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Zhouchengbin(留言 | 贡献) |
Zhouchengbin(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
第199行: | 第199行: | ||
|四季青镇北坞村(现北坞公园内) |
|四季青镇北坞村(现北坞公园内) |
||
| style="padding:0" |[[File:北坞公园.jpg|150px]] |
| style="padding:0" |[[File:北坞公园.jpg|150px]] |
||
|位于海淀四季青镇北坞村,明天顺五年(1461)建。原名普陀寺, 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建国后为北坞小学使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的破坏。海淀区文化委对北坞金山寺及戏楼进行了整体修缮,2014年6月竣工后整体移交给属地政府— 四季青人民政府。寺坐北朝南,有殿三进,依次为灵光殿、正殿、后殿,此中轴线两侧分别自南向北对称排列有:厢房、耳房及配殿,院落东北角为戏台,坐北朝南,面阔三楹,双卷式建筑。 |
|||
| |
|||
|- |
|- |
||
|[[西禅寺 (北京海淀)|西禅寺]] |
|[[西禅寺 (北京海淀)|西禅寺]] |
||
第206行: | 第206行: | ||
|四季青镇小屯村东 |
|四季青镇小屯村东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四季青镇小屯村东,明正德八年(1513)建,原名褒贤寺,为正德太监泰安的祠堂。秦安时任锦衣卫带俸指挥同知,曾于正德三年(1508)在万安山弘教寺旁建翠岩寺,正德八年在小屯村购地建祠,敕名褒贤寺,后称西禅寺。西禅寺坐北朝南,原有殿三进,前殿面阔三间,硬山调大脊,正殿面阔三间,硬山调大脊,有东西配殿各三间。现存前殿、正殿及东西配殿、后殿左右耳房及东西配殿。寺内现存石碑一通,为正德八年敕诲碑,石虎一只。石匾额在西南角,上有“重修古刹西禅关帝禅林”。 |
|||
| |
|||
|- |
|- |
||
|[[升平署]] |
|[[升平署]] |
||
第220行: | 第220行: | ||
|上庄镇 |
|上庄镇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上庄镇永泰庄,始建年代不详,据现庙中仅存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十月《重建龙王圣母庙碑记》可知,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五十五年重修。龙王圣母庙规模完整,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东有跨院,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前殿、中殿、大殿及左右配殿。山门前一对夹杆石左右分列,山门石额“龙王圣母庙”。进入山门有钟鼓楼,前殿硬山调大脊、筒瓦,钟鼓楼为二层歇山,“重建龙王圣母庙碑记碑”立于前殿前东侧。正殿为和玺彩绘,配殿苏式彩绘。东跨院为二进四合院,东跨院房屋皆为筒瓦箍头脊。 |
|||
| |
|||
|- |
|- |
||
|[[怡贤亲王祠]] |
|[[怡贤亲王祠]] |
||
第227行: | 第227行: | ||
|温泉镇白家疃小学院内 |
|温泉镇白家疃小学院内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和硕怡亲王是康熙第十三子,雍正帝的弟弟,总理户部,雍正八年病逝。生前在白家疃建别墅,后改祠堂。 和硕怡亲王祠建于清雍正十年,祠堂坐南向北,呈一字中轴。自北向南依次为山门、前殿、后殿。山门对面是戏楼,坐北朝南。山门面阔一间,歇山屋顶,筒瓦屋面,有正吻、垂兽、小兽。匾额为“贤王祠”;前殿面阔三间,为硬山卷棚,筒瓦屋面,旋子彩绘;后殿面阔四间,小式大木,硬山调大脊,抱厦亦为硬山卷棚,抱厦前出月台;戏楼面阔五间,戏楼抱厦为硬山卷棚,苏式彩绘;残碑四通,位于后殿西侧,分别为“敕赐白家疃贤王祠祭田碑记”碑、“敕建白家疃和□怡亲王祠碑记”碑、“罗夫人纪念碑”、和“千载不朽碑”。 |
|||
| |
|||
|- |
|- |
||
|[[熊希龄墓园]] |
|[[熊希龄墓园]] |
||
第248行: | 第248行: | ||
|四季青镇普安店村口 |
|四季青镇普安店村口 |
||
| style="padding:0" |[[File:妙云寺.jpg|125px]] |
| style="padding:0" |[[File:妙云寺.jpg|125px]] |
||
|建于乾隆年间,建成后赐给了山东巡抚贵泰,至清末,贵泰的后人将家庙卖给了驻藏大臣张家,张家不信佛,将寺中泥胎偶像倒,作为别墅使用,取名“石居”,并换上“石居”石匾。1937年“ 七七” 事变后,“石居”曾被协和医院占用,20世纪60年代曾为海淀修养所。该寺坐南朝北,四合布局,依次为山门、敞轩、正殿及东西配殿。山门、敞轩均为歇山大脊,灰色筒瓦屋面,正殿为硬山筒瓦箍头脊,面阔三间,左右均有耳房,前后出廊,旋子彩画,据资料称正殿后有石灰岩假山,院内有无字碑两通,现均已不见,山门南有汉白玉石碑两座。 |
|||
| |
|||
|- |
|- |
||
|[[周云端和尚塔]] |
|[[周云端和尚塔]] |
||
第255行: | 第255行: | ||
|北安河乡大觉寺南 |
|北安河乡大觉寺南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建于明弘治年间,是一座七层八角密檐式砖塔。塔高约17米,塔基为双层须弥座,座上为三层砖雕仰莲,塔身饰以仿木结构的砖雕门窗,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周云端和尚名周吉祥,又名周云端,曾在大觉寺为僧。相传其姊周太后在作贵妃时,曾以祝寿为名,为其在报国寺旁修建了大慈仁寺,周吉祥任第一代住持,还曾任僧录司( 明代管理宗教事务的最高机构) 左善世。吉祥死后就葬在大觉寺西南的山坡上,即周云端灵塔。 |
|||
| |
|||
|- |
|- |
||
|[[香岩寺 (北京海淀)|香岩寺]] |
|[[香岩寺 (北京海淀)|香岩寺]] |
||
第269行: | 第269行: | ||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 |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建于清咸丰时期,咸丰九年(1859)九月九日落成。于鹫峰东麓依山势而建。现存建筑有前殿,正殿,山门殿,耳房与正殿间有南北配房。山门殿为筒瓦箍头脊,耳房筒瓦卷棚,左右开旁门,配房为筒瓦卷棚,前出廊,正殿筒瓦卷棚箍头脊。正殿前有“大清北京城西北响塘庙碑”一通,为咸丰九年九月九日立,全部建筑为小式大木,箍头脊彩绘。 |
|||
| |
|||
|- |
|- |
||
|[[秀峰寺]] |
|[[秀峰寺]] |
||
第276行: | 第276行: | ||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 |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鹫峰山下,明正德六年由太监高让所建,1925年道士王修真废寺为道观,改名为修真观,1929年大律师林行规买下此寺院后,复更名为秀峰寺,并予修整。抗战时期, 秀峰古刹是华北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据点、平西情报站和新闻要报社址。1950年, 林律师的夫人将古寺捐给政府, 后归北京林业大学所有。寺坐西朝东,寺有三进,殿房数十间。由东向西依次为山门,前殿,一进正殿,二进正殿,三进正殿。 |
|||
| |
|||
|- |
|- |
||
|[[金仙庵]] |
|[[金仙庵]] |
||
第283行: | 第283行: | ||
|北安河乡阳台山麓 |
|北安河乡阳台山麓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又称金山寺,始建年代不详。据传为金章宗西山八院之金水院。明成化年间重修。正德八年(1513)太监谷大用出资扩建。清时改庵为寺。20世纪20年代,中法大学第三农事试验场曾建于此,现寺前公孙树林即为当时所植。抗战时期,寺被日军焚毁。解放初期,在原址上又复建了部分房屋。庵前有金山泉、银杏林,已成为阳台山风景区的主要景观。金仙庵坐西朝东,有殿三进,分为前、后两院。前院有山门、前殿,分别供弥勒佛、释迦牟尼佛。南北两侧建有配殿及配房,后院建有正殿(玉清殿)及南北配殿。前院两侧原各有跨院,现仅存遗址。现有山门殿、正殿及南北配房数十间,格局基本完整。 |
|||
| |
|||
|- |
|- |
||
|[[龙泉寺 (北京海淀)|龙泉寺]] |
|[[龙泉寺 (北京海淀)|龙泉寺]] |
||
第290行: | 第290行: | ||
|北京凤凰岭自然风景公园 |
|北京凤凰岭自然风景公园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始建于辽代,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寺坐西北朝东南,依次为山门、石桥、天王殿、东、西配殿、正殿、东西跨院、石塔、石窟,另外山门东有茶棚院一座,院内有房屋二栋。山门中有哼哈二神像,房屋为筒瓦卷棚箍头脊。天王殿、正殿均为硬山调大脊,塔为覆钵式,花岗岩石质。石窟内有八尊佛像,另有无字碑一通,位于石桥西侧,天王殿前。茶棚院有民国十七年碑一通,西跨院有坐西朝东的辽代建筑遗址。东跨院为三进院落,四合布局,有房数十间。寺内有古树若干,石构件若干。 |
|||
| |
|||
|- |
|- |
||
|[[上方寺遗址]] |
|[[上方寺遗址]] |
||
第297行: | 第297行: | ||
|聂各庄乡凤凰岭山麓 |
|聂各庄乡凤凰岭山麓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建于辽应历十年(960),曾叫妙峰寺,位于凤凰岭北线景区海波650多米的山上。据碑文考证,该寺从明代天顺至清朝道光的300余年中,为香火鼎盛时期,至清朝末期衰落。原寺庙坐西朝东,有三重大殿,即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昌平县志》有古诗描述上方寺“蜡履响空林,宵来草色侵。蹬盘千级险,寺隐一枝深。古貌僧初定,迥峰曰半险。流水生层底,谁不洗尘襟。”目前仅存五檐六角七层的玲珑塔一座,其上砖雕小佛、小塔,2003年对海淀区文化委对该塔进行了修复。另外,距上方寺东100米处有“应历十年十月六日”刻字,刻字石刻顶上有两个蓄水池,西侧有四个石槽及一口水井(距塔月100米)。另有古银杏树一株,残碑三块,大殿后有覆钵式花岗岩残塔一座。 |
|||
| |
|||
|- |
|- |
||
|[[明照洞瑞云庵]] |
|[[明照洞瑞云庵]] |
||
第304行: | 第304行: | ||
|苏家坨镇车耳营村西 |
|苏家坨镇车耳营村西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遗址坐北朝南,北高南低,原为黄普院,由金章宗完颜璟创建,为其狩猎行宫,后废。明正统二年(1437)赐额妙觉禅寺,明弘治十四年(1510)改称明照洞瑞云庵。据碑文证实,妙觉禅寺因瑞云庵“坍塌旧基”而迁至南50 米处,北部“明照洞瑞云庵”存门楼,金刚石塔,山洞,山洞房基。门楼为花岗岩雕刻。庵内金刚石塔位于山门东侧,高15米的巨石岩顶,始建于明代。塔高约2.5米,为六角七层密檐式砖塔,塔基各角雕饰着一头凶悍环角牛状的饰物,据碑文记载,此塔为妙觉禅寺第一代主持尹奉的寿塔,其尸骨埋于塔下。 |
|||
| |
|||
|- |
|- |
||
|[[鹫峰|鹫峰山庄]] |
|[[鹫峰|鹫峰山庄]] |
||
第353行: | 第353行: | ||
|玉泉山路功德寺1号 |
|玉泉山路功德寺1号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与玉泉山之间,是三山五园景区中历史悠久的寺院。功德寺原名大承天护圣寺,始建于元天历二年(1329),为奉敕御建,是元明两代兼有行宫性质的寺庙园林。明宣德二年(1427)重修,改名为功德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重修,并立《御制重修功德寺碑记》。庙于清末民国年间被毁,目前仅存部分石构件以及乾隆御题石碑一通,山门石兽一只,石匾额一块,匾额上刻“敕重建古刹功德寺”。1947年,著名京剧大师程砚秋自费租用了迦南孤儿院(功德寺旧址)开办功德中学,后改为颐和中学,1948年改为玉泉山中学,1995年玉泉山中学并入北京市第六十七中学。2008年交由海淀教委进行重装改造,2010年7月6日北京市海淀区学校后勤管理中心成立并在此办公。 |
|||
| |
|||
|- |
|- |
||
|[[湖山罨画坊]] |
|[[湖山罨画坊]] |
||
第360行: | 第360行: | ||
|海淀镇玉泉山东 |
|海淀镇玉泉山东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玉泉山静明园小东门外,东临界湖楼,西邻玉泉山河道管理所。石坊建于乾隆年间,坐西朝东,为仿木结构石坊,自东向西并列两座。前坊已残,仅剩三柱两间,后坊四柱三间。前坊中柱东面刻有“层楼延阁镜光里,绿柳红桃烟霭中”,横幅为“云霞舒卷”;西面刻有“风月清华赢四季,水天朗徹绕三洲”,横幅为“湖山罨画”。后坊中柱东面刻有“何处仙家觅蓬阁,此间逸兴寄清湘”,横批“兰渚蘋香”;西面刻有“岸芷汀兰入画图,天光水态披襟袖”,横批“烟柳春佳”。匾联均出于乾隆御笔。 |
|||
| |
|||
|- |
|- |
||
|[[六郎庄茶棚]] |
|[[六郎庄茶棚]] |
||
第367行: | 第367行: | ||
|海淀镇六郎庄村 |
|海淀镇六郎庄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万柳地区六郎庄村西北,原被称为娘娘庙,是旧时人们去妙峰山敬香的歇脚之处,故村民都称其为茶棚。茶棚为四合布局,格局保存尚完整。东西轴线上自西向东排列山门殿和正殿,山门殿面阔三间,原东西两侧各开一扇石券门,正殿坐西朝东,面阔三间,南北配殿面阔三间,是三山五园的附属村落六郎庄村的重要历史建筑。 |
|||
| |
|||
|- |
|- |
||
|[[六郎庄烈士纪念碑]] |
|[[六郎庄烈士纪念碑]] |
||
第374行: | 第374行: | ||
|海淀镇六郎庄村 |
|海淀镇六郎庄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六郎庄村。墓碑由原村中真武庙碑改刻而成。碑首浮雕有五星云头,碑阳镌刻“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八字,上款刻“一九六六年四月”,下款刻“北京市海淀区六郎庄大队贫协敬立”。碑阴刻文“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七支队,在北京五塔寺战斗中,有数十名壮烈牺牲的战士,葬于六郎庄。为了怀念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特立碑以志”。 |
|||
| |
|||
|- |
|- |
||
|[[六郎庄田世光故居]] |
|[[六郎庄田世光故居]] |
||
第381行: | 第381行: | ||
|海淀镇六郎庄村 |
|海淀镇六郎庄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原为清末一官员居所,后转卖至田家手中。院落坐北朝南,三合布局,正房东西侧各有一间耳房,东西厢房各三间,是六郎庄地区唯一保留下来的传统民居。田世光(1916-1999),号公炜,祖籍山东乐陵,擅长花鸟画,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师承张大千、赵梦朱、吴镜汀、于非闇、齐白石诸先生,是新国画研究会创办人之一。田世光曾任北京工笔重彩画副会长,中国画研究院第一届院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
| |
|||
|- |
|- |
||
|[[六郎庄真武庙]] |
|[[六郎庄真武庙]] |
||
第388行: | 第388行: | ||
|海淀镇六郎庄村 |
|海淀镇六郎庄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六郎庄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建造者为曹雪芹祖父曹寅。六郎庄真武庙是曹寅在监造畅春园西园时同时负责的一个工程。原供奉真武大帝,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四合布局,现仅存正殿、东配殿、东西配房及后院西配殿。2014年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对此处进行了修缮保护。 |
|||
| |
|||
|- |
|- |
||
|[[吴家花园 (北京)|吴家花园]] |
|[[吴家花园 (北京)|吴家花园]] |
||
第444行: | 第444行: | ||
|青龙桥六间房1号 |
|青龙桥六间房1号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青龙桥街道。鲁班庙是修建三山五园等皇家园林的工匠捐款修建的庙,是目前北京地区唯一的鲁班庙。院落三合布局,现存正殿、东西配殿。正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硬山,和玺彩绘。东西配殿面阔三间,筒瓦箍头脊。正殿前散落云纹石墩,碑两通,一碑上刻“永垂不朽”,东配殿前存留一仰莲纹石墩。 |
|||
| |
|||
|- |
|- |
||
|[[黑山扈天主教建筑|309医院天主堂]] |
|[[黑山扈天主教建筑|309医院天主堂]] |
||
第500行: | 第500行: | ||
|上庄镇北玉河村 |
|上庄镇北玉河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上庄镇北玉河村南。始建于清代,清乾隆年间重修。北玉河关帝庙坐东向西,两进院落,中轴对称布局,现存山门、前殿、后殿、东西配殿、耳房,共有房17间。庙内有《重修灵应关王庙碑记》碑一通,螭首龟趺,抱鼓石一对,仿木石构二件。 |
|||
| |
|||
|- |
|- |
||
|[[永山宅院]] |
|[[永山宅院]] |
||
第514行: | 第514行: | ||
|四季青镇瑞王坟甲12号 |
|四季青镇瑞王坟甲12号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瑞王坟村北京市农科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内。园寝始建于道光年间,嘉庆皇四子绵忻封瑞亲王,于道光八年卒,其子奕志袭瑞郡王,奕志卒于道光三十年(1850),谥号敏,葬于此。 园寝坐西朝东,前方后圆,沿中轴线依次是石桥(已毁)、碑亭(已毁)、隆恩门、隆恩殿、宝顶(已毁)。地宫青石板拔券,墓道、石门已毁。坟围墙西部尚存。隆恩门面阔三间,隆恩殿面阔三间。2009年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对其进行了抢险修缮。 |
|||
| |
|||
|- |
|- |
||
|[[万安公墓]] |
|[[万安公墓]] |
||
第521行: | 第521行: | ||
|四季青镇万安里1号 |
|四季青镇万安里1号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香山南路万安里,建于1930年,初期由王荣光、蒋尊祎合资经营,后蒋将股份撤出,由王独资经营。1937年王荣光病故,其子王明德经营。当时占地130亩,入穴下葬者2395位。1960年由北京市民政局接管。“文革”期间遭严重破坏,1983年市政府拨专款进行修葺,扩充了墓地范围。公墓分金木水火土五区,并设骨灰堂、骨灰廊等。公墓内有李大钊烈士陵园,还有爱国将领、革命烈士、艺术家、民主人士等墓葬,现存各种建筑面积2010平方米,经常使用的建筑面积为1550平方米,各类建筑保护使用状况良好。 |
