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海軍: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
第7行: | 第7行: | ||
|allegiance = |
|allegiance = |
||
|branch= [[海軍]] |
|branch= [[海軍]] |
||
|size= 60,000+人員<br>200+艦艇<br>200+飛機<br>[[航空母艦]]2艘 <br>[[船塢登陸艦]]1艘<br>[[驅逐艦]]11艘<br>[[巡防艦]]13艘<br>[[護衛艦]] |
|size= 60,000+人員<br>200+艦艇<br>200+飛機<br>[[航空母艦]]2艘 <br>[[船塢登陸艦]]1艘<br>[[驅逐艦]]11艘<br>[[巡防艦]]13艘<br>[[護衛艦]]4艘<br>[[潛艇]]17艘 |
||
|command_structure= [[印度國防部]] |
|command_structure= [[印度國防部]] |
||
|garrison= {{IND}}[[新德里]] |
|garrison= {{IND}}[[新德里]] |
2023年6月15日 (四) 09:50的版本
印度海軍 | |
---|---|
存在時期 | 1947年 - 至今 |
國家或地區 | 印度 |
部門 | 海軍 |
規模 | 60,000+人員 200+艦艇 200+飛機 航空母艦2艘 船塢登陸艦1艘 驅逐艦11艘 巡防艦13艘 護衛艦4艘 潛艇17艘 |
直屬 | 印度國防部 |
總部 | 印度新德里 |
格言 | 願伐樓拿保佑我們 (梵語:शं नो वरुण) |
專用顏色 | 海軍藍和白色 |
紀念日 | 海軍節: 12月4日 |
參與戰役 | 1961年果阿併入印度 第二次印巴戰爭 孟加拉國解放戰爭 1971年印巴戰爭 |
嘉獎 | 印度軍方榮譽獎 |
指挥官 | |
總司令 | 總統 德拉帕迪·慕爾穆 |
海軍參謀長 | 海軍上將 卡蘭比·辛格 |
海軍副參謀長 | 海軍中將 G.阿肖克·庫馬爾 |
標識 | |
軍艦旗[註 1] | |
艦艏旗 | |
總司令旗[註 2] | |
飛機 | |
戰鬥機 | MiG-29K |
直昇機 | 北極星, Ka-27, Ka-31,SH-3 |
巡邏機 | Il-38, P-8 |
偵察機 | 多尼爾228, IAI Heron, IAI Searcher Mk II |
教練機 | HAL HJT-16, Harrier T-60 |
印度海軍(印地語:भारतीय नौसेना,羅馬化:Bhartīya Nausenā)擁有60,000余人,其中有5,000余名海軍航空兵和2,000余名海軍陸戰隊。[1] [2][3][4]近年來,印度廣泛進行海軍現代化和發展,除了積極向外國購買多艘船艦外,也開發出國產核潛艇及航空母舰,目前擁有超過200余艘正在服役的軍艦,旗舰为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艦,成為藍水海軍,力圖與世界海軍強國在印度洋的勢力及鄰國巴基斯坦相抗衡,其主要目標是保護國家海洋邊界、加強國際關係、人道主義救援。[5][6]
發展歷史
印度海軍的前身是以東印度孟買公司為核心的孟買艦隊(成立於1612年,1686年主要基地轉移到孟買),1830年改稱印度海軍。 1857年事變後,英國剝奪了東印度公司的統治權,而所屬海軍則在1863年被撤銷,防務移交給了英國皇家海軍。不過,為了完成非戰鬥任務,孟買分艦隊和孟加拉分艦隊相繼於1863年和1876年恢復,之後在1877年被重新命名為“女王陛下的印度艦隊”,設有東部和西部分艦隊,基地分別在加爾各答和孟買。 1889年,艦隊裝備7艘魚雷艇,3年後又增加了兩艘砲艇。至1892年,又改名為“皇家印度艦隊”。二戰爆發後,皇家印度海軍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1939年9月,海軍僅擁有1,908人,裝備5艘護衛艇、1艘調查船等;而到了1945年戰爭結束時,海軍達到了30,478人,擁有了4艘護衛艦、4艘小型護衛艦、7艘護衛艇、14艘掃雷艦艇、150艘登陸艇、16艘拖船、輔助船隻32艘、各類小艇與汽艇245艘。 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時,印度分得20餘艘艦艇,6,500名官兵,印度海軍就是在此薄弱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 1950年1月印度建立共和國,印度皇家海軍隨之改稱印度海軍。 1951年5月,印度海軍成為第一支被授予印度總統旗的印度軍隊。 1952年印度海軍組成第一支海軍艦隊——西部艦隊(當時該艦隊只有20艘印度皇家海軍遺留下來的老式戰艦),1958年9月,RD卡塔利海軍中將就任印度海軍首任參謀長。至90年代初,印度海軍發展到5萬人,主要艦艇140多艘。近年來,印度軍事力量獲得一定的發展。但由於軍工基礎薄弱, 財力有限,實際情況和預期目標有很大的差距。
