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惠如:修订间差异
小 →文學作品 |
小 →文學作品 |
||
第45行: | 第45行: | ||
=== 文學作品 === |
=== 文學作品 === |
||
蔡惠如之作以古典詞〈[[意難忘]]〉附題「下獄之日清水台中人士見送途將為塞賦此鳴謝」流傳最廣<ref>{{cite web|title=臺灣文學館線上資料平台:意難忘 |url=https://db.nmtl.gov.tw/site2/dictionary?id=Dictionary02117&searchkey=%E5%BC%B5%E6%83%9F%E6%99%BA}}</ref>{{OR}}。1923年因參與[[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蔡惠如、[[林幼春]]、[[蔣渭水]]等人遭日本殖民政府逮捕,演變為[[治警事件]]。入獄時,各地民眾紛紛到車站送別。對此情景,蔡惠如寫下〈意難忘〉一詞:「芳草連空、又千絲萬縷,一路垂楊,千愁離故里,壯氣入樊籠。清水驛,滿人叢,握別到臺中,老輩青年齊見送、感慰無窮。 山高水遠情長,喜民心漸醒,痛苦何妨,松筠堅節操,鐵石鑄心腸。居虎口,自雍容,眠食亦如常,記得當年文信國,千古名揚。」2023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國慶表演,藝人[[楊烈]]即吟頌此首〈意難忘〉。<ref>{{cite web|title=楊烈國慶禮讚吟詩 「意難忘」壯烈歌聲超動人!網全聽哭了|url=https://tw.news.yahoo.com/%E6%A5%8A%E7%83%88%E5%9C%8B%E6%85%B6%E7%A6%AE%E8%AE%9A%E5%90%9F%E8%A9%A9-%E6%84%8F%E9%9B%A3%E5%BF%98-%E5%A3%AF%E7%83%88%E6%AD%8C%E8%81%B2%E8%B6%85%E5%8B%95%E4%BA%BA-%E7%B6%B2%E5%85%A8%E8%81%BD%E5%93%AD%E4%BA%86-075005993.html|work=三立新聞網|date=2023-10-10|accessdate=2023-10-10}}</ref> |
蔡惠如之作以古典詞〈[[意難忘]]〉附題「下獄之日清水台中人士見送途將為塞賦此鳴謝」流傳最廣<ref>{{cite web|title=臺灣文學館線上資料平台:意難忘 |url=https://db.nmtl.gov.tw/site2/dictionary?id=Dictionary02117&searchkey=%E5%BC%B5%E6%83%9F%E6%99%BA}}</ref>{{OR}}。1923年因參與[[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蔡惠如、[[林幼春]]、[[蔣渭水]]等人遭日本殖民政府逮捕,演變為[[治警事件]]。入獄時,各地民眾紛紛到車站為他送別。對此情景,蔡惠如寫下〈意難忘〉一詞:「芳草連空、又千絲萬縷,一路垂楊,千愁離故里,壯氣入樊籠。清水驛,滿人叢,握別到臺中,老輩青年齊見送、感慰無窮。 山高水遠情長,喜民心漸醒,痛苦何妨,松筠堅節操,鐵石鑄心腸。居虎口,自雍容,眠食亦如常,記得當年文信國,千古名揚。」2023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國慶表演,藝人[[楊烈]]即吟頌此首〈意難忘〉。<ref>{{cite web|title=楊烈國慶禮讚吟詩 「意難忘」壯烈歌聲超動人!網全聽哭了|url=https://tw.news.yahoo.com/%E6%A5%8A%E7%83%88%E5%9C%8B%E6%85%B6%E7%A6%AE%E8%AE%9A%E5%90%9F%E8%A9%A9-%E6%84%8F%E9%9B%A3%E5%BF%98-%E5%A3%AF%E7%83%88%E6%AD%8C%E8%81%B2%E8%B6%85%E5%8B%95%E4%BA%BA-%E7%B6%B2%E5%85%A8%E8%81%BD%E5%93%AD%E4%BA%86-075005993.html|work=三立新聞網|date=2023-10-10|accessdate=2023-10-10}}</ref> |