|||
| |
|||
|- |
|- |
||
|[[金河堤诗碑]] |
|[[金河堤诗碑]] |
||
第542行: | 第542行: | ||
|四季青镇门头新村甲8号 |
|四季青镇门头新村甲8号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门头新村甲8 号,院落整体格局为两进四合院,正房坐西朝东。一进院东房、西房均面阔五间,卷棚筒瓦硬山。南、北房面阔三间,硬山合瓦。二进院门为垂花门,门口有两个青石质门鼓石,正房面阔五间,南、北房面阔三间,均为硬山合瓦。该院落解放前为一地主家宅院,解放后先是归部队使用,后来第四十五中学将这里用作教室,文革后归四季青乡政府,乡政府将二进院落(西院)出租给香山助剂厂。现该处土地已经归永泰开发公司。 |
|||
| |
|||
|- |
|- |
||
|[[田村关帝庙]] |
|[[田村关帝庙]] |
||
第549行: | 第549行: | ||
|四季青镇田村 |
|四季青镇田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田村,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格局为坐北朝南,现存古建筑北房面阔三间,硬山调大脊,小式。殿前有碑《重修关圣帝君庙碑记》一通,碑文中记载了清顺治十八年重修事宜。 |
|||
| |
|||
|- |
|- |
||
|[[北京侵华日军飞机掩体|小屯村侵华日军飞机掩体遗址]] |
|[[北京侵华日军飞机掩体|小屯村侵华日军飞机掩体遗址]] |
||
第556行: | 第556行: | ||
|四季青镇小屯村 |
|四季青镇小屯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1937 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以侵略为目的,强化了军事设施的建设,在海淀区小屯村修筑飞机场及飞机掩体。该掩体遗址出口处宽17.6米,纵深13米,内高为4.7米,顶部为穹窿顶,水泥浇筑。侵华日军飞机掩体遗址是日本空军在海淀驻军现存的重要物证,为海淀区青少年教育基地。 |
|||
| |
|||
|- |
|- |
||
|[[法海寺 (海淀区)|法海寺遗址]] |
|[[法海寺 (海淀区)|法海寺遗址]] |
||
第563行: | 第563行: | ||
|四季青镇红旗村万安山 |
|四季青镇红旗村万安山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万安山麓,与晏公祠为邻。相传法海寺原为弘教寺遗址,清顺治十七年(1660)重建,改名法海寺。法海寺原建筑格局坐西朝东,现存山门,其他建筑仅存台基。天王殿和正殿前各有两通石碑,南后殿台基中有石碑倒伏。四块石碑分别是:大清康熙五十年碑、大清康熙五年碑、敕赐法海禅寺碑以及顺治庚子三月御书敬佛碑。遗址西端的山坡上有摩崖石刻两处。 |
|||
| |
|||
|- |
|- |
||
|[[晏公祠]] |
|[[晏公祠]] |
||
第570行: | 第570行: | ||
|四季青镇红旗村万安山 |
|四季青镇红旗村万安山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万安山麓。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为太监晏宏所建。原名道统庙,是儒家庙宇。清康熙四年(1665)重修。祠坐北朝南建于山坡上,东部为停云岩石洞,西为地藏殿,另有四方亭一座。停云岩石洞为南向,拱券顶,面阔三间,西间门券刻“四知室”,东间门券刻“三省斋”。四知室洞内壁上有大幅刻字,记晏宏生平事迹。三省斋南窗上刻“邀月洞”,窗有石栏,面阔三间,明间与次间之间有石券门相通,每间石室内均有小龛。停云岩以西约40米为地藏殿,面阔三间,殿内原供有三皇五帝、三王、周召、孔孟诸圣贤以及周、程、张、朱等大儒的石像,现已不存。大殿前原立有一四方石亭,现存于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2015年海淀区文化委对晏公祠进行修缮。 |
|||
| |
|||
|- |
|- |
||
|[[北京凤凰岭自然风景公园|凤凰岭旮旯庵及石窟遗址]] |
|[[北京凤凰岭自然风景公园|凤凰岭旮旯庵及石窟遗址]] |
||
第577行: | 第577行: | ||
|凤凰岭公园内 |
|凤凰岭公园内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凤凰岭山麓,东南距台头村约2.5公里。原名妙峰庵,因其坐落于山谷深处,俗称旮旯庵,始建年代不详。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庵原为四合布局,坐北朝南,今已圮,只存两座石窟。一窟在庵西侧,门向东南,面积约20多平方米,另一窟在庵东侧,因窟前有53级石阶而称“五十三磴”。五十三磴建在一座20多米高的巨大山岩上,五十三级石阶陡峭凌厉,宽仅数尺,石级尽头即为石窟,窟高1.83米,深2.15米。临洞眺望,群峰尽收眼底,景色尤佳。曾于2006年修缮。 |
|||
| |
|||
|- |
|- |
||
|[[北京凤凰岭自然风景公园|凤凰岭石刻]] |
|[[北京凤凰岭自然风景公园|凤凰岭石刻]] |
||
第584行: | 第584行: | ||
|凤凰岭公园内 |
|凤凰岭公园内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刻于民国年间,位于聂各庄村凤凰岭山麓,东距台头村约一公里。凤凰岭峰峦险峻,山势奇丽,为花岗岩体。“凤凰岭”三字为楷书,字体苍劲有力,庄重工整,由北向南排列,每字高约4米,宽近3米,字间4.5米,笔画宽度在0.2米以上,它是北京西山风景区最大的摩崖刻字。 |
|||
| |
|||
|- |
|- |
||
|[[北京凤凰岭自然风景公园|龙泉寺万缘茶棚]] |
|[[北京凤凰岭自然风景公园|龙泉寺万缘茶棚]] |
||
第598行: | 第598行: | ||
|凤凰岭公园内 |
|凤凰岭公园内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苏家坨镇凤凰岭公园南线,原为黄普院,由金章宗完颜璟创建。明正统二年(1437),太监赵永等在黄普院旧址上兴建寺庙,赐额“妙觉禅寺”。明成化二年(1466)改建妙觉寺。寺北有天然巨石,名曰“金刚石”,石上建有一座高约2 米的六角七层密檐式砖塔。寺南向,原有山门殿、天王殿、正殿、后殿和方丈院等。1941年秋庙舍被日寇焚毁,现寺基址及银杏树尚存。遗址内有若干石构件及两通碑散落,一为《敕赐妙觉寺记》碑。 |
|||
| |
|||
|- |
|- |
||
|[[阳台山|妙峰山香道中北道遗址]] |
|[[阳台山|妙峰山香道中北道遗址]] |
||
第605行: | 第605行: | ||
|阳台山自然风景区 |
|阳台山自然风景区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在明清两代至民国年间,妙峰山顶峰的碧霞元君庙的香火闻名北方。《燕京岁时记》记载“庙在万山中……自始迄终,继昼以夜,人无停趾,香无断烟”,可见妙峰山香火旺盛。昔日香客进香主要有四条古香道,其中有三条在海淀区域内,分别为老北道、中北道、中道。 |
|||
| |
|||
中北道自海淀区苏家坨北安河村开始,沿途有七个茶棚遗址,依次为:清福观、响塘庙、青龙山朝阳院、金仙庵、玉仙台、瓜打石、妙尔洼。 |
|||
|- |
|- |
||
|[[范长喜宅院]] |
|[[范长喜宅院]] |
||
第619行: | 第620行: | ||
|苏家坨镇北安河村 |
|苏家坨镇北安河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1923年,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李石曾在海淀温泉村建中法大学附属中学,1924年迁至北安河乡环谷园。1924-1925年,冯玉祥、孙岳和胡景翼(字笠僧)捐巨款帮助学校建造了图书馆和校门前石桥,为感谢胡将军义举,图书馆取名为笠僧堂。笠僧堂为近代建筑形式,前有石桥,为花岗岩质地,保存完好。该校原有房七十余间。现存建筑有笠僧堂。 |
|||
| |
|||
|- |
|- |
||
|[[莲花寺 (海淀区)|莲花寺]] |
|[[莲花寺 (海淀区)|莲花寺]] |
||
第626行: | 第627行: | ||
|苏家坨镇徐各庄村 |
|苏家坨镇徐各庄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大觉寺南。始建于明朝,清光绪年间多次重修并扩建,清末为太监养老送终之所。清光绪十四年、二十八年及三十一年三次重修扩建。寺整体格局为坐西朝东,依山势分三级。一级有莲花池、告示碑及磨盘,二级有山门,卷棚硬山合瓦屋面,匾额“莲花寺”。三级分中院、南北跨院,均为四合布局。中院有山门殿、正殿、南北配殿,山门殿面阔三间。正殿面阔三间,硬山调大脊,灰筒瓦屋面。配殿硬山箍头脊,棋盘心屋顶,南北跨院各有正殿三间。寺内有清光绪十八年(1892) 告示碑、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修莲花寺碑记》碑和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修莲花寺碑记》碑。 |
|||
| |
|||
|- |
|- |
||
|[[北安河双关帝庙]] |
|[[北安河双关帝庙]] |
||
第633行: | 第634行: | ||
|苏家坨镇北安河村 |
|苏家坨镇北安河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苏家坨镇北安河村,建于清代。整体格局坐西朝东,依次有前殿、南北配殿、正殿。正殿面阔三间,筒瓦硬山调大脊,小式大木,和玺、苏式彩绘兼有,现代门窗装修。前殿面阔三间,硬山筒瓦箍头脊,小式大木。南北配殿做法同前殿。现存建筑有前殿、南北配殿、正殿。 |
|||
| |
|||
|- |
|- |
||
|[[北安河玉皇庙]] |
|[[北安河玉皇庙]] |
||
第640行: | 第641行: | ||
|苏家坨镇北安河村 |
|苏家坨镇北安河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苏家坨镇北安河村,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天津路灯会重修玉皇庙碑记》碑文记载,此庙宇年深日久,风雨摧残墙垣颓败,光绪年间,天津路灯会为了方便每年四月初一至十五日到妙峰山进香的香客,将从村里购得的“津郡路灯会存灯之所”重修。民国时再次重修。殿南有“万古流芳”碑一通。庙整体格局为坐北朝南,三合院落,现存正殿,正殿面阔三间,硬山箍头脊,小式大木,苏式彩绘。 |
|||
| |
|||
|- |
|- |
||
|[[车耳营关帝庙]] |
|[[车耳营关帝庙]] |
||
第647行: | 第648行: | ||
|苏家坨镇车耳营村 |
|苏家坨镇车耳营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光绪初年重修,坐北朝南,院内有“重修碑记”碑一通,为清光绪二年(1876)所立。另有一个碑座和半截碑,在庙东北京凤凰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院内。现存建筑为2003年修建,三合布局,正殿为原址重修,面阔三间,另建有东西配殿、后殿。配殿面阔各三间,后殿面阔三间带二间耳房,正殿为崇宁殿,后殿为娘娘殿。关帝庙前古松树龄久远,姿态挺拔,铺青叠翠。 |
|||
| |
|||
|- |
|- |
||
|[[高时明墓]] |
|[[高时明墓]] |
||
第654行: | 第655行: | ||
|苏家坨镇大工村 |
|苏家坨镇大工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大工村。据《永清县志》记载,高时明十五岁入宫,掌司礼监印。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进北京,高时明自焚身亡,葬在九龙山(今大工村)。墓门额上镌“一化元宗洞主”六字,门柱刻对联“仁民爱物维国运,复忱怀伦衍圣传”。石室墓坐西朝东,室内左右两侧各有一石仿木构筒瓦檐龛,正面为石棺床,饰以石仿木构垂花门样式,石券顶,均为青石料。该墓室于20世纪60年代修建水库被发现,部分构件被清理拆除用于砌筑水库。有记载大工村山上有玄同道院,据传道院原为高时明宅院,“其山九峰环抱,明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寿冢在焉。有浮图曰玄同宝塔”。另据《燕都名山游记》记载,玄同道院内有七级宝塔称玄同宝塔。 |
|||
| |
|||
|- |
|- |
||
|[[护国佑民观音禅林]] |
|[[护国佑民观音禅林]] |
||
第661行: | 第662行: | ||
|苏家坨镇聂各庄村 |
|苏家坨镇聂各庄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聂各庄村。始建于明代崇祯五年,现存建筑年代为清代。坐西朝东,分前殿、中殿、后殿,各三间,小式大木。前殿、中殿为筒瓦硬山调大脊,苏式彩绘;后殿为筒瓦卷棚箍头脊,苏式、和玺、旋子混合彩绘,抬头梁垫板有“松柏千年茂,芝兰百岁荣”字样。大门口有石狮一对。中殿后有“护国佑民观音禅林”匾额一块,碑座两个,前殿前有国槐一株,中殿南侧有侧柏一株。2006年、2010年海淀区文化委员会曾两次对该建筑进行了抢险修缮。现存房屋三间,总体保存状况良好。 |
|||
| |
|||
|- |
|- |
||
|[[西埠头兴善寺]] |
|[[西埠头兴善寺]] |
||
第668行: | 第669行: | ||
|苏家坨镇西埠头村 |
|苏家坨镇西埠头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西埠头村。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俗称东庙。寺坐北朝南,前有古树两株,碑两通,两通碑皆螭首龟趺,西侧为《大明创建兴善寺碑记》,为大学士李东阳撰写,碑文记载“首列山门、中立佛殿,左列伽蓝堂而拥护之,右列祖师堂而翊卫之,钟鼓有楼,讲禅有室,供有田畴,福有爨具,环以僧庑,缭以垣墙,坳垩鲜明,金碧交辉,诚然一大成招提也”,说明寺内过去前有山门、中有佛殿、左有伽蓝殿、右有祖师堂,还有钟楼、讲禅室。目前仅存正殿,正殿面阔三间,硬山调大脊,小式大木,木构架上绘有彩画。另一碑为《大明兴善禅寺碑铭记》碑,为翰林学士张天瑞撰。 |
|||
| |
|||
|- |
|- |
||
|[[周家巷娘娘庙]] |
|[[周家巷娘娘庙]] |
||
第675行: | 第676行: | ||
|苏家坨镇周家巷村 |
|苏家坨镇周家巷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周家巷村东。原名娘娘行宫,原档记载院内有“娘娘行宫”石匾一块,“万历十一年”落款。由此知明代时已有该庙。曾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修。庙坐北朝南,山门已无存。分东西两院,东院有正殿、东配殿,西院有正殿,原中间有配殿。东院正殿面阔三间,硬山箍头脊,小式大木,廊推出,西院正殿面阔三间,硬山箍头脊,小式大木。现存建筑有东院、西院正殿,建筑面积105.6平方米。 |
|||
| |
|||
|- |
|- |
||
|[[显龙山|显龙山石刻]] |
|[[显龙山|显龙山石刻]] |
||
第682行: | 第683行: | ||
|温泉镇显龙山 |
|温泉镇显龙山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温泉镇温泉村南显龙山顶。显龙山,又名堂子山,山为石灰岩质,海拔约90米。石壁上镌刻“水流云在”,每字高1.6米,书写端庄工整,气势宏大,为著名社会活动家英敛之(满洲正红旗人,《大公报》和辅仁大学创始人)于1913年手书,取杜甫诗《江亭》“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之意,反映了英敛之当时的心境。下有题注为:“英敛之偕内子淑仲小儿千里游此,偶取杜句寄意,时宣统退位之次年正月也”。此石刻被认为是北京地区最大的摩崖石刻,石壁上还有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和正统十年采石匠的刻字等。 |
|||
| |
|||
|- |
|- |
||
|[[城子山东岳娘娘庙]] |
|[[城子山东岳娘娘庙]] |
||
第689行: | 第690行: | ||
|温泉镇城子山 |
|温泉镇城子山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城子山村城子山上,北临周家巷,西为大觉寺,建于清代。原山顶紫宸宫因系木结构建筑,遭雷火被毁,现遗存建筑为重建,为了避免再遭雷火之灾,建筑总体全部系砖、石、瓦结构建造。殿内为拱券顶,亦名无梁殿。中殿三间是东岳宝殿,东、西分别是药王殿和财神殿,各一间。东岳宝殿里为拱形顶无梁殿。东岳庙为砖石结构,房檐两侧雕有龙头。入口为大理石质,上圆下方,石刻上雕有精美花纹。左右配殿为方形格局,圆顶,圆顶中央部位有龙雕,龙头居中朝下,右配殿龙雕不存。 |
|||
| |
|||
|- |
|- |
||
|[[护国寺 (海淀区温泉镇)|护国寺戏台]] |
|[[护国寺 (海淀区温泉镇)|护国寺戏台]] |
||
第696行: | 第697行: | ||
|温泉镇温泉村 |
|温泉镇温泉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护国寺戏台位于海淀区温泉镇温泉村。建于清代,坐南朝北,原与护国寺相对峙。面阔三间,硬山调大脊,前出轩为戏台,轩面宽5.7米,进深4.9米,悬山箍头脊,一斗二升麻叶头斗拱,曾是当地重要的民俗活动场所。 |
|||
| |
|||
|- |
|- |
||
|[[温泉村菩萨庙]] |
|[[温泉村菩萨庙]] |
||
第703行: | 第704行: | ||
|温泉镇温泉村 |
|温泉镇温泉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温泉菩萨庙位于海淀区温泉镇温泉村。现存山门殿、北配殿、正殿,共有房九间。院落坐西朝东,山门殿为筒瓦硬山箍头脊,正殿为筒瓦硬山调大脊,旋子彩绘。北配殿为合瓦屋面,硬山调大脊。2008年海淀区文化委将该庙进行了全面修缮。 |
|||
| |
|||
|- |
|- |
||
|[[大牛坊关帝庙]] |
|[[大牛坊关帝庙]] |
||
第710行: | 第711行: | ||
|西北旺镇大牛坊村 |
|西北旺镇大牛坊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大牛坊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庙坐北朝南,院内为三合布局。正殿三间,东西耳房各两间,东西配殿各三间。殿前有清代古柏一株。庙前山门内东侧的旗杆,高约20米,有“京北第一杆”之称,由香杉木制成,用四块花岗岩夹杆石立于砖砌台基上,过去每年从春节到二月初一,村民都在旗杆上张灯结彩以庆祝佳节。关帝庙现为大牛坊村老年活动站。 |
|||
| |
|||
|- |
|- |
||
|[[韩家川东庙]] |
|[[韩家川东庙]] |
||
第717行: | 第718行: | ||
|西北旺韩家川村 |
|西北旺韩家川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韩家川。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现仅存正殿,面阔三间,硬山,墀头有纹饰。正殿门前有碑两通。东侧为“万古千秋”碑,为光绪八年所立。西侧碑额前书“万古千秋”,后书“遵道而行”,碑阳为禁开山令,碑阴为禁赌令,为光绪甲午年所立。 |
|||
| |
|||
|- |
|- |
||
|[[韩家川西庙]] |
|[[韩家川西庙]] |
||
第724行: | 第725行: | ||
|西北旺韩家川村 |
