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
第3行: | 第3行: | ||
[[File:Peinture Palais de Justice de Toulouse.jpg|thumb|[[皮埃尔·保罗·普吕东]],《正义与神圣的复仇追求犯罪》,约1805–1808年]] |
[[File:Peinture Palais de Justice de Toulouse.jpg|thumb|[[皮埃尔·保罗·普吕东]],《正义与神圣的复仇追求犯罪》,约1805–1808年]] |
||
'''報復''',又称'''復仇'''或'''報仇''',是指针对他人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作出的反应,且往往是暴力性的。报复行为常引起[[道德]]、[[倫理]]或[[法律]]方面的核心價值的讨论。 |
|||
'''報復''',又称'''復仇'''或'''報仇''',是一種[[道德]]或[[倫理]]方面的核心價值。它是对某人或一群人的不满行为,以响应申诉,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可感知的<ref>{{Cite journal|last=Daladier|first=Edouard|date=1995|editor-last=Daladier|editor-first=Jean|title=Prison Journal, 1940-1945|url=|journal=|publisher=Westview Press, 1995|volume=|pages=63|via=ISBN 0813319056, 9780813319056}}</ref><ref>{{Cite web|url=https://www.lexico.com/en/definition/revenge|title=revenge {{!}} Definition of revenge in English by Lexico Dictionaries|website=Lexico Dictionaries {{!}} English|access-date=2019-07-11}}</ref>。在报复的过程中,{{存在爭議|报复者会产生一种罪恶的快感|time=2021-09-24}}。 |
|||
== 中国传统思想 == |
|||
中国传统思想对报复行为常有正面叙述。如《[[礼记]]》认为人们对于父母之仇应当做到“寢苫枕干,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鬥。(每天睡在草垫上,枕着盾牌,也不做官,与仇人不共戴天。在闹市与仇人相见就直接抄起武器和他搏斗。)”<ref>出自《礼记·檀弓上》</ref>这种仇恨观被认为是践行[[孝]]道的一部分。<ref>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7%BE%9E%E5%85%B1%E6%88%B4%E5%A4%A9</ref>《[[春秋公羊传]]》中有“君弑,臣不讨,非臣也;子不复仇,非子也”之句。<ref>《春秋公羊传·隐公十一年》</ref>《[[论语]]》中还有“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说法。<ref>《論語·憲問》</ref> |
|||
在中国皇权时代,上述古典文献常对司法机构在复仇案件,尤其是血亲复仇案中的裁决产生影响。[[汉朝]]董黯报母仇案、<ref>{{cite web |author1=劉慈孚 輯 |author2=虞琴 繪圖 |title=四明人鑑 |url=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5%9B%9B%E6%98%8E%E4%BA%BA%E9%91%91/%E6%BC%A2%E7%B4%94%E5%BE%B7%E5%BE%B5%E5%90%9B%E8%91%A3%E5%AD%9D%E5%AD%90%E9%BB%AF |accessdate=2022-01-16}}</ref>[[赵娥]]报父仇案的当事人皆因“孝”的理念被赦免、奖赏、传颂。[[东晋]][[桓温]]也因为父报仇而受到[[晋明帝]]赏识。 |
|||
随着时代的更替,封建统治者渐渐认识到鼓励复仇对社会秩序的负面影响。[[唐代]]徐元庆杀趙師韞案、张氏兄弟复仇杀人案虽然得到民间官方的一致同情,但杀人者皆伏法受诛。<ref>《[[旧唐书]]·卷190中》</ref><ref>《[[旧唐书]]·卷188》</ref>到了[[宋代]],复仇杀人者需要“具案奏取敕裁”,且常常被减刑处理。<ref>《[[宋刑统]]·卷二十三斗訟律》</ref>可见在中国历史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于复仇行为有着两难的态度。 |
