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移民潮: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应用程序编辑 Android应用编辑
第8行: 第8行:
*1980年代[[中英談判]]期間到1984年簽訂《[[中英聯合聲明]]》後;
*1980年代[[中英談判]]期間到1984年簽訂《[[中英聯合聲明]]》後;
*1989年[[六四事件]]後至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
*1989年[[六四事件]]後至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
*2014年[[雨傘革命]]後;
*202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通過[[港區國安法]]後;<ref name="hk01-2019-10-29">{{cite news |title=小販草根階層也移民 有人不惜借錢賣樓申請離港 |url=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390639/逃犯條例-小販草根階層也移民-有人不惜借錢賣樓申請離港 |author1=鄧穎琳 |author2=梁煥敏 |accessdate=2020-06-03 |work=香港01 |date=2019-10-29 |language=zh-hant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627003613/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390639/%E9%80%83%E7%8A%AF%E6%A2%9D%E4%BE%8B-%E5%B0%8F%E8%B2%A9%E8%8D%89%E6%A0%B9%E9%9A%8E%E5%B1%A4%E4%B9%9F%E7%A7%BB%E6%B0%91-%E6%9C%89%E4%BA%BA%E4%B8%8D%E6%83%9C%E5%80%9F%E9%8C%A2%E8%B3%A3%E6%A8%93%E7%94%B3%E8%AB%8B%E9%9B%A2%E6%B8%AF |archive-date=2020-06-27 |deadurl=no |location=[[香港]] }}</ref><ref name="newtalk-2020-05-26">{{cite news |title=「港版國安法」引爆移民潮!港人:沒想過會變成難民 |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5-26/412458 |accessdate=2020-06-03 |work=[[新頭殼]] |publisher=先驅媒體 |date=2020-05-26 |language=zh-hant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627003619/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5-26/412458 |archive-date=2020-06-27 |deadurl=no |author=周家豪 |location=[[臺灣]] }}</ref>
*202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通過[[港區國安法]]後;<ref name="hk01-2019-10-29">{{cite news |title=小販草根階層也移民 有人不惜借錢賣樓申請離港 |url=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390639/逃犯條例-小販草根階層也移民-有人不惜借錢賣樓申請離港 |author1=鄧穎琳 |author2=梁煥敏 |accessdate=2020-06-03 |work=香港01 |date=2019-10-29 |language=zh-hant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627003613/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390639/%E9%80%83%E7%8A%AF%E6%A2%9D%E4%BE%8B-%E5%B0%8F%E8%B2%A9%E8%8D%89%E6%A0%B9%E9%9A%8E%E5%B1%A4%E4%B9%9F%E7%A7%BB%E6%B0%91-%E6%9C%89%E4%BA%BA%E4%B8%8D%E6%83%9C%E5%80%9F%E9%8C%A2%E8%B3%A3%E6%A8%93%E7%94%B3%E8%AB%8B%E9%9B%A2%E6%B8%AF |archive-date=2020-06-27 |deadurl=no |location=[[香港]] }}</ref><ref name="newtalk-2020-05-26">{{cite news |title=「港版國安法」引爆移民潮!港人:沒想過會變成難民 |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5-26/412458 |accessdate=2020-06-03 |work=[[新頭殼]] |publisher=先驅媒體 |date=2020-05-26 |language=zh-hant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627003619/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5-26/412458 |archive-date=2020-06-27 |deadurl=no |author=周家豪 |location=[[臺灣]] }}</ref>


根據[[政府統計處]]2008年发表一个统计,香港移民高峰期是六四事件後的五年,1990至1994年共有約30萬人移民外地,為[[香港重光]]以來最大規模<ref>{{cite report |url= https://www.statistics.gov.hk/pub/B1010005012008XXXXB1300.pdf |title= 香港的發展(1967-2007)-統計圖表集 |page= 21 |publisher= 香港政府統計處 |work= 香港保安局 |date= 2008-09 |format= PDF |archive-ur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626223139/https://www.statistics.gov.hk/pub/B1010005012008XXXXB1300.pdf |archive-date= 2020-06-26 |deadurl= no |language= zh-hant |location= [[香港]] |access-date= 2018-04-23 }}</ref>,導致香港不少人才及[[資本外流]],對[[香港人口]][[人口結構|結構]]造成重大影響。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统计,香港移民高峰期是六四事件後的五年,1990至1994年共有約30萬人移民外地,為[[香港重光]]以來最大規模<ref>{{cite report |url= https://www.statistics.gov.hk/pub/B1010005012008XXXXB1300.pdf |title= 香港的發展(1967-2007)-統計圖表集 |page= 21 |publisher= 香港政府統計處 |work= 香港保安局 |date= 2008-09 |format= PDF |archive-ur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626223139/https://www.statistics.gov.hk/pub/B1010005012008XXXXB1300.pdf |archive-date= 2020-06-26 |deadurl= no |language= zh-hant |location= [[香港]] |access-date= 2018-04-23 }}</ref>,導致香港不少人才及[[資本外流]],對[[香港人口]][[人口結構|結構]]造成重大影響。