|西北旺韩家川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韩家川。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康熙三十四年(1695) 重修, 咸丰十一年(1861)又重修。庙坐北朝南,现有正殿三间、耳房一间,硬山筒瓦大脊,配殿三间,硬山元宝脊。 |
|||
| |
|||
|- |
|- |
||
|[[冷泉福泉寺]] |
|[[冷泉福泉寺]] |
||
第731行: | 第732行: | ||
|西北旺镇冷泉村 |
|西北旺镇冷泉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冷泉村。建于清代。因当地泉水众多,故寺名福泉。福泉寺坐北朝南,原为四合布局,寺内佛像1949年以后拆除,“文革”中殿宇复遭破坏。现仅存正殿三间,建筑面积82平方米,门窗改为现代装修。硬山调大脊,灰筒瓦,脊上嵌有砖雕花饰。1983年重修。 |
|||
| |
|||
|- |
|- |
||
|[[冷泉关帝庙]] |
|[[冷泉关帝庙]] |
||
第738行: | 第739行: | ||
|西北旺镇冷泉村 |
|西北旺镇冷泉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冷泉村。约建于清初,1985年重修,庙坐北朝南,三合布局,正殿三间,面阔9.6米,进深8米,建筑面积74.8平方米,硬山调大脊,筒脊。东西配殿各三间已改建。 |
|||
| |
|||
|- |
|- |
||
|[[唐家岭关帝庙]] |
|[[唐家岭关帝庙]] |
||
第745行: | 第746行: | ||
|西北旺镇唐家岭村 |
|西北旺镇唐家岭村 |
||
| style="padding:0" | |
| style="padding:0" | |
||
|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唐家岭村。建于清。格局为坐西朝东,现只存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箍头脊,旋子彩绘。建筑面积60.48平方米。保护情况较好。2013年由其管理使用单位出资进行修缮,恢复了两进院落的格局。 |
|||
| |
|||
|- |
|- |
||
|[[西北旺关帝庙]] |
|[[西北旺关帝庙]] |
||
第752行: | 第753行: | ||
|西北旺镇西北旺村 |
|西北旺镇西北旺村 |
||
| style="padding:0"| |
| style="padding:0"| |
||
| |
|位于西北旺镇西北旺东村。始建于乾隆年间,道光年间重修,现有山门一座,旁门两座,正殿、东西配殿,后殿及耳房各一座,东西配房。除山门、后殿及耳房、东西配房之外,均为新建。后殿为卷棚硬山顶,旋子彩画,新修正殿门前有碑一通,碑额前书“万古不朽”,后书“因果不昧”,后殿门前有碑座一个。 |
||
|- |
|- |
||
|[[清代碉楼|镶白旗碉楼]] |
|[[清代碉楼|镶白旗碉楼]] |
2023年3月26日 (日) 01:44的版本
北京市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提出,经海淀区人民政府同意并公布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自1981年3月13日公布第1批名单以来,已公布4批。[1]
- 第一批:1981年3月13日公布,共9项[2][3](1982年3月22日公布海淀区第一批文物暂保单位45项)[3]
- 第二批:1999年1月公布,共18项(同时公布文物暂保单位24项)[2]
- 第三批:2001年11月公布,共12项[2]
- 第四批:2014年8月31日公布,共77项[4]
列表
名称 | 编号 | 分类 | 所在 | 图片 | 备注 |
---|---|---|---|---|---|
蓟门烟树碑 | 1-? |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 |||
李大钊烈士陵园 | 1-? | 万安公墓 | |||
定慧寺 | 1-? | 阜成路66号 | |||
白塔庵塔 | 1-? | 西三环北路54号院 | |||
高梁桥 | 1-? | 高梁桥路 | |||
普照寺 | 1-? | 苏家坨镇徐各庄村 | |||
恩佑寺山门 | 1-? | 颐和园路 | |||
恩慕寺山门 | 1-? | 颐和园路 | |||
正蓝旗清代碉楼 | 1-? | 香山东麓八旗营房遗址 | |||
清河古城遗址 | 2-? | 东升乡朱房村西南 | |||
上庄东岳庙 | 2-? | 上庄镇 | |||
鹫峰地震台 | 2-? | 鹫峰风景区 | |||
贝家花园 | 3-? | 阳台山东麓 | |||
孙岳墓 | 2-? | 温泉村显龙山南侧山环中 | |||
广仁宫(西顶) | 2-? | 四季青镇蓝靛厂 | |||
梁启超墓园 | 2-? | 北京植物园 | |||
承泽园 | 2-? | 北京大学校内 | |||
海淀镇彩和坊24号四合院 | 2-? | 海淀镇彩和坊24号 | |||
齐白石墓 | 3-? | 魏公村西南原湘潭公墓内 | |||
马甸清真寺 | 2-? | 马甸南村7号 | |||
广源闸及龙王庙[5] | 2-? | 广源闸路 | |||
紫竹院行宫 | 3-? | 紫竹院公园 | |||
法华寺 | 3-? | 法华寺路1号 | |||
孙传芳墓 | 3-? | 北京植物园 | |||
立马关帝庙 | 3-? | 四季青镇蓝靛厂 | |||
北坞金山寺及戏楼 | 2-? | 四季青镇北坞村(现北坞公园内) | 位于海淀四季青镇北坞村,明天顺五年(1461)建。原名普陀寺, 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建国后为北坞小学使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的破坏。海淀区文化委对北坞金山寺及戏楼进行了整体修缮,2014年6月竣工后整体移交给属地政府— 四季青人民政府。寺坐北朝南,有殿三进,依次为灵光殿、正殿、后殿,此中轴线两侧分别自南向北对称排列有:厢房、耳房及配殿,院落东北角为戏台,坐北朝南,面阔三楹,双卷式建筑。 | ||
西禅寺 | 3-? | 四季青镇小屯村东 | 位于四季青镇小屯村东,明正德八年(1513)建,原名褒贤寺,为正德太监泰安的祠堂。秦安时任锦衣卫带俸指挥同知,曾于正德三年(1508)在万安山弘教寺旁建翠岩寺,正德八年在小屯村购地建祠,敕名褒贤寺,后称西禅寺。西禅寺坐北朝南,原有殿三进,前殿面阔三间,硬山调大脊,正殿面阔三间,硬山调大脊,有东西配殿各三间。现存前殿、正殿及东西配殿、后殿左右耳房及东西配殿。寺内现存石碑一通,为正德八年敕诲碑,石虎一只。石匾额在西南角,上有“重修古刹西禅关帝禅林”。 | ||
升平署 | 3-? | 颐和园东宫门外 | |||
龙王圣母庙 | 3-? | 上庄镇 | 位于上庄镇永泰庄,始建年代不详,据现庙中仅存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十月《重建龙王圣母庙碑记》可知,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五十五年重修。龙王圣母庙规模完整,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东有跨院,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前殿、中殿、大殿及左右配殿。山门前一对夹杆石左右分列,山门石额“龙王圣母庙”。进入山门有钟鼓楼,前殿硬山调大脊、筒瓦,钟鼓楼为二层歇山,“重建龙王圣母庙碑记碑”立于前殿前东侧。正殿为和玺彩绘,配殿苏式彩绘。东跨院为二进四合院,东跨院房屋皆为筒瓦箍头脊。 | ||
怡贤亲王祠 | 3-? | 温泉镇白家疃小学院内 | 和硕怡亲王是康熙第十三子,雍正帝的弟弟,总理户部,雍正八年病逝。生前在白家疃建别墅,后改祠堂。 和硕怡亲王祠建于清雍正十年,祠堂坐南向北,呈一字中轴。自北向南依次为山门、前殿、后殿。山门对面是戏楼,坐北朝南。山门面阔一间,歇山屋顶,筒瓦屋面,有正吻、垂兽、小兽。匾额为“贤王祠”;前殿面阔三间,为硬山卷棚,筒瓦屋面,旋子彩绘;后殿面阔四间,小式大木,硬山调大脊,抱厦亦为硬山卷棚,抱厦前出月台;戏楼面阔五间,戏楼抱厦为硬山卷棚,苏式彩绘;残碑四通,位于后殿西侧,分别为“敕赐白家疃贤王祠祭田碑记”碑、“敕建白家疃和□怡亲王祠碑记”碑、“罗夫人纪念碑”、和“千载不朽碑”。 | ||
熊希龄墓园 | 2-? | 四季青镇北辛村 | |||
香山八旗高等小学 | 2-? | 北正黄旗36号 | |||
妙云寺 | 3-? | 四季青镇普安店村口 | 建于乾隆年间,建成后赐给了山东巡抚贵泰,至清末,贵泰的后人将家庙卖给了驻藏大臣张家,张家不信佛,将寺中泥胎偶像倒,作为别墅使用,取名“石居”,并换上“石居”石匾。1937年“ 七七” 事变后,“石居”曾被协和医院占用,20世纪60年代曾为海淀修养所。该寺坐南朝北,四合布局,依次为山门、敞轩、正殿及东西配殿。山门、敞轩均为歇山大脊,灰色筒瓦屋面,正殿为硬山筒瓦箍头脊,面阔三间,左右均有耳房,前后出廊,旋子彩画,据资料称正殿后有石灰岩假山,院内有无字碑两通,现均已不见,山门南有汉白玉石碑两座。 | ||
周云端和尚塔 | 3-? | 北安河乡大觉寺南 | 建于明弘治年间,是一座七层八角密檐式砖塔。塔高约17米,塔基为双层须弥座,座上为三层砖雕仰莲,塔身饰以仿木结构的砖雕门窗,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周云端和尚名周吉祥,又名周云端,曾在大觉寺为僧。相传其姊周太后在作贵妃时,曾以祝寿为名,为其在报国寺旁修建了大慈仁寺,周吉祥任第一代住持,还曾任僧录司( 明代管理宗教事务的最高机构) 左善世。吉祥死后就葬在大觉寺西南的山坡上,即周云端灵塔。 | ||
香岩寺 | 2-? | 永丰屯村南 | 香岩寺始创年代不详,最早为弥勒院,规模很小。康熙六十一年(1722)重修,改名香岩寺。2003年经过修缮。寺坐西南朝东北。整体分三进院落,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左右配殿、门神殿、左右配殿、天王殿、左右配殿、大雄宝殿、左右配殿。山门筒瓦歇山顶,三拱券石门。钟鼓楼为重檐歇山,筒瓦屋面。门神殿亦为筒瓦歇山顶,旋子彩绘。天王殿为硬山调大脊。所有配殿均有耳房,耳房为筒瓦卷棚箍头脊。门神殿前有“御制香岩寺碑记”碑一通,为康熙五十九年三月十八日立,阳面字迹漫漶不清,仅见日期为“康熙六十一年”。右碑为满文碑。天王殿前古树1株,门神殿前古树二株。寺碑有古井一眼,尚未干涸。香岩寺大殿为永丰屯小学使用,西部由永丰中学使用,现为海育房地产开发公司使用。 | ||
响塘庙 | 2-? |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 | 建于清咸丰时期,咸丰九年(1859)九月九日落成。于鹫峰东麓依山势而建。现存建筑有前殿,正殿,山门殿,耳房与正殿间有南北配房。山门殿为筒瓦箍头脊,耳房筒瓦卷棚,左右开旁门,配房为筒瓦卷棚,前出廊,正殿筒瓦卷棚箍头脊。正殿前有“大清北京城西北响塘庙碑”一通,为咸丰九年九月九日立,全部建筑为小式大木,箍头脊彩绘。 | ||
秀峰寺 | 2-? |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 | 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鹫峰山下,明正德六年由太监高让所建,1925年道士王修真废寺为道观,改名为修真观,1929年大律师林行规买下此寺院后,复更名为秀峰寺,并予修整。抗战时期, 秀峰古刹是华北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据点、平西情报站和新闻要报社址。1950年, 林律师的夫人将古寺捐给政府, 后归北京林业大学所有。寺坐西朝东,寺有三进,殿房数十间。由东向西依次为山门,前殿,一进正殿,二进正殿,三进正殿。 | ||
金仙庵 | 2-? | 北安河乡阳台山麓 | 又称金山寺,始建年代不详。据传为金章宗西山八院之金水院。明成化年间重修。正德八年(1513)太监谷大用出资扩建。清时改庵为寺。20世纪20年代,中法大学第三农事试验场曾建于此,现寺前公孙树林即为当时所植。抗战时期,寺被日军焚毁。解放初期,在原址上又复建了部分房屋。庵前有金山泉、银杏林,已成为阳台山风景区的主要景观。金仙庵坐西朝东,有殿三进,分为前、后两院。前院有山门、前殿,分别供弥勒佛、释迦牟尼佛。南北两侧建有配殿及配房,后院建有正殿(玉清殿)及南北配殿。前院两侧原各有跨院,现仅存遗址。现有山门殿、正殿及南北配房数十间,格局基本完整。 | ||
龙泉寺 | 2-? | 北京凤凰岭自然风景公园 | 始建于辽代,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寺坐西北朝东南,依次为山门、石桥、天王殿、东、西配殿、正殿、东西跨院、石塔、石窟,另外山门东有茶棚院一座,院内有房屋二栋。山门中有哼哈二神像,房屋为筒瓦卷棚箍头脊。天王殿、正殿均为硬山调大脊,塔为覆钵式,花岗岩石质。石窟内有八尊佛像,另有无字碑一通,位于石桥西侧,天王殿前。茶棚院有民国十七年碑一通,西跨院有坐西朝东的辽代建筑遗址。东跨院为三进院落,四合布局,有房数十间。寺内有古树若干,石构件若干。 | ||
上方寺遗址 | 2-? | 聂各庄乡凤凰岭山麓 | 建于辽应历十年(960),曾叫妙峰寺,位于凤凰岭北线景区海波650多米的山上。据碑文考证,该寺从明代天顺至清朝道光的300余年中,为香火鼎盛时期,至清朝末期衰落。原寺庙坐西朝东,有三重大殿,即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昌平县志》有古诗描述上方寺“蜡履响空林,宵来草色侵。蹬盘千级险,寺隐一枝深。古貌僧初定,迥峰曰半险。流水生层底,谁不洗尘襟。”目前仅存五檐六角七层的玲珑塔一座,其上砖雕小佛、小塔,2003年对海淀区文化委对该塔进行了修复。另外,距上方寺东100米处有“应历十年十月六日”刻字,刻字石刻顶上有两个蓄水池,西侧有四个石槽及一口水井(距塔月100米)。另有古银杏树一株,残碑三块,大殿后有覆钵式花岗岩残塔一座。 | ||
明照洞瑞云庵 | 2-? | 苏家坨镇车耳营村西 | 遗址坐北朝南,北高南低,原为黄普院,由金章宗完颜璟创建,为其狩猎行宫,后废。明正统二年(1437)赐额妙觉禅寺,明弘治十四年(1510)改称明照洞瑞云庵。据碑文证实,妙觉禅寺因瑞云庵“坍塌旧基”而迁至南50 米处,北部“明照洞瑞云庵”存门楼,金刚石塔,山洞,山洞房基。门楼为花岗岩雕刻。庵内金刚石塔位于山门东侧,高15米的巨石岩顶,始建于明代。塔高约2.5米,为六角七层密檐式砖塔,塔基各角雕饰着一头凶悍环角牛状的饰物,据碑文记载,此塔为妙觉禅寺第一代主持尹奉的寿塔,其尸骨埋于塔下。 | ||
鹫峰山庄 | 2-? |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 | |||
恩济庄关帝庙 | 4-1 | 恩济庄57号 | |||
极乐寺 | 4-2 | 紫瑞嘉园院内 | |||
公主坟门殿建筑 | 4-3 | 新兴桥西 | |||
黄庄双关帝庙 | 4-4 | 中关村大街与丹棱街交汇处 | |||
佰王园 | 4-5 | 中关村西区彩和坊19号 | |||
功德寺遗址 | 4-6 | 玉泉山路功德寺1号 | 位于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与玉泉山之间,是三山五园景区中历史悠久的寺院。功德寺原名大承天护圣寺,始建于元天历二年(1329),为奉敕御建,是元明两代兼有行宫性质的寺庙园林。明宣德二年(1427)重修,改名为功德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重修,并立《御制重修功德寺碑记》。庙于清末民国年间被毁,目前仅存部分石构件以及乾隆御题石碑一通,山门石兽一只,石匾额一块,匾额上刻“敕重建古刹功德寺”。1947年,著名京剧大师程砚秋自费租用了迦南孤儿院(功德寺旧址)开办功德中学,后改为颐和中学,1948年改为玉泉山中学,1995年玉泉山中学并入北京市第六十七中学。2008年交由海淀教委进行重装改造,2010年7月6日北京市海淀区学校后勤管理中心成立并在此办公。 | ||
湖山罨画坊 | 4-7 | 海淀镇玉泉山东 | 位于玉泉山静明园小东门外,东临界湖楼,西邻玉泉山河道管理所。石坊建于乾隆年间,坐西朝东,为仿木结构石坊,自东向西并列两座。前坊已残,仅剩三柱两间,后坊四柱三间。前坊中柱东面刻有“层楼延阁镜光里,绿柳红桃烟霭中”,横幅为“云霞舒卷”;西面刻有“风月清华赢四季,水天朗徹绕三洲”,横幅为“湖山罨画”。后坊中柱东面刻有“何处仙家觅蓬阁,此间逸兴寄清湘”,横批“兰渚蘋香”;西面刻有“岸芷汀兰入画图,天光水态披襟袖”,横批“烟柳春佳”。匾联均出于乾隆御笔。 | ||
六郎庄茶棚 | 4-8 | 海淀镇六郎庄村 | 位于万柳地区六郎庄村西北,原被称为娘娘庙,是旧时人们去妙峰山敬香的歇脚之处,故村民都称其为茶棚。茶棚为四合布局,格局保存尚完整。东西轴线上自西向东排列山门殿和正殿,山门殿面阔三间,原东西两侧各开一扇石券门,正殿坐西朝东,面阔三间,南北配殿面阔三间,是三山五园的附属村落六郎庄村的重要历史建筑。 | ||
六郎庄烈士纪念碑 | 4-9 | 海淀镇六郎庄村 | 位于海淀区六郎庄村。墓碑由原村中真武庙碑改刻而成。碑首浮雕有五星云头,碑阳镌刻“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八字,上款刻“一九六六年四月”,下款刻“北京市海淀区六郎庄大队贫协敬立”。碑阴刻文“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七支队,在北京五塔寺战斗中,有数十名壮烈牺牲的战士,葬于六郎庄。为了怀念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特立碑以志”。 | ||
六郎庄田世光故居 | 4-10 | 海淀镇六郎庄村 | 原为清末一官员居所,后转卖至田家手中。院落坐北朝南,三合布局,正房东西侧各有一间耳房,东西厢房各三间,是六郎庄地区唯一保留下来的传统民居。田世光(1916-1999),号公炜,祖籍山东乐陵,擅长花鸟画,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师承张大千、赵梦朱、吴镜汀、于非闇、齐白石诸先生,是新国画研究会创办人之一。田世光曾任北京工笔重彩画副会长,中国画研究院第一届院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
六郎庄真武庙 | 4-11 | 海淀镇六郎庄村 | 位于海淀区六郎庄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建造者为曹雪芹祖父曹寅。六郎庄真武庙是曹寅在监造畅春园西园时同时负责的一个工程。原供奉真武大帝,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四合布局,现仅存正殿、东配殿、东西配房及后院西配殿。2014年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对此处进行了修缮保护。 | ||
吴家花园 | 4-12 | 海淀镇挂甲屯村 | |||
马甸黑寺 | 4-13 | 德胜门外后黑寺1号 | |||
肖家河延福庵 | 4-14 | 肖家河1号 | |||
一亩园娘娘庙 | 4-15 | 青龙桥一亩园 | |||
东公所 | 4-16 | 坡上村12号院 | |||
大有庄小学四合院 | 4-17 | 北上坡15号 | |||
董四墓娘娘庙 | 4-18 | 董四墓村培星小学 | |||
鲁班庙 | 4-19 | 青龙桥六间房1号 | 位于海淀区青龙桥街道。鲁班庙是修建三山五园等皇家园林的工匠捐款修建的庙,是目前北京地区唯一的鲁班庙。院落三合布局,现存正殿、东西配殿。正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硬山,和玺彩绘。东西配殿面阔三间,筒瓦箍头脊。正殿前散落云纹石墩,碑两通,一碑上刻“永垂不朽”,东配殿前存留一仰莲纹石墩。 | ||
309医院天主堂 | 4-20 | 黑山扈路甲17号解放军309医院内 | |||
慈恩寺 | 4-21 | 青龙桥5号 | |||
隐修庵 | 4-22 | 青龙桥5号 | |||
大高玄殿牌坊 | 4-23 | 大有庄100号 | |||
