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象棋: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Lohoilam留言 | 贡献
Lohoilam留言 | 贡献
第415行: 第415行:
男子<P>
男子<P>
1 [[許銀川]]:2639<p>
1 [[許銀川]]:2639<p>
2 呂欽:2627<p>
2 [[呂欽]]:2627<p>
3 趙國榮:2623<p>
3 趙國榮:2623<p>
4 洪智:2618 <p>
4 洪智:2618 <p>
5 蔣川:2617 <p>
5 蔣川:2617 <p>
6 孫勇征:2589<p>
6 孫勇征:2589<p>
7 趙鑫鑫:2586 <p>
7 趙鑫鑫:2586 <p>
8 汪洋:2578 <p>
8 汪洋:2578 <p>
9 王斌:2564<p>
9 王斌:2564<p>
10胡榮華:2555 <p>
10[[胡榮華]]:2555 <p>


==變體==
==變體==

2008年1月31日 (四) 12:31的版本

象棋
象棋棋盤
象棋棋盤和所有棋子的開始位置
玩家數目2
準備時間少於2分鐘
複雜程度中等
策略成分甚高
遊戲時間20分鐘-6小時 (快棋約10分鐘;超快棋甚至只有5分鐘)
運氣成分
所需技巧甚多

象棋,是中國傳統的二人對弈棋類遊戲。其他類似的有國際象棋日本將棋。为与國際象棋等區別,又稱中國象棋,主要流行于華人亞太地區

歷史

源頭

象棋的源頭,目前尚未可以考證。以下是幾種的說法:

  1. 象棋由六博發展而來,傳入印度,發展成為恰圖蘭卡,恰圖蘭卡又與象棋相互融合,發展為今天的象棋、國際象棋
  2. 南北朝時,後周武帝制「像經」,有日月星辰之象,象棋名稱由此而來。
  3. 傳說古代的棋子多以象牙為材料,所以稱為象棋。
  4. 象棋以象為名,而印度多象,是以傳說象棋係由印度發明而傳入中國。(事實上在黃帝時期,中原亦多象)
  5. 黃帝大戰蚩尤,驅猛獸以為陣;象為獸之雄,是以象戰為兵戰。

其中以象棋名稱源自六博棋戲這種觀點最受中國人認同:

  1. 楚辭·招魂》有:「菎蔽象棋,有六博些;分曹並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2. 《說苑》有:「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嘗君,說:『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鬥象棋而舞鄭女。』」

如果是根據以上的內容,在戰國時候六博棋已經在貴族之間流傳開去,並開始以象棋稱呼六博。不過由六博演變為象棋,由始至終只有古籍提過,沒有任何實質的考古證據能夠證明這點。

至於發源地,目前以中國和印度比較可信,兩種學說分歧甚大。第一個原因是中西方(或者中國和鄰近國家)的古代交流極少有史料研究,另一原因是不少中國人富民族性,所以都以「中國發明象棋」這個觀點為基礎去找有利的證據。

近代象棋的形式大致上在北宋末年開始定型,有 32 枚棋子,棋盤中有河界,將帥待在九宮之中。之後象棋更平民化,不少文人雅士都喜愛下象棋,下象棋者更成為一種職業。不過最接近現代中國象棋的是明朝開始,那時棋盤大小定為縱十路橫九路。


古書裡的象棋理論

棋經論 洪邁 南宋

馬飛過角,車便巡河。未得路莫離本位,已得勢便可爭先。鴛鴦馬,內願保塞,騎河炮,河岸攔車,騎河車,禁子得力,兩肋車,助卒過河,正補士,等他車路,背立將,忌炮來攻。我勢弱勿輕進,彼勢強棄便攻。棄子須要得先,捉子莫教輸手。急趨將有后著可行,慢入悻無內子宜動。士象全或可求和,士象無兌他車卒。

