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特·伊丽莎白·比彻·斯托:修订间差异
小 →生平 |
→参考资料: // Edit via Wikiplus 标签:Wikiplus |
||
第40行: | 第40行: | ||
{{reflist}} |
{{reflist}} |
||
{{commons|Harriet Beecher-Stowe}} |
{{commons|Harriet Beecher-Stowe}} |
||
== 外部链接 == |
|||
* {{Gutenberg author |id=115 | name=Harriet Beecher Stowe}} |
|||
* {{Internet Archive author |sname=Harriet Beecher Stowe}} |
|||
* {{Librivox author |id=260}} |
|||
*{{Douban people|type=book|id=294798}} |
|||
{{地下鐵路}} |
{{地下鐵路}} |
2024年3月20日 (三) 11:55的最新版本
哈里特·伊莉莎白·比徹·斯托 | |
---|---|
出生 | 美国康涅狄格州里奇菲尔德 | 1811年6月14日
逝世 | 1896年7月1日 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 | (85歲)
代表作 | 汤姆叔叔的小屋 |
配偶 | Calvin Ellis Stowe |
子女 | Eliza Taylor, Harriet Beecher, Henry Ellis, Frederick William, Georgiana May, Samuel Charles, and Charles Edward |
簽名 |
哈里特·伊丽莎白·比彻·斯托(英語:Harriet Elizabeth Beecher Stowe,1811年6月14日—1896年7月1日),美国作家、废奴主义者,最著名的作品《汤姆叔叔的小屋》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之一。她的一生以写作为生,发表了多部作品。
生平
[编辑]斯托夫人的父亲里曼·比彻是著名的公理会牧师和废奴主义者,共有11个孩子,她排行第6[1]。
她四歲時母親羅珊娜(Roxana Foote)去世,由长姊教導,在哈特福德长大,后来随父移居俄亥俄州辛辛那提,一个废奴情绪强烈的州。成为教师的她,积極参加文学界和教育界的活动。
1836年和牧师兼神学院教授卡爾文·埃利斯·斯托结婚[2],丈夫鼓励她继续写作,但丈夫体弱多病,因此生活贫寒;他们共生有7个孩子,但大都早夭。
辛辛那提和蓄奴州肯塔基州只有一河之隔,他们在那里生活了18年,经常接触逃亡奴隶。她自己也到过南方,亲眼目到黑奴的悲惨生活。他们的家后来成为帮助南方奴隶逃亡的中转站之一。1850年,由于丈夫工作变迁,他们搬到缅因州,她从1851年到1852年为华盛顿特区的报纸《民族时代》撰写连载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卑贱者的生活》,揭露南方黑奴受到非人的待遇,因此受到南方奴隶主的痛恨,卻在北方受到热烈的欢迎——成本印刷出书时,首天就卖出三千本,第一年卖出30万册,翻译成超过40种文字,后来改编成剧本,每次上演场场爆满,大大促进了北方的废奴情绪。1853年她发表了《汤姆叔叔的小屋题解》,列举了大量文件和证据证实《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描写是真实的。同年她去欧洲旅行,在英国受到热烈赞扬。
1856年她发表《德雷德,阴沉地大沼泽地的故事》,进一步揭露蓄奴制的社会堕落现象。
1859年她发表小说《牧师的求婚》。1869年,《老镇居民》都是描写她熟悉的新英格兰生活。
1869年,她经过对历史资料的研究,发表了《拜伦生活真相》,揭露拜伦和其姊姊有过乱伦的恋爱关系。因為诗人拜伦是英国人心中的偶像,这篇文章在英国引起哗然,英国人开始攻击她。
1896年,她在哈特福德去世,終年85岁。与丈夫合葬于安多佛菲利普斯学院校园内[3]。
參考資料
[编辑]- ^ Hedrick 1994,第6頁.
- ^ McFarland, Philip. Loves of Harriet Beecher Stowe. New York: Grove Press, 2007: 21. ISBN 978-0-8021-4390-7
- ^ Wilson, Scott. Resting Places: The Burial Sites of More Than 14,000 Famous Persons, 3d ed.: 2 (Kindle Location 45342). McFarland & Company, Inc., Publishers. Kindle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