清河制呢厂办公楼 | 4-24 | 清河镇毛纺路 | |||
安宁庄兴隆寺 | 4-25 | 安宁华庭三区10号楼东侧 | |||
树村清真寺 | 4-26 | 海淀区树村路 | |||
北玉河关帝庙 | 4-27 | 上庄镇北玉河村 | 位于海淀区上庄镇北玉河村南。始建于清代,清乾隆年间重修。北玉河关帝庙坐东向西,两进院落,中轴对称布局,现存山门、前殿、后殿、东西配殿、耳房,共有房17间。庙内有《重修灵应关王庙碑记》碑一通,螭首龟趺,抱鼓石一对,仿木石构二件。 | ||
永山宅院 | 4-28 | 老营房路与火器营路交叉口 | |||
瑞王坟 | 4-29 | 四季青镇瑞王坟甲12号 | 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瑞王坟村北京市农科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内。园寝始建于道光年间,嘉庆皇四子绵忻封瑞亲王,于道光八年卒,其子奕志袭瑞郡王,奕志卒于道光三十年(1850),谥号敏,葬于此。 园寝坐西朝东,前方后圆,沿中轴线依次是石桥(已毁)、碑亭(已毁)、隆恩门、隆恩殿、宝顶(已毁)。地宫青石板拔券,墓道、石门已毁。坟围墙西部尚存。隆恩门面阔三间,隆恩殿面阔三间。2009年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对其进行了抢险修缮。 | ||
万安公墓 | 4-30 | 四季青镇万安里1号 | 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香山南路万安里,建于1930年,初期由王荣光、蒋尊祎合资经营,后蒋将股份撤出,由王独资经营。1937年王荣光病故,其子王明德经营。当时占地130亩,入穴下葬者2395位。1960年由北京市民政局接管。“文革”期间遭严重破坏,1983年市政府拨专款进行修葺,扩充了墓地范围。公墓分金木水火土五区,并设骨灰堂、骨灰廊等。公墓内有李大钊烈士陵园,还有爱国将领、革命烈士、艺术家、民主人士等墓葬,现存各种建筑面积2010平方米,经常使用的建筑面积为1550平方米,各类建筑保护使用状况良好。 | ||
金河堤诗碑 | 4-31 | 火器营桥北,京密引水渠西岸 | |||
北坞关帝庙 | 4-32 | 四季青镇北坞公园内 | |||
门头新村甲8号四合院 | 4-33 | 四季青镇门头新村甲8号 | 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门头新村甲8 号,院落整体格局为两进四合院,正房坐西朝东。一进院东房、西房均面阔五间,卷棚筒瓦硬山。南、北房面阔三间,硬山合瓦。二进院门为垂花门,门口有两个青石质门鼓石,正房面阔五间,南、北房面阔三间,均为硬山合瓦。该院落解放前为一地主家宅院,解放后先是归部队使用,后来第四十五中学将这里用作教室,文革后归四季青乡政府,乡政府将二进院落(西院)出租给香山助剂厂。现该处土地已经归永泰开发公司。 | ||
田村关帝庙 | 4-34 | 四季青镇田村 | 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田村,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格局为坐北朝南,现存古建筑北房面阔三间,硬山调大脊,小式。殿前有碑《重修关圣帝君庙碑记》一通,碑文中记载了清顺治十八年重修事宜。 | ||
小屯村侵华日军飞机掩体遗址 | 4-35 | 四季青镇小屯村 | 1937 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以侵略为目的,强化了军事设施的建设,在海淀区小屯村修筑飞机场及飞机掩体。该掩体遗址出口处宽17.6米,纵深13米,内高为4.7米,顶部为穹窿顶,水泥浇筑。侵华日军飞机掩体遗址是日本空军在海淀驻军现存的重要物证,为海淀区青少年教育基地。 | ||
法海寺遗址 | 4-36 | 四季青镇红旗村万安山 | 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万安山麓,与晏公祠为邻。相传法海寺原为弘教寺遗址,清顺治十七年(1660)重建,改名法海寺。法海寺原建筑格局坐西朝东,现存山门,其他建筑仅存台基。天王殿和正殿前各有两通石碑,南后殿台基中有石碑倒伏。四块石碑分别是:大清康熙五十年碑、大清康熙五年碑、敕赐法海禅寺碑以及顺治庚子三月御书敬佛碑。遗址西端的山坡上有摩崖石刻两处。 | ||
晏公祠 | 4-37 | 四季青镇红旗村万安山 | 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万安山麓。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为太监晏宏所建。原名道统庙,是儒家庙宇。清康熙四年(1665)重修。祠坐北朝南建于山坡上,东部为停云岩石洞,西为地藏殿,另有四方亭一座。停云岩石洞为南向,拱券顶,面阔三间,西间门券刻“四知室”,东间门券刻“三省斋”。四知室洞内壁上有大幅刻字,记晏宏生平事迹。三省斋南窗上刻“邀月洞”,窗有石栏,面阔三间,明间与次间之间有石券门相通,每间石室内均有小龛。停云岩以西约40米为地藏殿,面阔三间,殿内原供有三皇五帝、三王、周召、孔孟诸圣贤以及周、程、张、朱等大儒的石像,现已不存。大殿前原立有一四方石亭,现存于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2015年海淀区文化委对晏公祠进行修缮。 | ||
凤凰岭旮旯庵及石窟遗址 | 4-38 | 凤凰岭公园内 | 位于凤凰岭山麓,东南距台头村约2.5公里。原名妙峰庵,因其坐落于山谷深处,俗称旮旯庵,始建年代不详。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庵原为四合布局,坐北朝南,今已圮,只存两座石窟。一窟在庵西侧,门向东南,面积约20多平方米,另一窟在庵东侧,因窟前有53级石阶而称“五十三磴”。五十三磴建在一座20多米高的巨大山岩上,五十三级石阶陡峭凌厉,宽仅数尺,石级尽头即为石窟,窟高1.83米,深2.15米。临洞眺望,群峰尽收眼底,景色尤佳。曾于2006年修缮。 | ||
凤凰岭石刻 | 4-39 | 凤凰岭公园内 | 刻于民国年间,位于聂各庄村凤凰岭山麓,东距台头村约一公里。凤凰岭峰峦险峻,山势奇丽,为花岗岩体。“凤凰岭”三字为楷书,字体苍劲有力,庄重工整,由北向南排列,每字高约4米,宽近3米,字间4.5米,笔画宽度在0.2米以上,它是北京西山风景区最大的摩崖刻字。 | ||
龙泉寺万缘茶棚 | 4-40 | 凤凰岭公园内 | |||
妙觉禅寺遗址 | 4-41 | 凤凰岭公园内 | 位于苏家坨镇凤凰岭公园南线,原为黄普院,由金章宗完颜璟创建。明正统二年(1437),太监赵永等在黄普院旧址上兴建寺庙,赐额“妙觉禅寺”。明成化二年(1466)改建妙觉寺。寺北有天然巨石,名曰“金刚石”,石上建有一座高约2 米的六角七层密檐式砖塔。寺南向,原有山门殿、天王殿、正殿、后殿和方丈院等。1941年秋庙舍被日寇焚毁,现寺基址及银杏树尚存。遗址内有若干石构件及两通碑散落,一为《敕赐妙觉寺记》碑。 | ||
妙峰山香道中北道遗址 | 4-42 | 阳台山自然风景区 | 在明清两代至民国年间,妙峰山顶峰的碧霞元君庙的香火闻名北方。《燕京岁时记》记载“庙在万山中……自始迄终,继昼以夜,人无停趾,香无断烟”,可见妙峰山香火旺盛。昔日香客进香主要有四条古香道,其中有三条在海淀区域内,分别为老北道、中北道、中道。
中北道自海淀区苏家坨北安河村开始,沿途有七个茶棚遗址,依次为:清福观、响塘庙、青龙山朝阳院、金仙庵、玉仙台、瓜打石、妙尔洼。 | ||
范长喜宅院 | 4-43 | 苏家坨镇北安河村 | |||
中法大学附属中学旧址 | 4-44 | 苏家坨镇北安河村 | 1923年,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李石曾在海淀温泉村建中法大学附属中学,1924年迁至北安河乡环谷园。1924-1925年,冯玉祥、孙岳和胡景翼(字笠僧)捐巨款帮助学校建造了图书馆和校门前石桥,为感谢胡将军义举,图书馆取名为笠僧堂。笠僧堂为近代建筑形式,前有石桥,为花岗岩质地,保存完好。该校原有房七十余间。现存建筑有笠僧堂。 | ||
莲花寺 | 4-45 | 苏家坨镇徐各庄村 | 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大觉寺南。始建于明朝,清光绪年间多次重修并扩建,清末为太监养老送终之所。清光绪十四年、二十八年及三十一年三次重修扩建。寺整体格局为坐西朝东,依山势分三级。一级有莲花池、告示碑及磨盘,二级有山门,卷棚硬山合瓦屋面,匾额“莲花寺”。三级分中院、南北跨院,均为四合布局。中院有山门殿、正殿、南北配殿,山门殿面阔三间。正殿面阔三间,硬山调大脊,灰筒瓦屋面。配殿硬山箍头脊,棋盘心屋顶,南北跨院各有正殿三间。寺内有清光绪十八年(1892) 告示碑、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修莲花寺碑记》碑和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修莲花寺碑记》碑。 | ||
北安河双关帝庙 | 4-46 | 苏家坨镇北安河村 | 位于苏家坨镇北安河村,建于清代。整体格局坐西朝东,依次有前殿、南北配殿、正殿。正殿面阔三间,筒瓦硬山调大脊,小式大木,和玺、苏式彩绘兼有,现代门窗装修。前殿面阔三间,硬山筒瓦箍头脊,小式大木。南北配殿做法同前殿。现存建筑有前殿、南北配殿、正殿。 | ||
北安河玉皇庙 | 4-47 | 苏家坨镇北安河村 | 位于苏家坨镇北安河村,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天津路灯会重修玉皇庙碑记》碑文记载,此庙宇年深日久,风雨摧残墙垣颓败,光绪年间,天津路灯会为了方便每年四月初一至十五日到妙峰山进香的香客,将从村里购得的“津郡路灯会存灯之所”重修。民国时再次重修。殿南有“万古流芳”碑一通。庙整体格局为坐北朝南,三合院落,现存正殿,正殿面阔三间,硬山箍头脊,小式大木,苏式彩绘。 | ||
车耳营关帝庙 | 4-48 | 苏家坨镇车耳营村 | 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光绪初年重修,坐北朝南,院内有“重修碑记”碑一通,为清光绪二年(1876)所立。另有一个碑座和半截碑,在庙东北京凤凰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院内。现存建筑为2003年修建,三合布局,正殿为原址重修,面阔三间,另建有东西配殿、后殿。配殿面阔各三间,后殿面阔三间带二间耳房,正殿为崇宁殿,后殿为娘娘殿。关帝庙前古松树龄久远,姿态挺拔,铺青叠翠。 | ||
高时明墓 | 4-49 | 苏家坨镇大工村 | 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大工村。据《永清县志》记载,高时明十五岁入宫,掌司礼监印。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进北京,高时明自焚身亡,葬在九龙山(今大工村)。墓门额上镌“一化元宗洞主”六字,门柱刻对联“仁民爱物维国运,复忱怀伦衍圣传”。石室墓坐西朝东,室内左右两侧各有一石仿木构筒瓦檐龛,正面为石棺床,饰以石仿木构垂花门样式,石券顶,均为青石料。该墓室于20世纪60年代修建水库被发现,部分构件被清理拆除用于砌筑水库。有记载大工村山上有玄同道院,据传道院原为高时明宅院,“其山九峰环抱,明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寿冢在焉。有浮图曰玄同宝塔”。另据《燕都名山游记》记载,玄同道院内有七级宝塔称玄同宝塔。 | ||
护国佑民观音禅林 | 4-50 | 苏家坨镇聂各庄村 | 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聂各庄村。始建于明代崇祯五年,现存建筑年代为清代。坐西朝东,分前殿、中殿、后殿,各三间,小式大木。前殿、中殿为筒瓦硬山调大脊,苏式彩绘;后殿为筒瓦卷棚箍头脊,苏式、和玺、旋子混合彩绘,抬头梁垫板有“松柏千年茂,芝兰百岁荣”字样。大门口有石狮一对。中殿后有“护国佑民观音禅林”匾额一块,碑座两个,前殿前有国槐一株,中殿南侧有侧柏一株。2006年、2010年海淀区文化委员会曾两次对该建筑进行了抢险修缮。现存房屋三间,总体保存状况良好。 | ||
西埠头兴善寺 | 4-51 | 苏家坨镇西埠头村 | 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西埠头村。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俗称东庙。寺坐北朝南,前有古树两株,碑两通,两通碑皆螭首龟趺,西侧为《大明创建兴善寺碑记》,为大学士李东阳撰写,碑文记载“首列山门、中立佛殿,左列伽蓝堂而拥护之,右列祖师堂而翊卫之,钟鼓有楼,讲禅有室,供有田畴,福有爨具,环以僧庑,缭以垣墙,坳垩鲜明,金碧交辉,诚然一大成招提也”,说明寺内过去前有山门、中有佛殿、左有伽蓝殿、右有祖师堂,还有钟楼、讲禅室。目前仅存正殿,正殿面阔三间,硬山调大脊,小式大木,木构架上绘有彩画。另一碑为《大明兴善禅寺碑铭记》碑,为翰林学士张天瑞撰。 | ||
周家巷娘娘庙 | 4-52 | 苏家坨镇周家巷村 | 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周家巷村东。原名娘娘行宫,原档记载院内有“娘娘行宫”石匾一块,“万历十一年”落款。由此知明代时已有该庙。曾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修。庙坐北朝南,山门已无存。分东西两院,东院有正殿、东配殿,西院有正殿,原中间有配殿。东院正殿面阔三间,硬山箍头脊,小式大木,廊推出,西院正殿面阔三间,硬山箍头脊,小式大木。现存建筑有东院、西院正殿,建筑面积105.6平方米。 | ||
显龙山石刻 | 4-53 | 温泉镇显龙山 | 位于海淀区温泉镇温泉村南显龙山顶。显龙山,又名堂子山,山为石灰岩质,海拔约90米。石壁上镌刻“水流云在”,每字高1.6米,书写端庄工整,气势宏大,为著名社会活动家英敛之(满洲正红旗人,《大公报》和辅仁大学创始人)于1913年手书,取杜甫诗《江亭》“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之意,反映了英敛之当时的心境。下有题注为:“英敛之偕内子淑仲小儿千里游此,偶取杜句寄意,时宣统退位之次年正月也”。此石刻被认为是北京地区最大的摩崖石刻,石壁上还有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和正统十年采石匠的刻字等。 | ||
城子山东岳娘娘庙 | 4-54 | 温泉镇城子山 | 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城子山村城子山上,北临周家巷,西为大觉寺,建于清代。原山顶紫宸宫因系木结构建筑,遭雷火被毁,现遗存建筑为重建,为了避免再遭雷火之灾,建筑总体全部系砖、石、瓦结构建造。殿内为拱券顶,亦名无梁殿。中殿三间是东岳宝殿,东、西分别是药王殿和财神殿,各一间。东岳宝殿里为拱形顶无梁殿。东岳庙为砖石结构,房檐两侧雕有龙头。入口为大理石质,上圆下方,石刻上雕有精美花纹。左右配殿为方形格局,圆顶,圆顶中央部位有龙雕,龙头居中朝下,右配殿龙雕不存。 | ||
护国寺戏台 | 4-55 | 温泉镇温泉村 | 护国寺戏台位于海淀区温泉镇温泉村。建于清代,坐南朝北,原与护国寺相对峙。面阔三间,硬山调大脊,前出轩为戏台,轩面宽5.7米,进深4.9米,悬山箍头脊,一斗二升麻叶头斗拱,曾是当地重要的民俗活动场所。 | ||
温泉村菩萨庙 | 4-56 | 温泉镇温泉村 | 温泉菩萨庙位于海淀区温泉镇温泉村。现存山门殿、北配殿、正殿,共有房九间。院落坐西朝东,山门殿为筒瓦硬山箍头脊,正殿为筒瓦硬山调大脊,旋子彩绘。北配殿为合瓦屋面,硬山调大脊。2008年海淀区文化委将该庙进行了全面修缮。 | ||
大牛坊关帝庙 | 4-57 | 西北旺镇大牛坊村 | 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大牛坊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庙坐北朝南,院内为三合布局。正殿三间,东西耳房各两间,东西配殿各三间。殿前有清代古柏一株。庙前山门内东侧的旗杆,高约20米,有“京北第一杆”之称,由香杉木制成,用四块花岗岩夹杆石立于砖砌台基上,过去每年从春节到二月初一,村民都在旗杆上张灯结彩以庆祝佳节。关帝庙现为大牛坊村老年活动站。 | ||
韩家川东庙 | 4-58 | 西北旺韩家川村 | 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韩家川。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现仅存正殿,面阔三间,硬山,墀头有纹饰。正殿门前有碑两通。东侧为“万古千秋”碑,为光绪八年所立。西侧碑额前书“万古千秋”,后书“遵道而行”,碑阳为禁开山令,碑阴为禁赌令,为光绪甲午年所立。 | ||
韩家川西庙 | 4-59 | 西北旺韩家川村 | 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韩家川。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康熙三十四年(1695) 重修, 咸丰十一年(1861)又重修。庙坐北朝南,现有正殿三间、耳房一间,硬山筒瓦大脊,配殿三间,硬山元宝脊。 | ||
冷泉福泉寺 | 4-60 | 西北旺镇冷泉村 | 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冷泉村。建于清代。因当地泉水众多,故寺名福泉。福泉寺坐北朝南,原为四合布局,寺内佛像1949年以后拆除,“文革”中殿宇复遭破坏。现仅存正殿三间,建筑面积82平方米,门窗改为现代装修。硬山调大脊,灰筒瓦,脊上嵌有砖雕花饰。1983年重修。 | ||
冷泉关帝庙 | 4-61 | 西北旺镇冷泉村 | 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冷泉村。约建于清初,1985年重修,庙坐北朝南,三合布局,正殿三间,面阔9.6米,进深8米,建筑面积74.8平方米,硬山调大脊,筒脊。东西配殿各三间已改建。 | ||
唐家岭关帝庙 | 4-62 | 西北旺镇唐家岭村 | 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唐家岭村。建于清。格局为坐西朝东,现只存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箍头脊,旋子彩绘。建筑面积60.48平方米。保护情况较好。2013年由其管理使用单位出资进行修缮,恢复了两进院落的格局。 | ||
西北旺关帝庙 | 4-63 | 西北旺镇西北旺村 | 位于西北旺镇西北旺东村。始建于乾隆年间,道光年间重修,现有山门一座,旁门两座,正殿、东西配殿,后殿及耳房各一座,东西配房。除山门、后殿及耳房、东西配房之外,均为新建。后殿为卷棚硬山顶,旋子彩画,新修正殿门前有碑一通,碑额前书“万古不朽”,后书“因果不昧”,后殿门前有碑座一个。 | ||
镶白旗碉楼 | 4-64 | 北京植物园内 | |||
香山慈幼院址 | 4-65 | 香山公园内 | |||
普安塔 | 4-66 | 四王府村东北侧 | |||
正白旗北庙 | 4-67 | 正白旗甲9号 | |||
佟麟阁墓 | 4-68 | 北正黄旗18号 | |||
镶红旗碉楼 | 4-69 | 团城西街红旗街3号院 | |||
刘半农墓 | 4-70 | 香山玉皇顶山上 | |||
刘天华墓 | 4-71 | 香山玉皇顶山上 | |||
马连良墓 | 4-72 | 万花山上 | |||
梅兰芳墓 | 4-73 | 万花山上 | |||
火神庙 | 4-74 | 颐和园路与海淀路交叉口 | |||
蒋家胡同四合院 | 4-75 | 北京大学校内 | |||
蔚秀园古建群 | 4-76 | 北京大学校内 | |||
治贝子园 | 4-77 | 北京大学校内 |
附:普查登记文物
静福寺位于香山玉皇顶木兰柁山麓山腰,原名玉皇庙,俗称玉皇顶。建于明代,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重修,天启元年(1621)建玉皇阁,清道光三十年(1850)建吕祖殿,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修,改名静福寺。