算隱著,要成殺局,使急著,恐悻不完。得先時,切忌著忙;輸棋時,還叫定心。子力猛,局中尋勝;子力寬,即便求和。

順手炮,列手炮,補士要牢;士角炮,急使車沖;當頭炮,橫車將路;破象局,中心進卒;解馬局,車炮先行;巡河車,趕子有功;歸心炮,破象得法;轆轤炮,抵敵最妙;重疊車,兌子最宜。

夫弈棋者,要專心、絕慮,靜算待敵,坦然無喜怒掛懷。大抵一局之中,千變萬化。如車前馬后,發炮逐卒,如電掣雷轟,炮鋪卒行,逼近士、象,如狼奔虎躍。

適情雅趣

順手炮先要車活,列手炮須補士牢,當頭炮橫車將路,破象局中卒必進,棄子須要得先,捉子莫教落后,士象全可去馬兵,士象虧兌他車卒,算隱著要成殺局,使急著須有應子,子力強必須求勝,子力弱即便尋和。

棋盤

象棋的棋盤由九條直線和十條橫線相交而成。棋子放在各條線的相交點上,並在線上移動。

棋盤中間的一行沒有畫上直線,稱為「河界」,通常標上楚河漢界字樣,源自楚漢相爭時的鴻溝,或標上「觀棋不語真君子,起手無回大丈夫」等字樣。

現行的中式記錄方法是:九條直線,

紅方從右到左用漢字「一」至「九」表示,黑方在自己的那一面從右到左用數字「1」至「9」表示。

也就是說,紅方的直線「一」就是黑方的直線「9」,以此類推。

第四條直線(或第 6 條直線)和第六條直線(或第 4 條直線)稱為「兩肋」、「兩肋線」,簡稱「肋」。

棋盤上,劃有斜交叉線而構成「米」字形方格的地方,雙方各有一塊,稱為「九宮格」,簡稱「九宮」,

是將/帥和士活動的地區。

棋子

棋子的顏色分紅和黑(或蓝、绿),雙方各有 16 隻棋子:

分別是一隻( 或帥 )、二隻( 或仕 )、二隻( 或相 )、二隻( 或俥 )、二隻( 或傌 )、二隻( 或炮 )、五隻( 或兵 )。

紅子 黑子 子數 活動範圍 走法 備註
1 九宮格
  • 只可在己方之九宮格內前後左右移動,每次一步
  • 帥、將不可在同一直線上直接照面,如被迫照面即作負論
全局關鍵,被吃掉則輸
2
  • 沿九宮格內的斜線行走,每次一步
行動力較低的棋子,多為防禦將帥用
2
  • 己方範圍,不能過河。
  • 因此總共只有7個位置。
  • 相(象)走田字:每一着斜走兩步(路線如“田”字的對角線)。
  • 塞象眼:當“田”字的中心有棋子,就不能走
與仕/士大致相同。
(多数象棋红子也用) 2 棋盤任何位置
  • 只要無子阻隔,前後左右不限距離直線移動
一般來說攻擊力最強
(多数象棋红子也用) 2
  • 馬行日:任何方向的直線二步然後橫線一步(路線如“日”的對角線)
  • 蹩馬腿(撬馬腳):若馬的隔鄰有任何棋子,就不能走往那方向
最多能走八個方位,有八面虎之稱

2
  • 若不吃子,走法與車無異
  • 吃子時需隔任何一方的棋子(該子稱為炮架)
國際象棋無炮/包棋子
5
  • 原位向前一步的位置
  • 敵方範圍全部
  • 過河前每次只可直行一步;過河後可左右或往前走一步
  • 永遠不能退後
國際象棋不同,沒有升變的規則

棋子通常用塑膠製造。圓形的棋子上刻有文字,另一面空白。這個特色產生了中國象棋的變體,特別是盲棋。

後來亦有出現立體的棋子,以人物雕刻(尤其是電影和漫畫人物)、物件等形象出現,但不普及,較多時會作為擺設裝飾。

勝負

對一般棋局來說,只要一方被「將死」或者「欠行」,又或者自動認輸,另一方即可得勝。將死欠行定義如下:

  • 一方的棋子攻擊對方的將帥,準備在下一步吃掉它,稱為照將將軍,簡稱

被將軍的一方必須應將(即移動將帥或別的棋子來化解)。無法應將的就稱為被將死

  • 一方無子可走,一動將帥就會被吃掉,稱為欠行,俗稱剃光頭。

比賽時除了以上的一般情況,還有其他方法判定勝負,例如超時、犯規等等。

記譜方法

中國象棋記譜法

棋盤上的坐标是對每個棋手由右至左的 9 條直線分別為 1 路、2 路、…、9 路。

中式記譜法一般使用四個字來記錄棋子的移動。

  • 第1字是棋子的名稱。如“馬”或“車”。
  • 第2字是表示棋子所在直線(路)的數字。紅方用中國數字,黑方用阿拉伯數字。

同一路上有 2 個同種的棋子時,用“前”、“後”來區別,見註 1。

同一路上的 3 個以上的“兵”或“卒”的區別見註 2。

  • 第3字表示棋子移動的方向:橫走用“平”、向前走用“進”、向後走用“退”。

有時也可以用“上”、“下”代替“進”、“退”。

  • 第4字是棋子横行或斜行時,目的地所在的直線(路)數字;或是直行進退時走的步數。

(舉例:“炮二平五”表示紅炮從二路平移到五路;“馬8進7”表示黑馬從8路向前走到7路。)

註 1:當一方有兩隻車、馬、炮、兵位於同一直線時,需要用“前”或“後”來加以區別。

這時第二個字會更改為棋子名稱:例如,“前馬退六”(表示前面的紅馬退到直線六)、

“後砲平4”(表示後面的黑炮平移到直線4)。

士象不需要以前後來判斷,因為縱使是在同一直線上,也可以憑第三個字(進退)知道是移動哪一隻。

註 2:至於三隻相同棋子位於同一直線的情況(只有兵卒有可能),則稱為「中」,例如“中兵平三”。

關於多隻兵、卒同在一條直線上時,這種記譜法是有其缺點的。(可參閱譚氏記譜法 內對傳統記譜方式的評語)。

可是因為 4 隻或 5 隻兵卒在同一直線的情況在實戰中是絕無僅有的(排局例外),所以很少有人拿它出來作為正式討論。

  • 如果記譜只包括中局或殘局部分,一開始就輪到黑方走子,那麼紅方會標上省略號。

例子

以下是一個比較完整的例子,記載中炮屏風馬對三步虎的頭三步:

步數 紅方 黑方
1. 炮二平五 馬8進7
2. 傌二進三 砲8平9
3. 傌八進七 車9平8

國際象棋記譜法

西式記法將中式記法轉成英文字母和數字。

各種棋子的名稱以 K(King - 帥)、,A(Assistant - 仕)、E(Elephant - 象)、H(Horse - 馬)、R(Rook - 車)、

C(Cannon - 炮)和 P(Pawn - 兵)代替。

「平」用「=」或「.」代替;「進」、「退」和「前」、「後」分別用「+」、「-」取代。

參見︰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hess : Game Notation

例子

  • 馬 2 進 3(H2 + 3):黑方在第二條直線上的馬向前再轉左,走到第三條直線上
  • 俥一進一 (R1 + 1):紅方在第一條直線上(即最右方)的俥向前一步
  • 後砲平 4 (C- = 4):黑方在某條直線上有兩隻黑砲,將較近黑方自己的一隻移動到第四條直線

棋局階段

開局

開局也即佈局。現簡述三種流行的佈局,如下:

  • (1)當頭炮 - 炮二平五:

當頭炮為當今棋壇最常用的先手佈局。先手方走了當頭炮後,後手有多種應法,演變出不同的局面。例如:

[順炮]

 1. 炮二平五  炮8平5

[列炮]

 1. 炮二平五  炮2平5

[屏風馬]

 1. 炮二平五  馬8進7    2. 馬二進三  馬2進3
 3. 車一平二  車9平8

[單提馬]

