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略轟炸: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第11行: 第11行:
|combatant2={{flagcountry|Nazi Germany|name=德意志國}}<br />{{flagcountry|Kingdom of Italy|name=意大利王國}}<br />{{flagcountry|Empire of Japan|name=大日本帝國}}<br />{{flagicon image|Flag of Hungary (1920–1946).svg}} [[匈牙利王國 (1920-1946)|匈牙利王國]]<br />{{flag|Kingdom of Romania}}<br />{{flag|Kingdom of Bulgaria}}<br />{{flag|Thailand }}<br />
|combatant2={{flagcountry|Nazi Germany|name=德意志國}}<br />{{flagcountry|Kingdom of Italy|name=意大利王國}}<br />{{flagcountry|Empire of Japan|name=大日本帝國}}<br />{{flagicon image|Flag of Hungary (1920–1946).svg}} [[匈牙利王國 (1920-1946)|匈牙利王國]]<br />{{flag|Kingdom of Romania}}<br />{{flag|Kingdom of Bulgaria}}<br />{{flag|Thailand }}<br />
|commander1={{Flagicon|US|1912}} [[亨利·阿诺德]]<br />{{Flagicon|US|1912}} [[卡尔·安德鲁·斯帕茨|卡尔·斯帕茨]]<br />{{Flagicon|US|1912}} [[柯蒂斯·李梅]] <br /> {{Flagicon|UK}} [[查尔斯·波特尔,第一代亨格福德的波特尔子爵|查尔斯·波特尔]]<br />{{Flagicon|UK}} {{le|理查德·皮尔斯|Richard Peirse}}<br />{{Flagicon|UK}} [[第一代从男爵亚瑟·哈里斯爵士|亚瑟·哈里斯]]<br />{{Flagicon|UK}} [[亚瑟·泰德,第一代泰德男爵|亚瑟·泰德]] <br />{{flagicon|Canada|1921}} {{le|克利福德·麦克埃文|Clifford McEwen}} <br />{{flagicon|Taiwan}}[[蔣介石]]<br />{{Flagicon|Soviet Union}}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胡佳科夫|谢尔盖·胡佳科夫]]<br />{{Flagicon|Soviet Union}}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诺维科夫|亚历山大·诺维科夫]]
|commander1={{Flagicon|US|1912}} [[亨利·阿诺德]]<br />{{Flagicon|US|1912}} [[卡尔·安德鲁·斯帕茨|卡尔·斯帕茨]]<br />{{Flagicon|US|1912}} [[柯蒂斯·李梅]] <br /> {{Flagicon|UK}} [[查尔斯·波特尔,第一代亨格福德的波特尔子爵|查尔斯·波特尔]]<br />{{Flagicon|UK}} {{le|理查德·皮尔斯|Richard Peirse}}<br />{{Flagicon|UK}} [[第一代从男爵亚瑟·哈里斯爵士|亚瑟·哈里斯]]<br />{{Flagicon|UK}} [[亚瑟·泰德,第一代泰德男爵|亚瑟·泰德]] <br />{{flagicon|Canada|1921}} {{le|克利福德·麦克埃文|Clifford McEwen}} <br />{{flagicon|Taiwan}}[[蔣介石]]<br />{{Flagicon|Soviet Union}}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胡佳科夫|谢尔盖·胡佳科夫]]<br />{{Flagicon|Soviet Union}}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诺维科夫|亚历山大·诺维科夫]]
|commander2={{Flagicon|Nazi Germany}} [[赫尔曼·戈林]]<br />{{Flagicon|Nazi Germany}} [[阿尔贝特·凯塞林]]<br />{{Flagicon|Nazi Germany}} [[胡戈·施佩勒]]<br />{{Flagicon|Empire of Japan}} [[东久迩宫稔彦王]]<br />{{Flagicon|Empire of Japan}} [[河边正三]]
|commander2={{Flagicon|Nazi Germany}} [[赫尔曼·戈林]]<br />{{Flagicon|Nazi Germany}} [[阿尔贝特·凯塞林]]<br />{{flagicon|Nazi Germany}} [[沃爾弗拉姆·馮·里希特霍芬|沃爾弗拉姆·里希特霍芬]]<br />{{Flagicon|Nazi Germany}} [[胡戈·施佩勒]]<br />{{flagicon|Kingdom of Italy}} {{le|里諾·福吉耶|Rino Corso Fougier}}<br />{{flagicon|Kingdom of Italy}} {{le|弗朗切斯科·普里科洛|Francesco Pricolo}}<br />{{flagicon|Kingdom of Italy}} {{le|埃托雷·穆蒂|Ettore Muti}}<br />{{Flagicon|Empire of Japan}} [[东久迩宫稔彦王]]<br />{{flagicon|Empire of Japan}} [[杉山元]]<br />{{Flagicon|Empire of Japan}} [[河边正三]]<br />{{flagicon|Empire of Japan}} [[南雲忠一]]<br />{{flagicon image|Flag of Hungary (1920–1946).svg}} [https://hu.wikipedia.org/wiki/Ternegg_K%C3%A1lm%C3%A1n 特內格·卡爾曼]<br />{{Flagicon|Kingdom of Romania}} [https://ro.wikipedia.org/wiki/Gheorghe_Jienescu 喬治·傑內斯庫]
|strength1=
|strength1=
|strength2=
|strength2=