原寺依山势而建,坐西朝东,三面环山,一面临涧。由并排三座院落组成,分别是玉皇阁、吕祖殿、关帝殿。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静福寺被拆除,现仅存山门一座,面阔一间,无梁架构,歇山顶,石券门,门额书“静福寺”三字。房屋遗址三处,中院北墙上有明万历四十八年《修殿后日岸记》摩崖刻碑,院内散落大清光绪二十九年《重整玉皇顶静福寺碑记》碑首、天启元年《敕建玉皇阁碑记》石碑碑身,以及碑座和其他石构件若干。始建不详,民国年间重修,2003年重新修葺过,现存建筑坐北朝南,正殿面阔三间,筒瓦屋面,硬山调大脊,滴水排山,抹灰软心海棠池。2012年启动的北京市“2826项普查登记文物挂牌工程”中,海淀区共有222项普查登记文物。[6]以下是海淀区普查登记文物。[7][8]
名称 | 图片 | 备注 |
---|---|---|
恩济庄太监墓群 | 恩济庄是明朝皇帝钦赐给宫中太监之地,以供他们年迈后安度晚年。村庄南面是给退休太监们劳动、念佛的地方,后面则是太监们的墓地。太监是一个特殊弱势群体,作为“阉人”的太监被视为最大的不孝,所以太监死后不能入土归宗,埋入祖坟。很多人视“老公墓”为不祥,认为其阻断风水,会殃及后人(断子绝孙),加之太监墓无后人看护打理,造成太监墓很难单独存在,因而形成太监从葬的形制。即太监死后不能任意掩埋,除极有权势的大太监择地而葬外,多数太监死后便追随其首领太监,葬其左右,久之便形成太监的“公墓”和太监从葬的形制。恩济庄也是因此而形成太监墓群。据1958年北京市文物普查结果,恩济庄坟地所埋太监有两千七百余人。每一座墓都有巨大的石头墓碑、石头雕成的供桌和香炉,是全国罕见的清代太监墓碑碑林。多数的石雕、石碑都是在20世纪70年代消失。现墓群地面上已修建住宅小区。 | |
李莲英墓 | 李莲英墓位于北京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内,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坟地内现仅存数百株松树,原墓宝顶、石碑、享殿等均已无存。据当地百姓传言,当时修建李莲英墓地的时候用鸡蛋清拌三合土,方圆十几里第各村的鸡蛋被搜刮一空,可见当时修坟耗资之巨。整座墓地南北长74米,东西宽34米,占地面积2516平方米,坐北朝南,土围尚存,1966年“六一”小学挖防空洞时挖通墓室,现墓室已成为防空洞一部分。李莲英(1848-1911),原名李进喜,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亦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宣统元年61岁时,为慈禧守孝百日后隐退,宣统三年亡,时年64岁。 | |
笑祖塔院 | 笑祖塔院原有笑严德宝禅师石座砖塔一座,建于清代,前殿后塔布局。现存殿房,古柏,石碑等物。因等祖塔而建院,又因塔院而成地名。坐东朝西,有正殿、南北耳房及南北配殿,其中北耳房已毁于火灾。正殿及南北配殿均为硬山起脊,灰色筒瓦。彩画均已不可见,现已作民居使用。笑祖俗姓吴,原名月心,又名德宝,号笑岩,北京人。成年后,出家于京城广慧寺,拜了空和尚为师。后遍参名山,得法于玉泉时聪,号称临济宗第28代传人。万历初年,因年老,复归北京,“居西城之桥巷……败屋楼椽,残僧数辈而已”。然其在佛教界声望极高,所撰《笑岩集》四卷,刊行于世。圆寂后葬于小西门。清世祖福临“三瞻礼焉”,顺治十七年(1660)扩建成塔院。 | |
高梁桥娘娘庙 | 原名天仙庙。始建不详,据原有碑记载,明万历十九年,康熙八年两次重修。现存建筑建于清代,庙南向,今存正殿三间。正殿硬山调大脊,大式,前出廊,额枋绘旋子彩绘。明次间各有两扇方格隔扇门和隔扇窗。有保护价值。殿前东南侧有一残碑埋于地下,无字。 | |
首都体育馆 | 首都体育馆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5号白石桥东侧,由张德沛等设计,1966年6月1日动工,1968年10月正式交付使用,整个工程从设计、施工到材料、设备都是依靠我国的力量建造的, 全部工程造价一千五百多万元。首都体育馆在建成之初就考虑到不仅满足体育赛事的需要,还有政治活动、大型聚会、文娱表演等综合性功能需要,在建成头十年里承担着第二个人民大会堂的功能。尤其是1971年4月13日,在首都体育馆进行的中美乒乓球赛将轰动世界的“乒乓外交”推向高潮。首都体育馆承接了许多大型的体育赛事和文艺演出,见证了人民群众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也记录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首都体育馆主体色调为灰色,屋顶为平行板双向空间网架结构,体现了现代建筑风格。建筑布局按功能分层布置,除比赛大厅外,设有三个练习馆和六个观众休息厅,馆内还有广播、音响、电视转播、传真、计时记分、空调等,设备齐全。体育馆比赛大厅,可以进行乒乓球、羽毛球等多项体育活动。比赛场地长88米,宽40米,它是由21块活动地板组成,每块活动地板长30米,宽3.5米。地板的下面是滑冰场。 | |
广通寺碑 | 广通寺碑位于北下关街道上园村东,交大东路41号院。广通寺,创建于元朝至元年间,原名法王寺,明朝改称广通寺,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为北京外八刹之一,现已无存。明朝正统五年(1440)、嘉靖三十八年(1559)、清朝康熙年间、雍正十一年(1733)、乾隆二十二年(1757)均有过重修。法王寺是为谟沙室利三藏诵经而兴建,属于元朝佛寺禅、教、律三类中的教院,到清朝乾隆年间已经改为禅院。该寺曾有元朝僧人贵吉祥立的碑记、明朝嘉靖年间大学士徐阶撰文的《重修广通寺碑》、康熙帝书的“息心净行”、“慈灯普照”匾额、俞兆晟撰文的《重修广通寺碑》、雍正帝书的“福佑升恒”匾额及《御制广通禅寺碑》、乾隆帝《御制过广通寺诗》碑等文物。现存碑二通,龟趺一个,石匾额一个,香炉座一个。两碑坐北朝南,并排站立,碑南有龟趺座及香炉座,龟趺南有石匾额一块,上书“敕建广通寺”。 | |
皂君庙碑 | 皂君庙碑位于大钟寺派出所院内,有碑共六通,分别为:雍正五年碑,乾隆十九年、二十九年、四十七年碑,道光十四年、二十二年碑。雍正五年“重修皂君庙碑记”碑座浮雕双鹿驮宝瓶,宝瓶上篆福寿字,碑首浮雕云纹,排列细密整齐。其余五碑均嵌于大钟寺派出所院内墙上。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驻京办事处1号楼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整体格局坐西向东,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京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是新缰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派驻机构。1975年7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设立。自设立至今,已走过近五十年的风雨历程。初具规模后,文革中被勒令撤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办事处的工作秩序得以全面恢复。 | |
建设部办公楼 | 建设部办公楼位于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由建设工程部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设计,设计人龚德顺。整体建筑为砖混结构,建筑左右对称,呈三段式,底部开有拱形窗,墙面镶有金色突起雕花。整个建筑将古代建筑形式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恰到好处。 | |
萨利宅院 | 萨利宅院原位于海淀镇太平庄胡同,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并排三所多进四合院格局,总占地约十余亩。 萨利原为满洲镶黄旗人,祖上系皇家亲戚,随顺治帝入关,故在政治、经济方面享有一定特权,当时三湖(西湖、养水湖、高水湖)土地全部归萨利租种。戊戌变法前夕,袁世凯曾居于此。 现仅存三所院落之东院,该院格局为前宅后园,规模很大,各院有曲廊相通。后园中有亭、有花厅,园西北角叠置假山一座,东北处建有戏台一座,景致幽雅。解放后,海淀区政府曾设于此处。八十年代为海淀区老干部活动站。2004 年,北科建集团在中关村广场项目开发中,对萨利宅园进行了迁址复建,现在的位置在其原址西200 米左右。 现萨利宅园为三进院落,八栋房屋。大门及垂花门为苏式彩画。 | |
海淀清真寺 | 海淀清真寺原建于清,1997年海淀镇西路改造中将原址拆除,后向西移建,属恢复性新建。正殿坐西朝东,正殿勾连搭,面阔五间,南、北配殿各三间。北配殿西侧连有女大殿。绿琉璃瓦黄剪边,正殿上建天窗,四角攒顶。正殿后为硬山挑脊,配殿为硬山卷棚顶。寺内“清真古寺”石刻镶于男大殿南侧地下室门框上。 | |
老虎洞席棚商铺 | 老虎洞是海淀最古老的商业街之一,商贾云集、热闹繁华。该商铺是目前海淀镇唯一仅存的连家铺子形式的清朝古建,体现了海淀老虎洞商业古镇的特点,记载了老海淀镇商业发展历史,具有较高价值。该建筑原为老虎洞卖席棚铺子的后院,连家铺子形式,即前店后宅格局。现存房屋为商铺后面的住房,坐北朝南,硬山式屋顶,后山墙外立面形式为五出五进抹灰软心上身。 | |
苏州街教场小庙碑 | 苏州街教场小庙碑位于万泉庄北京市第十九中院内,阳面刻《增修庙宇碑记》,立于同治六年(1867)。阴面字迹漫漶不清。 | |
北京电影制片厂近现代建筑群 | 北京电影制片厂位于海淀区北三环中路77号,是中国电影故事片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北京电影制片厂创建于1949年,前身为北平电影制片厂,1949年10月1日改名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近现代建筑群由主楼及东楼、西楼组成,整体布局以南北轴线对称分布,具有传统的坡顶形式,建筑风格统一。主楼中央部分为四层,两侧为三层,突出强调了中心。建筑整体色调为砖红色,与窗间墙和窗洞等部位的白色形成鲜明对比。建筑细部的浮雕纹样和设计使建筑具有中国传统民族风韵。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其主北楼、主中楼、主南楼被列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校园入口设有开阔的绿化、交通广场。建筑群布局紧凑、功能分区明确。主楼为教学办公两用,体量上比其他教学楼高大,立面装修讲究,整体简洁大方,是中式传统与现代风格的结合。 | |
马家祠堂 | 马家祠堂位于马甸公园东侧,建于民国。祠堂坐北朝南,石拱券门,山门殿面阔三楹,右侧耳房一间。山门殿绿琉璃瓦剪边,灰筒瓦硬山挑脊,耳房卷棚硬山灰筒瓦。门额“永言孝恩”,吴佩孚题于乙亥孟夏。现住户为马姓,为原看坟人,坟主不明,据说为吴佩孚干妈之墓地。 | |
西公所 | 西公所位于国际关系学院宿舍区内。古称“绿杨别墅”,是乾隆长子定安亲王永璜第五世孙毓朗的宅园,毓朗袭封贝勒,住绿杨别墅时和载润、载涛一起掌管宗人府。原别墅占地十余亩,正门在东南角,坐东朝西,门楼檐下挂“绿杨别墅”匾额,现挂“绿杨宾舍”牌匾系成亲王所书,进门是一个幽静的小院。经南北纵轴线上的门楼进入后院,这里便是主人的住房,正房七间都是前廊后厦,红色檐柱,有连廊与东西配房相通。清末民国初时宅园充公,即称西公所。现存建筑卷棚硬山箍头脊,南门楼为正门楼,宽4.1米,高4.7米。从西公所东墙外,穿过一条小路便是东公所,该园原称“寄云别墅”,东临圆明园西墙。清代时,大臣们为到圆明园上早朝方便,在这一带修建许多小宅园,西公所、东公所就是其中的两处。 | |
安河桥村小庙 | ||
大有庄极乐寺 | 大有庄小学四合院位于海淀区青龙桥街道大有庄坡上村15号。据说晚清设此地给慈禧太后管钱粮,后归一大户。解放前为学校,解放后曾为大有庄小学。现存建筑为二进四合院,坐北朝南,小式硬山,一进院有正门、正房、东西配房,进正门后西侧有一通道通二进院。正门有抱鼓石一对,门前另有抱鼓石一对。 | |
兴隆寺 | 兴隆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时重修。由天王殿、耳房、配殿、山门殿组成四合院。均为三开间,硬山房屋。耳房为单檐双开间。天王殿坐北朝南。寺门外西南立有乾隆甲申年石碑一通。海淀区文物管理所入住兴隆寺期间对该寺进行了修缮。现为北京市盛世纵横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管理使用。 | |
遗光寺 | 遗光寺初称龙泉庵,明代太监黄新创建,始建年代不详,正德年间,黄新名下张钦等人重修龙泉庵,正德皇帝赐名遗光寺。康熙四十九年重修,光绪二十九年再次重修,现存建筑建于清。原布局已不可见,现只有山门殿存在,面朝东南,面阔三间,小式大木,匾额上书“敕赐遗光寺”,硬山筒瓦,有正吻、垂兽,小兽。山门北约200米处有碑两通,一为“重修遗光寺记”碑,康熙四十九年四月立;一为地契碑。 | |
耶律铸夫妇墓 | 耶律铸夫妇墓位于颐和园耶律楚材祠地下,墓有拱券门,墓穴上有被盗的孔洞。墓坐北朝南,现存二个墓穴,北侧的墓穴较小,南侧的稍大。两墓东南侧约3米处有墓志,南侧墓南有碑座一个。因长年在地下受到地下水的影响,砖墓结构已残存不全,曾被盗扰破坏了原有墓室构造。耶律铸(1221—1285),字成仲,耶律楚材之子,元初大臣,善于赋诗属文,曾官至中书左丞相。 | |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 |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共中央党校院内,是中央党校直属单位。建于1939年,为日军侵华指挥部。后归清华大学农学院,1949年9月30日迁出,归中国农业大学。1949年10月26日成为中央党校马列学院(现党校南院),作为教育场所。当时在校学员只有100余人。1951年开始党校基本建设的准备阶段。“北京市人民政府同意马列学院在西苑大有庄建设”,校址选在党校南院以北。现为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正中房为绿琉璃瓦,侧屋围灰色瓦当及滴水,中间为三层,旁为两层。 | |
中央党校主楼 | 中央党校主楼由主楼、东配楼、西配楼三部分组成,由戴念慈先生主持设计。主楼的建筑采用钢骨水泥的砖混结构,屋顶为平顶,用琉璃檐子和额坊做重点装饰。屋顶四角为四组史诗浮雕,分别为“飞夺泸定桥”、“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全中国”、“欢庆新中国成立”、“工农商学兵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外墙为黄缸砖贴面,灰色花岗岩蘑菇石基座。主楼的整体建筑体现了古建筑与西方雕塑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适用、经济、美观”的特点。图书馆、陈列馆位于主楼的北面,东、西两翼的图书馆、陈列馆以二层、三层过街廊与主楼衔接。中央党校主楼建筑布局采用基本对称的形式,中轴正对颐和园后山主要景点景福阁,力求全体的协调。主楼集教学办公于一体,平面采用莫斯科大学式的宏大布局,两翼由过街楼连接其他部分。立面采用三段式构图,严整稳健,是一个时期教学建筑的主要模式。 | |
四槐居万古长青碑 | 清代在京西建有多处太监茔地,其中有的是皇家恩赐,有的是由太监集资购买,四槐居便是其中之一。该石碑原位于青龙桥村,后由于房地产开发,颐和园管理处将其运至颐和园内存放。石碑现位于颐和园耕织图门外。碑坐东朝西,青石石质,通高4.4米。碑阳刻有“圆明园总管首领公仝会议”,落款为“雍正十年七月吉旦日勒碑刻铭”,阴面无字。 | |
清河清真寺 | 清河清真寺最早修建于原清河大桥南端,后迁于桥北。寺的迁建时间约为清光绪年间。1940年重修过一次。寺院坐西朝东,分别为大门殿、二门殿、南北配殿、大殿、过厅重修,顶部起脊。配殿各带有耳房三间,皆在配殿东侧。南房六间,西头为殡仪室。北房六间,议长室三间,男沐浴室两间,女沐浴室一间,其中浴室为现代建筑风格。大殿前出廊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为勾连搭式,前顶为绿琉璃瓦,后顶起重檐六角望月亭。大殿附近有石碑两通,但碑身于碑座分离。大门殿面阔七间。 | |
上清桥无名坟 | ||
清华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 1958年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由综合大学变成多科性工业大学,校园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规划设计,修建了清华大学主楼、清华大学汽车楼、清华大学9003大楼。清华大学主楼为现浇钢架剪力墙结构,采用前苏联建筑形式,轴线对称,建筑群布局庄严雄伟,整体性强。平面为蛙形,东、西主楼以过街楼与中央主楼相连,建筑外立面采用浅色的仿花岗石涂料;廊柱和斜坡路的护栏采用花岗石;中央主楼台阶下为沥青路铺装花岗石路面。主楼是清华校园东区的标志性建筑。清华大学9003大楼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前苏联建筑形式,轴线对称、其实雄伟,入口处采用多级台阶和多个贯穿上下的坚实石柱带来了人民大会堂般的庄严与肃穆。清华大学1、2、3、4号楼建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受当时前苏联建筑界把“俄罗斯古典主义”和“巴洛克主义”说成是“民族形式伟大典范”思想的影响,以“大屋顶”为主要特征的建筑形式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兴起,即“复古主义倾向”。这4栋楼采用了“大屋顶”的形式,混凝土浇筑的鸱尾,倒挂木制斗拱,棂花门窗。1960 年,为纪念校友闻一多先生,修建了闻亭,采用木结构,古式单檐攒尖六角亭,厅内悬挂有一口警世钟,上有石顶。同年,为纪念我国近代杰出教育家、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在工字厅东墙外土山上修建“迤东亭”,1978年改名“自清亭”。该亭为古式单檐攒尖四角方亭,下有石基座,上有石顶。 | |
清华大学新林院8号 | 清华大学新林院8号为原梁思成故居。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从1946年开始居住于清华大学新林院8号,在此共居住八年。院内部仅存有建筑形式,内部装饰及家具等均已不见。梁思成,广东省新会人,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 | |
镶黄旗关帝庙 | 镶黄旗关帝庙位于镶黄旗村北。修建于清雍正年间,为圆明园护军镶黄旗营修建。曾于清道光十年(1830)和清道光十五年(1835)重修。据记载,原庙坐北朝南,三合布局。正殿面阔三间,硬山箍头脊,五架梁。明间前出轩,箍头脊,正殿面积36平方米。原有东西配殿各3间。现在该庙建筑因2001年建设镶黄旗小区时拆除,已不复存在。现仅存碑两通,一为“万善同归”,一为“万古流芳”,均为道光年间所立。 | |
北京体育大学近现代建筑 | 北京体育大学位于海淀区信息路48号,毗邻圆明园遗址公园。其近现代建筑群主要由田径馆和游泳馆组成,两馆都建于1957年,其中田径馆建筑面积3494平方米,室内有标准200米跑道,各项功能完备。游泳馆是一个标准的温水池,常年水温为26摄氏度,有8条长50米、宽25米的标准泳道。游泳馆整体的建筑风格在传统基础上渗透着西洋特色,气派宏伟。原苏联专家参与了两馆的设计与施工,建筑风格中西合璧、雄伟壮观。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国家领导人曾多次陪同外宾来参观,原亚洲男子铅球冠军刘昊、亚洲女子跳高冠军金玲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都曾在此训练。北京体育大学作为培养体育健儿的摇篮,其场馆建筑凝聚了科技、文化等众多因素,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内涵。 | |
