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国徽: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标签已被回退
回退到由Manchiu讨论)做出的修订版本81253166:-spam
标签TW 撤销 移除或更換文件
第1行: 第1行:
{{國家象徵|事物}}
{{國家象徵}}
'''国徽'''即代表国家的[[徽章]]、[[纹章]],為国家象征之一。国徽上通常有來自大自然的元素,如动植物,但也可能有其他事物,用以表現该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或意识形态。世上大多数国家的国徽属于[[盾徽]]。国徽和国旗同为一国之象征,二者在本质上都是一个政权的识别符号设计,是一个国家政权的象征标志。但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以及实际应用中,在视觉上具备更强烈识别特征的信号旗设计逐渐演变成为了国旗的设计,而对于图腾的崇拜和美化则演变为了纹章学理论和国徽的设计。<ref name="#1">肖聪榕.[https://rtt.5read.com/pdgpath/pdgpath.dll?d=e43b28d708075dc088dd64223f84adfb13beb745d8e47dbd70a8bf9d756ac63e864ac708e40a95add0267bd9ffbe6112&n=%CC%BD%CE%F6%B9%FA%BB%D5%C9%E8%BC%C6%B5%C4%C0%FA%CA%B7%C1%F7%B1%E4_%D0%A4%B4%CF%E9%C5 探析国徽设计的历史流变] {{Wayback|url=https://rtt.5read.com/pdgpath/pdgpath.dll?d=e43b28d708075dc088dd64223f84adfb13beb745d8e47dbd70a8bf9d756ac63e864ac708e40a95add0267bd9ffbe6112&n=%CC%BD%CE%F6%B9%FA%BB%D5%C9%E8%BC%C6%B5%C4%C0%FA%CA%B7%C1%F7%B1%E4_%D0%A4%B4%CF%E9%C5 |date=20211127152401 }}[J].工业设计,2021(03):76-77.</ref>
'''国徽'''即代表国家的[[徽章]]、[[纹章]],為国家象征之一。国徽上通常有來自大自然的元素,如动植物,但也可能有其他事物,用以表現该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或意识形态。世上大多数国家的国徽属于[[盾徽]]。

现今,大多数国家的国徽是为了政府部门方便统一使用,而采取的单一化的设计。但是在国徽发展的历程中,也曾出现过使用大小国徽或不唯一国徽的国家。<ref name="#1"/>


除了国徽,一些次[[主權實體]]及[[準國家]]或[[自治地方]][[行政區|行政区]]、各级[[行政区划]]也有该地区的代表徽章,依自身的行政级别而称作“[[邦徽]]”、“州徽”、“[[區徽|区徽]]”、“市徽”、“省徽”、“郡徽”、“县徽”等。
除了国徽,一些次[[主權實體]]及[[準國家]]或[[自治地方]][[行政區|行政区]]、各级[[行政区划]]也有该地区的代表徽章,依自身的行政级别而称作“[[邦徽]]”、“州徽”、“[[區徽|区徽]]”、“市徽”、“省徽”、“郡徽”、“县徽”等。

[[File:Emblem of North Korea.svg|thumb|具有[[共產主義]]國家特徵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徽|朝鮮國徽]]]]

== 圖騰崇拜 ==
近现代国徽的设计理论是受到了工业革命后欧洲纹章学的影响,而欧洲纹章学的起源则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部落文化中的“图腾崇拜”这一现象。<ref name="#1"/>

“图腾”一词源于北美印第安人(美洲原住民)阿尔滚亲琴部落[[奥吉布瓦族|奥吉布瓦]]方言“Totem”,而将图腾一词率先引入学术界的人是18世纪末英国人{{who|约翰·朗}}。此外,{{who|弗雷泽}}在自己的论文《图腾崇拜》中如此写道:“图腾就是原始人以崇拜的方式来看待某类物质,他们相信自己与此类对象的每一个成员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的。而且非常特殊的关系……一个原始人与其图腾之间的关系是互利的:图腾保护着这个人,而此人则以各种方式来表达他对该图腾的敬意……一个图腾绝非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总是一类对象,一般是某一类动物或植物,比较少见的是某类无生命的自然物体,十分少见的是某类人造物体……”。 <ref name="#1"/>

