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天皇: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Leong123hk(留言 | 贡献) →統治朝鮮:編輯前的句子是「此舉象徵朝鮮歷史上長久作為獨立國家地位的中斷,大韓帝國宣告滅亡」,該句「做為」乃錯別字,應以「作為」代之。 |
||
第145行: | 第145行: | ||
1905年第二次日韓協約之後,[[朝鮮半島|韓國]]成為日本的保護國;1909年7月[[日本內閣]]會議決定合併韓國的方針,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被韓國刺客[[安重根]]暗殺之後,主張立刻合併韓國的一派成為日本對朝鮮政策的主流。<ref>{{cite web | url = http://www.japantimes.co.jp/opinion/2010/08/29/editorials/the-annexation-of-korea/#.VuwDt8fWXJw | title = The annexation of Korea | publisher = The Japan Times | date = 2012-08-29 | accessdate = 2016-03-18 | archive-date = 2016-03-18 |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18234113/http://www.japantimes.co.jp/opinion/2010/08/29/editorials/the-annexation-of-korea#.VuwDt8fWXJw | dead-url = no }}</ref> |
1905年第二次日韓協約之後,[[朝鮮半島|韓國]]成為日本的保護國;1909年7月[[日本內閣]]會議決定合併韓國的方針,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被韓國刺客[[安重根]]暗殺之後,主張立刻合併韓國的一派成為日本對朝鮮政策的主流。<ref>{{cite web | url = http://www.japantimes.co.jp/opinion/2010/08/29/editorials/the-annexation-of-korea/#.VuwDt8fWXJw | title = The annexation of Korea | publisher = The Japan Times | date = 2012-08-29 | accessdate = 2016-03-18 | archive-date = 2016-03-18 |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18234113/http://www.japantimes.co.jp/opinion/2010/08/29/editorials/the-annexation-of-korea#.VuwDt8fWXJw | dead-url = no }}</ref> |
||
1910年8月22日,簽訂《[[日韩合并条约|日韓合併條約]]》,[[大韓帝國]]皇帝[[朝鮮純宗|純宗]]將皇位及朝鮮半島全部的統治權讓予睦仁,明治天皇成為大韓皇帝。條約將朝鮮併入版圖;此舉象徵[[朝鮮歷史]]上長久 |
1910年8月22日,簽訂《[[日韩合并条约|日韓合併條約]]》,[[大韓帝國]]皇帝[[朝鮮純宗|純宗]]將皇位及朝鮮半島全部的統治權讓予睦仁,明治天皇成為大韓皇帝。條約將朝鮮併入版圖;此舉象徵[[朝鮮歷史]]上長久作為[[獨立國家]]地位的中斷,大韓帝國宣告滅亡,以及[[朝鮮日據時期]]的開始。《日韓合併條約》使朝鮮半島成為日本領土的一部份,大日本帝國的[[韓國統監府]]改制為[[朝鮮總督府]],成為統治朝鮮半島的機關。 |
||
=== 逝世 === |
=== 逝世 === |
2022年11月24日 (四) 02:15的版本
明治天皇 | ||
---|---|---|
122代天皇 | ||
在位期間: 1867年2月13日-1912年7月30日(45年168天) | ||