== 概況 ==
== 概況 ==

2022年11月27日 (日) 08:40的版本

香港移民潮(英語:Hong Kong Mass Migration Wave)又稱脫港潮,泛指香港居民幾波大規模移民海外之熱潮,包括: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统计,香港移民高峰期是六四事件後的五年,1990至1994年共有約30萬人移民外地,為香港重光以來最大規模[3],導致香港不少人才及資本外流,對香港人口結構造成重大影響。

概況

香港重光後

第二次世界大戰香港重光後,香港經濟開始向工商業轉型,農業式微並對新界農村的傳統經濟活動造成沉重打擊,使到不少新界原居民因生計斷絕而向港英當局申請入籍,並循當時「英國及殖民地公民」(CUKC)身份獲賦予的權利移民英國,由於他們的教育程度不高,移民後主要從事餐飲行業。然而,自英國政府於1960年代訂立《1962年英聯邦入境法令英语Commonwealth Immigrants Act 1962》,收緊殖民地公民前赴英國定居的要求後,這輪移民潮有所緩和,但一直到1970年代仍不斷有新界原居民透過親屬關係或通過在當地開店同村村民招聘,並以工作簽證方式移民英國。而這段時間亦有部份香港男性透過擔任遠洋船員工作,並以跳船上岸方式移民到荷蘭中南美洲美國等地區。

六七暴動後

1967年香港發生六七暴動,引致香港社會動盪不安,一些比較富裕的香港居民香港前景憂慮,選擇移居外地。同時隨著香港農業更趨式微,更多新界原居民在此時移居外地;而香港市區其他有能力移居的家庭,在此時亦移民到東南亞南非或者中南美洲(到中南美洲的香港人一般透過早年已定居當地的親屬移民)等;亦有香港女子在此階段與美國當地的單身男性華僑結婚而移居當地。

1980年代中英談判期間

自1980年代起,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展開談判,以至鄧小平决定1997年中國收回香港,而部份香港人中國共產黨缺乏信任,因此對香港前境感到不明朗,憂慮香港日後能否繼續維持其自由金融地位,以至自由的政治制度会否被取代。

1984年12月19日,英國與中国簽署《中英聯合聲明》,確立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由於不少香港居民曾經在中國大陸經歷政治動盪,也有很多香港人對中国共产党統治感到抗拒,因此部份香港人開始有了移民之打算,1980年代中後期平均每年約有20000多個港人移居海外。

六四事件後

1989年,在北京發生的六四事件促成更多香港人對香港回歸後的前景感到悲觀和恐懼,令香港出現了大規模的移民潮。單計1992年,就有超過66000人移民他國,而1990年至1994年共計約30萬香港人移居海外,佔當時香港人口的5%,當中不少屬中高管理階層或高學歷專業人士家庭。移民潮維持至1994年以後,持續5年以上。由於加拿大的移民條件在發達國家中相對寬鬆且政策歡迎大批移民(90年代初加國1年接收20多萬移民),1980年代中至1990年代末的移民人士超過一半選擇移民到加拿大,而其他發達國家如紐西蘭澳洲美國亦是當時不少香港人移民的熱門之選。在移民的高峰期,連佛得角等小國也在雜誌上刊登廣告宣傳該國護照可以提供申請[4][5]。當時,不少香港人移民選擇在加拿大的大溫哥華地區定居,當中卑詩省列治文又有「小香港」之稱,其他熱門的城市有多倫多澳洲悉尼墨爾本紐西蘭奧克蘭威灵顿英國倫敦曼徹斯特美國紐約市舊金山洛杉磯芝加哥等。