2022年11月8日 (二) 01:52的版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略轰炸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潮汐行动英语Operation Tidal Wave中一架B-24轰炸机向位于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的阿斯特拉罗马纳炼油厂投弹[1]
地点
参战方

 美国
 英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亞
 苏联
 中華民國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波蘭第二共和國
 德意志國
 意大利王國
 大日本帝國
匈牙利王國
 罗马尼亚王国
 保加利亞王國
 泰國
指挥官与领导者
美国 亨利·阿诺德
美国 卡尔·斯帕茨
美国 柯蒂斯·李梅
英国 查尔斯·波特尔
英国 理查德·皮尔斯英语Richard Peirse
英国 亚瑟·哈里斯
英国 亚瑟·泰德
加拿大 克利福德·麦克埃文英语Clifford McEwen
臺灣地區蔣介石
苏联 谢尔盖·胡佳科夫
苏联 亚历山大·诺维科夫
納粹德國 赫尔曼·戈林
納粹德國 阿尔贝特·凯塞林
納粹德國 沃爾弗拉姆·里希特霍芬
納粹德國 胡戈·施佩勒
義大利王國 里諾·福吉耶英语Rino Corso Fougier
義大利王國 弗朗切斯科·普里科洛英语Francesco Pricolo
義大利王國 埃托雷·穆蒂英语Ettore Muti
大日本帝国 东久迩宫稔彦王
大日本帝国 杉山元
大日本帝国 河边正三
大日本帝国 南雲忠一
特內格·卡爾曼
罗马尼亚王国 喬治·傑內斯庫
伤亡与损失

英国:

  • 60,595名平民死亡[2]
  • 160,000名飞行员死亡(欧洲)[3][4]

中国:

  • 260,000–350,934名平民死亡[5][6]

法国:

  • 67,078名平民死亡[7]

荷兰:

  • 数千平民死亡

波兰

  • 数万平民死亡

苏联:

  • 500,000+名平民死亡[8]
  • 2,691名飞行员死亡(日本)[9]

德国

  • 305,000–600,000名平民死亡(包括外籍劳工)[2][10]
  • 工业严重损失

日本:

  • 330,000-500,000名平民死亡[11]
  • 工业严重损失

意大利:

  • 60,000–100,000名平民死亡[12]
  • 5,000名军人死亡[12]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略轰炸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敌方领土中铁路、港口、城市、工人居所及工业区进行的持续性空中打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多空军战略家认为对工业及政治基础设施而非纯军事目标进行打击将能带来重大胜利[13]。战略轰炸时常涉及对平民居住区的轰炸,相关军事行动有时刻意针对平民,以达到震慑作用并扰乱其日常秩序,但可能會觸犯戰爭罪行。不過二战爆发时国际法并未明确禁止对城市区域的轰炸,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内战中日战争中这一情形已有发生。