前任:孝明天皇 | ||
繼任:大正天皇 | ||
1873年,明治天皇大元帥服全身像 | ||
時代 | 江户时代 → 明治时代 | |
年号 | 慶應[1]:1865年5月1日-1868年10月23日 明治:1868年10月23日-1912年7月30日 | |
首都 | 京都 → 東京 | |
皇居 | 京都御所 → 東宮御所 → 東京城、宮城、皇居 | |
諱 | 睦仁 | |
幼称 | 祐宮 | |
別名 | 明治大帝、明治聖帝 | |
印 | 永 | |
出生 | 1852年11月3日(嘉永五年九月二十二日)下午13時 | |
出生場所 | 日本山城國京都中山忠能邸(位於今 京都府京都市上京区京都御苑) | |
逝世 | 1912年(明治45年)7月30日 上午0時43分(59歲) 大日本帝国東京府東京市明治宮殿(位於今 東京都千代田区皇居) | |
陵墓 | 伏見桃山陵 | |
父親 | 孝明天皇 | |
母親 | 中山慶子 | |
皇后 | 昭憲皇太后 | |
皇子 | 稚瑞照彦尊(夭折) 建宮敬仁親王(夭折) 大正天皇 昭宮猷仁親王(夭折) 滿宮輝仁親王(夭折) | |
皇女 | 稚高依姬尊(夭折) 梅宮薰子內親王(夭折) 滋宮韶子內親王(夭折) 增宮章子內親王(夭折) 久宮靜子內親王(夭折) 常宮昌子內親王 周宮房子內親王 富美宮允子內親王 泰宮聰子內親王 貞宮多喜子內親王(夭折) | |
簽名 |
明治天皇(日语:明治天皇/めいじてんのう Meiji Tennō;1852年11月3日—1912年7月30日),為日本第122代天皇(1867年-1912年在位)。諱睦仁,孝明天皇第二子,母為典侍中山慶子。出生時稱號為祐宮,徽印印號為永,見證了日本從孤立的封建國家向工業化世界強國的轉變。
1852年11月3日(嘉永五年九月二十二日),睦仁出生於外祖父中山忠能的宅邸,幼年居於京都御所以及東宮御所。1868年(明治元年)8月27日,按其繼承順位,睦仁親王以年僅14歲之齡即位為天皇,是為明治天皇。在1869年3月28日第二次行幸東京後,將皇室自京都遷移至東京城,之後的歷代天皇皆以東京城做為皇居。按1889年頒布的《大日本帝國憲法》,明治天皇作為名義上大日本帝國陸軍與大日本帝國海軍的最高指揮官。1895年依照《马关条约》,明治天皇成為臺灣和澎湖群島最高統治者。1910年依照《日韩合并条约》,明治天皇成为朝鲜半岛最高统治者。1912年(明治45年)7月30日,明治天皇在東京皇宮去世,享年59歲。
睦仁幼年居於京都的京都御所及東宮御所,在1869年3月28日第二次行幸東京後,將皇室自京都遷移至東京城,之後的歷代天皇皆以東京城做為皇居。
睦仁的健康狀況一直不佳,和父親統仁一樣,有著下顎前突症的缺陷,下頜不正常地前突,伴有嚴重的牙齒下墜。由於日本皇室歷史上有大量的近親通婚記錄,因此被懷疑其生理缺陷是為近親通婚所導致的遺傳性疾病所引發的。這也影響到睦仁的生育能力,他與五位側室生的15個孩子中,便有10個夭折。然而睦仁的精神狀況是正常的,不像皇子嘉仁一樣出現精神問題。當時日本皇族成員也普遍患有腳氣病,這種病在該時只在日本上層社會流行。
生平
出生
嘉永4年(1851年),中山忠能的次女中山庆子被纳入宫中充任典侍,成为孝明天皇的后宫,因深得天皇宠爱,不久就怀孕。嘉永5年(1852年)9月22日,睦仁出生在慶子於京都石藥師的娘家中山邸,為孝明天皇的第二皇子。7日後(9月29日),其父賜名「祐宮」,直至安政3年(1856年9月29日)才從中山邸移至宮中扶養。由於孝明天皇的後宮沒有再生育其他皇子,便在1860年7月10日(万延元年),敕令祐宮做為女御九條夙子的「實子」,並在同年9月28日封他為親王,諱名「睦仁」。
1867年1月30日(慶應三年),統仁駕崩,年僅16歲的睦仁親王按其繼承順位成為天皇。
娶妻
1867年(慶應3年)5月18日,一條忠香三女一條勝子入宮,同年6月28日明治天皇封其為女御。明治元年12月26日(1869年2月7日)一條勝子改名為美子(はるこ),敘從三位。同年12月28日,被冊立為皇后,是謂昭憲皇太后。美子實際上長睦仁三歲,為了要避諱,官方資料改為嘉永3年(1850年)出生。最初依循中世紀以來的慣例,而設中宮職,稱號為「中宮」,隔年,將中宮職改為皇后宮職,稱號也改為皇后宮,此後中宮職遭到廢除,且不再使用「中宮」稱號。
