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縣自治法:修订间差异
→背景:刪除冗餘 |
撤销45.146.6.107(讨论)的版本79254116 标签:撤销 |
||
第42行: | 第42行: | ||
== 背景 == |
== 背景 == |
||
{{main|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臺灣民主化}} |
{{main|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臺灣民主化}} |
||
依照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中關於對地方制度的相關規定,[[省 (中華民國)|省]]、[[縣 (中華民國)|縣]]得依據[[中華民國政府|中央]]立法之「省縣自治通則」制定包含省長、省議會議員、縣長、縣議會議員由民選產生之相關自治法,並有「[[直轄市 (中華民國)|直轄市]]之自治,以法律定之」之條款。但隨後由於[[第二次国共内战]]爆發,「省縣自治通則」及「直轄市自治」一直無法完成立法。1949年12月,鑑於戰爭之不利形勢,[[中華民國政府]]宣佈將[[中華民國政府遷台|政府遷往]]其甫於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後 |
依照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中關於對地方制度的相關規定,[[省 (中華民國)|省]]、[[縣 (中華民國)|縣]]得依據[[中華民國政府|中央]]立法之「省縣自治通則」制定包含省長、省議會議員、縣長、縣議會議員由民選產生之相關自治法,並有「[[直轄市 (中華民國)|直轄市]]之自治,以法律定之」之條款。但隨後由於[[第二次国共内战]]爆發,「省縣自治通則」及「直轄市自治」一直無法完成立法。1949年12月,鑑於戰爭之不利形勢,[[中華民國政府]]宣佈將[[中華民國政府遷台|政府遷往]]其甫於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後代表[[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自[[日本]]佔領領土[[臺灣]]的首府[[臺北市]]。進入1950年代後戰事漸歇,[[中國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與[[中国共产党]]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隔[[台灣海峽]][[臺海現狀|兩岸分治]]的格局型成。 |
||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政府遷臺]]後,借鑑於[[第二次国共内战]]之結果以及先前[[二二八事件]]的經驗,[[中華民國政府]]希望借由擴大舉行選舉以維持其標榜「民主」、「行憲」之表象。1950年4月,[[行政院]]核准[[臺灣省]]頒布《[[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在「省縣自治通則」尚未完成立法的情況下以[[行政命令]]來實施地方自治。隨後[[行政院]]也頒布《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組織規程》等以進行[[臺灣省諮議會|臺灣省臨時省議會]]議員選舉。隨後成立的[[直轄市 (中華民國)|直轄市]][[臺北市]]與[[高雄市]]亦循此先例以[[行政命令]]制定實施地方自治綱要。而位處[[中華民國]]與[[中华人民共和国]]軍事對峙前線的[[福建省 (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與[[連江縣 (中華民國)|連江縣]]([[馬祖列島|馬祖]])則因實施「戰地政務」而由[[中華民國國防部|國防部]]直接管理。實際上195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中華民國政府]]以國家遭遇巨變以及[[動員戡亂]]等理由,罔顧憲法之明文規定而不進行「省縣自治通則」以及「直轄市自治」之立法程序,地方自治一直沒有國會[[立法院]]的法律授權,原則上一直未能[[依法行政原則|依法行政]]。 |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政府遷臺]]後,借鑑於[[第二次国共内战]]之結果以及先前[[二二八事件]]的經驗,[[中華民國政府]]希望借由擴大舉行選舉以維持其標榜「民主」、「行憲」之表象。1950年4月,[[行政院]]核准[[臺灣省]]頒布《[[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在「省縣自治通則」尚未完成立法的情況下以[[行政命令]]來實施地方自治。隨後[[行政院]]也頒布《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組織規程》等以進行[[臺灣省諮議會|臺灣省臨時省議會]]議員選舉。