艦隊編制
印度海軍總兵力六萬餘人(含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編有東部、西部、南部和遠東四個地區司令部,東、西兩支艦隊(分別駐維沙卡帕特南和孟買)。另編有潛艇司令部(駐維沙卡帕特南)和海軍航空兵司令部(駐果阿),印度海軍旗艦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配屬於西部艦隊。
主要武器裝備
戰鬥艦艇
- 航空母艦(2艘現役)
- 驅逐艦(11艘)
- 维沙卡帕特南级驱逐舰 8,000噸,2艘服役,2艘下水,D66、D67
- 加爾各答級驅逐艦 7,500噸,3艘服役,D63、D64、D65
- 德里級驅逐艦 6,200噸,3艘服役,D60、D61、D62
- 拉杰普特級驅逐艦 4,970噸,3艘服役,2艘退役 ,D52、D54、D55
- 巡防艦(15艘)
- 布拉馬普特拉級巡防艦 3,850噸,3艘服役,F31、F37、F39
- 塔爾瓦級巡防艦 4,000噸,6艘服役,F40、F43、F44、F45、F50、F51
- 什瓦利克級巡防艦 6,200噸,3艘服役,F47、F47、F49
- 尼爾吉里級巡防艦 7艘建造中
- 格里戈洛維奇海軍上將級巡防艦3艘
- 護衛艦(4艘)
- 格莫尔达级护卫舰×4艘 2,500吨 P28 P29 P30 P31
- 巡邏艦(18艘)
- 阿比級飛彈快艇×1艘 550吨 P33
- 維爾級飛彈快艇×12艘 455吨 K40-48 K83 K91 K92
- 考拉級護衛艦×4艘 1,350吨 F61 F62 F63 F64
- 庫克里級護衛艦×4艘 1,350吨 P44 P46 P47 P49
兩棲艦艇
- 船塢登陸艦(1艘)
- 奧斯汀級船塢登陸艦 16,900噸,1艘服役,L41
- 坦克登陸艦(7艘 )
輔助艦艇
- 補給艦(4艘)
- 迪帕克級運補艦 27,500噸,2艘服役,A50 A57
- 喬蒂級油輪運補艦 23,612噸,1艘服役,A59
- 海得拉巴級運補艦 35,900噸,1艘服役,A58
潛艦
- 彈道導彈潛艇(1艘)
- 殲敵者級核潛艇× 1艘
- 攻擊型潛艇(17艘)
- 虎鯊級潛艇× 5艘
- 基洛級潛艇×7艘
- 209/1500型潛艇×4艘
海軍航空兵
- 卡-31直升機 14架
- P-8海上巡邏機 12架
- 伊爾38反潛巡邏機 4架
- 卡-27直升機 14架
- SH-60海鹰直升机 2架
- 米格-29KUB 5架
- SH-60海鹰直升机 3架
- 鹰式教练机 17架
- 基兰教练机(英语:HAL Kiran) 20架
- 管状病毒(英语:Pipistrel Virus) 12架
- 多尼尔228 28架
- MQ-9B無人機 預計10架
參考條目
注解
資料來源
- ^ Global Security article on the Indian Navy. [2009-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1).
- ^ Fast Interceptor boats for Sagar Prahari Bal. [2009-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 India's 12 Steps to a World-Class Navy. [2009-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4).
- ^ The Gorshkov deal. [2009-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0).
- ^ India's drive for a 'Blue water' Navy by Dr. David Scot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runel University (PDF). [2009-12-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5-28).
- ^ India's 12 Steps to a World-Class Navy. [2009-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23).
- ^ 存档副本. [2022-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