1867年11月9日(慶應三年10月14日),戊辰戰爭後,江戶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把政權交還天皇,結束了持續265年的江戶幕府時代,於12月9日宣佈王政復古。
轉封德川家
1868年2月10日(明治元年1月17日),鸟羽伏见之战后,参与大久保利通向总裁有栖川宮炽仁亲王提议行幸大坂。同年1月23日,在太政官会议上提出迁都大坂的建议,但遭保守派公卿反对,1月26日建议书被否决。随后大久保通过副总裁岩仓具视提出大坂行幸议案,保守派也接受议案,1月29日得到通过。大坂失去了一個作為成為皇居駐地的機會。
明治元年(1868年)閏4月1日,迁都大坂的建议被否决後,軍務官判事大木喬任和東征大總督府監軍江藤新平向岩倉具視提出「東西兩都」的建議書,並提出建設江戶和京都之間的鐵路。「東西兩都」的建議書得到了認可。1868年4月6日(慶應四年3月14日),頒布《五條御誓文》為國是綱領。
由於江户本來為德川家的封地,在1868年(明治元年)5月24日,德川將軍家被移封駿府(靜岡)70萬石。1868年9月3日,頒布《稱江戶為東京詔書》。詔書中天皇把江戶納為直属封地,家臣亦被轉封,昔日江戶幕府的駐地江戶易名為「東京」,江戶城更名為東京城(東京城/とうけいじょう tōkei jō ?)。
即位為日本天皇
1868年(明治元年)8月27日正式改元「明治」,取《易經·說卦傳》之「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之意。
第一次行幸東京
1868年(明治元年)9月20日在岩倉具視、議定中山忠能、外國官知事伊達宗城等人陪同下,明治天皇離開京都前往東京行幸。擔負警衛的是長州藩、土佐藩、備前藩、大洲藩的藩兵3,300人。1868年10月13日到達東京。10月17日明治天皇發布《御東幸萬機御親裁ノ詔書》。12月8日孝明天皇三周年忌辰祭和立後典禮的時候明治天皇才還幸京都。12月22日返回京都,並宣布在江戶舊本丸遺址上建造新皇宮。
加冕
第二次行幸東京
1869年(明治2年)1月25日岩倉具視向天皇進言建議遷都。3月7日天皇第二次行幸東京,3月28日到達。這次太政官也一同來到東京,京都則設置留守官,並將皇室與中央政府自京都遷移至江戶,再將東京城更名為皇城(皇城/こうじょう kōjō ?),之後的歷代天皇皆以原江戶城做為皇居。
登基
1871年(明治4年)3月發表在東京舉行大嘗祭的決定,8月23日完成首都機能轉移。同年11月17日在東京首次舉行大嘗祭。從此京都只是日本名義上的首都,江戶變成東京再次成為政治中心。1871年12月28日進行登基大典。
1873年(明治6年)5月,东京皇宫着火。明治天皇暂时搬到赤坂离宮居住。1875年(明治8年)4月14日,日本頒佈《漸次立憲政體樹立之詔》。1881年(明治14年)10月12日,頒布《國會開設之勅諭》。明治22年(1889年),日本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成為日本元首,並是日軍名義上的最高指揮官。1877年(明治10年)2月,天皇指示保留京都御所维持原样。
建造明治宮殿
明治天皇遷居原江戶城之時,以原江戶城的西之丸御殿做為宮殿,但在1873年毀於火災;1879年,決定在西之丸御殿原址興建新宮殿,即日後所稱的明治宮殿。
繼承人出生
1888年(明治21年),明治宮殿落成,皇城再更名為宮城,至1948年更名為皇居至今。同年10月24日皇后美子也移蹕東京,此後明治天皇就以東京為新居所。1889年(明治22年),日本的皇室典范规定天皇即位典礼和大尝祭必须在京都举行。
統治臺灣
1894年8月1日,中日甲午戰爭爆發。1895年2月,簽訂《馬關條約》,大日本帝國在此條約中獲得了臺灣和澎湖群島的主權以及二億兩白銀的巨額賠款。明治天皇成為臺灣最高統治者。
1891年(明治24年),京都御所改称京都皇宮。1909年(明治42年),登极令(昭和22年废除)规定大尝祭的斋田,京都以东以南为悠纪,以西以北为主基。
統治朝鮮
1905年第二次日韓協約之後,韓國成為日本的保護國;1909年7月日本內閣會議決定合併韓國的方針,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被韓國刺客安重根暗殺之後,主張立刻合併韓國的一派成為日本對朝鮮政策的主流。[2]