|||
民间对报仇行为也有“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批评性俗语。 |
|||
== 宗教觀 == |
== 宗教觀 == |
||
第11行: | 第20行: | ||
== 現代社會 == |
== 現代社會 == |
||
在現代文明法律,報仇不是合法殺人的 |
在現代文明社会的法律中,報仇往往不是合法殺人的理由。遭侵犯者的權益由[[法律]]保障,侵犯者依法受到惩治,超出法律範圍的受侵犯項不能追究(即以[[刑罰]]代替「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
||
不過,在某些[[電影]]、[[小說]]、[[故事]],報仇是[[英雄]]行為,尤其是「報父仇」、國仇家恨。 |
不過,在某些[[電影]]、[[小說]]、[[故事]],報仇是[[英雄]]行為,尤其是「報父仇」、國仇家恨。 |
2022年1月16日 (日) 18:12的版本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3年6月16日) |
報復,又称復仇或報仇,是指针对他人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作出的反应,且往往是暴力性的。报复行为常引起道德、倫理或法律方面的核心價值的讨论。
中国传统思想
中国传统思想对报复行为常有正面叙述。如《礼记》认为人们对于父母之仇应当做到“寢苫枕干,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鬥。(每天睡在草垫上,枕着盾牌,也不做官,与仇人不共戴天。在闹市与仇人相见就直接抄起武器和他搏斗。)”[1]这种仇恨观被认为是践行孝道的一部分。[2]《春秋公羊传》中有“君弑,臣不讨,非臣也;子不复仇,非子也”之句。[3]《论语》中还有“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说法。[4]
在中国皇权时代,上述古典文献常对司法机构在复仇案件,尤其是血亲复仇案中的裁决产生影响。汉朝董黯报母仇案、[5]赵娥报父仇案的当事人皆因“孝”的理念被赦免、奖赏、传颂。东晋桓温也因为父报仇而受到晋明帝赏识。
随着时代的更替,封建统治者渐渐认识到鼓励复仇对社会秩序的负面影响。唐代徐元庆杀趙師韞案、张氏兄弟复仇杀人案虽然得到民间官方的一致同情,但杀人者皆伏法受诛。[6][7]到了宋代,复仇杀人者需要“具案奏取敕裁”,且常常被减刑处理。[8]可见在中国历史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于复仇行为有着两难的态度。
民间对报仇行为也有“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批评性俗语。
宗教觀
《聖經》也有關於復仇的經文,舊約聖經《出埃及記》第21章曾提及「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代表如被另一人冒犯時,最多只能用相同尺度還手,惟相關內容可能只是因為以色列人從埃及到迦南(應許之地)時面臨當地外族侵擾時的反應,例如在約書亞記中敘述對耶利哥等外族民眾進行屠殺等(據聖經描述是上帝「不悅」當時外族拜偶像及姦淫罪等「罪惡」行為)。
但到了新約聖經時代,耶穌教訓人們要以憐憫代替報復(《馬太福音》第5章)。
現代社會
在現代文明社会的法律中,報仇往往不是合法殺人的理由。遭侵犯者的權益由法律保障,侵犯者依法受到惩治,超出法律範圍的受侵犯項不能追究(即以刑罰代替「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不過,在某些電影、小說、故事,報仇是英雄行為,尤其是「報父仇」、國仇家恨。
此外,不少經革命或政變上台的軍事政府領導人,往往會以各種手段去鎮壓及政治報復反對者及持不同政見者,如逮捕入獄,基於維護政權的法統性,甚至會處決持不同政見者。
一些人將死刑和其他的司法處罰當成平撫受害者對復仇要求、進而得以穩定社會秩序的工具,並認為說廢除死刑會讓受害者轉而尋求法外復仇的途徑,進而導致私刑增加,擾亂社會秩序。[9]
歷史中的復仇
以下是史實中有關復仇的人物或事件:
描寫復仇的作品
復仇是戲劇的常見題材,以下是一些描寫復仇的知名作品或涉及復仇行為的虛構角色:
參看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報復
- "Bitterness & Vengeance vs. Gratitude & Forgiveness" from Project World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