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修订间差异
第148行: | 第148行: | ||
*[http://www.ladywiki.org/cgi-bin/wiki.pl/LadyWiki LadyWiki - open site for discussion & exchange] |
*[http://www.ladywiki.org/cgi-bin/wiki.pl/LadyWiki LadyWiki - open site for discussion & exchange] |
||
*[http://www.ericdigests.org/2002-1/women.html The Seneca Falls Convention: Teaching about the Rights of Women and the Heritage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
*[http://www.ericdigests.org/2002-1/women.html The Seneca Falls Convention: Teaching about the Rights of Women and the Heritage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
||
*[http://life.fhl.net/Desert/980522/002.htm 女性主義正反論] |
|||
=== 批評 === |
=== 批評 === |
2008年6月6日 (五) 17:18的版本
女性主義(女權運動、女權主義)是指一個主要以女性經驗為來源與動機的社會理論與政治運動。在對社會關係進行批判之外,許多女性主義的支持者也着重於性別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動婦女的權利、利益與議題。
女性主義理論的目的在於了解不平等的本質以及着重在性別政治、權力關係與性意識(sexuality)之上。女性主義政治行動則挑戰諸如生育權、墮胎權、教育權、家庭暴力、孕婦留職(maternity leave)、薪資平等、投票權、性騷擾、性別歧視與性暴力等等的議題。女性主義探究的主題則包括歧視、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關於性的物化)、身體、家務分配、壓迫與父權。
女性主義的觀念基礎是認為,現時的社會建立於一個男性被給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權的父權體系之上。
現代女性主義理論主要、但並非完全地出自於西方的中產階級學術界。不過,女性主義運動是一個跨越階級與種族界線的草根運動。每個文化下面的女性主義運動各有其獨特性,並且會針對該社會的女性來提出議題,比如蘇丹的性器割除(genital mutilation,請見女性割禮)或北美的玻璃天花板效應(glass ceiling)。而如強姦、亂倫與母職則是普世性的議題。
歷史起源
主文章:女性主義歷史
以現代的哲學與社會運動的觀點來看,女性主義的通常以18世紀的啟蒙時代思想家為起源。如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所著的《女權的辯護》(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是19世紀之前少數幾篇可以稱得上是女性主義的著作之一。沃斯通克拉夫特將女性比喻為高貴、社會菁英、嬌生慣養、脆弱以及有知識與道德怠惰的危險,她相信男性和女性對於這樣的情況都有責任,並且認為女性擁有比男性多上很多的權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這並不是說更早以前就不存在着其他關於兩性平等的著作。比如說,神祕哲學家安里西·哥內留斯·阿格里帕(Heinrich Cornelius Agrippa)在1529年所著的《關於女性之高貴卓越的演說》(The Declamation on the Nobility and Preeminence of the Female Sex)。
女性主義在19世紀漸漸轉變為組織性的社會運動,因為當時人們越來越相信女性在一個以男性中心的社會中受到不平等的對待(請見父權條目)。女性主義運動根源於西方的進步主義,尤其是19世紀的改革運動中。組織性運動的時間是起於1848年在紐約州色內加瀑布市(Seneca Falls, New York)召開的第一次女權大會。
艾米琳·潘克斯特(Emmeline Pankhurst)是婦女參政權運動的奠基者之一,她試圖揭露英國社會制度裡的性別歧視,並且成立了婦女社會政治聯盟(The Women's Social and Political Union)。在許多成員微罪遭捕,然後因為《貓捉老鼠法案》(The Cat and Mouse Act)而重複進出監牢數次後,她們被激起進行絕食抗議。其結果的強制餵食讓這些成員病得很嚴重,使得當時法律體制的殘暴受到社會關注,也因此助長了她們的目的。