蓝靛厂清真寺 | 蓝靛厂清真寺建于清代,解放后拆改。该清真寺坐西朝东,依次有山门,左右配殿,拜殿,上世纪80年代以及2006年均进行过修缮。原拜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三脊两沟勾连搭,中间调大脊,后为四角攒尖望月亭,小式大木,南北配殿各六间。翻修为二进院落,依次为山门殿,南北配房,垂花门,南北配殿,拜殿(大殿),女殿(新建)。现存道光碑1通,“好善乐施”碑一通,嘉庆碑一通,民国二十六年碑一通,回历北碑一通,“遗型千古”碑一通,匾额三块,其中二块为大理石质,一块为汉白玉石质,前者为伊斯兰文,后者有“清真”二字,已残。抱鼓石一对,立于大殿台阶两侧。 | |
文家坟石狮 | 文家坟石狮位于车道沟兵器工业部幼儿园内。两只石狮北向排列,间距6.95米,座高0.9米,石狮高1.35米。原为文家坟宫门前物,今坟已无,仅存石狮。石狮坐于须弥座上,头上毛髯共54个,其中52个大的,2个小的。须弥座上有梅花、菊花、莲花等纹饰,狮子神态可爱,雕刻十分精美。 | |
沙窝三义庙 | 沙窝三义庙历史沿革不详,曾于民国三十年重修。三义庙格局坐北朝南,现存正殿三间,原布局不详。1997年北京市全国文物第三次普查时尚存一进院落,现已无存。现存建筑风格为硬山调大脊,灰色筒瓦,槅扇门窗,正殿北有桧柏2棵。 | |
固山贝子墓碑 | 固山贝子墓碑立于清雍正五年,镇国公固山贝子的墓碑,原在中联部院内,1993年移至万寿宾馆院内。墓碑坐西朝东,赑屃驼碑,螭首碑额。石碑高4米,长1.1米,厚0.45米。该墓碑为原任镇国公追封固山贝子谥温恪准达之墓碑,准达为太祖努尔哈赤子广略贝勒褚英之曾孙。 | |
康熙诰命碑 | 此碑为康熙六十七年碑,碑文有满汉两种文字,青石石质,碑身四周盘龙,碑首为二龙戏珠,赑屃碑座。碑身与赑屃分离。碑身宽约1米,高2.4米,厚0.35 米。 | |
正白旗39号院 | 该营房在清代时曾为民居,是一座旗下老屋。院内有一排12 间清代制式营房,分为东、西两部分。1971年,原民居主人在修房子的时候发现一首题壁诗,1982年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按清雍正时八旗营房的形式对营房进行修缮,在此基础上,修建曹雪芹纪念馆,1983年4月落成。纪念馆西侧还有一个石碑林,存放从附近收集的石碑,院内存放有一批墓志。 | |
植物园关帝庙 | 该庙位于北京市植物园内,高约2.3米,面阔一间。卷棚硬山灰色筒瓦,坐北朝南,前出月台,北墙有一幅墨龙图,据说为曹雪芹好友鄂比所画,东墙西墙均有水墨壁画,十分精美。 | |
四王府清真寺 | 该清真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990年新建。有处古井位于清真寺内井亭中,井亭坐北朝南,据寺内阿訇介绍,该古井也建于清康熙年间。井亭为四角攒尖顶,石片瓦顶,井上有滑轮,现距地面2.4米,井口石内径30厘米,厚12厘米,外径66厘米,深4米。现井亭内放置有古清真寺瓦当数百片。井亭前有古树数株,自东向西一字排开。 | |
香山八旗印房 | 清代《日下旧闻考》写道:“静宜园南楼外有八旗印房……四隅皆有碉楼一座,乾隆十四年建。”《清史稿?职官志》记载,健锐营的最高长官多由王爷担任,称为“掌印总统大臣”,“八旗印房”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健锐营司令部”。八旗印房大院现为北正黄旗21号,四角原有的4座碉楼,如今仅存两座。 八旗印房是八旗都统衙门内部机构之一,掌管都统印信,办理章奏文移,协办各项事务,并兼管恩赏银库事宜。雍正中设置,乾隆时职制始备。 | |
香山北辛村石桥 | 香山北辛村石桥为花岗岩石质,长14.3米,宽5.6米。现结构完好,在古桥前后两端有新修桥楹杆,桥面现为柏油路面,石桥栏杆有水泥修补痕迹,表面有黑色沉积物,栏杆两石之间有裂痕。 | |
北辛村关帝庙 | 北辛村关帝庙始建年代不详。庙坐北朝南,为一进院落。山门有匾额,上书“供奉忠义□武圣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正殿及东西配殿各3间,山门为筒瓦屋面箍头脊,正殿及两配殿皆为硬山卷棚筒瓦屋面,垂带踏跺,门窗皆为现代式样。正殿面阔3间,进深8米,配殿面阔3间,进深4.6米,东西对称。正殿山面为五出五进毛石软心。 | |
广慧庵 | 贵福为杀害革命党人秋瑾的刽子手,此墓为其父之墓。墓园占地百余平方米。墓坐西朝东,为圆形,直径1.6米,砖结构,水泥抹面,双层方形台基,一汉白玉材质石碑嵌于墓中,碑文已漫漶不清。无字,墓周围有砖砌围墙。 | |
滕公墓 | ||
贵福之父墓 | 贵福为杀害革命党人秋瑾的刽子手,此墓为其父之墓。墓园占地百余平方米。墓坐西朝东,为圆形,直径1.6米,砖结构,水泥抹面,双层方形台基,一汉白玉材质石碑嵌于墓中,碑文已漫漶不清。无字,墓周围有砖砌围墙。 | |
隆教寺遗址 | 据记载,隆教寺遗址位于樱桃沟北山坡。现存碑二座,石座一个,石环一个,塔铭一个,石绣墩四个,墓志盖一个。从塔铭内容判断为隆教寺遗物。塔铭为汉白玉石质,横批“超以象外”,上联“开山直接长春脉”,下联“出世能还不老丹”,饰荷花纹饰。墓志盖为方形,上无文字花纹。遗址内现存二碑:一曰敕赐隆教寺重建碑,万安撰,成化二十二年立;一曰敕谕碑,成化十六年九月十二日立。隆教寺是明代成化年间太监邓鉴修建的一所寺庙,明宪宗朱见深赐名“隆教寺”,成化二十二年,寺庙重修,立敕赐隆教寺重建碑。 | |
静福寺遗址 | 静福寺位于香山玉皇顶木兰柁山麓山腰,原名玉皇庙,俗称玉皇顶。建于明代,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重修,天启元年(1621)建玉皇阁,清道光三十年(1850)建吕祖殿,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修,改名静福寺。原寺依山势而建,坐西朝东,三面环山,一面临涧。由并排三座院落组成,分别是玉皇阁、吕祖殿、关帝殿。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静福寺被拆除,现仅存山门一座,面阔一间,无梁架构,歇山顶,石券门,门额书“静福寺”三字。房屋遗址三处,中院北墙上有明万历四十八年《修殿后日岸记》摩崖刻碑,院内散落大清光绪二十九年《重整玉皇顶静福寺碑记》碑首、天启元年《敕建玉皇阁碑记》石碑碑身,以及碑座和其他石构件若干。 | |
民先队夏令营革命石刻 | 1936年2月1日,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革命青年群众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民先队) 正式成立,在当时北平和全国的爱国学生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36年暑假,民先队在香山樱桃沟举办“平西樱桃沟抗日救国军事夏令营”。石刻为爱国进步学生所刻,分别为“保卫华北”、“收复失地”二石刻。 | |
王锡彤墓园 | 王锡彤(1865-1938),字筱汀,河南汲县人,为我国近代实业家,有“洋灰大王”之称,该墓建于1941年,坐北朝南,位于墓园北端,为夫妇合葬,四周有围墙,墓为方形,须弥座台基,四周有汉白玉围栏,墓前有碑三通, 碑前有水泥供桌一张,墓前50米处有水泥牌坊一座,两边各有石狮一只,墓园东部有两座建国后所建之墓。 | |
张绍增墓 | 张绍曾(1879-1928),字敬舆,直隶大城人。曾担任北洋政府任陆军次长,国务总理。1928年被张作霖派人刺杀,1934年秋由冯玉祥等迁葬于此。墓坐北朝南,分东西两部分,西为墓地,有牌坊、石碑、五供和宝顶等,东为祠堂,建于半山。宝顶系青砖水泥砌筑,四周有围栏,石牌坊横额篆书“故国务总理张上将军之墓”。祠堂面阔三间,绿琉璃瓦,歇山顶。 | |
方振武筑路碑 | 方振武筑路碑原在西苑,后移至碧云寺。此碑坐西朝东,为六棱柱体,下为基座,碑为青石石座,正中有孙中山浮雕像,下为文字。为“中华民国十八年三月五日,民国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第四军团总指挥方振武敬立”。记述了筑路工程情况,基座上有柱洞十二个,原建有碑亭。 | |
小南园排房 | 小南园位于碧云寺东南侧,在民国时期曾作为国民党元老李石曾的夏季别墅,据考该院落建于1918年左右,系李石曾等人借用碧云寺庙产改建的一座朴素庄园,因地处碧云寺南侧,故称“小南园”。排房分为东、西、南三组排房,其中东西排房为并列一排。西排房面阔九间,东排房面阔七间,南排房面阔三间。东、西排房前出平顶廊,每间皆有砖券门,房屋平铺现代机瓦,合瓦勾边,虎皮石墙,五出五进毛石软心山面。东、西排房前有古树数株,南排房南面开门窗,为两层建筑,有地下室,面阔两间西出一廊,南排房东侧有古树数株。 | |
周家花园 | 周家花园又名樱桃沟,明末清初进士孙承泽告休养老之所。孙承泽在身患疾病的情况下,不畏艰辛踏遍京畿附近的山山水水,访古探今,以“一退、再退,最后退至水源头,无峰再退”而取名为退谷。《春明梦余录》和《天府广记》两部巨著就是他退谷书屋里完成的。民国时,退谷被北洋军阀政府财政部长周肈祥(字养庵,号无畏居士)购为私产,修建别墅,改名为周家花园。现周家花园内有鹿岩仙迹刻、退谷刻石、鹿岩精舍、白鹿岩刻石等多处景致。 | |
木兰柁静观石刻 | 木兰柁静观石刻位于香山玉皇顶东侧木兰柁的山坡之上,有刻石两块,一大一小,均为青色砂岩,大者从右至左分别刻着“民国癸亥秋”、“静观”二字,一米见方;小者上刻有一“佛”字,旁边有小字“七星”,均填有红漆。 | |
木兰柁摩崖石刻 | 木兰柁摩崖石刻位于一块高约2米,宽约4米的青灰色砂岩上,坐西北朝东南,自右至左分别刻着“民国癸亥秋”、“何如此地学长生”、“武城王湘汀题”。 | |
祁耿寰墓 | 祁耿寰,字醒尘,辽宁辽中县人。据《辛亥辽阳起义》等史料记述,祁耿寰是辛亥辽阳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曾在孙中山于广州做海陆军大元帅时任其参军,后成为国民党“一大”代表。该墓建于民国时期,墓为长方形,汉白玉石质,墓基为长方形石台基,长约4米,宽约2.5米,碑阳有“祁烈士耿寰之墓”,为于右任先生所题。 | |
言少朋墓 | 言少朋(1915-1984),原名义方,蒙古族人,祖籍北京。京剧演员,京剧言派艺术创始人言菊朋的长子,为言派第二代传人。1939年拜马连良为师,在继承言派艺术的同时,又学习马派艺术,具有较深艺术造诣。其妻张少楼、子言兴朋均为言派老生。1984年12月在上海病逝。墓坐北朝南,石质墓顶,长方形,正面书“言少朋之墓”。 | |
郑国材墓 | 郑国材墓位于玉皇顶山上,坐西北朝东南,方座,碑为下宽上窄的四角石柱,汉白玉石质,上书“郑国材同志之墓 陈访先书”。碑座正面原有小字记其生平,文革中被推掉,漫漶不清。此墓立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郑国材是民国时期国民党负责宣传的官员,其曾经对国民党《中央日报》提出“以党治报”,后引起蒋介石关注,对《中央日报》的管理层进行了多次改组。郑国材曾在中山大学组建孙文主义学会,其任领导。 | |
周和桐墓 | 周和桐(1918-1984),北京人,为著名京剧演员。墓坐北朝南,水泥质墓顶,长方形,正面书“周和桐之墓”。 | |
袁进南夫妇墓 | 袁进南夫妇墓建于民国。整体格局坐西朝东,由西向东依次建有墓地(地表已无存)、牌坊、享殿。享殿为三间,筒瓦屋面,硬山调大脊,滴水排山,有垂兽。享殿前有石狮一对,汉白玉石质,石狮以东有华表一对。 | |
广泉寺界碑 | 樱桃沟在明代时古刹很多,后大多圮毁。广泉寺位于沟的北山上,在明末已为废寺。虽为废寺,但多有文人墨客赋诗赞寺,如明末文人于奕正就写有《游广泉废寺》。 | |
中科院植物园乾隆碑 | 该石碑位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西南角,机务队大门西侧。石碑扑倒在地。石碑为汉白玉石质,螭首。碑身刻诗为乾隆御笔诗,字为阴刻行书。原有一饰高浮雕二龙戏珠图案的碑座,现已不存。 | |
北京科技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 北京科技大学校园主入口设有开阔的绿化、交通广场,建筑群布局紧凑、功能分区明确、相互联系方便。建筑均为砖混结构,主楼体量上比其他教学楼高大,立面装修较讲究,整体比例简洁大方,是中式传统与现代风格的结合。建筑入口处为砖石拱券,内部大理石花岗岩装饰。该组建筑建于20世纪50年代,前身为华北大学工学院、唐山交通大学、北洋大学、西北工学院和山西大学,1952年合并而成,当时校名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196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 | |
北京林业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 北京林业大学近现代建筑群包括森工楼,理工楼,生物楼,林业楼,信息楼五座建筑。该组建筑群布局紧凑、功能分区明确,是功能与建筑相结合的近现代优秀建筑。 | |
中国矿业大学民族楼 | 中国矿业大学民族楼是由梁思成先生设计。民族楼整体坐北朝南,呈倒“凹”字形平面,中间主体部分局部五层,为歇山琉璃瓦屋顶,屋角有雉尾和仙人走兽装饰。两侧翼南端头升高为四层,屋顶为歇山十字脊。立面为砖红色,涂料粉刷,一二层之间及四屋顶有白色装饰带,主入口朝南,有白色拱卷装饰,且入口平台边有白色栏杆望柱。整个建筑极富有中国特色。 | |
中国农业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 中国农业大学(东区)位于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并于1954年和1984年将北京农业大学列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年7月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60年10月,国务院将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85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中国农业大学近现代建筑群于20世纪50年代建成使用,由马锦明大楼、民主楼等五栋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约72900平方米。建筑为砖混结构,校园主入口有开阔的绿化、交通广场,建筑群布局紧凑、功能分区明确。主楼体量比其他教学楼高大,立面装修讲究。教学楼以多层为主,楼中间和两侧均有楼梯便于人流分散。现作为教学办公场所使用,保存状况良好。 | |
承泽园观音庵 | 承泽园观音庵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四年重修,有碑文记“御膳房三等侍卫内务正白旗信士弟子余福祥敬谨印化重修”。四合布局,正殿坐南朝北,现存山门殿,东西配殿及正殿。山门殿及正殿均为小式大木,硬山调大脊,和玺彩绘,装修为现代式样,东西配殿为小式,箍头脊(东配殿箍头脊无存),旋子彩绘。院内存“重修挂甲屯观音庵碑记”碑一通,高2.5米,宽0.7米,厚0.25米,倒伏在院中,其碑座倒在正殿垂带西侧。 | |
镜春园 | 镜春园及鸣鹤园遗址位于北京大学未名湖东北侧。镜春园和鸣鹤园原为一园区,乾隆年间名春熙院,是圆明园附园之一。嘉庆年间分为两部分,即镜春园和鸣鹤园。民国初年,徐世昌以极低价租得两园,鸣鹤园与镜春园被合称为“淀北园”。原镜春园有三进院落,园内有建筑群、湖区、石桥、楼台。原园林建筑基本无存。 | |
勺园篓斗桥 | 篓斗桥位于北京大学西门南约50米处,为明代米万钟所建勺园遗物,拱券结构。现石桥残长约2.0米,残宽约0.5米。 | |
重修慈济寺山门 | 慈济寺始建年月不详,现仅存山门一座,匾额上书“重修慈济寺”。歇山顶调大脊,灰色筒瓦。石券门,上刻宝相花纹。山门面阔4.3米,进深3米,高3.9米。山门东西两侧各有一夹杆石。 | |
埃德加·斯诺墓 | 埃德加·斯诺墓在海淀区北京大学未名湖畔。坐落在原花神庙遗址上。墓碑为一长方形的白色大理石,碑上镌刻着叶剑英题词“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下注英文。斯诺(Edgar Snow,1905一1972),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1928年首次来华,1936年访问陕北根据地,次年著《西行漫记》一书。1960一1970 年曾三次来中国访问,著《大河彼岸》等书。对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作出了贡献。1972年在日内瓦逝世,按照他生前遗愿,将其骨灰的一部分运来北京,于1973年10月19日安葬在此。 | |
北京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 该组建筑群均为中国传统风格建筑。红一至红六楼建于1949年,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仿清建筑,灰色筒瓦庑殿顶,古朴高雅又气势恢宏,红色半藏柱,门粉墙,蓝绿斗拱彩画。红一、二、五楼与红三、四、六楼分别形成“品”字形结构。红五、红六楼作为红一楼红二楼、红三楼红四楼的扩建,曾作为学生食堂和计算中心。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进行了校舍扩建,建造了生物楼、文史楼、地学楼、化学楼、哲学楼,均为砖混结构,外观造型和色彩古色古香,灰色筒瓦歇山顶,金色山花。 | |
北京大学抗日战争联络点 | 原为燕京大学第一号自动化污水井,1938年秋-1942年春,中共地下党曾秘密利用此处为联络点,并在此传递平津与抗日根据地的文件、情报、宣传品以及军用器材等。2014年,被列入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 |
北京大学三一八烈士墓碑 | 1926年3月18日,北大、清华、燕大和北京总工会二百多个社团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大会”,抗议帝国主义国家的强盗行径,会后到执政府门前示威请愿,遭到段祺瑞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在这一惨案中受伤200多人,牺牲47人,其中有北京大学学生张仲超、李家珍、黄克仁,燕京大学学生魏士毅,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张仲超等三烈士碑于1929年5月立于北大三院(沙滩),1982年迁至现址;魏士毅烈士碑1927年3月立于此。纪念碑青石筑成,坐东朝西。 | |
葛利普墓 | 葛利普(A.W.Grabau,1870-1946),著名美国地质学家,近代地层学的创建人之一。麻省理工学院地质系博士,1905年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并当选为纽约科学院院士,不久出任副院长。1920年应邀来华担任中国农商部地质调查所顾问,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葛利普在中国从事地质、古生物研究和教学26年,对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中国地质学会的创建会员之一,曾任学会理事和副会长。他奖掖备至,循循善诱,培养了一代中国地质学家。他热爱中国。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致书美国总统,要求支持中国人民的斗争,他曾站在中国地质调查所门口,阻挡日兵接收,并始终不同侵略者合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72岁高龄的葛利普被关进集中营长达四年之久,倍受折磨,但仍孜孜不倦地著述。1946年3月26日逝世。北京大学教授会遵照他的遗愿为他建墓,并将他的骨灰葬于北大红楼(沙滩)旁的地质馆前。1982年中国地质学会倡议移墓于此。墓基座为黑色大理石,上立一汉白玉石碑,镌刻着葛利普教授生平事迹。 | |