||
== 參考資料 == |
== 參考資料 == |
2023年10月10日 (二) 12:16的版本
蔡惠如 | |||||
---|---|---|---|---|---|
出生 | 1881年 大清福建省臺灣府彰化縣大肚上堡牛罵頭庄 | ||||
逝世 | 1929年(47—48歲) 日治臺灣臺北州臺北市 | ||||
国籍 | 大清(1881年-1895年) 大日本帝国(1895年-1929年) | ||||
职业 | 商人、政治運動者 | ||||
活跃时期 | 1897年-1929年 | ||||
知名于 | 支持日治時期臺灣自治運動 | ||||
汉语名称 | |||||
繁体字 | 蔡惠如 | ||||
简化字 | 蔡惠如 | ||||
|
蔡惠如(1881年—1929年5月20日)是一位出身於臺中市清水區的政治運動者及商人,亦是櫟社之成員。
生平
早年生涯
他從小受私塾教育,16歲起開始負責家族事業,成為蔡源順號第二十代掌門人,並前往臺中擔任穀會社社長。
創業
1908年(明治41年)他開設了協和製糖會社,並創辦牛罵頭輕鐵會社與員林輕鐵會社;此時,其家族事業涵蓋米糧、製糖、輕鐵等領域。 後來,他被日本殖民政府指派為臺中區區長。
參與漢文運動
1913年(大正2年),蔡惠如與陳基六在牛罵頭合創「鱉西詩社」。1914年(大正3年)成為同化會之成員。1918年(大正7年)10月與霧峰林家的林獻堂、林幼春在臺中成立臺灣文社,並發行以刊登古典漢詩為主的《臺灣文藝叢誌》,為日治時期臺灣第一份漢文雜誌。
轉變事業重心
之後,蔡惠如辭去臺中區區長一職,變賣大部分的家產,將事業中心遷往中國。在福州開辦漁業公司、在北京開設期貨公司,並將公司管理權交付長子,自己則往來臺灣、中國、日本之間,參與三地臺灣人所成立的自治運動組織。1919年(大正8年),蔡惠如鼓吹旅日留學生成立啟發會、應聲會。1920年成立新民會,以林獻堂出任會長,自己出任副會長,蔡惠如慷慨捐出1500日圓(當時可買3萬臺斤的米),並創辦臺灣青年雜誌社,發行《臺灣青年》雜誌。1921年(大正10年),臺灣文化協會成立,蔡惠如擔任理事。1923年(大正12年),臺灣發生治警事件,蔡惠如、蔡培火、蔣渭水等人被日本殖民政府逮捕判刑,其中蔡惠如遭判刑3個月。
1929年(昭和4年),蔡惠如中風引發腦疾,於5月20日逝世,年僅48歲。
文學作品
蔡惠如之作以古典詞〈意難忘〉附題「下獄之日清水台中人士見送途將為塞賦此鳴謝」流傳最廣[1][原創研究?]。1923年因參與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蔡惠如、林幼春、蔣渭水等人遭日本殖民政府逮捕,演變為治警事件。入獄時,各地民眾紛紛到車站為他送別。對此情景,蔡惠如寫下〈意難忘〉一詞:「芳草連空、又千絲萬縷,一路垂楊,千愁離故里,壯氣入樊籠。清水驛,滿人叢,握別到臺中,老輩青年齊見送、感慰無窮。 山高水遠情長,喜民心漸醒,痛苦何妨,松筠堅節操,鐵石鑄心腸。居虎口,自雍容,眠食亦如常,記得當年文信國,千古名揚。」2023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國慶表演,藝人楊烈即吟頌此首〈意難忘〉。[2]
參考資料
- ^ 臺灣文學館線上資料平台:意難忘.
- ^ 楊烈國慶禮讚吟詩 「意難忘」壯烈歌聲超動人!網全聽哭了. 三立新聞網. 2023-10-10 [202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