二战期间的战略轰炸自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时即已开始。德国空军对波兰诸多城市英语Bombing of Wieluń及平民区进行了无差别的轰炸行动,目标包括华沙英语Bombing of Warsaw in World War II[14]。随战事发展,轴心国同盟国的轰炸规模均明显提升。1940年9月德国空军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轰炸[15]。1942年后英国对德国的轰炸限制逐渐放宽,开始针对工业区域,并最终扩展至平民区[16][17]。美国对德国的轰炸跟随这一逻辑,对汉堡德累斯顿及其他德国城市的燃烧轰炸广受争议[18]

侵华战场,日本对平民目标进行了持续的轰炸(如重庆)。在太平洋战场,美国于1944年10月开始对日本进行成规模的空袭行动[19],而至1945年3月已开始采用燃烧轰炸,造成日本民眾的重大傷亡,殺死的人數甚至比原子彈還要多;1945年8月6日及9日则对广岛和长崎进行了原子弹轰炸,是史上仅有的两次核轟炸。

战略轰炸为一军事战略,与密接支援战略空中力量有显著区别[20]。战略轰炸的效用在战间及战后都受到了广泛的讨论[21][22][23][24],由於造成大規模屠殺平民的效果,作法極具爭議性。德国空军及英国皇家空军均未能挫伤敌军士气并完成致命一击。但亦有学者认为战略轰炸显著破坏了敌方的工业生产能力[25][26]战间期的战略轰炸支持者则认为这一行动最终导致了日本的投降[27]

相关国际法背景

由于年代原因,1899年以及1907年的海格会议仅仅制定了关于陆战与海战的条款。在当时,空战还只是停留在脑海之中。虽然有些国家尝试将空战包括在国际人权公约中,但是它们都没能在二次大战前达成此目标。当然,也不是说空战由此而不在战争法的管辖之内,只是各国政府对于如何解释空战有着比较明显的分歧。[28]这意味着那时的各式国际条约或国际习惯法均不限制针对平民所展开的空袭。[29]

对于国际法在空袭这方面的遗漏事实上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的。[30]因为各式约束空战的国际法都有着太鬆或太紧的条款,所以大多数国家都拒绝签署此类条约,其中一个例子便是1923年起草的关于空战的海格规则。 另外,对于各大国来说,刚刚研发出来的先进轰炸机给予了它们巨大的军事优势。由此,对于限制使用此类轰炸机的条约它们更是不愿接受。 既然没有任何详细规定空战的条约,各交战国在战争初期便采用了被各主要交战国所签署1907年海格会议条约。而此条约没有限制任何针对平民所展开的空袭。[31]

纽伦堡审判中战争罪的主检察官Telford Taylor将军写到:

尽管像华沙、鹿特丹、贝尔格莱德、伦敦这些先遭受惨烈轰炸的城市是德军而非盟军造成了损失,但德国和日本的城市被摧毁并非出于报复,而是精心制定的方针,我们深刻体会到对城市和工厂进行空中轰炸已经是现代战争中在所有国家都会发生的事情。 [31]

1899年和1907年《海牙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的(附件)第25条并未对平民得到豁免的程度提供明确的执行标准,海军方面也是这样。因此,像意大利空军理论家、将军朱利奥·杜黑这些人提出的理论似乎并不违反《公约》的规定。[32]基于这些原因,盟军在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中并未将轰炸非军事目标定为犯罪,下令采取类似行动的轴心国领导人也并未因此遭到起诉。Chris Jochnick在Roger Normand在他们撰写的文章《暴力的合法性1:战争法的批判史》中解释说:“法庭将对平民进行士气轰炸和其他攻击排除出审判后,这些做法已经被赋予了合法性。”[33]

歐洲部分

英國從1940年,美國從1942年展開對德國佔領下的西歐地區進行戰略轟炸的行動,可以說是第一次持續性,並且大規模的實行杜黑在他的空權論著作當中的理念。蘇聯由於空軍規模以及技術問題,對於破壞德國的工業與生產能力的影響非常有限,也可以說蘇聯並未在二次大戰中有機會進行戰略轟炸。