早期的女性主義者與最初的女性主義運動通常被稱為「第一波女性主義」(the first-wave),而1960年之後的女性主義被稱為「第二波女性主義」(the second-wave)。也有所謂的第三波女性主義(the third-wave),但是女性主義者之間對於其存在必要性、貢獻與概念意見不一。這三個「波」之所以如此稱呼,是因為就像海浪般,一個接一個永不間斷,後來者運用了前行者的貢獻與資源。現代女性主義有個非常重要的支援因素就是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出版的《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Sex and Temperament in Three Primitive Societies,1935年)一書。她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也是美國女性主義的主要領導人之一、貝拉·艾布札格(Bella Abzug)所就讀的大學。在米德的書中報告說,查恩布里(Tchambuli)部落中的女性擁有支配地位,卻沒有造成任何問題。這本書使得艾布札格那個時代的知識份子相信,歐洲對於男性氣質(masculinity)與女性氣質(femininity)的觀念是非常文化取向的,而並非無可抹滅的天性。
各種形式的女性主義
女性主義這個詞會讓人覺得這是單獨的一個意識形態,然而事實上女性主義存在有許多流派。由於歷史背景、某些國家裡面女性的法律地位、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女性主義為了達到不同的目的而產生了不同的路線。因此也就存在着各種的女性主義。
其中一個流派是激進女性主義(radical feminism),認為父權是造成社會最嚴重問題的根本原因。這個流派的女性主義在第二波女性主義很受歡迎,儘管在今日已經沒有那麼突出。不過,還是有許多人將「女性主義」這個詞完全等同於激進女性主義所提出的觀點。有些人覺得傳統激進女性主義思想中將男性壓迫女性視為優先的考量,以及認為有一個普世的「女性」概念,太過於全面化了,而且其他國家的女性與西方國家女性感受到的「女性」經驗絕對不會是一樣的。西方國家女性可能會覺得性別壓迫是她們所面對的壓迫根源,但是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女性可能會發現她們受到的壓迫是來自於種族或經濟地位,而不是她們的女性地位。
有些激進女性主義者提倡分離主義 (separatist feminism),也就是將社會與文化中的男性與女性完全隔離開來,但也有些人質疑的不只是男女之間的關係,更質疑「男人」與「女人」的意義(請見酷兒理論)。有些人提出論點認為性別角色、性別認同與性傾向本身就是社會建構(請見父權規範 heteronormativity)。對這些女性主義者來說,女性主義是達成人類解放的根本手段(意即,解放女人也解放男人,以及從其他的社會問題一起解放)。
有些女性主義者則認為可能有些社會問題與父權無關,或者父權不是這些社會問題的優先考量(比如說,種族歧視或階級劃分);他們將女性主義視為解放運動的其中一種,與其他運動彼此影響。
女性主義的主要流派
- 亞馬遜女性主義(Amazon feminism)
- 文化女性主義
- 生態女性主義(ecofeminism)
- 自由意志女性主義(libertarian feminism)或個人女性主義(individualist feminism)
- 唯物女性主義(material feminism)
- 性别女性主義
- 法國女性主義
- 大眾女性主義(pop feminism)
- 自由女性主義
- 馬克思女性主義(Marxist feminism)
- 社會女性主義(socialist feminism)
- 基進女性主義(radical feminism)
- 性解放女性主義(sexually liberal feminism或sex-positive feminism)
- 心靈女性主義(spiritual feminism)
- 隔離女性主義
- 第三世界女性主義
- 跨性別女性主義(transfeminism)
- 原型女性主義(proto-feminist)或後女性主義(post-feminist)
- 網絡女性主義 (Cyberfeminism)
- 絲絨女性主義(fluffy feminism)
與其他運動的關係
大部分的女性主義者在政治上採取整體觀的行動路線,他們相信馬丁·路德·金所說的:「任何一個地方發生的不公義都是對所有地方公義的威脅。(A threat to justice anywhere is a threat to justice everywhere.)」因此,有些女性主義者通常都會去支持其他社會運動,比如公民權利運動、同性戀權利運動、以及最近的父親權利運動。同時,許多黑人女性主義者如貝兒·胡克斯(bell hooks),批評女性主義運動為白人女性所把持。女性主義者所宣稱的女性不利之處,通常都是西方社會中女性的處境,而和黑人女性生活較沒有關係。這個觀念正是後殖民女性主義的關鍵點。許多黑人女性主義者會比較喜歡使用女人主義(womanism)這個名詞來表示她們的觀點。
