免陳水扁。在司法院大法官作出釋字五二○號解釋,認為行政院並無逕行停止經立法院通過預算之重大政策執行之權限後,民進黨最終妥協,行政院宣佈復建核四。而核四的停建造成了財政上重大損失,營建核四的成本增加,影響民眾對民進黨政權的信心,台灣的股市由上萬點(10393)的指數一路跌至最低3411點。

儘管面臨重重危機,民進黨還是獲得了2001年立委選舉的勝利,而從2002年新科立委就職後,台灣政治局面形成了「泛綠」與「泛藍」兩大勢力,民進黨首次成為國會的第一大黨與另一“泛綠”政黨臺灣團結聯盟一起,基本上能夠控制國會,然而立法院的多數席次直至目前仍然由泛藍政黨掌握。

由於總統府與黨中央雙方經常立場不同調的關係,陳水扁於2002年7月14日接任民進黨黨主席,引來了一陣批評聲浪,認為是違背了建黨之初反民進黨時提出的理念:黨、政、軍的分離,並批評成為陳水扁的“一言堂”,對於外界諸多的質疑,民進黨解釋這是「黨政同步」並非「黨國不分」。

2004年執政時期

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期間,泛藍的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整合成功,形成2000年無法出現的「連宋配」,而民進黨依舊以「水蓮配」尋求連任。民進黨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是十分成功的,再加上陳水扁2003年10月過境美國出席多個公開場合,宣揚其在外交上的成就,使陳呂與連宋的民調差距從2003年3月最高時的15%左右已經縮小到3%的誤差範圍以內,總統府祕書長邱義仁形容這次選舉將會是「割喉戰」,綠軍險勝40萬票。

不過也有人評論,民調數位拉近主要並不是由於民進黨的支持度上昇(泛綠的支持度始終維持在30%到40%之間),而是由於泛藍的支持度不斷下滑,很多選民從原先的支持泛藍改為不表態。此次選戰空前激烈,泛綠與泛藍支持者立場十分鮮明,泛綠政營再2003年2月28日由民進黨發動228牽手護台灣大遊行民調支持度來到最高點,但在最後投票之前一周,由通緝潛逃海外的前東帝士集團董事長陳由豪,爆出政治獻金與「大老說」,牽扯出立委沈富雄,在最後倒數48小時的投票中,沈富雄召開記者會以「三個可能」和「四個可能」試圖化解危機。(在2006年5月29日,沈富雄終於公開承認陳由豪確實曾去見過陳水扁之妻吳淑珍。)

而在2004年3月19日最後倒數24小時,又再度戲劇性的發生了319槍擊案,國民黨當晚質疑槍擊案為假,2004年3月20日最後民進黨的「水蓮配」以三萬票的0.228%的距連任成功。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三一九槍擊事件條目)

2004年年底的立法委員選舉中,陳水扁挾著2004總統大選期間過半的選票實力,訂出101席國會過半數的目標,並一連拋出制定「台灣新憲法」「軍購案」等議題,但最後雖然在立法院席次由87席變為89席,增加2席,但無達到目標,承認敗選而請辭民進黨主席職務,其職務由立法院總召柯建銘暫時代理主席,1月27日由總統府秘書長蘇貞昌正式接任。

2005年執政時期

立委敗選後,總統府與民進黨中央開始考慮和解可能性,2005年2月高雄市長謝長廷,升任行政院院長,並提出“和解共生”的訴求。2005年2月24日,「扁宋會」於台北賓館登場,陳水扁總統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經過近兩小時會談後,就「兩岸和平、國防安全、族群和諧」確立十點共識並發表聯合聲明,強調將以「中華民國為最大公約數」。「扁宋會」為政黨和解邁向了一大步,但在日後卻引發了諸多的危機,頃向獨派的台獨大老、臺聯黨與前總統李登輝一路反彈聲浪讓民進黨備受嚴重的壓力;親民黨在國會上似乎與黨中央沒有與民進黨和解的同調,也埋下黨員出走、重返國民黨等泡沫化的危機。

2005年5月14日,首次舉行也是末代的「任務型國代選舉」,投票率低落,但民進黨得票率創新高,成為短暫過半的「任務型國大」第一大黨,並與中國國民黨陽明山中山樓聯手主導憲法條文修正。

