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嘉慶君遊台灣: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第27行: 第27行:
}}
}}


'''嘉慶君遊台灣''',為[[台灣]][[傳說]]中的的[[民間故事]],大意是在[[清朝]][[乾隆]]年間,尚未內定為[[儲君]]的[[嘉慶帝]]曾經[[微服出巡]]遊歷台灣並有許多穿鑿附會的說法<ref>{{cite web|url=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1207223|author=林恆立|title=紅番薯皇帝麵 嘉慶傳說現新意|publisher=[[中央通訊社|中央社]]|date=2010-03-19|accessdate=2021-06-20|language=zh-tw|quote=南投竹山的紅番薯,形小味美,傳聞嘉慶皇帝遊台灣時特別喜歡品嚐。……「番薯好吃免大條」,竹山鎮的農特產紅番薯,形狀雖小卻特別好吃,古來即享有盛名;加上「嘉慶君遊台灣」的傳說,竹山番薯因而聲名大噪。|archive-date=2021-06-2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628183713/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1207223|dead-url=no}}</ref>但實際上嘉慶帝從未到過台灣<ref>{{Cite book|title=《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author=駱芬美|publisher=[[時報文化]]|year=2013|isbn=9789571357287|location=台北市|pages=149}}</ref>,真正有[[臺灣行啟|來過台灣]]的儲君為[[大日本帝國]]的[[昭和天皇|裕仁皇太子]]<ref>[https://m.youtube.com/watch?v=q3QQTaWrZ-Y 昭和君」遊台灣?嘉慶君做不到的,日本人做到了!|裕仁|昭和天皇|王佐榮|老照片]</ref>。
'''嘉慶君遊台灣''',為[[台灣]][[傳說]]中的的[[民間故事]],大意是在[[清朝]][[乾隆]]年間為[[儲君]]而尚未即位的[[嘉慶帝]]曾經[[微服出巡]]遊歷台灣並有許多穿鑿附會的說法<ref>{{cite web|url=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1207223|author=林恆立|title=紅番薯皇帝麵 嘉慶傳說現新意|publisher=[[中央通訊社|中央社]]|date=2010-03-19|accessdate=2021-06-20|language=zh-tw|quote=南投竹山的紅番薯,形小味美,傳聞嘉慶皇帝遊台灣時特別喜歡品嚐。……「番薯好吃免大條」,竹山鎮的農特產紅番薯,形狀雖小卻特別好吃,古來即享有盛名;加上「嘉慶君遊台灣」的傳說,竹山番薯因而聲名大噪。|archive-date=2021-06-2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628183713/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1207223|dead-url=no}}</ref>但實際上嘉慶帝從未到過台灣<ref>{{Cite book|title=《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author=駱芬美|publisher=[[時報文化]]|year=2013|isbn=9789571357287|location=台北市|pages=149}}</ref>,真正有[[臺灣行啟|來過台灣]]的儲君為[[大日本帝國]]的[[昭和天皇|裕仁皇太子]]<ref>[https://m.youtube.com/watch?v=q3QQTaWrZ-Y 昭和君」遊台灣?嘉慶君做不到的,日本人做到了!|裕仁|昭和天皇|王佐榮|老照片]</ref>。


==爭議==
==爭議==

2024年4月23日 (二) 06:10的最新版本

嘉慶君遊台灣
漢字 嘉慶君遊台灣
白話字 Ka-khèng-kun iû Tâi-oân
台語羅馬字Ka-khìng-kun iû Tâi-uân
有居民以為屏東縣內埔鄉奉憲封禁古令埔碑是嘉慶帝來臺灣所立,所以立嘉龍宮紀念[1]
福德寺石鵝也傳說是嘉慶帝為鎮壓彰化縣風水而設[2]
大里區有傳說為護駕而死的嘉慶君護衛將軍廟[3]
竹山鎮竹山照鏡台,傳說嘉慶君曾想來照鏡山看美女 [4]

嘉慶君遊台灣,為台灣傳說中的的民間故事,大意是在清朝乾隆年間作為儲君而尚未即位的嘉慶帝曾經微服出巡遊歷台灣,並有許多穿鑿附會的說法[5]。但實際上嘉慶帝從未到過台灣[6],而真正有來過台灣的儲君為大日本帝國裕仁皇太子[7]

爭議

[编辑]

1980年7月1日,大學聯考乙丁組中外歷史多重選擇題曾出現一題。題目為:“以下哪些人曾經來過台灣?(A)清高宗乾隆皇帝、(B)國父 孫中山先生、(C)清仁宗嘉慶君、(D)林則徐、(E)劉永福。”答案為(B)與(E)。當時台視正播出由歌仔戲演員葉青所主演的臺語連續劇《嘉慶君遊台灣》,因為收視率太好,還從原本的30集延長為60集,到了聯考前才下檔,幾乎所有本省籍考生在家皆有觀看過這齣戲,導致很多本省籍考生都誤以為嘉慶皇帝真的來過台灣,紛紛誤入陷阱題。由於複選題答錯要倒扣,聯考少3分就差了好幾十個志願,很多本省籍考生的家長就不斷陳情,甚至寄希望於台大歷史系高齡七十五歲的本省籍教授楊雲萍身上,但楊雲萍還是斬釘截鐵的回覆記者:“嘉慶君絕對沒有來過台灣。”同為台大歷史系河南籍教授李守孔就曾在國建會上痛批新聞局與台視失職,放任違背史實的《嘉慶君遊台灣》在電視上播出,戕害莘莘學子。認為主管單位和電視台,都應為本省籍考生的錯答負責[8]