北京大学静园碑刻 | 即杭爱墓碑。杭爱,姓章佳氏,原属满洲正黄旗,后改隶镶白旗。初任礼部笔帖式,后升为吏部郎中,康熙十九年(1680)官至四川巡抚。清兵进取滇黔,杭爱督理粮饷。康熙二十二年(1683)卒谥勤襄。杭爱墓碑位于北京大学静园东北角,坐北朝南。石碑为汉白玉石质。碑文刻有:“四川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加五级谥勤襄杭爱碑”。石羊为青白石质,石虎汉白玉石质。墓碑在原燕京大学建校时移至此处。 | |
北京大学燕南园万古流芳碑 | 两碑位于北京大学燕南园,坐北朝南,汉白玉石质,螭首龟趺,碑身周边雕有龙纹图案,原在圆明园花神庙内,燕京大学建校时移至此处,为圆明园遗物。西侧碑为乾隆十二年碑,东侧为乾隆十年碑。十年碑文曰:“于内苑拓地数百弓,结篱为圃,奇花异卉,杂莳其间。每当露蕊展开,香苑午绽,嫣红姹紫,如锦如霞。虽洛下之名园,河阳之花县,不是过也。伏念天地间一草一木胥出神功,况于密迩宸居,邀天子之品题,供圣人之吟赏者哉。爰列像以祀司花诸神”。十二年碑碑座长1.66米,宽0.9米,厚0.55米;碑身高1.38米,宽0.85米,厚0.2米;碑首高0.85米,宽0.9米,厚0.23米。十年碑碑座长1.66米,宽0.9米,厚0.55米;碑身高1.6米,宽0.9米,厚0.2米;碑首高0.9米,宽0.93米,厚0.22米。两碑之间距离5米。 | |
中国军事博物馆 |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20世纪50年代国庆十大工程之一,是1959年重点兴建的文化建筑。由欧阳骖、吴国桢、阮绍先设计,框架结构,顶部承托军徽的为钢骨架钢筋混凝土筒壁。军事博物馆平面呈“山”字形,建筑构图为尖塔式,中央的顶部设圆锥形塔尖,上有“八一”军徽图章。建筑外立面采取渐次升高的体形,外墙勒脚为花岗岩蘑菇石,屋顶檐头饰黄色琉璃砖,建筑造型庄严雄伟。 | |
普会寺石经幢 | 普会寺建于辽代,史称驻跸寺,明代嘉靖年改称普会寺,民国后传讹为普惠寺,现存遗址上的经幢现已用玻璃柜将经幢封存起来,幢底部有修补痕迹,底座为后补全,字迹略显模糊,经幢底部风化痕迹较明显,有修补痕迹。一雌一雄两株古银杏树,树龄已近千年,雄银杏树已变成雌雄同体。 | |
清华园车站 | 清华园火车站位于海淀区清华园,现为北京铁路分局基建队职工宿舍。清华园车站建于1910年,是我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亲自主持勘测、设计、修建的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老车站中距离北京城最近的一个车站。原清华园车站建筑面积290.8平方米,以主入口为中轴线,两边对称,包括售票处、候车室和货运仓库。车站坐西朝东,正面入口处横排匾额上镌刻詹天佑手书“清华园车站”,题首“宣统二年冬季”,落款“詹天佑书”。南面墙壁上亦有“清华园车站”竖匾,砖券门窗。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主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不但具有很高的科技价值,在中国铁路工业发展史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而清华园车站作为京张铁路重要的历史见证,不但是珍贵工业遗产,同时也是一处重要的革命历史遗迹,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清华园车站承载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革命记忆。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等从西柏坡到北京时就是在清华园火车站下车进入北平的。而为了参加1949年10月1日开国庆典,清华学生队伍一早就赶到清华园火车站,坐敞舱车到西直门后,步行到达天安门广场。 | |
延庆寺 | 始建于明,重修于清,日伪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均为兵营,坐北朝南,中轴布局,原有三进殿,现存两进。依次为山门、前殿、东西配殿、后殿。院内有一汉白玉石质石供桌,腹部和底部刻有云纹。山门起大脊,歇山匾额“□□延庆禅寺”,汉白玉拱券。 | |
北京理工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 北京理工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所理工为主、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设立研究生院,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校园主入口设有开阔的绿化、交通广场。建筑群布局紧凑、功能分区明确、相互联系方便。建筑为砖混结构。主楼为教学行政办公两用,位于教学行政区中心,采用女儿墙平屋顶,外墙以灰蓝色为主,无多余装饰,外形方正。整个建筑朴实大方,体现了简洁的现代风格。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她的前身是1940年创办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李富春、徐特立、李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担任学校的主要领导。学校1943年成为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1946年更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1948年与北方大学工学院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工学院;1949年迁入北京后,合并中法大学校本部及数理化三个系;1951年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文物认定为三号楼、二号楼、一号楼、主楼、三号学生宿舍楼、一号学生宿舍等。现作为北京理工大学教学、办公及学生宿舍使用,保存状况良好。 | |
北京外国语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 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建校始隶属于党中央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0年后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主楼,一号楼,二号楼,三号楼,四号楼,五号楼为文物。现作为教学办公、学生宿舍场所使用,保存状况较好。 | |
北京友谊宾馆 | 位于中关村南大街1号,整体建筑思路出自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由张镈等主持设计,1953年投入建设。友谊宾馆主要建筑包括主楼、南、北配楼和南、北工字楼等5 栋建筑组成,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友谊宾馆的建造风格突出中华民族传统,整个建筑群落以友谊宫为中心呈对称的扇形分布,5栋民族色彩浓郁的大楼均为绿色琉璃屋顶,飞檐流脊。主楼中部屋顶为重檐歇山大屋顶,同时将传统手法中屋顶上的吻兽改为和平鸽,以象征对和平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建筑采用砖混结构,主体墙面为灰色、坡屋顶,建筑细部采用传统图案雕梁画栋,色彩浓厚,体现了中式古典建筑风格。入口处的墙面采用大理石饰面,运用大幅面玻璃窗,在传统中融入了现代风格。友谊宾馆原为苏联专家招待所,是亚洲最大的花园式宾馆。宾馆以其恢宏的规模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被载入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世界建筑史册》。 | |
中央民族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 位于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中央民族大学内,其前身是1941年9月在延安建立的民族学院,为中国各民族共同的解放事业输送了大批干部。新中国成立不久,1949年12月毛泽东根据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共同纲领及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做出了培养大批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北京建立一所新型大学——中央民族学院,1951年6月11日,中央民族学院正式开学。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由著名建筑学家、教育家梁思成主持设计,行政办公主楼、大礼堂等共7栋建筑,总建筑面积10765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紧凑,功能分区明确。大礼堂灰瓦攒尖,红色木质大门,仿中国古建形式,雕花精致、古朴典雅,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是全国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民族高等院校。 | |
延寿寺 | 位于东升乡前八家村,始建年代不详。原建筑为清代风格,现存建筑为约2000年前后原址重建,2007年进行了修缮。寺坐南朝北,面阔三间,殿后有延寿额,字迹漫漶不清。 | |
康熙十九年谕祭碑 | 现坐西北朝东南,汉白玉石质,螭首龟趺碑座,双龙戏珠碑首,碑阳碑文满汉两种文字,碑阴汉文,碑身两侧刻单龙戏珠纹。2012年,被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列入文物普查登记单位。 | |
官碾房1号古建房 | 位于海淀区中部, 青龙桥街道玉泉山路官碾房1号, 东邻功德寺遗址,西邻槐树居。房坐南朝北,现存正殿三间,东耳房六间,西耳房二间。硬山卷棚,灰合瓦。据当地老人介绍,官碾房在清代已经成村,现存这排房屋原为一四合院的南房。至于官碾房名称的来历,一说是为当时村民以为村落附近的功德寺、老爷庙、皂君庙、尼姑庵等出家人碾米、磨面为生而得名,另一说法是乾隆年间在此设立了京西稻加工碾房而得名。现官碾房1号原四合布局已不见。2012年,被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列入文物普查登记单位。 | |
青龙桥穿堂门4号院古建 | 整个院落三合布局,现仅存北房、西配房和门楼,东配房已于20世纪80年代拆除。北房面阔三间,硬山蝎子尾脊,灰色合瓦,有东西耳房二间,东耳房已拆除。西配房面阔三间,硬山卷棚合瓦,南耳房一间已拆除。门楼为勾连搭式垂花门,其中南向门楼为清水脊,北向门楼为卷棚灰筒瓦屋面。彩绘均已不见。据现住户介绍,该院为刘家大院,有200 多年历史,现住户为刘家第十代。第七代刘振全曾在此开“中元泰”糕点铺,还与程砚秋一起开办义和中学。 | |
青龙桥后街30号古建 | 建于清。坐北朝南,三合布局,结构完整,由正房、东西配房、影壁、门、穿堂门组成。正房硬山合瓦,小式大木,有两耳房。西房为灰梗仰瓦,东房为合瓦,均为硬山。大门位于院东南,门内有一影壁,原为两个,西侧已消失。西南有穿堂门,门为冰盘檐,硬山。 | |
东小营菩萨庙 | 始建年代不详,根据建筑风格判断为清代建筑。庙坐北朝南,现仅余正殿及西配殿,均为筒瓦屋面,卷棚硬山箍头脊,后檐墙为毛石软心。正殿为小式大木,有苏式彩绘。 | |
常乐村青苗庙 | 始建不详,建筑风格为清代,坐西南朝东北,面阔一间,筒瓦卷棚,前有影壁,水泥砖结构,白灰抹面,上书“天长地久,丙子年孟秋,鲁广亮捐资重建”。庙西北有残石狮子一座,距庙五米处。庙内壁画有保留价值。2015年,海淀文化委对其进行了修缮。 | |
上庄梅所屯大庙 | 大庙现仅存大殿一栋,始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面阔三间,硬山挑大脊,灰筒瓦屋面,六檩前出廊。 据屯内庙钟记载为“闷索屯”,是古代囚禁战俘之所。曾名梅树屯,梅沙屯。《光绪昌平州志》称“梅所屯”。《梅所屯采访册》载:“距城二十里,东至沙河店八里,南至永太庄二里,西至白水洼二里,北至河半里。东南至大榆河三里,西南至小营村二里,东北至河一里,西北至河里”。 | |
实胜寺碑 | 位于炮兵司令部招待所院内,石碑坐西朝东,碑座缺损,碑首为祥云纹,刻“御敕”二字。碑身题首为敕建实胜寺碑记,碑阳刻汉文,碑阴刻满文,石碑两侧有文字。 | |
刘藜照夫妇墓碑 |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四月,螭首龟趺座, 碑首刻“子孙千秋”篆体字,碑身书“清封资政大夫,二品夫人显考,妣刘公讳藜照,母雷太夫人之墓,嗣男嗣荣,诫孙口诏,畅、亮恭立”。龟趺高1.1米,长2.4米,宽1.2米;碑首高1.3米,宽1.1米,厚0.5米;碑身高2.3米,宽1米,厚0.4米。 | |
吴佩孚张佩兰墓 | 吴佩孚(1874—1939) 字玉山,山东蓬莱人,直系军阀首领。1923年吴佩孚镇压过京汉铁路大罢工,造成“二七惨案”。1926年8月直系军队被北伐军打败。1927年吴逃至四川,托庇于杨森,1932年回北京当寓公。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吴曾以个人名义通电声讨伪满洲国溥仪。华北沦陷后,日本侵略者曾多次劝诱吴佩孚参加华北傀儡政府,都遭吴佩孚拒绝。1939年,病死于北平。在海淀区玉泉山西侧的果树园中。宝顶门朝东。据当地百姓回忆,当年吴佩孚之墓四周有松树墙子,墓前立一块刻有“孚威上将军吴公之墓”九个字的小石碑。 | |
昌化寺遗址 | 寺院年代为清。昌化寺遗址位于四季青乡魏家村西黄土坡上,石香炉座即位于原遗址处,石座为汉白玉质地,仿木四脚,高0.7米,直径0.7米。 | |
礼王坟 | 礼王坟位于门头村南。据“和硕礼烈亲王代善墓碑”记载:“尔和硕礼亲王代善,太祖高皇帝次子,太宗文皇帝兄也。当我太祖高皇帝草,经论之时,以本支之亲,膺亲膂之任,拔坚执锐,不避矢石,捐躯创,戮力疆场 嘉尔乃绩,因赐名古英巴图鲁崇德元年,初封宗室王爵,以王为和硕兄礼亲王及以疾逝,世祖章皇帝时切哀恩。敕建丰碑。加溢日烈,复念勋名既。” 礼王坟现已辟为果园,占地约13万平方米。 | |
样式雷家族墓地 | “样式雷”家族清代200 余年,供职于内务府营造司样式房的雷氏家族,从雷发达(清初) 至雷献彩(清末、民国初)祖孙八代,从事皇家的建筑设计与营造,在建筑艺术与工艺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罕见、光耀千古的成就。 | |
挂甲塔 | 位于香山上,建于明,建于山顶关隘,坐西朝东。东为碧云寺,西为过街塔村,南北为山。2003年经村里筹资修建。塔现为新修,仅存城关式台基一座,五平五竖青砖拱券,东西券额上原有青石匾额,字迹已无,现不见匾额。 | |
巨山村关帝庙 | 始建不详,庙坐西朝东,现存西配殿三间,阴阳合瓦,现做为教室使用。 | |
南辛庄关帝庙 | 始建不详,光绪十五年重修,坐西朝东,有山门、大殿、后殿。山门一间,卷棚(已毁),大殿三间,卷棚,箍头脊,小式大木,前后均带廊,原石狮一对已消失。2015年海淀文化委对其进行修缮。2012年,被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列入文物普查登记单位。 | |
双槐树某坟阳宅 | 年代不详,坐北朝南,四合布局,原作为小学使用,门窗均为现代装修,正房为单层硬山箍头脊,现存建筑有南房,东西厢房,正房,耳房,共十八间,现无人使用。 | |
北安河界碑 | 界碑二通,位于苏家坨镇北安河村村口。据1997年普查资料显示,界碑位于北安河村内街边,已被砌于街边墙内,但界碑尚各有一面露出,一碑刻有“北安河道”,另一碑刻“一丈五宽”,碑高约1米,宽、厚各0.3米。2012年,被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列入文物普查登记单位。 | |
大觉寺北敕建西竺寺重修记碑 | 敕建西竺寺重修记碑,碑阳“大明弘治元年八月吉日宫监太监罗秀陈庭,国师释迦哑而等立。”碑阴刻人名单。 | |
大觉寺北圣旨碑 | 碑与石供桌均为汉白玉石质,碑首为二龙戏珠,上刻“圣旨”二字;碑身刻有“大清敕授四品衔内殿督领侍讳奎申公之墓”,落款为“同治七年三月吉日立”。碑座为二龙戏珠,石供桌为长方形,位于须弥座上,桌面上有六边形以及十字花瓣纹饰,雕刻精美。 | |
大觉寺西北圣旨碑 | 碑一通,石案一个。清光绪四年十一月立。青石质。碑首刻双龙戏珠纹,中间刻“圣旨碑”,碑阳字迹清晰,题首“当今同治圣主驾前请达……”,碑阴情况不明。2012年,被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列入文物普查登记单位。 | |
赖都墓碑 | 赖都墓位于城子山脚下, 现位于汇通诺尔狂飚乐园内, 墓已无存, 现仅存墓碑二通,石座二个,东西并立,石座位于二通碑的南面,皆坐南朝北。石座上的石狮子于2007年被盗。碑为汉白玉石质,螭首龟趺,碑身前后周环十二龙戏珠花纹。西碑阳文“经筵讲官议政大臣礼部尚书赖公之碑”,碑阴无字。东碑阳文“诺授光禄大夫筵讲官议政大臣礼部尚书赖公碑铭公讳都字仲芳长白崔峰人……雍正九年十月吉日孝子敬立。2012年,被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列入文物普查登记单位。 | |
梁家园观音寺碑 | 清光绪17年,碑刻1通(碑首与碑身分离),碑文“顺天昌平西南长家元合村公议恭举碑记用XX证。2012年,被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列入文物普查登记单位。 | |
秘密教禅牒大师铭 | 位于大觉寺与普照寺之间的山坡上,碑坐北朝南,从碑文内容可以判定为明成化九年四月初八立。1997年普查档案中登记碑文如下“圆寂僧口左卫讲经兼赐弘仁开山掌秘密教禅牒大禅师塔铭……自幼非凡甫七岁送入能仁寺出家……学四天经其性颖敏日记千言未几受沙弥戒诚勤习不懈暨壮岁蒙……成化八年口月初七日俨然坐化其寿五十有七……成化九年四月初八日口纲哑而耶室哩衣钵…得罗等立石。”碑总高约3米,碑身宽0.92米,厚0.23米。碑首为双龙戏珠祥云纹,竖排题字“圆寂僧□左卫讲经兼赐弘仁开山掌秘密教禅牒大师塔铭”。碑身风化较严重,字迹已漫漶不清。 | |
妙高峰道界碑 | 年代不详。界碑二通,立于七王坟路东头两端,坐西朝东,花岗岩石质,分别刻有“妙高峰道界”。 | |
苏一二村石碑 | “麟图鹤算”碑,坐西朝东,碑通高4.2米,宽1米,厚0.46米。碑阳刻“太子太保议政大臣协办大学士事务理务太常寺……事世管佐领加二级谥文恭王奉”碑文,碑阴刻“钦赐经筵讲官议政大臣协辨大学士事务礼部尚书仍管太常寺鸿胪寺佐领加二级臣三泰 大清乾隆四年十二月初十日”。2012年,被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列入文物普查登记单位。 | |
阳台山普照庵摩崖石刻 | 年代不详。位于胜果寺遗址东南侧山坡上,刻石宽2.2米,高1.5米,厚0.8米,上刻竖排“阳台山大觉寺普照庵吉祥普同宝□”阴刻楷书。 | |
周家坟石马 | 明孝宗朝孝肃皇太后曾祖和祖父墓,一说为其父周能墓。原有石翁仲、神道、石碑、石马等。今仅存石马两匹。2012年,被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列入文物普查登记单位。 | |
北安河烈士纪念堂 | 该纪念堂在北安河村东头。1984年,当时北安河乡人民政府为纪念在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期间北安河地区牺牲的先烈而建纪念堂,设立纪念碑,以纪念他们的不朽功绩。纪念堂坐北朝南,仿中国古建样式,硬山调大脊,灰筒瓦,面阔三间,有正吻、垂首、小兽,前出廊,挂有匾额上书“革命烈士堂”。2012年,被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列入文物普查登记单位。 | |