群体生存的原始人类以不危害图腾的方式来表示对图腾的尊敬,这种对图腾的尊敬可以解释为一种信仰或者崇拜,在图腾崇拜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群体制度。原始社会的氏族图腾被其成员崇拜,这些氏族成员相信图腾下成员与自己具有相同血缘,是同一祖先的后裔,被对于图腾的共同信仰所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到,原始部落中的图腾崇拜行为已经有古代国家中国旗和国徽设计的一部分雏形了。图腾崇拜作为国徽理念最原始的起点,在历史的进程中演变为了欧洲盾徽等纹章学理论。近现代国徽大多是基于纹章学或受其影响的盾徽设计,但源于图腾崇拜的传统文化元素在盾徽的设计中也有所保留。<ref name="#1"/>

== 盾徽與紋章學 ==
纹章学的诞生和欧洲中世纪贵族骑士在图腾崇拜的基础上大量使用盾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盾徽雏形可以追溯到10世纪古希腊罗马时期陶器上绘制的盾形图案和绘有动物图案的盾牌,但其真正意义上大规模流行是始于中世纪欧洲战场。首个中世纪盾徽证物是在11世纪的黑斯廷斯战役贝叶挂毯上发现的,这是一幅工艺拙劣的刺绣作品,上面绣着英国军队手持单色无装饰的盾牌,而诺曼人军队则是在盾牌上装饰了各种点点画画的图案。<ref name="#1"/>

因战争而发展成熟的盾徽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与排他性、世袭性与永久性,因此成为了当时界定身份、权威和血统,表现从属和统治关系以及记录宗谱、名誉和功绩等最为理想的符号载体,促成了盾徽――纹章学/近现代国徽的诞生。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盾徽源于法国和英国纠纷的金雀花王朝国徽――金雀花王朝的奠基人法国[[若弗鲁瓦五世 (安茹)|安茹伯爵若弗鲁瓦五世]]因喜欢在帽子上插以金雀花,从而使“金雀花”逐渐成为了安茹伯爵的若弗鲁瓦家族的代名词。而正是这位若弗鲁瓦五世的蓝色盾牌上画着六头狮子,金雀花王朝成立后继承了这个盾徽图案并作为国徽。这一纹章一直延续到了今日的英国国徽中,但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已经蜷缩成只有原本的四分之一大小。<ref name="#1"/>

欧洲贵族都有标志家族和身份的专属盾徽传统,盾徽的中文翻译为“纹章”,如果按照“纹章”起源地法国的称呼“Blason”即“盾牌”来理解或许能更清晰一些。而“纹章学”一词源自“传令官”(古法语:heraut,或hiraut),据说是源于中世纪骑马比武大赛。因为当时参赛骑士按照传统全身披挂,所以只能依靠骑士们的盾徽才能辨认身份;而大会上的传令官就可以通过分辨盾徽纹章向观众报告骑士的比武赛况,因此“传令官”逐渐成为了“纹章专家”的代名词,进而成为了“纹章学”的代名词。<ref name="#1"/>

纹章学是在欧洲学者对纹章各类研究文化氛围熏陶下形成的,特别是在启蒙运动以后,纹章学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延伸出了纹章学导论、纹章学图谱等成果。纹章是有极高研究价值的实物史料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国徽在设计范畴上都属于盾徽纹章。<ref name="#1"/>


== 分类 ==
== 分类 ==
==== 大小國徽 ====
大小国徽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国徽分为两个版本――盾徽为简化使用的“小国徽”,而对小国徽进行艺术加工创作的是“大国徽”。这里的大小国徽分类虽然通常是指一对“唯一国徽”的大小国徽设计,但偶尔也包括超过一对的“不唯一国徽”大小国徽在内。<ref name="#2">肖聪榕.探析国徽设计的历史流变[J].工业设计,2021(03):76-77.</ref>
相较于小国徽的盾徽,大国徽通常更为全面或更具艺术性地展现该国国徽设计理念。因此,大国徽在艺术性和表达丰富程度上会远超小国徽,但也因其过于复杂的设计导致在实际场合往往只会使用简化的小国徽,故而大国徽在国徽设计体系中仅是昙花一现而不是主流。在历史上,如俄罗斯有官方指定的大小国徽,而目前使用大小国徽的国家有塞尔维亚、瑞典等。<ref name="#1"/>
==== 不唯一國徽 ====
对于“不唯一国徽”的设计,學者肖聰榕是这样解釋的:“不唯一国徽”是指除“唯一国徽”的大小国徽外(因为通常大国徽只是对小国徽设计的延伸创作),一个国家有超过一个实质国徽的设计。<ref name="#1"/>