廟宇傳說

[编辑]

臺灣有不少廟宇有跟「嘉慶君遊臺灣」相關的傳說。

廟名 位置 傳說內容
草屯慶安宮福德祠 臺灣南投縣草屯鎮 傳說嘉慶君遊臺灣時經過北投街,夜宿土地公廟,因土地公指點免於遭人謀害(也有說法是託夢警告將有臺灣原住民出草),事後乃賜御匾封該廟為「慶安宮」,「慶安」二字即是指「保佑嘉慶君平安」[9]:87。另外也有傳說嘉慶君暫宿時因廟中空間有限而將土地公神像移置一旁,隔日卻忘了放回原位,結果一行人走不出村莊,直到將神像放回原位才能離開[9]:87
崁頂福安宮 臺灣臺南市白河區 傳說嘉慶君遊臺灣時經過蔴荳堡時遇到土匪,幸有白鬍老翁相救[9]:137[10]:69。日後嘉慶君登基後詔封該廟土地公王侯官職,並賜「三寶」(官帽、日月乾坤、文旦)[註 1][9]:137
竹山紫南宮 臺灣南投縣竹山鎮 傳說嘉慶君遊臺灣時經過竹山時需要渡過濁水溪,但是正逢豐水期,無法渡船通過,於是向竹腳寮土地公(現今紫南宮土地公)祈求,而土地公果真一路保佑嘉慶君到鹿港,後來為感念土地公,將土地公受封並戴官帽,且有文武將隨從。
芬園寶藏寺 臺灣彰化縣芬園鄉 傳說嘉慶君遊臺灣草屯時遇到土匪,逃到寶藏寺躲避,在寺內感覺非常舒適,於是借宿一宿,後來回到皇宮後,為了感謝寶藏寺,賜了寶藏寺「寶藏第一」的匾額。

影視

[编辑]

連續劇

[编辑]

錄影帶

[编辑]

歌仔戲

[编辑]
  • 嘉慶君遊台灣 (1985年電視劇):1985年華視歌仔戲,李如麟主演。

歌曲

[编辑]
  • 嘉慶君遊台灣 (歌曲):高向鵬主唱,內容有臺灣部分城市鄉鎮市區的古地名以及當地特產。

綜藝節目

[编辑]

參見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一說「三寶」是被救當下便賞賜「老者」以表謝意[10]:70

參考

[编辑]
  1. ^ 鄭慧玟. 〈封禁古令埔碑落難老埤〉. 《六堆風雲》 (六堆風雲雜誌社). 1992-09, (第39期) (中文(臺灣)). 
  2. ^ 陳南榮. 廟前擺石鵝 獨一無二. 《聯合報》. 1999-06-27 (中文(臺灣)). 
  3. ^ 黃俊昇. 萬眾祠正名為「嘉慶君護衛將軍廟」. 《中華日報》. 2015-08-13 [2017-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2) (中文(臺灣)). 
  4. ^ 林文龍. 嘉慶君傳說與照鏡山. 《臺灣文獻館電子報》. 2010-07-16 [202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3) (中文(臺灣)). 
  5. ^ 林恆立. 紅番薯皇帝麵 嘉慶傳說現新意. 中央社. 2010-03-19 [202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中文(臺灣)). 南投竹山的紅番薯,形小味美,傳聞嘉慶皇帝遊台灣時特別喜歡品嚐。……「番薯好吃免大條」,竹山鎮的農特產紅番薯,形狀雖小卻特別好吃,古來即享有盛名;加上「嘉慶君遊台灣」的傳說,竹山番薯因而聲名大噪。 
  6. ^ 駱芬美. 《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台北市: 時報文化. 2013: 149. ISBN 9789571357287. 
  7. ^ 「昭和君」遊台灣?嘉慶君做不到的,日本人做到了!|裕仁|昭和天皇|王佐榮|老照片
  8. ^ 管仁健觀點》《嘉慶君遊台灣》為何會引爆省籍矛盾? | 娛樂. [2023-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7). 
  9. ^ 9.0 9.1 9.2 9.3 楊逢元. 《福德好神》. 晴易文坊. 2012-06. ISBN 978-986-84358-7-2. 
  10. ^ 10.0 10.1 許書銘、簡辰全、洪郁程. 《南瀛神明傳說誌》. 臺南縣政府. 2010-06. ISBN 978-986-02-35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