1910年8月22日,簽訂《日韓合併條約》,大韓帝國皇帝純宗將皇位及朝鮮半島全部的統治權讓予睦仁,明治天皇成為大韓皇帝。條約將朝鮮併入版圖;此舉象徵朝鮮歷史上長久作為獨立國家地位的中斷,大韓帝國宣告滅亡,以及朝鮮日據時期的開始。《日韓合併條約》使朝鮮半島成為日本領土的一部份,大日本帝國的韓國統監府改制為朝鮮總督府,成為統治朝鮮半島的機關。
逝世
1912年(明治45年)7月30日,明治天皇因为糖尿病併发尿毒症在东京驾崩,享年59歲。去世後,靈柩由火車運送經東海道本線運到京都府,葬於京都市伏見桃山陵。1914年(大正3年),昭憲皇太后去世,日本政府建立明治神宮。
健康
家族遺傳疾病史
由於日本皇室先前的近親通婚記錄,被部分日本文獻質疑其隱疾為近親通婚所導致的遺傳性疾病所引發的。一說睦仁和父親統仁一樣,有着下顎前突症的缺陷,下頜不正常地前突,伴有嚴重的牙齒下墜。睦仁的精神狀况正常,不像嘉仁一樣出現精神问题,但是他與5位側室生的15個孩子中,有10個夭折。[3]皇太子嘉仁親王(後來的大正天皇)是明治天皇唯一活至成年的男嗣,但是身心孱弱,有腦膜炎、糖尿病、腦血栓、精神病。[3]
家庭
- 皇后:一條美子(昭憲皇太后,1849年5月9日-1914年4月9日),左大臣一條忠香三女。無子女。
- 權典侍:葉室光子(緋桃典侍,1853年2月3日-1873年9月22日),權大納言葉室長順次女。
- 长子:稚瑞照彦尊(1873),死產。光子在產後四日病逝。
- 權典侍:橋本夏子(小櫻典侍,1856年3月19日-1873年11月14日),權大納言橋本實麗外孫女、養女,少納言東坊城夏長次女。
- 长女:稚高依姬尊(1873),死產。夏子在產後翌日病逝。
- 典侍:柳原愛子(早蕨典侍,1859年6月26日-1943年10月16日),權中納言柳原光愛次女。
- 權典侍:千種任子(花松權典侍,1855年7月19日-1944年2月1日),子爵千種有任長女[4]
- 權典侍:園祥子(小菊典侍,1867年12月23日-1947年7月7日),伯爵園基祥次女[5]
- 猶子:華頂宮博厚親王(1875-1883),華頂宮博經親王獨子,早夭。
系譜
(114) 中御門天皇 | (115) 櫻町天皇 | (117) 後櫻町天皇 | |||||||||||||||||||||||||||||||||||||||||||||||
(116) 桃園天皇 | (118) 後桃園天皇 | ||||||||||||||||||||||||||||||||||||||||||||||||
(閑院宮)直仁親王 | 典仁親王(慶光院) | 美仁親王〔閑院宮家〕 | |||||||||||||||||||||||||||||||||||||||||||||||
(119) 光格天皇 | (120) 仁孝天皇 | (121) 孝明天皇 | (122)明治天皇 | ||||||||||||||||||||||||||||||||||||||||||||||
鷹司輔平 | 和宮親子內親王 | ||||||||||||||||||||||||||||||||||||||||||||||||
(122)明治天皇 | (123)大正天皇 | (124)昭和天皇 | (125)上皇(明仁) | (126)今上天皇(德仁) | |||||||||||||||||||||||||||||||||||||||||||||
(秩父宮)雍仁親王 | (常陸宮)正仁親王 | (秋篠宮)皇嗣文仁親王 | 悠仁親王 | ||||||||||||||||||||||||||||||||||||||||||||||
(高松宮)宣仁親王 | 寬仁親王 | ||||||||||||||||||||||||||||||||||||||||||||||||
(三笠宮)崇仁親王 | (桂宮)宜仁親王 | ||||||||||||||||||||||||||||||||||||||||||||||||
(高圓宮)憲仁親王 | |||||||||||||||||||||||||||||||||||||||||||||||||
榮譽
日本
國外
- 匈牙利聖斯蒂芬勳章[6]
- 利奧波德勳章 (比利時)(大綬)
- 丹麥大象勳章
-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 德意志帝國:
- 希臘救世主勳章
- 夏威夷王國卡美哈美哈一世皇家勳章(騎士大十字)
- 義大利王國:
- 聖阿農齊亞塔騎士團[7]
- 聖莫里斯和拉撒路勳章(騎士大十字)
- 義大利王冠勳章(騎士大十字)
- 大勳位金尺大綬章(大韓帝國)
- 達尼洛一世王子勳章
- 榮譽勳章(奧斯曼帝國)
- 三聯大十字勳章(葡萄牙帝國)
- 御賜雙龍寶星(大清帝國)
- 聖安德列勳章(俄羅斯帝國)
- 金羊毛騎士團
- 扎克里皇室勳章(泰國王室)
- 皇家六翼天使勳章(瑞典)
- 嘉德勳章(大英帝國)
參考資料
參考來源
- ^ 1865年5月1日(元治二年四月七日)孝明天皇改元慶應。1867年1月30日(慶應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明天皇駕崩。1867年2月13日(慶應三年正月九日)明治天皇即位。1868年10月23日(慶應四年九月八日)明治天皇改元明治。
- ^ The annexation of Korea. The Japan Times. 2012-08-29 [2016-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8).
- ^ 3.0 3.1 森岡, 清美. 『華族社会の「家」戦略』. : 399-400. ISBN 4642037381.
明治天皇は1887年までに9人の皇子女をもうけたが、男子は大正天皇を除いてみな夭折し、誕生後直ちに死去した2件以外の初発の病名は全て慢性脳膜炎であった。
- ^ 存档副本. [2019-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1).
- ^ 存档副本. [2017-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0).
- ^ 刑部芳則. 明治時代の勲章外交儀礼 (PDF). 明治聖徳記念学会紀要. 2017: 152 [2022-07-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28) (日语).
- ^ Italia : Ministero dell'interno. Calendario generale del Regno d'Italia. Unione tipografico-editrice. 1900: 54.
參考書籍
宮内省臨時帝室編修局 編修『明治天皇紀』(全13冊、吉川弘文館、1968年~1977年)- 明治天皇百年祭記念出版で、『明治天皇とその時代 『明治天皇紀附図』を読む』(明治神宮監修・米田雄介編、吉川弘文館、2012年7月)が刊行された。五姓田芳柳による関連絵画を収録。
- 第1冊 嘉永5年から明治元年まで ISBN 4642035214
- 第2冊 明治2年から明治5年まで ISBN 4642035222
- 第3冊 明治6年から明治9年まで ISBN 4642035230
- 第4冊 明治10年から明治12年まで ISBN 4642035249
- 第5冊 明治13年から明治15年まで ISBN 4642035257
- 第6冊 明治16年から明治20年まで ISBN 4642035265
- 第7冊 明治21年から明治24年まで ISBN 4642035273
- 第8冊 明治25年から明治28年まで ISBN 4642035281
- 第9冊 明治29年から明治33年まで ISBN 464203529X
- 第10冊 明治34年から明治37年まで ISBN 4642035303
- 第11冊 明治38年から明治40年まで ISBN 4642035311
- 第12冊 明治41年から明治45年まで ISBN 464203532X
- 索引 ISBN 4642035338
外部链接
明治天皇 出生于:1852年11月3日
| ||
---|---|---|
前任: 孝明天皇 |
日本天皇 1867年-1912年 |
繼任: 大正天皇 |
前任: 光緒帝 清朝皇帝 |
台灣最高統治者 1895年-1912年 | |
前任: 朝鮮純宗 韓國皇帝 |
朝鮮半島最高統治者 1910年-191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