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营村: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
第58行: | 第58行: | ||
! scope="col" | 族譜發現時間<ref name=陳建樾></ref> |
! scope="col" | 族譜發現時間<ref name=陳建樾></ref> |
||
! scope="col" | 祖源社名稱<ref name=陳建樾></ref> |
! scope="col" | 祖源社名稱<ref name=陳建樾></ref> |
||
! scope="col" | |
! scope="col" | 可能相關民族與部落 |
||
! scope="col" | 與現狀矛盾處 |
! scope="col" | 與現狀矛盾處 |
||
|- |
|- |
||
! scope="row" | 陳 |
! scope="row" | 陳 |
||
| 依那思羅 || 同治6年(1867) || 2002 || [[諸羅縣]]阿里山土番貓地干社 || [[洪雅族]] || 並無貓地干社紀錄,僅有[[貓兒干社]]。 |
| 依那思羅 || 同治6年(1867) || 2002 || [[諸羅縣]]阿里山土番貓地干社 || [[洪雅族]] || 並無 '''貓地干社 '''紀錄,僅有[[貓兒干社]]。 |
||
|- |
|- |
||
! scope="row" | 周 |
! scope="row" | 周 |
||
| 安篤斯旦 || 民國32年(1943) || 2003 || 鳳山西山布農族愷感社 || [[布農族]]|| '''布農族'''為國民政府來台後(民國34年後)的稱呼,並無愷感社紀錄。 |
| 安篤斯旦 || 民國32年(1943) || 2003 || 鳳山西山布農族愷感社 || [[布農族]]|| '''布農族'''為國民政府來台後(民國34年後)的稱呼,並無 '''愷感社 '''紀錄。 |
||
|- |
|- |
||
! scope="row" | 林 |
! scope="row" | 林 |
||
| 依那思羅 || 民國30年(1941) || 2003 || 諸羅山土番曹族那竹灣社 || [[洪雅族]][[鄒族]]|| '''曹族'''為國民政府來台後(民國34年後)的稱呼,並無那竹灣社紀錄。 |
| 依那思羅 || 民國30年(1941) || 2003 || 諸羅山土番曹族那竹灣社 || [[洪雅族]][[鄒族]]|| '''曹族'''為國民政府來台後(民國34年後)的稱呼,並無 '''那竹灣社 '''紀錄。 |
||
|- |
|- |
||
! scope="row" | 蔡 |
! scope="row" | 蔡 |
||
| (無紀錄) || 民國32年(1943) || 2004 || [[鳳山]]東山土番布農族昕善社 || [[布農族]]|| '''布農族'''為國民政府來台後(民國34年後)的稱呼,並無昕善社紀錄。 |
| (無紀錄) || 民國32年(1943) || 2004 || [[鳳山]]東山土番布農族昕善社 || [[布農族]]|| '''布農族'''為國民政府來台後(民國34年後)的稱呼,並無 '''昕善社 '''紀錄。 |
||
|- |
|- |
||
! scope="row" | 黃 |
! scope="row" | 黃 |
||
| 毛蘇達拉 || 民國30年(1941) || 2004 || [[花蓮縣]]南部玉山東麓土番阿美族哈喇八灣社 || [[阿美族]]|| |
| 毛蘇達拉 || 民國30年(1941) || 2004 || [[花蓮縣]]南部玉山東麓土番阿美族哈喇八灣社 || [[阿美族]]||'''阿美族'''為國民政府來台後(民國34年後)的稱呼,並無 '''哈喇八灣社'''紀錄。 |
||
|- |
|- |
||
! scope="row" | 張 |
! scope="row" | 張 |
||
| 毛蘇達丹 || 民國30年(1941) || 2004 || [[花蓮縣]]南部玉山東麓土番阿美族哈喇八灣社 || [[阿美族]]||''' |
| 毛蘇達丹 || 民國30年(1941) || 2004 || [[花蓮縣]]南部玉山東麓土番阿美族哈喇八灣社 || [[阿美族]]||'''阿美族'''為國民政府來台後(民國34年後)的稱呼,並無 '''哈喇八灣社'''紀錄。 |
||
|- |
|- |
||
! scope="row" | 許 |
! scope="row" | 許 |
||
| 安達依魯 || 民國31年(1942) || 2004 || 卑南山南麓卑南族阿里擺社 || [[卑南族]][[阿里擺部落|阿里擺]]|| '''卑南族'''為國民政府來台後(民國34年後)的稱呼 |