隨後成立的[[直轄市 (中華民國)|直轄市]][[臺北市]]與[[高雄市]]亦循此先例以[[行政命令]]制定實施地方自治綱要。而位處[[中華民國]]與[[中华人民共和国]]軍事對峙前線的[[福建省 (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與[[連江縣 (中華民國)|連江縣]]([[馬祖列島|馬祖]])則因實施「戰地政務」而由[[中華民國國防部|國防部]]直接管理。實際上195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中華民國政府]]以國家遭遇巨變以及[[動員戡亂]]等理由,罔顧憲法之明文規定而不進行「省縣自治通則」以及「直轄市自治」之立法程序,地方自治一直沒有國會[[立法院]]的法律授權,原則上一直未能[[依法行政原則|依法行政]]。 |
2024年1月17日 (三) 03:10的版本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
省縣自治法 | |
---|---|
狀態:已廢止 | |
施行日期 | 1994年7月29日 |
法規類別 | |
改組前類別 | 內政部 |
參考文獻 | |
所有條文 | 省縣自治法 |
沿革 | 法規沿革 |
立法歷程 | |
| |
廢止歷程 | |
相關資訊 | |
相關法規 | 地方制度法 |
《省縣自治法》與《直轄市自治法》為中華民國舊行之地方自治法律。該二法律1990年代臺灣民主化過程當中隨著憲法第二次增修而制定。於1994年7月公布施行後,取代了以往由各省各直轄市自行制定的實施地方自治相關行政命令。而隨後複因憲法第四次增修,該二法律在1999年1月被新公布之《地方制度法》取代。
背景
依照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中關於對地方制度的相關規定,省、縣得依據中央立法之「省縣自治通則」制定包含省長、省議會議員、縣長、縣議會議員由民選產生之相關自治法,並有「直轄市之自治,以法律定之」之條款。但隨後由於第二次国共内战爆發,「省縣自治通則」及「直轄市自治」一直無法完成立法。1949年12月,鑑於戰爭之不利形勢,中華民國政府宣佈將政府遷往其甫於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後代表盟軍自日本佔領領土臺灣的首府臺北市。進入1950年代後戰事漸歇,中國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與中国共产党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隔台灣海峽兩岸分治的格局型成。
政府遷臺後,借鑑於第二次国共内战之結果以及先前二二八事件的經驗,中華民國政府希望借由擴大舉行選舉以維持其標榜「民主」、「行憲」之表象。1950年4月,行政院核准臺灣省頒布《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在「省縣自治通則」尚未完成立法的情況下以行政命令來實施地方自治。隨後行政院也頒布《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組織規程》等以進行臺灣省臨時省議會議員選舉。隨後成立的直轄市臺北市與高雄市亦循此先例以行政命令制定實施地方自治綱要。而位處中華民國與中华人民共和国軍事對峙前線的福建省金門縣與連江縣(馬祖)則因實施「戰地政務」而由國防部直接管理。實際上195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中華民國政府以國家遭遇巨變以及動員戡亂等理由,罔顧憲法之明文規定而不進行「省縣自治通則」以及「直轄市自治」之立法程序,地方自治一直沒有國會立法院的法律授權,原則上一直未能依法行政。
行政區域 | 實施地方自治相關行政命令 | |
---|---|---|
省 | 臺灣省 | 《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1950年)、《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組織規程》(1951年)→《臺灣省議會組織規程》(1959年) |
福建省 | 《金門、馬祖地區戰地政務實驗辦法》(1956年)→《福建省金門縣連江縣實施地方自治綱要》(1992年) | |
直轄市 | 臺北市 | 《臺北市各級組織及實施地方自治綱要》(1967年) |
高雄市 | 《高雄市各級組織及實施地方自治綱要》(1979年) |
199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進行臺灣民主化,明確不符合憲法規定之地方自治相關規定也遭遇司法挑戰。臺北市議會與臺灣省議會分別通過民主進步黨籍議員之提議,針對其合憲性聲請釋憲。1990年4月,司法院大法官分別做成第259、260號解釋。[1][2]其中雖然認同現行之地方自治相關行政命令有效,但亦要求應「從速制定直轄市自治之法律」與「妥速為現階段符合憲法程序之解決」省縣地方自治事項。待國會全面改選後,完全由臺灣人選出之第二屆國民大會於1992年5月27日三讀通過了第二次憲法增修條文,做為地方自治法制化的準備。
