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修订间差异
第16行: | 第16行: | ||
「太太」一詞,源自於[[周朝]]立國前的三位君王──[[周太王]]、[[季歷]]、[[周文王]]的正室[[太姜]]、[[太任]]、[[太姒]],合稱「三太」,表示自家妻子的賢德可比這三位國母,是帶著些許詼諧意味。這是面子說法。 |
「太太」一詞,源自於[[周朝]]立國前的三位君王──[[周太王]]、[[季歷]]、[[周文王]]的正室[[太姜]]、[[太任]]、[[太姒]],合稱「三太」,表示自家妻子的賢德可比這三位國母,是帶著些許詼諧意味。這是面子說法。 |
||
「太太」一詞是在宋朝推行三從四德之後才出現的。 |
|||
三從四德的女人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深居閨房,哪男人出門應酬沒有夫人怎麼辦? |
三從四德的女人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深居閨房,哪男人出門應酬沒有夫人怎麼辦? |
||
第22行: | 第22行: | ||
就帶家裡養的戲子出陪,一來代替夫人,二來可唱歌、跳舞、彈奏、演戲等娛樂大家。 |
就帶家裡養的戲子出陪,一來代替夫人,二來可唱歌、跳舞、彈奏、演戲等娛樂大家。 |
||
這個帶出門的女子,就稱呼為 |
這個帶出門的女子,就稱呼為「太太」。 |
||
中國小說盛行於明朝,所有小說裡只要提到妻子,都是用夫人、賤內、等等,完全看不到 |
中國小說盛行於明朝,所有小說裡只要提到妻子,都是用夫人、賤內、等等,完全看不到「太太」這兩個字。 |
||
因 |
因「太太」身分不被主流社會認同。 |
||
民國之後,三從四德沿續,新時代的知識分子開始帶夫人出門交際,介紹夫人也繼續沿用 |
民國之後,三從四德沿續,新時代的知識分子開始帶夫人出門交際,介紹夫人也繼續沿用「太太」。 |
||
在紅樓夢中賈寶玉也常常帶家中的 |
在紅樓夢中賈寶玉也常常帶家中的「太太」出門應酬,你可去查查看看,只是書裡是使用真名代替「太太」,怕受「太太」之名影響書之格調。 |
||
「前妻」是再婚的[[男性]]称呼已[[去世]]的或[[离婚]]了的妻子,区别于现在的妻子。<ref>[https://www.zdic.net/hans/前妻 前妻] {{Wayback|url=https://www.zdic.net/hans/%E5%89%8D%E5%A6%BB |date=20190828124137 }}.汉典</ref> |
「前妻」是再婚的[[男性]]称呼已[[去世]]的或[[离婚]]了的妻子,区别于现在的妻子。<ref>[https://www.zdic.net/hans/前妻 前妻] {{Wayback|url=https://www.zdic.net/hans/%E5%89%8D%E5%A6%BB |date=20190828124137 }}.汉典</ref> |
2023年4月14日 (五) 03:11的版本
人際關係 |
---|
稱呼
漢語
「妻」一詞的來歷最早見於《易經系辭》:「人於其官,不見其妻。」在古代,妻子一詞指代是妻與子。唐代後「妻子」漸漸成為所有男人之異性配偶之通稱。
中國古時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多以拙荊或內人,對自己妻子稱娘子,“老婆”一詞則源於唐代。
進入現代後,則出現了书面與口語兩種說法。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叫法。口語最常见的有“老婆”、“媳妇(儿)”,此外还有堂客、太太、内子、太座、爱人、亲爱的、女人、孩子的妈(娘)、母(台語,國語諧音「某」)、牽手、另一半、蜜糖、甜心……等等,因人而異,有多種變化,可隨場合與心情隨意使用。書面用語則仍然保留「內子」、「內人」等對他人稱自己妻子的名稱。
「太太」一詞,源自於周朝立國前的三位君王──周太王、季歷、周文王的正室太姜、太任、太姒,合稱「三太」,表示自家妻子的賢德可比這三位國母,是帶著些許詼諧意味。這是面子說法。
「太太」一詞是在宋朝推行三從四德之後才出現的。
三從四德的女人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深居閨房,哪男人出門應酬沒有夫人怎麼辦?
就帶家裡養的戲子出陪,一來代替夫人,二來可唱歌、跳舞、彈奏、演戲等娛樂大家。
這個帶出門的女子,就稱呼為「太太」。
中國小說盛行於明朝,所有小說裡只要提到妻子,都是用夫人、賤內、等等,完全看不到「太太」這兩個字。
因「太太」身分不被主流社會認同。
民國之後,三從四德沿續,新時代的知識分子開始帶夫人出門交際,介紹夫人也繼續沿用「太太」。
在紅樓夢中賈寶玉也常常帶家中的「太太」出門應酬,你可去查查看看,只是書裡是使用真名代替「太太」,怕受「太太」之名影響書之格調。
「前妻」是再婚的男性称呼已去世的或离婚了的妻子,区别于现在的妻子。[1]
21世記以來,因受日語影響,有些年輕人以「人妻」稱之,包括出現在新聞或電視劇中[2],例如《犀利人妻》。
有些人会称呼姐妹淘为老婆,列如S.H.E.的成员会呼叫对方为老婆, 也有首国语流行曲叫老婆。
臺灣話中將妻子雅稱為牽手,清朝初年臺灣文獻記載臺灣原住民族、平埔人稱妻為牽手,但根據更早的16-17世紀馬尼拉文獻,「牽手」是菲律賓的漳州人最早使用,學者推測「牽手」一詞可能最早是個流行於福建漳泉地區「外來語」。後在臺灣普遍使用,向外人謙稱自己配偶;而菲律賓馬尼拉閩南話、咱人話文獻中也有相同用語[3]。
一夫一妻多妾制中的妻子類型
在某些一夫一妻多妾制裡,妻子有等級之分,可分為嫡妻和庶妻(庶妻並非正式稱號,實際上只有嫡妻可稱為妻)。嫡妻即正妻,禮制上與夫平等。庶妻即妾,地位低很多。娶妻是用婚書,納妾(不能稱為娶妾)則只用妾契,因妾是買賣得來之半貨物,而妻是三書六禮迎娶之正式家族成員。在中國,早期庶妻又有媵和妾的區別,媵地位較妾高。首位正妻又稱元配、髮妻,元配死亡或離婚後所娶的正妻稱為繼室,又稱填房。
若同時有多於一位嫡妻,則元配以外之嫡妻稱為平妻(除特別情況,多數朝代不容許娶多於一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