2005年7月,爆發高雄捷運泰勞暴動事件,導致勞委會主委陳菊、高雄市代理市長陳其邁自請下台,之後陸續意外牽扯出高雄捷運外勞弊案,涉及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涉嫌官商勾結弊端。在陳哲男的官商關係進一步被揭發後,民進黨要求開除陳哲男的聲浪愈來愈大,儘管陳哲男宣布退黨,但民進黨仍然開除他的黨籍。

2005年年底的2005年中華民國三合一選舉,由於民進黨中央高層的弊案接連不斷,再加上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人氣光環下,嚴重衝擊民進黨選情,在2005年12月3日,投票結果,民進黨在全台灣執政版圖萎縮至南部六縣市,長年執政的台北縣、宜蘭縣也失守,是民進黨創黨以來最大慘敗,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在17個縣市獲勝,蘇貞昌辭去民進黨黨主席。

2005年12月7日,民進黨中常會沒有以傳統的由總召暫任方式,推舉決定由副總統呂秀蓮代理黨主席,但呂秀蓮以「任代主席只是在替總統看守黨中央」來揶揄總統陳水扁,引起陳水扁不滿,指呂秀蓮「吃人夠夠」(台灣俚語;即得寸進尺),2005年12月12日,她宣布請辭民進黨代理主席,但12月14日又接受黨的挽留,答應留任至2006年1月的黨主席選舉,2006年1月15日,游錫堃當選黨主席並於1月26日就職,1月24日前主席林義雄退出民進黨。由於高雄市接連發生弊案以及選舉失敗陰霾下,訴求“和解共生”的謝長廷以“堅持理念,分擔責任”請辭行政院長,1月25日由蘇貞昌接任行政院長。

2006年執政時期

2006年起,總統陳水扁週遭人士陸續傳出多起弊案,主要有總統女婿趙建銘涉及台開案、總統夫人吳淑珍被控收受Sogo百貨公司禮券並介入該公司經營權之爭、炒作股票、總統府的國務機要費案等,讓陳水扁的聲望不斷下跌。

2006年5月31日,陳水扁宣示「三個決定」(自清、革新、權力下放)與「一個決心」(說到做到、堅持到底),交出黨政權力,尊重行政院職權。但在當時,司法機構尚未確認陳水扁直接牽涉任何一件弊案,因此陳水扁在阿扁總統電子報上尊重司法、支持司法、相信司法。

2006年6月,中國國民黨立委丁守中親民黨立委呂學樟等人,以「財政崩盤」、「毀憲亂法」為由,分別提出「對陳水扁總統提出罷免案」,並獲得中國國民黨與親民黨全部黨籍立法委員連署,超過提案門檻,交付立法院表決。於6月27日表決時,民進黨動員黨籍立委不進場投票,台聯則動員集體投廢票,因此雖然中國國民黨、親民黨及無黨籍立委皆投贊成票,但仍未超過三分之二立法委員同意之法定門檻,該總統罷免案不成立,因此依法無法再舉行罷免總統之公民投票,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在8月7日,寫了一封《給總統陳水扁的信函》,並於8月10日起發動「百萬人民倒扁運動」、要求陳水扁總統能主動辭職下臺。

2007年執政時期

2007年2月,民進黨2008年總統提名黨內初選開始,副總統呂秀蓮、行政院長蘇貞昌、黨主席游錫堃與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分別投入黨內初選。5月6日,民進黨舉行黨員投票,最後由謝長廷代表民主進步黨出線。5月12日,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辭去行政院長職務,5月14日,陳水扁總統宣布張俊雄再次回任行政院長一職。8月15日,謝長廷宣布與蘇貞昌達成正副手共識,角逐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

2008年執政時期

由於過度操作意識形態與粗暴語言的結果,在2008年立委選舉中,民進黨取得創黨以來的最嚴重慘敗,幾乎全軍覆沒,113席立法院席次只取得27席,造成「朝極小野極大」的情況。陳水扁因而辭去黨主席一職,泛藍則取得超過四分之三席次,於25個縣市、直轄市當中,取得15個縣市、直轄市的所有席次,席次比例亦在立法院形成一黨獨大之局面,二月一日第七屆立法委員就職之後,將嚴重影響其後管治及3月進行的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