至1996年起,即香港主權移交前一兩年,由於部份移民在外國的發展不濟,亦有部份移民對香港的前景改觀,一些已經歸化、持有外國護照的香港人回流香港,被視為香港回流潮

香港主權移交後

香港主權移交後,香港移民海外的人數逐漸下降,惟至2013年起,基於各種社會問題,例如中港矛盾的激起等,使到部份香港人再次對前景失去信心。[6]2013年,香港保安局表示同年首半年有約3,900名香港人移居海外,比較2012年同期增加8%。《華爾街日報》中文版於同年8月21日引述該項數字報道,指出香港回歸逾15年後,香港人移民數字再現攀升勢頭,並且引述移民顧問表示,近數月欲移民的香港人愈來愈多,是因為對香港經濟前景和香港政治環境擔憂。報道引述澳加移民顧問公司(Auscan Visa Migration)代表指出,於2012年欲移民的香港客人數量增加一倍,是香港回歸後再現的大升幅。加拿大雷立得移民事務所(Rothe International Canada)代表指出,香港樓市是促使中產階層移民的因素之一,2008年起,香港住屋成本增加逾倍,香港政府在過去一年雖然採取了積極措施為樓市價格降溫,令到樓價陷入停滯,惟若然客戶現時出售在香港的物業,即使為小單位,仍然可以在其他國家改住相當大的獨立房屋[7]

2020年港版國安法之後

由於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單方面制訂的《港區國安法》被西方國家指控嚴重侵犯香港人權,許多西方國家已經採取行動,以加快香港人移民海外程序和/或向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台灣英國美國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斯洛文尼亞等在內的許多香港移民授予難民身份。澳大利亞宣布,來自香港的學生在完成“合格”的高等教育之後,將有資格獲得5年的臨時畢業生簽證,從而在5年後獲得永久居留權。某些高度優先的臨時熟練工人也可以獲得五年簽證。英國宣佈為英國國籍(海外)護照持有人以及某些受撫養人提供途徑申請,多達三百萬香港人合資格可申請獲得居權甚至入籍英國。

自從2020年7月至今,估計已有最少32萬名香港人移民外國,僅在香港疫情大爆發的2022年2月一個月內就有超過6萬香港人經赤鱲角國際機場離港移居外國生活,而2022年首三個月經機場淨流出人數已達約14萬,而這個數字尚未計算前往中國大陸生活的香港人,目前香港人口已開始下跌。現時香港人口估計只剩約729萬人口。

加拿大

加拿大於《港區國安法》生效後,推出專門為香港人而設的移民計劃(名為「港人避風港計劃」),並於相關簽證及難民政策上作出相應更改,為期五年。在過去5年中從認可專上院校畢業的香港人,可以申請加拿大3年開放工作簽證,進而於該國工作一年後申請成為加拿大永久居民、以至入籍;若申請人於加拿大專上院校畢業,更可即時申請成為永久居民。此外,香港居民申請加拿大工作或學生簽證的個案將獲得優先處理,而先前申請失敗人士可即時再次申請上述簽證。

至於持有加拿大國籍的香港人,可於返回該國時享有免檢疫待遇。

美國

美國將允許香港人無限額申請成為難民,且不受現有難民總額所限。[來源請求]

至2022年1月,美國眾議院推出《2022年美國競爭法》,當中將包括一套專為香港人而設的移民制度[8],但目前尚待參、眾兩院磋商合併版法案。

英國

彭博一份報告表示,香港2021年將有約13100至16300戶家庭通過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途徑搬遷到英國,為私有住宅家庭的0.9%至1.1%。[9]

澳洲

澳洲在2020年公布推出為港人而設的「避風港」政策,延長港人畢業生和技術簽證至5年,為他們申請永久居留提供條件。在「避風港」政策下,獲延長簽證或將來獲得5年簽證的港人,只要通過所有相關的性格、安全和健康檢查,居留滿5年後,即具申請永久居留權的資格。

2021年7月,澳洲公布將以「最高優先次序」審批香港居民的技術移民簽證申請,並擴大有關政策的適用人士,由特區護照持有人擴大至持有英國國民(海外)(BNO)護照也合符申請資格。[10]

2021年9月,澳洲公布年度移民數據,由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間,澳洲共向港人批出4,312個永久居留簽證或永居前臨時簽證,佔所有簽證2.69%。在過去1年獲批最多簽證的地區中,香港由上個財年的23位躍升至第8位。據澳媒報道,2020/21年度港人獲批的移民簽證數目,創1997年以來新高。相關數據未包括同年7月「優待港人措施」所帶來的效果。[11]