 1. 炮二平五  馬2進3    2. 馬二進三  馬8進9
 3. 車一平二  車9進1

[鴛鴦炮]

 1. 炮二平五  馬2進3    2. 馬二進三  卒7進1
 3. 車一平二  車9進2    4. 馬八進七  炮2退1
 5. 炮八進二  炮2平8
  • (2)仙人指路 - 兵七進一:

先手方首著走兵三進一或兵七進一,有投石問卜之意,可演變出多種局面,故有「仙人指路」之稱。 後手的應法常有:

[卒底炮]

 1. 兵七進一  炮2平3    2. 炮二平五  象3進5
 3. 馬二進三  卒3進1    4. 車一平二  卒3進1
 5. 馬八進九

[進卒(對兵局)]

 1. 兵七進一  卒7進1    2. 馬八進七  馬8進7
 3. 炮八平九  馬2進3    4. 車九平八  車1平2


  • (3)飛相局 - 相三進五:

以往棋諺常云:「臭棋亂飛相」這實破壞其發展。直到50年代,曠代棋王胡榮華開始對飛相局進行研究,並為飛相局帶來新氣象。 直到今日,飛相局已成為棋手們喜愛使用的佈局之一。 後手的應法常有:

[進馬]

 1. 相三進五  馬8進7    2. 兵三進一  卒3進1
 3. 馬二進三  馬2進3    4. 馬八進九

[後中炮]

 1. 相三進五  炮8平5    2. 馬二進三  馬8進7
 3. 車一平二  車9平8    4. 馬八進七  炮2平4
 5. 車九平八  馬2進1    6. 士四進五  車1平2

[過宮炮]

 1. 相三進五  炮8平4    2. 馬二進三  馬8進7
 3. 車一平二  車9平8    4. 兵七進一  卒7進1
 5. 馬八進七  象3進5    6. 炮八平九  卒3進1
 7. 兵七進一  馬2進4    8. 車九平八  車1平3
 9. 車八進五

[士角炮]

 1. 相三進五  炮2平4    2. 馬八進九  馬2進3
 3. 車九進一  車1平2    4. 車九平六  馬8進7
 5. 車六進三  車2進4    6. 兵九進一  車2平6
 7. 馬九進八  卒3進1    8. 馬二進三  卒7進1

中局

戰術

  • (1)挪:雙方棋子在一線上時運用的騰挪戰術
  • (2)抽:一面叫將,一面吃子或要吃子
  • (3)捉:威脅、攻擊、追逼、捕殺對方棋子的過程
  • (4)兌:雙方互相吃子以交換子力
  • (5)牽:牽制,使對方棋子無法動彈
  • (6)攔:以有根的棋子堵住對方棋子往某方向的路
  • (7)逐:驅逐棋子,通常為了佔線、爭先、取勢
  • (8)運:移動棋子,例如頓挫
  • (9)棄:捨棄己方子力,以求更高的實利或勝勢

名稱 -

  • 邊車:
  • 肋車:
  • 沈底車:車移動到對方底線
  • 貼身車:
  • 卒行車:
  • 花心車:車置於九宮中心
  • 高頭車:
  • 低頭車:
  • 重線車:
  • 守喪車:
  • 巡河車:
  • 大刀剜心:
  • 雙車錯:
  • 掛角馬:
  • 邊馬:馬八進九
  • 高釣馬(側面虎):
  • 臥槽馬:
  • 連環馬:兩馬互為根,互相保護
  • 盤河馬:兵七進一後,馬八進七再進六
  • 窩心馬:馬置於九宮中心
  • 穿宮馬:馬二進四
  • 反攻馬:
  • 士角馬:
  • 歸心馬:
  • 絆腳馬:
  • 拔簧馬:
  • 雙馬飲泉:
  • 邊炮:炮二平一
  • 蝶炮:炮二進一
  • 重炮:
  • 巡河炮:炮八進二
  • 擔桿炮:兩炮中間有一子(通常為相),互相保護
  • 空頭炮:炮和對方將中間沒有任何子
  • 窩心炮:炮置於九宮中心
  • 沈底炮:炮移動到對方底線
  • 冷巷炮:
  • 馬後炮:
  • 天地炮:
  • 鐵門栓:
  • 夾車炮:
  • 炮碾丹沙:
  • 車炮抽殺:
  • 海底撈月:
  • 兩頭蛇:三路兵和七路兵同時進一
  • 高兵:
  • 低兵:
  • 底兵:
  • 過河兵:
  • 兄弟兵:
  • 對頭兵:
  • 花心兵:
  • 咽喉兵:
  • 三進兵:
  • 二鬼拍門:
  • 羊角士:士支在九宮上角
  • 花士象:
  • 山頂帥:
  • 光帥:

殘局

常見的有

  • (1)孤卒擒王:對方剩一將(帥)時,用兵(卒)使其下一步無法移動而成殺局
  • (2)單馬擒王:除了用傌以及帥使對方不能移動任何子外,最有名的是7步殺局
  • (3)雙馬飲泉:雙馬必勝士象全
  • (4)長短車
  • (5)悶宮
  • (6)重炮
  • (7)馬後炮
  • (8)鐵門柱



棋譜

( 請參閱中國象棋棋譜 )

棋譜是一盤棋局發展的流程紀錄,多是古今中外的對局,或者是某人排擬的棋局。

目前這些棋譜都會刊輯成書供人閱讀。由古至今,出現過不少的象棋棋譜。 不過比較出名的,多數是古代流傳下來的棋譜,例如《橘中秘》和《梅花譜》等等,

而且大多是手抄的,很少有刻印的版本,到了近數十年才大量出版成書。

另外各象棋大師、著者都撰寫了很多棋譜研究不同的開局、中局、殘局和比賽;

胡榮華著的《反宮馬專集》和楊官璘著的《弈林精華》、《弈林新編》便是好例子。

中國象棋比賽

請參閱中國象棋比賽

著名棋手

TODO: 需要另開新頁

  • 近代:

謝俠遜楊官璘周德裕馮敬如屠景明朱劍秋何順安董文淵

林奕仙陳松順劉憶慈巴吉人曾展鴻黃松軒鍾珍

  • 現代男子:

李義庭胡榮華柳大華李來群呂欽徐天紅趙國榮許銀川陶漢明

于幼華洪智尚威臧如意劉殿中閻文清黃海林萬春林

莊玉庭王嘉良卜鳳波苗永鵬陳孝堃林宏敏吳貴臨趙汝權

  • 現代女子:

張國鳳金海英王琳娜郭莉萍胡明歐陽琦琳伍霞文靜黨國蕾單霞麗

棋手等級分

以下為中國棋手等級分(只列頭10位)(截至31/1/2008):

男子

1 許銀川:2639

2 呂欽:2627

3 趙國榮:2623

4 洪智:2618

5 蔣川:2617

6 孫勇征:2589

7 趙鑫鑫:2586

8 汪洋:2578

9 王斌:2564

10胡榮華:2555

變體

請參閱中國象棋變體

和國際象棋比較

  • 象棋的棋盤較大,棋子密度較低,即是說開局和中局每步的分支較多,增加了對弈程式設計的難度。
  • 國際象棋的殘局比中國象棋相對較為複雜,因為王的移動不受限制,

另外沒有「將帥不可照面」的限制,而且兵的走法更為多樣(包括升變)。

  • 兩者在和局的規定上有不同。中國象棋中無棋可走的一方作負,但國際象棋中立即成為和棋。

另外,中國象棋重複長將作負,但國際象棋也是和棋。這對兩種棋的殘局 戰術均有極大影響。

必不敗步法

自古以來,無數棋手鑽研棋法,尋找必勝之法。至廿一世紀初,依然沒有報告指出有任何棋手未嘗一敗。但對策論中有一條定理,說明任何棋類的二人遊戲,都必定存在著一方有必不敗之法。[1]


參見

參考

外部链接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