執政時期的經濟表現

世界經濟論壇(WEF)公佈「2004-200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成長競爭力指數(GCI)排名從去年的第五名晉升為第四,並在亞洲地區持續保持領先地位。WEF的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被視為是最權威的競爭力評比與分析,台灣競爭力多年來一直名列前茅,面對歐美先進國家,今年更是提升為第四名,在WEF發布的新聞稿的標題中,開宗明義就強調台灣的成就。WEF說,在亞洲地區,台灣與排名第七的新加坡繼續領先各國,台灣在科技領域排名顯著,僅次於美國,而新加坡則在總體經濟環境品質部分居第一。英國經濟學人智庫所發布的「二○○六至二○一○年全球經商環境排行榜」,台灣排名從第二十一名進步為第十九名,在亞洲國家中僅次於新加坡與香港。

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2006-200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成長競爭力指數(GCI)排名從去年的第八名跌落至第十三名(然而也必需指出,成長競爭力指數的計算方法在07年有大幅度改變,而幾乎所有改變都是不利於台灣的,亦即是,如果這個改變是早十年推行,此排名的急跌也會早十年出現),在亞洲地區也由第二退至第四台灣在WEF的歷年競爭力評比中首度跌落十名之外;在亞洲地區,台灣過去維持第二,僅落後新加坡,今年也被日本與香港超越。瑞士洛桑管理學院 (IMD)2006年5月發佈世界競爭力報告,台灣從第十一退步為第十八,在亞洲也是落於香港、新加坡、日本之後。

台灣的國際競爭力與投資環境排名一覽。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認定整體國家競爭力為18名。世界經濟論壇認定成長競爭力與商業競爭力分別為第6名與第21名。瑞士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認定投資環境為第6名。英國經濟學人資訊中心認定未來五年經商環境2006年2010年為第19名。

政府所推動的「兩兆雙星」當中,2006年半導體產值有一兆兩千兩百五十九億元,LCD產值一兆八百億元,數位內容產值三千七百億元,生技產值一千八百二十二億元。台灣是十二吋晶圓廠全球密度最高的國家,TFT也是全球最大供應國。並持續擴增全台高科技園區(篤行園區、銅鑼園區、龍潭通訊園區、竹科宜蘭園區之增建;南部科學工業園區亦新增路竹與台南園區,中科亦獲核定建設台中與雲林基地)[2]。而美國BusinessWeek調查2007年全球資訊科技業一百強排名,台灣廠商有14家上榜,僅次於美國的44家,遠勝日本的7家及中港的3家及南韓的1家,連續二年(2006年-2007年)為亞洲之冠。

2007年台灣高速鐵路全面通行之後,引發另一波就業潮與購屋潮。2007年4月份間台灣股市一度突破八千點大關,成為自2001年來最表現最佳的一年;2007年6月台灣股市更一舉突破九千點大關,七月中旬挑戰九千五百點,《今周刊》發行人謝金河則表示,今年股市是有史以來體質最健全的一次多頭[3]。民進黨執政後也完成了中正機場第二航廈、高雄小港機場擴建工程、台北縣汐止至五堵高架化鐵路,再者如:改善大高雄飲水、基隆河員山子分洪道與汐止基隆河整治工程等也是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完成。在金融方面至今已成功打消呆帳近2兆元,至2005年1月時,逾放比降到3.67%,國民黨執政時期常發生的銀行與農漁會擠兌現象,在民進黨主政時已趨於罕見。