2021年10月29日,澳洲公布所有持畢業生和技術簽證的香港居民,僅需住滿最少4年(指明偏遠城鎮為3年),即可循特設的「香港渠道」申請永久居留權,無須滿足常規計分制下的條件[12]

移民臺灣潮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過後,香港移民臺灣的人數曾經達一年逾3,000人。2012年,移居臺灣的香港人達逾600人,達到2001年以來高峰,比較過去幾年平均每年約200人,急升兩倍。[13][14][15]

2013年,香港電台的《鏗鏘集》與商業電台的《十八樓C座》不約而同推出以「移民臺灣」為專題的節目。前者透過多個故事道出香港人移民臺灣的原由,有人覺得偏重地產金融使到香港失色,年輕一代發展有限。一位28歲的香港新移民在臺南購買了3房2廳的房,此價格在香港連一間小套房都不能夠購買,「雖然收入較低,但是這邊很適合生活,如果在香港要有這樣的陽台,應該是不可能的事情,以我這樣的收入的話。」[16][17][18][19]一批反對中國共產黨、不滿香港生活品質及福利的香港青年在臉書上成立「Evacuation to Taiwa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撤退到臺灣)專頁,積極了解臺灣房地產市場,號召香港年輕人認識臺灣及移居臺灣。[20][21]

已經移居臺灣的香港人認為臺灣的生活步調節奏比較悠閒輕鬆,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停不下來的商務生活」,不想活在又急又擠的環境。習慣自由風氣的香港人也不太適應香港回歸後的社會氣氛與更加吵雜擁擠的空間。田園風光與居住環境品質也是移民臺灣的誘因之一,有香港人說:「台灣贏在風土和人情味」,尤其住鄉下的日子很寫意,「路上遇到的人常講台語,真的聽不懂,但臉上都有笑容,一看就很舒服」、「在臺灣大家都可以騎摩托車,感覺很自由,我們在香港每天都在趕著坐捷運。」臺灣和香港距離近、文字相通、大學教育選擇多、消費物價可以接受都是香港人移居臺灣的理由。[19][22][23]

不少過去從不投票的香港人移居臺灣後,不只願意服2年兵役,也參與臺灣選舉,以尋找「當家作主」的民主感覺。[15]臺北創業的黃先生認為如果他的下一代在臺灣成長,會有比較寬廣的思想空間。「我來臺灣是希望互相得益的,就是說我找到一個地方是值得我去花我的生命在這個地方,是一個互相貢獻的地方。」[17] 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香港居民申請移居臺灣的人數由以往的每月不到百人,至2013年來每月均逾百人,至9月升幅至632人,相等於先前數月平均數的6倍[24]

台灣內政部移民署統計,自2012年起,港澳人士來台居留逐年攀升,2012年有8,624人,到了2016年攀升至15,449人,在5年內大幅成長79%;而2017年1至9月居留人數已達14,273人。[25]

影視文學作品

文學

六七暴動後,在何紫的兒童文學作品《40兒童小說集》系列裡,記載了不少香港兒童因為與家人移居外國而要與同學分離的故事。這一股移民潮一直延續到大約197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才稍為止息。

廣告

1987年人頭馬洋酒廣告「香港幾好都有!我點(怎)捨得走?」[26]

1988年至1992年間播映的時間廊廣告「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1991年播映的香港電訊廣告,幾個人笑談對「移民」的看法,最後一個女孩神色凝重地說「因為我們始終都係香港人啊嘛,如果個個都走哂,咁邊個理香港?」

2021年播映的譚仔三哥廣告,以移民為背景:「送給每一個喜歡三哥味道的香港人,身處外地仍然掛念三哥味道的你」;而一開始陳卓賢說「有人離開,有人留低……但有一種味道永遠都唔會變。」

粵語流行音樂

1988年達明一派歌曲《今天應該很高興》歌詞:「偉業獨自在美洲,很多新打算;瑪莉現活在澳洲,天天溫暖」[27]

1989年黃翊歌曲《誰來愛我們?》歌詞:「這邊廂,人們疾呼聲高漲;那邊廂,人們踏進機場」

1989年黃霑歌曲《皆因一經過六四》歌詞:「皆因一經過六四,成日送機,冇哂鄉里」,原曲為《聽啊!天使高聲唱》,由著名填詞人林夕改編歌詞而成[28]