当代国家中包括英美德等国在内都有使用“不唯一国徽”:如英国在苏格兰地区和实际对外使用的英王徽设计就有所不同;而美国国徽的官方大纹章印章图案设计也分为了正反两面,且具有护照性质的旅行证(U.S.TRAVEL DOCUMENT)封面采用的也是变体的国徽;德国虽继承了威玛时期联邦之鹰国徽设计,但各政府机构使用的国徽设计并无统一标准,导致德国有实质上“不唯一国徽”,如其中的联邦议会使用国徽相较于标准国徽的设计更为丰满。<ref name="#1"/>

=== 纹章国徽 ===
=== 纹章国徽 ===
{{See also|紋章}}
{{See also|紋章}}
来源于欧洲中古时代的传统纹章,欧洲的国家及殖民地受其影响的国家国徽多采用这一样式。其圖案多由奇幻動物(獨角獸等)、鷹、王冠、盾、斗篷等構成。一些国家亦采用简化的纹章中心盾徽作为国徽。纹章学的诞生和欧洲中世纪贵族骑士在图腾崇拜的基础上大量使用盾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盾徽雏形可以追溯到10 世纪古希腊罗马时期陶器上绘制的盾形图案和绘有动物图案的盾牌,但其真正意义上大规模流行是始于中世纪欧洲战场。首个中世纪盾徽证物是在11世纪的黑斯廷斯战役贝叶挂毯上发现的,这是一幅工艺拙劣的刺绣作品,上面绣着英国军队手持单色无装饰的盾牌,而诺曼人军队则是在盾牌上装饰了各种点点画画的图案。<ref name="#2"/>
来源于欧洲中古时代的传统纹章,欧洲的国家及殖民地受其影响的国家国徽多采用这一样式。其圖案多由奇幻動物(獨角獸等)、鷹、王冠、盾、斗篷等構成。一些国家亦采用简化的纹章中心盾徽作为国徽。


==== 歐洲紋章 ====
==== 歐洲紋章 ====

2024年2月18日 (日) 19:53的版本

国徽即代表国家的徽章纹章,為国家象征之一。国徽上通常有來自大自然的元素,如动植物,但也可能有其他事物,用以表現该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或意识形态。世上大多数国家的国徽属于盾徽

除了国徽,一些次主權實體準國家自治地方行政区、各级行政区划也有该地区的代表徽章,依自身的行政级别而称作“邦徽”、“州徽”、“区徽”、“市徽”、“省徽”、“郡徽”、“县徽”等。

分类

纹章国徽

来源于欧洲中古时代的传统纹章,欧洲的国家及殖民地受其影响的国家国徽多采用这一样式。其圖案多由奇幻動物(獨角獸等)、鷹、王冠、盾、斗篷等構成。一些国家亦采用简化的纹章中心盾徽作为国徽。

歐洲紋章

聯合國會員國
非聯合國會員國
自治領土和地區

亚洲徽章

联合国会员国
非联合国会员国
自治领土和属地

大洋洲徽章

美洲徽章

自治領土和地區

非洲徽章

联合国会员国
非联合国会员国和属地

社會主義國家國徽

最早于1922年由苏联开始使用社会主义纹徽样式,其图案多由谷穗、红色或金色五角星镰刀锤子太阳齿轮构成。(古巴国徽启用于1906年,古巴革命后沿用,因此不属于此类)

歷史上使用社會主義紋章的社會主義國家

現存的使用社會主義紋章的國家和地區

社會主義國家(聯合國會員國)
官方意識形態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
官方意識形態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
東歐劇變後的前社會主義國家(聯合國會員國)
亞歐大陸


非洲大陸
非社會主義國家(聯合國會員國)
非聯合國會員國及其他地區徽章

图案多由薩拉丁之鷹古莱什之鹰构成。

参考文献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