大工村羽化题名碑 | 石碑(带有护碑楼)及石供桌,坐西朝东。碑文为“莲花寺茔地碑记”,额题“羽化题名”,碑文指出:此地即为“南水地”,碑立于民国十三年(1924)。碑的背面额题“万古流芳”,有“民国三十五年的提倡人名”,碑为青石质,石供桌为花岗岩质。 | |
圣琼佩斯故居 | 圣琼佩斯,著名法国诗人,外交官,1916年被派驻北京公使馆担任三等秘书,1921年离任。196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长篇杰作《远征》就是他在北京西郊的故居中完成的。1975年于法国逝世。房屋坐西朝东,共两进,共五间。院墙长12米,宽11米。房屋曾被焚烧,院墙上部坍塌,房屋大部分已坍塌,院砖散落于地。2012年,被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列入文物普查登记单位。2014年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对其进行修缮。 | |
大工村北花园排水涵洞 | 建于明代,根据相关材料判断,可能与位于涵洞北的高时明墓连通,是墓园的排水涵洞。现有涵洞2处,1号涵洞为东侧涵洞,位于村民田边;2号涵洞为西侧涵洞,位于村民宅院中。1号涵洞高约1米,宽1.2米,现可见洞深约4米。2号涵洞高1.3米,宽约1.5米。2个涵洞口之间距离约100米。村民反映以前涵洞内还有雕花石刻,现已不见。2012年,被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列入文物普查登记单位。 | |
福胜寺遗址 | 始建年代不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作学校使用。正殿坐西朝东,面阔三间,院落三合布局,北有配房一栋,南有配房两栋,正殿西有银杏树两株,院内有残碑2通。北侧碑为汉白玉石质,石质较纯净,无字;南侧碑为为花岗岩石质。院内有石构件数件,包括柱础、燕窝石等。 | |
管家岭古寺庙遗址 | 始建年代不详。整个遗址坐西朝东,从现有布局可见有正殿、南北配殿,正殿面阔五间,南北配殿各三间。正殿前有古塔一座,院正中有水池一个,有石水渠引向古塔,由古塔引向塔前水池。遗址院中有古树(白皮松)一棵。北配殿后有朝阳院一间,为毛石堆砌,一券门,一石窗,院中有碑座一个。2012年,被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列入文物普查登记单位 | |
胜果寺遗址 | 寺院建筑均以滅失,残留大致轮廓,地面散落若干石构件及砖砾。根据当地居民反映,发现山前平地一块,上有古银杏树一棵。银杏树直径1.5 米。银杏树正南方有挡土墙及台阶残迹。 | |
寨尔峪妙峰山古香道茶棚遗址 | 年代待定。位于妙峰山古香道中路上约2-3公里处,茶棚遗址前两通整碑铺到在地,分别为“同治六年重修寨尔峪茶棚”碑和“金顶妙峰山中道寨尔峪头道行宫”。碑东南侧有一摩崖石刻“诚则灵”阴刻行书。香道北侧有一残碑身,双钩线行书,碑阳伏地。茶棚遗址西侧有残碑石座二块,残碑首一块。 | |
金山塔坟 | 金山塔坟位于金仙庵院后山上,为清代悟璋和尚的灵塔。塔为覆钵式砖塔,坐西北朝东南,高约十余米。塔座为方形石制须弥座,由花岗岩阶条石砌成,高2米,边长4米,四周雕有花饰。塔座上方为八角形平台,由平台向内收圆,上承塔身。塔身为砖砌覆钵体,镶嵌上下两层绿琉璃荷花瓣,中间黄色琉璃珠相隔,似腰带一般。塔身上方承托十三重相轮,塔顶为白石宝盖,宝盖边缘铭刻“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十个字,顶内周边刻有大明神咒“唵、嘛、呢、叭、口弥、吽”六字真言。塔坟前残碑座一块,稍远处有残碑一通,刻有“大清光绪”字样。塔坟南侧有古树一株,系白皮松,树龄较老。 | |
北安河北庙 | 历史沿革不详,建于清代。坐北朝南,仅余正殿三间,灰色筒瓦屋顶,硬山调大脊,有旋子和玺彩绘,山面五出五进毛石软心。2012年,被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列入文物普查登记单位。 | |
大觉寺北和尚塔群 | 建筑年代不明,现只发现四座花岗岩塔,东西向一字排开,在大觉寺与普照寺山坡上。丛林环绕,南面修有矮墙。须弥座式塔基,覆钵式塔身,相轮饰金刚箍。 | |
后沙涧西庙 | 始建不详,现存北房三间,五架梁,硬山筒瓦卷棚,重修。梁上沥粉金龙彩绘,抱头梁有墨线绘画,象眼、山花处有彩绘,屋脊垫板下墨书“北沙涧村众寺重修”“大清□□年仲秋月□□”,面积70平方米,墙体基本都为新筑。 | |
梁家园观音寺 | 清光绪十七年始建。 房屋一栋,面阔三间,坐东朝西,为原址重建,台基为原台基,院内有残碑一通。 | |
南安河关帝庙 | 历史沿革不详,现存建筑建于清,坐南朝北,面阔三间,小式大木,筒瓦屋面,石板瓦打底,硬山调大脊,现代门窗装修。殿前有银杏树三株,北处有侧柏数株。 | |
周家巷关帝庙 | 始建不详,民国年间重修,2003年重新修葺过,现存建筑坐北朝南,正殿面阔三间,筒瓦屋面,硬山调大脊,滴水排山,抹灰软心海棠池。 | |
凤凰岭佛龛 | 始建年代待定。位于凤凰岭自然风景区,上方寺香道南线,位于香道西侧,坐西朝东,花岗岩石质,佛龛高0.9米,深0.9米,拱券形制。佛龛北刻有“观音堂”字样。 | |
凤凰岭摩崖石塔 | 年代不详。塔坐西朝东,在天然岩壁上雕刻而成,花岗岩石质,覆钵式塔身,塔身下有俯莲,中有一洞,内供有现代观音像。塔刹为五层,整塔通高3.6米,宽1.8米。据说这里是过去到上方寺进香途中在此拜祭山神的地方。 | |
凤凰岭上方寺香道蓄水池 | 年代不详。位于苏家坨镇凤凰岭旅游公园上方寺香道主峰顶。池呈圆形,巨石凿刻而成,砂岩石质,内壁刻有连珠纹。直径1.44米,深0.97 米,西侧为山涧。 | |
凤凰岭修仙椅 | 年代不详。修仙椅位于凤凰岭自然风景公园中区,距玄元洞约数十米,在天然叠起的花岗岩石上部雕刻太师椅面,两旁有扶手,身后有靠背,四边凿有圆形穴孔,岩石下部凿有佛龛,佛龛高1.4米,底部宽1.1米,进深1.2米,呈拱券形。佛像位于修仙椅西侧三米处,佛像坐西朝东,龟趺头朝南,花岗岩石质,龟趺驮佛像。 | |
吕祖洞 | 年代不详。位于车耳营村西南,依山人工开凿洞穴一个。坐西朝东,洞东新建一三合建筑,洞东建筑存有原上洞石像一组(3 尊)。 | |
三清洞 | 历史沿革不详。坐东朝西,长方形门,洞室分为两间,第一间洞为T型,第二间洞为拱形门,放置有石供桌一张,花岗岩石质。据说原洞内供奉的三清像于20世纪80年代移至吕祖洞。 | |
朝阳洞 | 位于凤凰岭南线景区,龙泉寺西南,是一块巨石平卧搭成的天然洞穴,经人工简略堵塞,砌成门窗,内壁涂上白灰,外表似洞,里边同房屋一般,现洞已塌,用木石支撑,洞西为遗址。朝阳洞原来有过庙,何时毁坏不详,至今庙址,石阶尚存,夏天暴雨季节,从小白塔后沟流来的山洪,向南流至150米处,名为“九女缸”,遗址坐西朝东。 | |
凤凰岭三佛洞 | 始建年代待定。位于凤凰岭自然风景区中线,西南为龙泉寺,坐西北朝东南,洞内墙壁刻有佛像三尊,地面有石沟两条。洞进深2.0米,高1.8米,面阔5.3米,佛像每尊高约0.7米,宽0.5米。 | |
凤凰岭玄元洞 | 开凿于辽代。玄元洞又称“八仙洞”,位于凤凰岭自然风景公园中线区,洞口面向东南,是一块卧扣的锅底状花岗岩雕凿而成。正面雕刻三尊佛像,左壁三尊,右壁两尊。洞内有石槽,雨水沿石槽流入洞穴,形成S 形流向,可起净化空气,隔绝雨水侵蚀作用。洞口高1.4米,宽0.45米,洞穴进深2.1米,高1.4米。2012年,被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列入文物普查登记单位。 | |
凤凰岭密宗塔 | 始建年代不详,位于凤凰岭峰顶上方寺古香道上,坐西朝东,砂岩石质,覆钵式四角塔,无莲花座,方形塔基,边长2.7米,塔高5米,塔前有一碑座,砂岩石质。塔西3.5米处摩崖书有“上方寺弥宗塔”大字。 | |
凤凰岭砖塔 | 始建年代待定。位于凤凰岭自然风景旅游区,坐北朝南,四角覆钵式砖塔。塔身座部篆刻有俯莲纹饰,南侧有佛龛。塔基为砂岩方塔基,塔基边长3.3米,通高3.5米。 | |
朝阳观音洞 | 年代不详。位于北京林业大学妙峰山试验林场鹫峰山庄遗址内。传说观音巡游途经此地,为解救去叩拜金顶而被大雨困住的善男信女,施法术点化一洞。后人为纪念观音,又因为此洞坐北朝南(实为坐西北朝东南),将此洞取名为朝阳观音洞,洞上方刻有从右至左的“朝阳观音洞”五个大字。洞宽6米,进深4米,高2-5米,内供有现代观音像。洞口被现代仿古建筑所包,门前有左右配殿。洞旁倒伏石碑一通,青石石质,碑阳被压故字不可见,据说为民国二十九年所刻。 | |
秀峰寺和尚塔 | 此塔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坐西南朝东北,高约4.5米,由单层花岗岩须弥座承托塔身,用砖石砌成的覆钵式塔体。以塔身正面原嵌有汉白玉塔铭:“传临济报恩第七世衍法堂上中兴第一代志定慰翁老和尚灵塔”,现已被盗。塔身上部的须弥座承托着石质七层相轮,塔刹已残。塔北侧有坟两座,塔东南有坟一座。塔前有石供桌一个,已断成两截。北侧坟前有石鼓一个(埋于土中)。 | |
高里掌文革期间建筑 | 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坐北朝南, 最初做为会议礼堂使用, 后作为工厂、食堂使用。室内为现代装修,整个建筑构架完好,但门窗及台阶保存状况较差,东侧台阶已拆除,台明及部分墙砖有不同程度损毁。 | |
白家疃石桥 | 位于北京市西郊白家疃村贤王祠外。桥上的部分石料被人拆走挪作他用,只剩下四块条石和几块桥头的台阶石。 | |
白家疃五圣神祠 | 坐北朝南,面阔一间,硬山调大脊。内壁东西北三面有壁画,旋子彩画。现代门窗,抹灰软心,踏跺不明。据当地人介绍距今约有一、二百年,是举行丧葬仪式的地方。现匾额依稀可辨“五圣神祠”字样。2012年,被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列入文物普查登记单位。 | |
高里掌三义庙 | 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二十三曾重修,仅存房屋一栋,坐北朝南,面阔三间,硬山筒瓦屋面,门前有古树二株,其中一株上挂有铁磬一个,圆形,直径约0.4米,腹有文字;“嘉庆二年京都顺天府……”。 | |
温泉镇温泉井 | 该井口位于温泉镇温泉村海淀季度学校院内。温泉井口长3.1米,宽2.3米,石质井台宽0.5米,深4.7米。以前水温常年保持在36℃左右,明代毛锐在《温泉》一诗写道:“泉到兹泉异,温然热水窝。蒸蒸来浴者,垢净定如何。”目前井已干涸。 | |
辛庄关帝庙 | 始建年代待定,坐北朝南,位于辛庄村内,始建不详, 曾为辛庄酵母厂,现周围建筑已拆除,现存正殿三间,硬山筒瓦、卷棚、箍头脊,滴水排山,五出五进抹灰软心,门窗为现代装修。 | |
孙公禹行纪念碑 | 此碑位于孙岳墓北显龙山上,为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立。碑青石石质,碑阳由徐永昌撰文,李烈钧刻书;碑阴为中华民国十八年五月刻,由王道元撰文,张海若刻书。碑首高1米,厚0.75米,宽1.6米;碑身高1.8米,厚0.68米,宽1.2米;碑座高0.9米,宽1.5米,厚0.9米。 | |
南羊坊南庙 | 建造年代待定,坐西朝东,现存建筑有正殿三间,单层硬山调大脊,门窗为近现代改建,现已破败不堪,屋内现有地下窖藏一个,另有一山门,山门北侧立有一碑,碑铭“永垂不朽”,山门西为一影壁,已残破。 | |
唐家岭小学观音庙 | 唐家岭小学观音庙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唐家岭村。庙建于清,今已不存,现只存影壁。影壁长7.4米,宽0.94米,高3米。灰色筒瓦,地基为青条石。 | |
田家家庙 | 位于西北旺村,始建于清。现存房屋一栋,坐北朝南,面阔三间,硬山箍头脊,灰筒瓦屋面。原有残碑两通,今只见其一,侧立于房屋西山墙处。 | |
北安河五街177号院老民居(王宅) | 位于北安河村北部,北安河五街与贝家花园路十字路口,北庙东侧。此宅已有百年以上历史。王宅为该地区典型的三合院布局,坐北朝南,正房五间,东西房各三间,石板瓦屋顶、砖墙、石基座,亦为本区特色。2014年,被列入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 |
北安河五街205号院老民居(张宅) | 为原醇亲王府总管张文治宅,因醇亲王在附近建园寝,遂在此建宅院。院落原为三进,坐北朝南,临村北大道,门口有上马石。后因分家等原因,原老宅仅有部分被保留下来,现存正房三间并东西耳房,在原基础上已有改造,改造后房屋保存完好。2014年,被列入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 |
北安河四街6号院老民居(孙宅) | 位于北安河村中部,相传为清朝末年太监孙景恒所建。现存正房三间,合瓦,清水脊,有烟囱,垂带踏跺,内有清代木质隔扇。房屋及房后临街大墙保存基本完好。另有前院南房及西厢房,已残破。2014年,被列入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 |
北安河四街145号院老民居(杨宅) | 位于北安河村中部,建于清末,坐北朝南,棋盘式石板瓦,清水脊,耳房有烟囱,正屋槛墙使用石板。原为四合院,现仅存正房三间并东西耳房。2014年,被列入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 |
北安河四眼井(东四眼井、南四眼井、西四眼井、北四眼井) | 东井位于北安河东街120号院内,南井位于北安河1街131号,西井位于北安河三街89号门前,北井位于北安河五街83号院内。今天的北安河村格局形成于清代,村中有十字形道路,每个路口设置一口公用的四眼井。所谓四眼井,就是在井口的盖板上开凿出四个小井口,以便多人同时汲水。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地下水位大幅下降,井已无水可用。2014年,被列入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 |
南安河253号院(张家大院) | 位于南安河村253号,百余年历史。原为地主家宅,后分家,现由几家共住,故无法详细溯源。院墙、院门均保存原始样式,正房三间,保留当地特色的石板瓦,木窗格,石板墙,细部装饰保存完好。2014年,被列入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 |
南安河北水井 | 位于南安河176号院内。位于大觉寺南侧,始建年代不详,约建于明成化十七年以后。庵坐南朝北,四合布局,正殿面阔三间,山门殿及东西配殿各三间。院内有古银杏树二株,已有数百年树龄。今庵已改作民居,只有山门殿尚存。殿为筒瓦箍头脊,原券门已被封堵,改作后檐墙。庵旁曾有妙峰山亭茶棚下处。现为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 |
周家巷大西院四合院(张宅) | 位于周家巷中街36号。始建于清代,是村内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完整四合院民居。保存有完整的四合院建筑,四面房屋也均保存完好,保留当地民居特色;屋内保存有清代家具、隔扇、火炕、农具、衣物等。2014年,被列入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 |
周家巷水井 | 位于周家巷北街151号门前。建造年代不详,为村中古井,井口石上有井绳磨出的沟槽。井及井口石仍在原地。2014年,被列入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 |
大工“园寝重地,禁止樵採”碑 | 位于大工村西部,高时明墓西。现遗存石碑,包括碑身、碑座,为民国十一年(1922)建造,为民国年间旗人遗老所立,时间仍标注为“宣统壬戌年五月日”。2014年,被列入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 |
徐各庄西观庵(观音庵) | 位于大觉寺南侧,始建年代不详,约建于明成化十七年以后。庵坐南朝北,四合布局,正殿面阔三间,山门殿及东西配殿各三间。院内有古银杏树二株,已有数百年树龄。今庵已改作民居,只有山门殿尚存。殿为筒瓦箍头脊,原券门已被封堵,改作后檐墙。庵旁曾有妙峰山亭茶棚下处。现为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 |
大觉寺南阳台山石刻 | 位于大觉寺南墙的最西头的山上,有“南无阿弥陀佛”(面朝东)及“阳台山”(面朝南)两块刻石,时间待考。2014年,被列入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 |
大工西峰寺摩崖石刻及遗址 | 位于大工村北。刻在一块低矮的巨石上,面朝北,年代为元初。巨石约2米见方,面倾斜,阴刻楷书大字,部分字被人为凿毁。又称为大工元代地界摩崖石刻。2014年,被列入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 |
颐和园东宫门官厅 | 位于颐和园东宫门牌楼南侧。 | |
圆通庵西配殿 | 位于青龙桥原气枪厂旧址(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西街65号)。 | |
紫竹院双林寺塔遗址 | 双林寺塔兴建于明万历初年,为九层密檐砖塔。因双林寺主创人为时任司礼监太监冯保,双林乃冯保之别字,故寺内之塔称为双林寺塔。后来冯保因犯事入狱,家籍被查抄,双林寺也被没收归官。双林寺毁于民国年间,而双林寺塔也于建国初期因倾颓危险被拆除,现存塔基。双林寺塔基保存完好,条形基础造型和地宫及建造工艺清晰可见,基础砌石及泥灰均保留明代原物,基础型制为典型明代塔基础型制。2015年,被列入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 |
清河车站 |
参考文献
- ^ 文物概况,海淀区文化委员会,于2014-09-25查阅. [2014-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30).
- ^ 2.0 2.1 2.2 海淀区新增7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首都之窗,2014-02-17. [2014-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5).
- ^ 3.0 3.1 海淀区文博事业纪事(1949-2004)
- ^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海淀区第四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海政发〔2014〕20号),2014年8月31日. [2014年9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20日).
- ^ 1999年,“广源闸及龙王庙”被海淀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广源闸作为大运河北京段的一部分,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中。龙王庙作为“万寿寺龙王庙”,继续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 ^ 北京2826项普查登记文物上半年挂牌,网易,2012-02-14. [2014-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8).
- ^ 海淀区文旅局. 海淀区不可移动文物情况统计表(截止2020年10月).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2020-10-23 [2023-03-25].
- ^ 海淀区博物馆. 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海淀区博物馆. [202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