起源

早在1920及1930年代,英國皇家空軍就已經形成基於戰略轟炸效果的作戰理論。但一直到1939年歐戰爆發時,英國對於轟炸德國本土的準備工作仍然不足。

在不列顛戰役告一段落之後,英國就展開對德國佔領區的轟炸,然而限於英國轟炸機的有效作業高度剛好是在德國戰鬥機活動作業的範圍,加上英國無法有效的提供戰鬥機護航,損失慘重的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決定將任務類型轉為夜間,轟炸的目標型態則偏重在城市或者是大型地面目標上面。

英國轟炸機的準備及缺失

除了派出轟炸機空襲德國存在實際困難之外,英國人還擔心對德國城鎮轟炸將引發德國人的報復行動。 由於德軍戰鬥機的攔截,最初的轟炸行動出現了災難性的後果,最終英國決定將轟炸改在夜間進行。 英國轟炸機裝備的導航設備十分原始,再加上多數皇家空軍領航員缺乏夜間精確導航的訓練,轟炸機的空襲效果並不明顯。

另外,影響轟炸效果的另一個障礙是,英國皇家空軍的主力轟炸機的載彈量不夠大,無法裝載足夠多的炸彈實施確實有效的轟炸。同時,英軍轟炸機也缺乏足夠的油料向第三帝國腹地發動空襲。

千機轟炸

第八轟炸機司令部

美國介入歐洲戰局之後,於1942年6月29日正式以陸軍航空軍第8轟炸機司令部為進行戰略轟炸的第一階段,這一天的轟炸德國還是以借來的英國輕轟炸機轟炸法國境內的目標。直到B-17B-24轟炸機的數量逐漸累積之後,美國才得以使用自己的裝備對德國佔領區進行日間的精確轟炸。

魯爾空戰

指英倫空戰結束後,英國開始執行空中反擊任務,主要針對德國魯爾工業地區實施轟炸(德國煤礦產區及主要工業地區)。

空襲水壩行動

英軍於1943年1月起針對魯爾地區三大水庫「莫勒」、「索普」、「埃德爾」這座水庫實施特種轟炸,以英軍第617重轟炸機中隊的19架「蘭開斯特」重轟炸機經改造攜帶大圓桶炸彈採打水漂方式實施轟炸,於同年5月16日夜間實施,成功摧毀三座水庫但也損失8架飛機。但獲得成效驚人。

空襲柏林

以當時英國空軍實力來說,空襲柏林並非一件易事,除了要對抗德國精銳戰鬥機外,瞄準度極差也會影響到戰果。

最後的空襲

影響

除了對德國重要地面目標的轟炸以外,日間戰略轟炸給予德國空軍非常大的壓力,迫使德國必須降低在東線的作戰飛機數量,將尤其是戰鬥機調往西線應付美軍的轟炸機與後來數量甚至超過轟炸機的護航戰鬥機。德國空軍的實力也在戰略轟炸進行的過程當中受到無可挽回的重創,終至將整個西線與部分東線的制空權拱手讓出。

評價

歐洲的戰略轟炸的效果與影響到了戰後還受到許多爭議,尤其是對目標的選擇,夜間轟炸對平民的殺傷與造成的設施破壞是否過當等等都有不同的見解與研究。但是無庸置疑的是,英美兩國的戰略轟炸不僅破壞德國軍需工業的生產與運輸能力,也將部隊,裝備與物資的運輸能力嚴重的加以破壞與限制,從而壓迫德國的戰爭機器無法持續進行下去。

亞洲部分

日本对中国重庆大轰炸期间一次大规模恐慌所造成的死者,1941年6月。

亚洲范围内的大多数战略轰炸是由日本和美国实施的。英联邦曾计划,等欧洲战事结束,就派遣一支由多达1000架重型轰炸机组成的战略轰炸部队(“老虎部队英语Tiger Force (air)”)去远东;但直到太平洋战事结束,这一计划未能实现。

概述

早在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後,美國的吉米·杜立特中校曾派出16架B-25戰略轟炸機襲擊日本的東京橫濱名古屋神戶的油庫、工廠和軍事設施。

然而當美國成功发展B-29轟炸機後,美軍便有能力對日本作出有實質作用的戰略轟炸。B-29轟炸機的时速达563公里,飞行高度超过10,000米,续航里程为6,430公里。打擊距離達到2,400公里,並能攜帶9,000公斤的炸彈。當時軸心國戰鬥機都不能達到此高度,即使達到也追不上它們的速度。