2006年4月21日行政院主計處發布3月份失業率為3.87%。控制通貨膨脹方面消費者物價指數由2000年100.01至2006年來到104.08(基期為2001年)。在貧富差距方面,將五等分大島指數(所得差距倍數)由01年開始逐年縮小,改善了90年代不斷惡化的所得分配,由6.391倍至06年為6.006倍,而政府移轉的效果由00年首次突破1倍,並逐年提昇至06年達到1.448倍,而台灣大島指數6.0 倍的表現略優於南韓的6.8倍,遠優於新加坡的20.19倍,香港的26倍(香港貧富差距嚴重居全球第三)。而除了01年衝擊造成經濟衰退外,經濟成長率均優於先進國家平均表現,且這樣的成長是全體所得的提昇,根據主計處所作的95年家庭收支調查,可以得知所有等分的家庭除了01年外在名目上可支配所得或實質上可支配所得皆有成長。然而,亦有評論指出民進黨透過曲解統計數字的方式,企圖營造經濟建全發展的假象,而忽略了台灣正在M型社會化的事實。對此,陳水扁於2008年元旦祝詞中,將其歸罪於民間「對中國大陸毫無節制與管理的投資」。


[1]

兩岸關係主張

在野時期

為了積極爭取所謂中間選民的支持,民進黨領導階層自1995年開始,先後提出「大膽西進」、「大聯合」、「大和解」等主張。但是民進黨於2000年成為執政黨後,黨內對於臺灣前途及國家定位問題乃至對中國大陸經貿政策,在堅持以「台灣主體性」的前提下,陷於多元論述的狀態。

  • 1987年4月17日 — 全國黨員代表大會決議,主張台灣國際主權獨立,不屬於以北京為首都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通過「四個如果」決議文。
  • 1995年3月 — 許信良主席出版《新興民族》,為其大膽西進的主張取得理論基礎。
  • 1995年6月10日,民進黨青年世代周奕成等發表《台灣獨立運動的新世代綱領》,強調台獨的正面意涵。
  • 1995年9月 — 施明德主席在美國表示「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民進黨執政,不必也不會宣佈台灣獨立」。
  • 1995年12月6日 — 中常會發佈「迎接大和解時代的來臨」新聞稿,建立「大和解」的自信與共識,才足以抵擋來自中國的威脅與挑戰,從根本上解除台海的緊張。
  • 1996年7月,根據陳水扁的建議,於中央黨部成立中國事務部。12月11日,中常會通過國家發展會議「兩岸關係」議題,確立「台灣優先,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則。。
  • 1998年2月13日 — 民進黨中國政策研討會﹐黨內達成對「台、中雙邊談判的基本原則」、「全方位的台、中互動關係」、「強本西進取代戒急用忍」之三大共識。
  • 1998年10月14日 — 中常會發表對辜、江會談之聲明,並提出台、中雙邊對話的五點原則。
  • 1999年5月8日 — 舉行第八屆第二次全國黨代表大會,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

執政時期

  • 2000年5月20日 — 陳水扁就職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於就職典禮演說中提出「四不一沒有」主張。
  • 2002年8月2日 — 陳水扁總統在世界台灣同鄉聯合會—第二十九屆東京年會上提出一邊一國論。
  • 2006年1月1日 — 陳水扁總統宣布緊縮兩岸政策,將由“積極開放,有效管理”轉變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
  • 2006年1月26日 — 民進黨主席游錫堃就職典禮時,陳水扁總統指示:民進黨應進行中國政策大辯論。
  • 2006年1月29日 — 陳水扁總統在春節談話中表示考慮是否要廢除國統會、廢除國統綱領
  • 2006年2月7日 — 民進黨發布新聞稿「邁向正常國家 廢除國統綱領」。之後原訂於3月舉行中國政策大辯論,由於行政院發布「積極管理」政策,引起預定參加辯論之部分人選反彈、退出辯論,辯論會因而取消。
  • 2007年3月4日 — 陳水扁總統在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二十五周年慶晚宴上,提出台灣要獨立台灣要正名、台灣要新憲、台灣要發展,台灣沒有左右問題,只有問題的「四要一沒有」訴求。

組織架構

民進黨全國代表大會為黨的最高權力機構,每一年由中央執行委員會召集一次,主要職責是修改黨綱、黨章、選舉或罷免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等。而中央執行委員會則是常設的權力機構,共有委員35人(包括黨主席),中執會執行委員(中執委)職務也是各派系爭奪的焦點,委員中14人為常務執行委員(中常委)。黨主席為黨員直選,任期2年,可連任1次。中央評議委員會有委員11人,對黨的各項工作進行監督,有全代會選舉產生。中央黨部還下設國際事務部、中國事務部、組織推廣部、文化宣傳部、社會發展部、婦女發展部、青年發展部、族群事務部等8個部,財務委員會、政策委員會等2個會,以及一個民意調查中心和“臺灣民主學校”。民進黨也在各地方設立海外黨部、地方黨部與基層組織。目前有黨員約40多萬。

