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长: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小 使用DisamAssist清理消歧義連結:區公所(改連結至公所 (中華民國))。 |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區長'''指区政府的[[行政長官]]。最初是1920年代,[[国民政府]]设置的[[縣轄區 (中華民國)|县辖区]]的行政长官。1929年,《[[s:縣組織法 (民國18年)|縣組織法]]》第二十八條规定“區置[[公所 (中華民國)|區公所]],設區長一人,管理區自治事務。”1949年[[两岸分治]]后,中华民国已无县辖区,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余 |
'''區長'''指区政府的[[行政長官]]。最初是1920年代,[[国民政府]]设置的[[縣轄區 (中華民國)|县辖区]]的行政长官。1929年,《[[s:縣組織法 (民國18年)|縣組織法]]》第二十八條规定“區置[[公所 (中華民國)|區公所]],設區長一人,管理區自治事務。”1949年[[两岸分治]]后,中华民国已无县辖区,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余南山区 (涿鹿县)|南山区]]。目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体系中,区长是[[市辖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辖区]]的行政长官。 |
||
=={{PRC}}== |
=={{PRC}}== |
2021年10月29日 (五) 12:58的版本
區長指区政府的行政長官。最初是1920年代,国民政府设置的县辖区的行政长官。1929年,《縣組織法》第二十八條规定“區置區公所,設區長一人,管理區自治事務。”1949年两岸分治后,中华民国已无县辖区,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余南山区 (涿鹿县)|南山区]]。目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体系中,区长是市辖区的行政长官。
中国大陆的市辖区一般是直辖市或地级市下一级的行政区划。因此,区长低于直辖市或地级市的市长而高于乡长和镇长。在中国大陆,区长是一个区政府的最高领导人。因为中国大陆行政体制为党国体制,实行党领导一切。所以,区长在本区行政区域中的地位次于区委书记,一般区长也兼任该区的区委副书记。区长与县长和县级市的市长平级。
罕见的县辖区的行政长官也称为区长,其地位则与其他乡镇的乡镇长平级、本区下辖乡镇的乡镇长高一级。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中直轄市及省轄市下分為區,每區皆設有區長,一般由市長指派,與民選之鄉、鎮、縣轄市長不同。李登輝擔任總統時曾研議將鄉、鎮、縣轄市長改為由縣長指派;而馬英九在1998年競選臺北市市長時,曾經提過區長直選的政見,但皆未實現。
為因應2010年中華民國縣市改制直轄市後,部分山地鄉改制為直轄市轄區後,不再具有地方自治團體身分之問題,《地方制度法》於2014年修法,原先由各縣山地鄉改制的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重新恢復地方自治團體身分,2014年12月25日後即由民選區長(需具有臺灣原住民身份)擔任,以及區民代表(不限原住民身分,漢人亦可參選之)。
这是一篇關於政府官制演進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