美軍的首輪使用B-29的襲擊是在1944年6月15日,47架B-29從成都起飛,轟炸位於日本九州的八幡鋼鐵廠。但這次攻擊並沒有造成太大的破壞,68架飛機中,只有47架飛抵目標,有4架未能起飛,有4架墜毀,有6架因機件問題要在途中棄置所帶的炸彈,有一架被擊落,其餘的大多只轟炸了次要的目標。

首次來自南方的襲擊是1944年的11月24日,美軍派出88架轟炸機空襲東京,意欲进行一次白天的精准轰炸。飛機在10,000米高空投彈,結果只有约30架飞机找到了轰炸目标,約10%命中預定目標,只有一个飞机制造厂受了轻伤。

當時美軍並未攻佔馬里亞納群島硫磺岛等軍事基地,如果由中國出發則會有補給問題,而且機場設備簡陋,距離也太遠,由中國起飛的B-29必須減少載彈量以運載燃料,故此B-29在中國的日子裏,只對日本發動了有限的攻擊。直到尼米玆海軍上將以跳島戰術攻佔了一些接近日本的島嶼後,美國第20空軍被編配到第21轟炸師,並開始籌備對日本本州的大規模轟炸。

日本实施的轰炸

日本的战略轰炸是由大日本帝國海軍航空隊大日本帝國陸軍航空部隊相互独立的来实施。大多数空袭是针对中国的大城市,如上海武汉重庆,其中对重庆的空袭从1938年2月持续至1943年8月,共约5000次左右。

一张著名的照片,题为“血腥的星期六”,表现一个烧伤且吓坏了的婴儿,坐在被日本海军航空队炸毁的上海南火车站。

南京广州的轰炸始于1937年9月22日及23日。它们激起了广泛的抗议,國際聯盟远东咨询委员会的一份决议即为其体现。时任英国副外交大臣 Cranborne 勋爵英语Robert Gascoyne-Cecil, 5th Marquess of Salisbury在他的个人声明中表达了义愤。

当整个文明世界听说这些空袭的消息后,其所带来的深深的恐怖感难以用语言形容。这些空袭所轰炸的地点往往离真正的敌意区域很远。某些地方虽有军事目标,然而在空袭中貌似完全不是首当其冲的。看样子空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无差别的屠杀平民来制造恐怖……

——Cranborne 勋爵[34]:135
达尔文空袭是澳大利亚土地所曾遭受过的最大规模的单次攻击。

日本帝国海军亦曾以航空母舰舰载机袭击了当时中立的美国珍珠港及瓦胡岛,时在1941年12月7日,造成近2500人死亡,令美国于翌日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还空袭过菲律宾及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空袭,1942年2月19日)。

台北大空袭

1945年5月31日造成三千余名台北居民当场死亡,伤者及无家可归者更达数万人以上。

對台灣他处的空襲另有:

东京大轰炸

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这两次轰炸,导致:

  • 75,000人当场死亡
  • 100,000人受伤
  • 1,000,000人流离失所

原子弹爆炸

廣島市

「小男孩」落地爆炸後在廣島騰起的蘑菇雲

广岛市原子弹爆炸事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國在當時日本广岛市,於日本時間1945年8月6日早上8點15分投下原子弹的历史事件。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遭受核武器袭击的都市。原子弹爆炸造成广岛市十几万居民死亡,都市遭到毁灭性打击。

長崎市

長崎市原子彈爆炸(1945年8月9日上午11時2分,即昭和20年8月9日)是指二次大戰末期由美軍對日本長崎市所發起的一次核攻擊[35],亦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於戰爭中使用核武器[36]。(第一次為8月6日對廣島市的核攻擊)當時的長崎市人口有240,000,戰後估計死傷者達148,000人,而建築物就有大概36%受到全面燒燬、破壞[37]

