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后堀河天皇: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基礎情報 天皇
{{基礎情報 天皇
| 名 =<center>后堀河天皇
| 名 =茂仁
| 代数=第86
| 代数=第86
| 画像=[[File:Emperor Go-Horikawa.jpg|200px]]
| 画像=[[File:Emperor Go-Horikawa.jpg|200px]]
第26行: 第26行:
| 母親=[[持明院陳子]]
| 母親=[[持明院陳子]]
|}}
|}}
'''後堀河天皇'''({{jpn|j=後堀河天皇|hg=ごほりかわてんのう|rm=Go-horikawa Tennō}};{{bd|1212年|3月22日|1234年|8月31日|後堀河天皇}}),第86代[[日本天皇]]。讳茂仁({{jpn|j=茂仁|hg=とよひと|rm=Toyohito}})。[[高倉天皇]]第二皇子[[守貞親王]](後高倉院)的第三皇子。母為持明院基家之女、北白河院藤原陳子。
'''後堀河天皇'''({{jpn|j=後堀河天皇|hg=ごほりかわてんのう|rm=Go-horikawa Tennō}};{{bd|1212年|3月22日|1234年|8月31日|後堀河天皇}}),第86代[[日本天皇]]。讳'''茂仁'''({{jpn|j=茂仁|hg=とよひと|rm=Toyohito}})。[[高倉天皇]]第二皇子[[守貞親王]](後高倉院)的第三皇子。母為持明院基家之女、北白河院藤原陳子。


承久3年(1221年),[[承久之亂]]發生後,因為[[鎌倉幕府]]排除參與討幕的[[後鳥羽天皇]]血統繼承皇位,在迫使年僅四歲的[[仲恭天皇]]禪位後,只好將[[源平合戰]]時為源氏擒獲之[[後鳥羽天皇]]的同母兄、正在隱居中的守貞親王以[[太上法皇|法皇]]行[[院政]],立其子、[[高倉天皇]]之孫茂仁親王繼位,是為後堀河天皇。
承久3年(1221年),[[承久之亂]]發生後,因為[[鎌倉幕府]]排除參與討幕的[[後鳥羽天皇]]血統繼承皇位,在迫使年僅四歲的[[仲恭天皇]]禪位後,只好將[[源平合戰]]時為源氏擒獲之[[後鳥羽天皇]]的同母兄、正在隱居中的守貞親王以[[太上法皇|法皇]]行[[院政]],立其子、[[高倉天皇]]之孫茂仁親王繼位,是為後堀河天皇。

2024年2月17日 (六) 08:43的版本

茂仁
第86代天皇
在位期間:
1221年7月29日-1232年11月17日(11年111天)
前任:仲恭天皇
繼任:四條天皇
時代 鎌倉時代
年号 承久
貞應
元仁
嘉祿
安貞
寬喜
貞永
首都 京都
皇居 京都御所
茂仁
出生 (建曆二年二月十八日)
(1212-03-22)1212年3月22日
逝世 (天福二年八月六日)
1234年8月31日(1234歲—08—31)(22歲)
陵墓 觀音寺陵
父親 守貞親王
母親 持明院陳子
皇后 三条有子(安喜門院)

後堀河天皇(日语:後堀河天皇ごほりかわてんのう Go-horikawa Tennō;1212年3月22日—1234年8月31日),第86代日本天皇。讳茂仁(日语:茂仁とよひと Toyohito)。高倉天皇第二皇子守貞親王(後高倉院)的第三皇子。母為持明院基家之女、北白河院藤原陳子。

承久3年(1221年),承久之亂發生後,因為鎌倉幕府排除參與討幕的後鳥羽天皇血統繼承皇位,在迫使年僅四歲的仲恭天皇禪位後,只好將源平合戰時為源氏擒獲之後鳥羽天皇的同母兄、正在隱居中的守貞親王以法皇院政,立其子、高倉天皇之孫茂仁親王繼位,是為後堀河天皇。

貞永元年(1232年)後堀河天皇禪位給年僅兩歲的兒子,是為四條天皇,以上皇身份行院政。院政開始後兩年,即天福2年(1234年),體弱多病的後堀河上皇以23歲之齡駕崩。

家族

 
(77)後白河天皇
 
(78)二條天皇
 
(79)六條天皇
 
 
 
 
 
 
以仁王
 
某王(北陸宮日语北陸宮
 
 
 
 
(80)高倉天皇
 
(81)安德天皇
 
 
 
 
 
亮子内親王
(殷富門院)
 
 
守貞親王
(後高倉院)
 
(86)后堀河天皇
 
(87)四条天皇
 
 
 
 
 
 
式子内親王日语式子内親王
 
 
(82)後鳥羽天皇
 
(83)土御門天皇
 
(88)後嵯峨天皇
 
 
 
 
 
 
 
 
 
覲子内親王
宣陽門院
 
 
(84)順德天皇
 
(85)仲恭天皇
 
 
 
 
 
 
忠成王(岩倉宮)
 


前任:
仲恭天皇
日本天皇 繼任:
四条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