1990年譚詠麟歌曲《夢仍是一樣》歌詞:「雨中的我倆,那管方向,只是你遠隔重洋」

1990年許冠傑歌曲《同舟共濟》歌詞:「實在極不願,移民外國做二等公民[29][30]

1990年許冠傑歌曲《香港製造》歌詞:「,買嘢咁鬼遠路途,最怕去到無工做!」

1990年許冠傑歌曲《話知你九七》歌詞:「移民外國亦係聽糟質!」

1991年徐小鳳歌曲《打每一個電話》歌詞:「寄信寄去印度南美洲巴西烏拉圭伊豆,通處係我班老友!......談論你那新居大廈,談論着大雪落下,談談外國樓價,,那一度起了價?」[31]

1991年李克勤歌曲《後會有期》歌詞:「誰願孤孤單單到遠地,為了呼吸新鮮的空氣」,「誰在這邊趕上機,誰在那邊講道理,害怕等最後限期像處死」

1991年張學友歌曲《我愛玫瑰園》歌詞:「個個要移民到處去尋尋尋」,「你要到那遠方覓心中夢想,逃離繁榮鬧市這東方天堂」

1994年陳百祥歌曲《我至叻》歌詞:「你話移民好?我就怕生保!」

2016年周國賢歌曲《今生不回家》歌詞:「當一個新移民,切斷上半生,找一個新祖國繼續做人。回望每一組歸家腳印,沒想到,護照要蓋滿新的印。」全首歌曲以淺白語言說明移民的哀愁。

2019年菊梓喬歌曲《你就是天下》歌詞:「誰讓我值得一世留下?名利常耀眼,都水月鏡花」,「離別了是非,放下固執拋開天下」[32]

2020年馮允謙歌曲《地球來的人》形容移民時既渴望離開又後悔的矛盾心情,歌詞:「我們能升空 不管世界醜惡 城內祝福無多 坐上機艙去搜索」及「我們能升空 偏偏發覺很錯 城內祝福無多 後悔不歸去搜索」。馮允謙兒時隨家人移民加拿大。

2021年RubberBand歌曲《Ciao》,歌名在意大利文意思指再見。歌詞:「願你去到新天地 在那邊休息 閒來看齣戲」、「再見偏說到紅眼 被時代拆散 才道別那樣難」、「聽朝散聚誰先飛 未及嘆氣 這晚的 懇請放入行李」。而MV中主角一家正準備移民,也有女主角回憶童年時移民來港的片段。

2021年岑寧兒歌曲《風的形狀》歌詞:「記不記得 你將證件 與機票 連著一份渴望 放入這背囊 紮根也好 旅居也好 也許你 還未知道答案」。岑寧兒生於香港,曾留學旅居多倫多,北京,台北等地。(最佳成績︰2021年10月9日(第41週)903專業推介 冠軍,繼1988年12月11日達明一派《今天應該很高興》後,相隔33年後再有「移民」主題歌曲奪得903專業推介當週冠軍)[33]

2021年MC $oHo & KidNey歌曲《係咁先啦》歌詞:「走先喇,係咁先喇,下次再玩吖。再見喇係咁先喇,下次見啦吓。走先喇係咁先喇,下次再玩吖。再見喇下次見啦,有下次嘅話。」歌詞中有提及派對飲酒後趕搭N259尾班巴士(相信是指巴士比的士車費便宜,但現實中九巴沒有開辦有關路線)回家的厭惡,但MV中卻是的士在北大嶼山公路往機場方向的情景,利用派對後失落離開的心情,借代移民的情緒。[33]