實施過程
國會全面改選後,完全由臺灣人選出之第二屆立法院分別於1994年7月7日與8日三讀通過了《省縣自治法》與《直轄市自治法》。該二法律於1994年7月29日由第八任總統李登輝公布施行,全國的地方自治與地方選舉始有法源依據。而該二法律之條文大抵參照既有各省各直轄市的《實施地方自治綱要》中已建立之制度;但其中也依照新的《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省長與直轄市長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為地方自治開辦以來之首見。但須要注意法律中亦有條款「轄區不完整之省,其議會與政府之組織,由行政院另定之」(第64條),因當時福建省依照其1949年以前領土被視為轄區不完整之省,故其議會與首長並未開放選舉。
行政區域 | 機關 | 主要人事 | 1994年12月以前 | 1994年12月-1998年12月 | 1998年12月以後 | 備註 | |
---|---|---|---|---|---|---|---|
各省各直轄市自定 《實施地方自治綱要》 |
《省縣自治法》與 《直轄市自治法》 |
《地方制度法》 | |||||
省 | 臺灣省 | 省政府 | 主席→省長→主席 | 中央政府派任 | 直接選舉 | 中央政府派任 | |
省議會→省諮議會 | 議員→諮議員 | 直接選舉 | 直接選舉 | 中央政府派任 | |||
福建省 | 省政府 | 主席 | 中央政府派任 | 中央政府派任 | 中央政府派任 | ||
未設省議會→未設省諮議會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
直轄市 | 臺北市 | 市政府 | 市長 | 中央政府派任 | 直接選舉 | 直接選舉 |
|
市議會 | 議員 | 直接選舉 | 直接選舉 | 直接選舉 | |||
高雄市 | 市政府 | 市長 | 中央政府派任 | 直接選舉 | 直接選舉 | ||
市議會 | 議員 | 直接選舉 | 直接選舉 | 直接選舉 |
該二法律公布後,1994年12月3日全國舉行了第一屆省長與直轄市長選舉,選舉宋楚瑜為臺灣省省長、陳水扁為臺北市市長、吳敦義為高雄市市長。
後續
由於當時中華民國政府實際管轄領土之範圍與臺灣省高度重疊,後者佔有前者高達98%以上的面積與80%以上人口。1994年臺灣省省長開放直選後,其權力基礎已有與非直選的總統或行政院院長相抗衡之勢。該情形類似1991年蘇聯政治中,由間接選舉產生的蘇聯總統戈巴契夫無法駕馭由直接選舉產生有民意基礎的俄羅斯總統葉爾辛,而成為後來蘇聯解體的原因之一,又稱「葉爾辛效應」。隨後之修憲討論中亦注意到此點,故除了將總統改為直接民選外,也開始計畫將臺灣省虛級化,以兼顧政治體制穩定度與簡化地方行政層級。
行政區域 | 人口 | 人口比例 | 面積(km²) | 面積比例 | |
---|---|---|---|---|---|
省 | 臺灣省 | 17,055,966 | 80.537% | 35,580.7870 | 98.318% |
福建省 | 52,082 | 0.246% | 180.4560 | 0.499% | |
直轄市 | 臺北市 | 2,653,578 | 12.530% | 271.7997 | 0.751% |
高雄市 | 1,416,248 | 6.687% | 156.4623 | 0.432% | |
總計 | 21,177,874 | 100.000% | 36,189.5050 | 100.000% |
1997年7月憲法第四次增修後,加入省制虛級化之相關條文。修憲使得《省縣自治法》中部份條文與《憲法增修條文》相牴觸,故當時之第三屆立法院於1998年10月制定《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做為臺灣省虛級化過渡時期之法源。1999年1月,第三屆立法院於任期結束前夕通過了《地方制度法》,取代了《省縣自治法》與《直轄市自治法》成為規範全國各級行政區域之地方政府組織及自治事項之單一法律。
參見
參考文獻
- ^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259號解釋. [2022-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6).
- ^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260號解釋. [2022-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2).
- ^ 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資料. [2022-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5).
这是一篇與法律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