然而,有時候女性主義者會對跨性別運動保持警戒距離,因為後者挑戰了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差異。跨性者與性別認同為女性的變性者會被排除在某些「只限女性」的場合之外,並且會被某些女性主義者所排拒,因為她們認為一個生下來就是男性的人,不可能真正了解女性所受到的壓迫。這種觀點被跨性者批評為跨性別恐懼症(transphobic),並且認為對性別多元者的歧視是另外一種面貌的異性戀主義和父權壓迫。參見跨性別女性主義和性別研究。
女性主義對西方的影響
有些女權運動者認為以下這些方面仍有許多需要努力的地方,但有些並不同意,並且聲稱基本上已經贏了這場奮戰。
對公民權的影響
女性主義在西方社會取得了不少重要的影響,當中包括女性投票權;較為平等的工資;提出離婚的主動權與「無過失離婚」的出現;安全墮胎與結紮的權利;獲得大學教育的權利等。
對語言的影響
很多說英語的女性主義者都支持使用無性別意識的語言,例如以「Ms」統指所有已婚和未婚的女性,或在不清楚性別時用「他(he)或她(she)」指明,而不只是用「他」。女性主義者也支持使用包含二性元素的語言,例如以「humanity」取代「mankind」(指人類)。女性主義者希望改變語言的運用,並非希望要求女性有平等權利或在政治論述中取得影響。它可以被視為改變有「性別歧視」元素的語言的嘗試,提出在英語中很多具有重男性色彩的例子(如用「他」(he)影容嬰孩)。女性主義者認為語言直接地影響了現實中的觀念(見薩丕爾-沃夫假說)。
在後殖民女性主義中,語言並不像西方國家一樣受到注目,因為很多非印歐語系的語言都沒有性別語法。
對異性關係的影響
對宗教的影響
女性主義在東方的成效
世界性的統計
觀點:現代運動的本質
當代對女性主義的批判
女性主義理論由於過度強調女性受害面與受歧視底,並且將傳統道德皆化約為保守勢力而全數予以反對,大部分教職人員又與社會現實面脫節過多。由於強調極其抽象兼且毫無限制的個人「選擇權利」(所謂個人'係指女性),將婦女勞動以金錢酬庸換算,並且把墮胎權、離婚權、性行為權、性交易除罪、通姦除罪等作為反抗父權手段等,皆受到嚴厲批判。
現代社會不斷氾濫的離婚、非婚生子女、單親家庭(絕大多數為單親母職),證明兩性之間的人倫關係已陷於危機。正如人類學家的研究顯示,儘管在新思想新道德的衝擊之下,這一類經歷依然使受害人創劇痛深,在心頭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即使是比其他程度比較輕微的遭遇,也往往帶來精神上的不安與折磨-比方一般非暴力性質的正常性交等。舊的規範縱使再不合理,一旦不存,取而代之的也不一定就是某種合理的新秩序,既無法則,又缺乏共識,反使眾人惶惶不可終日。(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極端的年代頁505)
女性主義並不受到普遍主流學術界認同,而且至誕生來因為各種不經深思熟慮,缺乏任何分析深度,只因眾人作如此想便據此而發的公開宣示的理論,而飽受各界;例如精神醫學、社會學、現代經濟學與教育學界批判。除宗教與道德保守派外,批判的社會學派也認為是女權活動是破壞現代社會結構的主要原因之一。
著名的女性主義者
參看其他主題
|
相關書籍
- Thomas, Calvin, ed. (2000). "Introduction: Identification, Appropriation, Proliferation", Straight with a Twist: Queer Theory and the Subject of Heterosexuality, p.39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ISBN 0252068130.
- Silverman, Kaja (1992). Male Subjectivity at the Margins, p.2-3. New York: Routledge.
- Butler, Judith (1994). "Feminism in Any Other Name", differences 6:2-3: 44-45.
外部連結
女性主義組織
女性主義資源
- Don't Be Scared By Feminist Theory
- Donna Haraway - Bibliography
- "I Had an Abortion"
- Islam from Patriarchy to Feminism from LiberalIslam.net
- Judith Butler - Bibliography
- Naomi Wolf - Resources
- FemBio - Notable Women International
- Susan Faludi - Resources
- The SCUM Manifesto
中性立場
- Famous Quotes on Feminism
- LadyWiki - open site for discussion & exchange
- The Seneca Falls Convention: Teaching about the Rights of Women and the Heritage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 女性主義正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