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虞氏:修订间差异
→可能存在的证据: 消歧義 |
无编辑摘要 |
||
第2行: | 第2行: | ||
{{refimprove|time=2019-05-24T03:30:54+00:00}} |
{{refimprove|time=2019-05-24T03:30:54+00:00}} |
||
{{中国历史}} |
{{中国历史}} |
||
'''有虞氏''',又称'''虞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可能存在过数百年的王朝,在[[夏朝]]之前。虞朝位于今[[山西]][[平陆]]西南,[[舜]]是虞朝的最后一位君主。 |
'''有虞氏''',又称'''虞朝''',是[[中国历史]]中的[[上古時代]],一个可能存在过数百年的王朝,在[[夏朝]]之前。虞朝位于今[[山西]][[平陆]]西南,[[舜]]是虞朝的最后一位君主。 |
||
==可能存在的证据== |
==可能存在的证据== |
2022年11月12日 (六) 00:33的版本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19年5月24日) |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5月24日) |
有虞氏,又称虞朝,是中国历史中的上古時代,一个可能存在过数百年的王朝,在夏朝之前。虞朝位于今山西平陆西南,舜是虞朝的最后一位君主。
可能存在的证据
在《左传》、《国语》中,虞夏商周四代连称的文句不胜枚举,引用的都是西周、春秋时人的话。《墨子》、《司马法》、《吕氏春秋》、《礼记》等书中,亦把虞和夏商周三代放在并列的关系。这些古籍并未把尧的“唐”朝与夏商周并置,《尚书》中的《虞书》也记载了尧的事迹,尧本身也是舜的岳父;这说明唐尧可能也属于虞朝,但尧与虞朝的关系不是非常清楚[1]。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三后”是指三个朝代的后代,已经成为庶姓。春秋时,周朝姬姓仍为嫡姓,“于今为庶”的三后只能是虞夏商三代的后代。《国语·鲁语上》: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这说明,幕是虞朝的中兴君主。
通过这些资料,有学者王树民估计,虞朝可能并不只是虞舜一代,而是一个和夏商周一样长达数百年的王朝[2]。
在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主要是龙山文化,处在金石并用时代,有一些原始的大型城市遗址,例如尧王城遗址、陶寺遗址等等,其中陶寺遗址已经存在成规模的宫殿和王族墓地,当时可能存在一个以部落联盟为形式的王朝。[3]
有虞氏部落在山西南、河南西北一帶活動,都城在蒲阪。而舜禪讓給禹後,禹讓自己的兒子啟間接登上了皇位,開創了「家天下」的夏朝。為維持自己的統治,禹和啟對仍很強盛的有虞族進行迫害是可以想像的。禹將舜的兒子封於河南虞城,實際上是強迫有虞氏進行遷徙。有虞氏大部分族人大量向南、北、東方遷移,有虞氏進入衰落時期。少康受到伯思的幫助,其時伯思的封地是在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伯思給了少康巴掌大的一塊地叫綸邑,在虞城東南。《左传·哀公元年》载,少康逃奔有虞國,“有田一成,有眾一旅”。
後來少康奪回夏朝權位,有虞族的一支後裔虞遂一直留居在蒲阪。至於其他有虞部落後裔的分支,雖有不少,但大都不成氣候。周武王滅殷商後,因有虞氏的虞閼父做周室的陶正有功,周武王把自己的長女太姬嫁給虞閼父的兒子滿,封他在陳國(在今河南省淮陽縣),是為胡公。
世系
現代考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余太山認為,古史中記載源自黃帝系統的各部族,包括陶唐氏、有虞氏與允姓之戎等,其後西遷,成為吐火羅人先祖之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