黨中央領導成員

歷任黨主席

任届 姓名 當选方式 任期 簡歷
1 江鵬堅 黨員直選 1986年-1987年 民進黨建黨元老,台大法律系畢業,為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
2 姚嘉文 黨員直選 1987年-1988年 台大法律系畢業,美麗島事件當事人之一,曾被捕入獄;時任立委、現考試院長。
3
4
黃信介 黨員直選 1988年-1991年 台灣地方行政專科學校畢業,美麗島事件當事人之一,因而入獄8年;時任立委。
5 許信良 黨員直選 1991年-1993年 政治大學政治系畢業,美麗島雜誌雜誌社社長,時任桃園縣長、總統府資政。
6 施明德 黨員直選 1994年-1996年 陸軍炮兵學校畢業,1980年美麗島事件主要領導者。1984、2007年獲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2006年9月,「百萬人反貪腐倒扁運動」總召集人。
7 許信良 黨員直選 1996年-1998年 (第二次就任)
8 林義雄 黨員直選 1998年-2000年 台大法律系畢業,律師,前省議員。美麗島事件參與者之一。
9 謝長廷 黨員直選 2000年-2002年 台大法律系畢業,日本京都大學法學(法哲學)博士課程修了。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時任立委、高雄市長、行政院長,將代表民進黨參選2008年總統大選
10
11
陳水扁 總統兼任 2000年-2002年
(有实无名)
2002年-2004年
2007年-2008年
台大法律系畢業,為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時任立委、台北市長,現任中華民國總統
補選 蘇貞昌 2005年 台大法律系畢業,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時任立委、台北縣長、總統府秘書長與中華民國行政院長
補選 游錫堃 2006年-2007年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畢業,時任總統府秘書長、行政院長。
代理 謝長廷 2008年- 台大法律系畢業,日本京都大學法學(法哲學)博士課程修了。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時任立委、高雄市長、行政院長,將代表民進黨參選2008年總統大選

黨內派系

簡介

民进党成立之初是反国民党政治势力的联合体,是在野政治明星及地方山头的结合体。由于各领导人政治阅历及社会、经济基础的不同,彼此在政治观念、运动路线等方面存有较大的分歧,形成形态各异的诸多山头派系。主要有党外编联会人马形成的新潮流系,党外公政会中“美丽岛连线”人马形成的美麗島系,还有原党外公政会的康系、前进系和超派系等。随着台湾政治形势的发展,各派系势力不断变化,并重新分化组合,康系瓦解,分别被美丽岛系和新潮流系所收编,前进系亦并入美丽岛系。

长期以来,民进党内存在着「新潮流系」与「美丽岛系」之间的较量。两大派系在运动目标、政治路线,以及国民党政权性质和台湾前途走向等方面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歧异,某些总是甚至严重对立,斗争异常激烈。美丽岛倾向于温和的体制内抗争,主张对政治民主化的追求优先于“台湾独立”;而新潮流派系强调对国民党统治体制的抗争和群众运动路线,主张对“台湾独立”的追求优先于政治民主化。美丽岛系人数众多、组织涣散、各自为战,成员没有纪律约束,内聚力较差,只有在党内资源重新分配时,才体现出整体运作能力。而新潮流系人数虽少,但以理念作为结合的基础,组织严密,纪律严格,凝聚力强,近年来逐渐到达了控制党权的主导地位。美丽岛系对新潮流系掌握中央权力不满。特别对民进党上层抱持“台独”立场不放持有异议,认为民进党的“台独党”形象严重地影响了民进党得票率的提高,是该党执政的绊脚石。他们宣扬“执政优先论”,主张与在野势力和部分国民党力量结合,早日分享权力。此外,两派在对待“李登辉情绪”、与新党“大和解”、对大陆政策等一系列问题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这些分歧的发展都可能引起民进党内部矛盾的激化,进而导致民进党的分裂。民进党在夺取政权的总目标下,靠“模糊台独”策略,暂时维系了党内的团结,吸纳了台独选票和部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选民。但也因契约埋藏了危机。激进台独势力出走民进党,籌組建國黨就是这种危机的一种反映。