香港電影

電視劇

相關條目

參考

  1. ^ 鄧穎琳; 梁煥敏. 小販草根階層也移民 有人不惜借錢賣樓申請離港. 香港01 (香港). 2019-10-29 [2020-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中文(繁體)). 
  2. ^ 周家豪. 「港版國安法」引爆移民潮!港人:沒想過會變成難民. 新頭殼 (臺灣: 先驅媒體). 2020-05-26 [2020-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中文(繁體)). 
  3. ^ 香港的發展(1967-2007)-統計圖表集 (PDF). 香港保安局 (报告) (香港: 香港政府統計處). 2008-09: 21 [2018-04-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6-26) (中文(繁體)). 
  4. ^ 李鴻彥. 移民佛得角. am730. 2014-07-08 [2020-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5. ^ 蔡錦源. 我在電視台的日子(三十三)佛得角 — 移民中轉站. 立場新聞. 2016-04-28 [2020-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9). 
  6. ^ 專題: 後97香港 “恐梁”移民潮再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由亞洲電臺, 2013-08-28
  7. ^ 美媒:港前景堪憂再掀移民潮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東方日報》 2013年8月22日
  8. ^ 美推競爭法案抗衡中國 籲為港人提供難民身份. 自由亞洲電台. 2022-01-26 [2022-01-29]. 
  9. ^ 彭博料港人移居英國 賣樓金額達1500億 專家︰無需擔心承接力.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10. ^ 【移民澳洲】澳洲擴大避風港計劃 持BNO港人可獲延長簽證至5年. [2021-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1). 
  11. ^ 【移民澳洲】上年度獲批逾4000移民簽證 港人移民澳洲創97年以來新高. [2021-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12. ^ 澳洲避風港政策出台 3 類臨時簽證持有人可申永久留澳 許智峯:門檻大大降低. 立場新聞. 2021-10-29 [2021-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7). 
  13. ^ 崇尚自由!港人瘋移民 「台灣」成首選. 壹電視. 2013-10-09 [2013-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14. ^ 不滿核心價值受損 地產霸權當道 求民主 覓安居 港人移民台灣升兩倍. 蘋果日報 (香港). 2013-10-07 [2020-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6). 
  15. ^ 15.0 15.1 【港客遷台錄】尋找流失的民主 港人移台瘋投票. TVBS. 2013-11-21 [2013-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16. ^ 港媒熱播「移民台灣」 訴在地苦悶]. 聯合報. 2013-11-25 [2013-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3). 
  17. ^ 17.0 17.1 香港人移民台灣 人數急升. 美國之音. 2013-11-27 [201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3). 
  18. ^ 【港客遷台錄】港人瘋台! 台官員上港節目「鼓吹移民」. TVBS. 2013-11-20 [2013-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19. ^ 19.0 19.1 愛上悠閒南台灣! 香港移居潮年輕化. TVBS. 2013-11-11 [2013-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20. ^ 港青對港失望 臉書揪團撤退來台]. 自由時報. 2013-11-04 [2013-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8). 
  21. ^ fb專頁教港人「撤退到台灣」. 蘋果日報 (香港). 2013-11-04 [2013-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7). 
  22. ^ 「台灣,贏在風景和人情味」. 聯合報. 2013-11-25 [2013-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23. ^ 港人在台故事/燒臘師傅 港人靠他解饞. 聯合報. 2013-11-25 [2013-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24. ^ 港申請移民台灣增五倍. 東方日報. 2013-11-05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4). 
  25. ^ 港人移民台灣成趨勢 出走因不滿港府. 聯合報. 2017-12-24 [2018-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8). 
  26. ^ 不在乎天長地久 - 畢明.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11-12-25 [2019-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2). 
  27. ^ 從《心繫家國》到《達明一派對》 香港音樂的後殖民論述 (PDF).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4-08). 
  28. ^ 歌詞意指六四事件發生後,港人因恐懼中共政權而紛紛坐上出國移民的單程機,而親友則在機場送別,俗稱「送機」。
  29. ^ 移民香港人 做「二等公民」還是「一等」?. www.hkcnews.com.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3). 
  30. ^ 香港人就是二等公民 - 曾志豪.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17-03-30. 
  31. ^ 這首歌指主人翁的朋友幾乎全已移民,就剩下歌者身在香港,唯有透過書信或IDD跟那些老友聯絡,跟達明一派《今天應該很高興》異曲同工。
  32. ^ 此曲是《倚天屠龍記》於香港播映時的片尾曲,播映時正值反送中運動的醞釀階段,當中包括「守護香港反送中」大遊行佔領事件更大規模遊行。照歌詞本義是「周芷若趙敏之間,張無忌只能挑選一個共渡一生」,引申來說是在香港的政治漩渦中,香港人的處境堪虞,去或留只能二擇其一,具某程度上的政治隱喻。
  33. ^ 33.0 33.1 樂意飄泊或離開舞會?賞析《風的形狀》與《係咁先啦》. 眾新聞. [2021-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