參見

參考資料

  • 圖解第三帝國,克里斯畢曉普、戴維喬丹著
  1. ^ Duga, James; Stewart, Carroll. Ploesti. Brassey's. 2002 [26 March 2009]. ISBN 978-1-57488-510-1. 
  2. ^ 2.0 2.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White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3. ^ Crook, Paul. Chapter 10 "The case against Area Bombing". Peter Hore (编). Patrick Blackett: Sailor, Scientist, and Socialist. Routledge. 2003: 176. ISBN 0-7146-5317-9. 
  4. ^ André Corvisier (1994). A Dictionary of Military History and the Art of War, Blackwell Publishing, ISBN 0-631-16848-6. "Germany, air battle (1942–45)" by P. Facon and Stephen J. Harris p. 31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Jennifer M. Lind (2010). "Sorry States: Apologie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28. ISBN 0-8014-7628-3
  6. ^ R.J. Rummel. China's Bloody Century: Genocide and Mass Murder Since 1900. Transaction Publishers. 31 August 2007. 
  7.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France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8.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Hawley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9. ^ Kerr (1991), p. 276
  10.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Germany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1. ^ Matthew White Twentieth Century Atlas – Death Tolls: Allies bombing of Japa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ists the following totals and sources
    • 330,000: 1945 US Strategic Bombing Survey;
    • 363,000: (not including post-war radiation sickness); John Keegan The Second World War (1989);
    • 374,000: R. J. Rummel, including 337,000 democidal;
    • 435,000: Paul Johnson Modern Times (1983)
    • 500,000: (Harper Collins Atla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12. ^ 12.0 12.1 Marco Gioannini, Giulio Massobrio, Bombardate l'Italia. Storia della guerra di distruzione aerea 1940-1945, p. 491
  13. ^ Tami Davis Biddle, "British and American Approaches to Strategic Bombing: Their Origins and Implementation in the World War II Combined Bomber Offensive", 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 (1995) 18#1 pp 91-144
  14. ^ Levine 1992, p. 2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Murray 1983, p. 52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6. ^ Hastings 1979
  17. ^ Garrett 1993[页码请求]
  18. ^ Boog 2001, p. 408.
  19. ^ Pimlott, John. B-29 Superfortress (London: Arms and Armour Press, 1980), p.40.
  20. ^ R.J. Overy, The Air War. 1939-1945 (1980) pp. 8-14
  21. ^ United States Strategic Bombing Survey, established by the Secretary of War on 3 November 1944, pursuant to a directive from the late President Roosevelt, 30 September 1945. Anesi.com. [Nov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1). 
  22. ^ J.K. Galbraith, "The Affluent Society", chapter 12 "The Illusion of National Security", first published 1958. Galbraith was a director of the U.S. Strategic Bombing Survey.
  23. ^ Williamson Murray, Allan Reed Millett, "A War To Be Won: fight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p. 319
  24. ^ 存档副本 (PDF). [2016-09-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3-22). 
  25.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Buckley 1998, p. 165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6.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Murray 1983, p. 253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7. ^ Buckley 1998, p. 197.
  28. ^ Gómez, Javier Guisández. The Law of Air Warfar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e Red Cross. 20 June 1998, nº 323: 347–63 [2014-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6). 
  29. ^ Terror from the Sky: The Bombing of German Cities in World War II. Berghahn Books. 2010: 167. ISBN 1-8454-5844-3. 
  30. ^ Evangeslista, Matthew. "Peace Studies, Volume 3". page 447. Routledge.
  31. ^ 31.0 31.1 Sir Arthur Harris. Despatch on War Operations: 23rd February 1942 to 8th May 1945. Routledge. November 30, 1995: 44. ISBN 0-7146-4692-X. 
  32. ^ .Obote-Odora, Alex. "The judging of war criminals: individual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page 177.
  33. ^ State Crime: Current Perspectives (Critical Issues in Crime and Society).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September 28, 2010: 90. ISBN 0-8135-4901-9. 
  34. ^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Marching to war, 1933-1939. Military Heritage Press. 1989 [2019-05-31]. ISBN 978-0880293341. 
  35. ^ 據美軍記錄,發動襲擊的時間是於上午10時58分。
  36. ^ 美國在長崎市投下的原子彈是屬於Mk-3型核子彈的胖子原子彈
  37. ^ 《原子彈爆炸死難者名冊》(原爆死没者名簿)在2006年8月9日所記載的死難者人數是140,14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