派系解散及黨內勢力重整

2006年7月23日,民進黨全国党员代表大会中,立委王幸男提出的“解散派系”提案,在出席的279位党代表中,获得153票赞成票,以过半票数通过。除了将禁止以派系名义设办公室、招募会员、对外募款,也规定党内公职人员不得加入派系。解散派系的配套措施,将送交下次全代会议决。普遍认为,解散派系对民進黨是一件好事,但也担忧派系地下化会更混乱。

雖然在名義上,民進黨內的派系已經消失,但是事實上,黨內人物的勢力分野依然存在。例如從2007年開始,民進黨開始產生了「十一寇」這個名詞,主要指因主張「西進開放」並且「砲口向內」而被廣播節目「台灣人俱樂部」發動群眾連署抵制的十一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涵蓋的黨內人物以原新潮流系成員為主(但部份媒體並不深究該十一位立委被抵制的真正原因,而逕以「改革vs反改革」或「派系鬥爭(反新潮流系)」的角度視之)。此外,隨著2008年總統大選的到來,媒體報導上也開始產生了所謂「蘇系人馬」、「謝系人馬」等新的黨內勢力。

主要派系

美麗島系,曾與新潮流系一起是建黨之初的兩大派系,以許信良等美麗島事件當事人為代表,但隨著1996年之後許信良的而退黨逐漸沒落,其成員轉入新世紀辦公室新動力辦公室

為了對抗新潮流系強大的政治動員實力,正義連線、福利國連線、新動力辦公室及台獨聯盟合組的鬆散派系聯盟稱為「主流聯盟」,是民進黨內的主要政治力量,而新潮流派系則較為團結,也是黨內影響力最大的派系。

其他資訊及事件

20週年黨慶紀錄片事件

  • 2006年7月初,為了慶祝民進黨創黨20週年,民進黨中央委託民視籌備拍攝紀錄片民主台灣20年》。當時為了強調主題「坦然面對」,民視邀訪許信良、施明德、林義雄等前民進黨主席。沒想到拍攝、採訪過程中,先後發生親綠學者715聲明百萬人民倒扁運動等事件,原本8月中就要完成的這部紀錄片,被迫「調整」內容,直到2006年9月才完成。其中,提供一百多張照片供紀錄片使用的張富忠,因參加百萬人民倒扁運動,不但訪談內容被全部剪掉,甚至連「感謝張富忠提供照片」的字幕都差一點就沒了;受訪的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的鏡頭則只剩下兩句話,施明德、林義雄還勉強被留下一點畫面。至於陳水扁總統,在本片中還是正面陳述;但原本想用陳總統2004年就職畫面,卻因趙建銘的出現而取消。

歷次選舉

立法委員選舉

選舉名稱 得票率 當選席次/總席次 席次百分比
1986年第一屆(增額) 25.16% 12席/73席 < 16% (註)
1989年第一屆(增額) 28.29% 21席/101席 < 21% (註)
1992年第二屆 36.09% 50席/161席 31%
1995年第三屆 33.17% 54席/164席 33%
1998年第四屆 29.56% 70席/225席 31%
2001年第五屆 33.38% 87席/225席 39%
2004年第六屆 35.72% 89席/225席 40%
選舉名稱 區域得票率 區域當選席次 政黨得票率 不分區當選席次 合計當選席次/總席次 席次百分比
2008年第七屆 38.17% 13席 36.91% 14席 27席/113席 24%

註:

  • 1989年之前為第一屆立法院,僅有增額立委部分定期改選,俗稱「萬年國會」的大陸各省份選出的第一屆立委全數自動留任與遞補,不必改選。因此民進黨在立法院內所佔的整體席次比例,遠遠低於選舉所得之比例。立法院自第二屆之後始全面改選,所有席次均由選舉決定,包括以區域與原住民立委單一選票的政黨得票率,來分配政黨不分區立委名額。
  • 第五、六屆立法委員選舉,取得立法院第一大黨,但泛藍聯盟仍掌控立法院多數主導權。
  • 第七屆立委選舉起,適用2005年6月任務型國民大會之修憲規定,立委人數減半,並改採單一選區兩票制,兩票分別決定區域及原住民立委,以及不分區立委。
  • 第七屆立委選舉為創黨後,歷次選舉最大敗選,也是民進黨在立法院內所掌握席次,首度降低至國會全面改選前的比例。