| 安達依魯 || 民國31年(1942) || 2004 || 卑南山南麓卑南族阿里擺社 || [[卑南族]][[阿里擺部落|阿里擺]]|| '''卑南族'''為國民政府來台後(民國34年後)的稱呼。 |
||
|- |
|- |
||
! scope="row" | 謝 |
! scope="row" | 謝 |
||
| 莫那瓦丹 || 光緒21年(1895) || 2004 || [[半縣]]東北隅泰麼族朴仔里社 || [[巴宰族]]、[[泰雅族]]|| 並無泰麼族紀錄,而朴仔里社為巴宰族部落。 |
| 莫那瓦丹 || 光緒21年(1895) || 2004 || [[半縣]]東北隅泰麼族朴仔里社 || [[巴宰族]]、[[泰雅族]]|| 並無 '''泰麼族'''紀錄,而朴仔里社為巴宰族部落。 |
||
|}</table> |
|}</table> |
||
2022年2月10日 (四) 15:14的版本
台湾村 | |
---|---|
村 | |
国家 | 中国 |
县级市 | 邓州 |
镇 | 张村镇 |
邮编 | 474182 |
车牌 | 豫R |
台湾村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上营村,该村的村头有一座牌楼,楼的横眉是“台湾村”三个大字,大门两侧的楹联是:“祖启台湾源华夏,宗屯邓穰融九州”。这里的村民系台湾高山族的陈氏家族。如今他们的相貌、性格、婚丧嫁娶、及家庭成员的称谓,皆與附近鄧州居民有許多不同。[1]
渊源
清朝康熙年间,郑成功率部队渡海驅逐荷兰,攻下南台湾作為反清復明基地。郑成功的副将黄廷是福建人,在鄭成功死後降清,而台湾阿里山地区(今嘉義淺山一帶[2])貓地干社土番的“依罗思那”做了黄廷的马夫,并随黄廷的部队来到大陆,到达河北省境内的卢沟桥时,接到朝廷的命令,要其停止进京,黄廷随即掉转部队向南沿途疏散,黄廷到达邓州境内后,将13营5000兵众安置在这里的5个行政里48个自然村。“依罗思那”留在了官道西侧的下营村。并与当地一个岑姓的姑娘结婚,改名字为陈年,先后生有四子,1682年即康熙二十一年,黄廷奉命率邓州垦兵随施琅再进台湾,“依罗思那”带二子和三子回到台湾,后又返回大陆,终因年迈体衰而未能再回台湾,而其在台後裔搬遷至大林鄉。自此,留在下营的长子陈元珍、四子陈元珠繁衍至今已有13代。[3]
家族
河南鄧州台灣村目前登記為高山族者有220人,當中姓氏包括:陳、周、林、蔡、黃、張、許、謝等姓氏。依據其族譜,陳姓與台灣互動描述最為詳細,當中紀錄「操閩南語且黥面,訴稱係台灣阿里山土番陳氏族人也。...厥裔聚落今曰陳井寮...。」[4],依此推測可能與嘉南平原的平埔族洪雅族有相關。若根據其家譜可以得知以下資訊:
姓氏[4] | 先祖名稱[4] | 族譜修訂年代[4] | 族譜發現時間[4] | 祖源社名稱[4] | 可能相關民族與部落 | 與現狀矛盾處 |
---|---|---|---|---|---|---|
陳 | 依那思羅 | 同治6年(1867) | 2002 | 諸羅縣阿里山土番貓地干社 | 洪雅族 | 並無 貓地干社 紀錄,僅有貓兒干社。 |
周 | 安篤斯旦 | 民國32年(1943) | 2003 | 鳳山西山布農族愷感社 | 布農族 | 布農族為國民政府來台後(民國34年後)的稱呼,並無 愷感社 紀錄。 |
林 | 依那思羅 | 民國30年(1941) | 2003 | 諸羅山土番曹族那竹灣社 | 洪雅族鄒族 | 曹族為國民政府來台後(民國34年後)的稱呼,並無 那竹灣社 紀錄。 |
蔡 | (無紀錄) | 民國32年(1943) | 2004 | 鳳山東山土番布農族昕善社 | 布農族 | 布農族為國民政府來台後(民國34年後)的稱呼,並無 昕善社 紀錄。 |
黃 | 毛蘇達拉 | 民國30年(1941) | 2004 | 花蓮縣南部玉山東麓土番阿美族哈喇八灣社 | 阿美族 | 阿美族為國民政府來台後(民國34年後)的稱呼,並無 哈喇八灣社紀錄。 |
張 | 毛蘇達丹 | 民國30年(1941) | 2004 | 花蓮縣南部玉山東麓土番阿美族哈喇八灣社 | 阿美族 | 阿美族為國民政府來台後(民國34年後)的稱呼,並無 哈喇八灣社紀錄。 |
許 | 安達依魯 | 民國31年(1942) | 2004 | 卑南山南麓卑南族阿里擺社 | 卑南族阿里擺 | 卑南族為國民政府來台後(民國34年後)的稱呼。 |
謝 | 莫那瓦丹 | 光緒21年(1895) | 2004 | 半縣東北隅泰麼族朴仔里社 | 巴宰族、泰雅族 | 並無 泰麼族紀錄,而朴仔里社為巴宰族部落。 |
人文
台湾村周边还散落着如黄营、杜家营、程营、贾营、大张营、东裴营、西裴营、小尚营等村,这些营统称为闽营,但只有下营村的陈氏家族和上营村的周氏家族是台湾高山族人。这些村民现在的生活与当地汉族融为一体,但某些风俗习惯仍與當地不同,如称谓、婚丧嫁娶等與附近閩南村落相同,稱爺爺為爹,奶奶為嬤。[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