縣市長選舉

歷次選舉名稱 得票率 當選席次
1989年第11屆 38.34% 6
1993年第12屆 41.03% 6
1997年第13屆 43.12% 12
2001年第14屆 45.27% 9
2005年第15屆 41.95% 6
  • 第13屆縣市長選舉,首次超過中國國民黨的縣市長席次,「綠色執政」下的人口占全台灣總人口的71.59%
  • 第15屆縣市長選舉,僅獲得6個席次,連同高雄市,目前全台灣執政縣市共7席。

直轄市長選舉

台北市選舉 候選人 得票率 得票數 當選
1994年第一屆 陳水扁 43.7% 615,090
1998年第二屆 陳水扁 45.9% 688,072
2002年第三屆 李應元 35.9% 488,811
2006年第四屆 謝長廷 40.89% 525,869
  • 台北市除1994年執政4年後,1998年至今未能執政。
高雄市選舉 候選人 得票率 得票數 當選
1994年第一屆 張俊雄 39.3% 289,110
1998年第二屆 謝長廷 48.7% 387,797
2002年第三屆 謝長廷 50% 386,384
2006年第四屆 陳菊 49.41% 379,417
  • 高雄市自1998年開始執政至今。

台灣省長選舉

台灣省選舉 候選人 得票率 得票數 當選
1994年第一屆 陳定南 38.72% 3,254,887
  • 台灣省長選舉僅一屆,在修憲後隨即精簡省組織,改以中央派任省主席。

總統選舉方面

總統選舉方面

選舉名稱 候選人 得票率 得票數 當選
1996年第九屆 彭明敏謝長廷 21.1% 2,274,586
選舉名稱 候選人 得票率 得票數 當選
2000年第十屆 陳水扁呂秀蓮 39.3% 4,977,737
2004年第十一屆 陳水扁呂秀蓮 50.11% 6,471,970
2008年第十二屆 謝長廷蘇貞昌
  • 第十屆總統選舉,首次政黨輪替,成為中華民國執政黨。
  • 第十一屆總統選舉,首次超過半數選票。

注釋

  1. ^ 當時台灣仍在戒嚴時期,組織政黨是國民黨政權所不能允許的。國內外的焦點紛紛集中在當時的總統蔣經國身上,後來蔣經國以『時代在變,潮流在變,環境也在變』默許民進黨的成立。並於1987年宣佈解除實施了三十八年的戒嚴令。
  2. ^ 李心怡:〈六年政績會說話 就等一句公道話〉,《新台灣人》,2006/5/25
  3. ^ 《今周刊》,2007-07-11

相關學術研究書目

(按作者漢語姓氏拼音順序排列)

  • 陳信傑,2000,民主進步黨的創黨過程:外省菁英分子所扮演的角色。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范雲,1994,民主進步黨地方黨部的組織與動員網路的分析。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郭正亮,1998,民進黨轉型之痛。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黃德福,1992,民主進步黨與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台北:時英出版社。
  • Hwang, Ching-chane. 1995. Entrepreneurial Theory of Opposition Movements in One-party Dominant Quasi-democratic Countries. Ph.D. diss.,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 林佳龍,1988,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群眾基礎:台灣選民政黨支持的比較分析(1983-1986年)。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林魏立,1989,反對勢力與「台灣意識」之研究:民國七十六年九月至七十八年二月民進黨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 柳金財,1998,大膽西進?戒急用忍? :民進黨大陸政策。台北:時英。
  • 齊光裕,1996,中華民國的政治發展:民國卅八年以來的變遷。台北:揚智。
  • Rigger, Shelley. 2001. From Opposition to Power: Taiwan's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Boulder, Colo.: L. Rienner Publishers.
  • 吳俊德,2001,民進黨統獨論述之分析。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葉欣怡,2001,台獨論述與民進黨轉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