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園圍: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9.5
无编辑摘要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第1行: 第1行:
[[File:Heung Yuen Wai1.jpg|300px|thumb|香園圍4-5號及更樓]]
[[File:Heung Yuen Wai1.jpg|300px|thumb|香園圍4-5號及更樓]]


{{engname|香園圍|Heung Yuen Wai}},又名'''香櫞圍'''(跟據[[1866年5月]]之《新安縣全圖》),位於[[香港]][[北區 (香港)|北區]]的[[打鼓嶺 (北區)|打鼓嶺]],地處香港的最北端,分為'''上香園'''與'''下香園'''。
{{engname|香園圍|Heung Yuen Wai}},又名'''香櫞圍'''(跟據[[1866年]]5月之《新安縣全圖》),位於[[香港]][[北區 (香港)|北區]]的[[打鼓嶺 (北區)|打鼓嶺]],地處香港的最北端,分為'''上香園'''與'''下香園'''。


==名稱來源==
==名稱來源==
{{see also|遷界令}}
{{see also|遷界令}}
[[清朝|清]]初[[康熙]]年間復界後,萬氏認為[[寶安縣|新安]][[鎮 (廣東省)|蓮塘]]人口繁衍,決定南遷到該處開村,同時在村後近山邊位置的[[風水林]]大量種植[[樟樹]]和[[牙香樹]],「香園」名稱可能因此而來。《[[新安縣志 (廣東省)|新安縣志]]》中是沒有載錄該處,直到1866年的《新安縣全圖》才有記載「香椽圍」(正字為「香櫞圍」)。而1898年《[[展拓界址專條]]》簽訂同年港府[[輔政司]][[駱克]]報告紀錄該村名為「香緣圍」,有120名本地人居住。相信「椽」與「緣」都是「園」的同音字。<ref>{{cite news |title=街知巷聞:香園圍 昔迎不速之客 碉堡古宅如故 |url=https://news.mingpao.com/pns/%e5%89%af%e5%88%8a/article/20200216/s00005/1581790002019/%e8%a1%97%e7%9f%a5%e5%b7%b7%e8%81%9e-%e9%a6%99%e5%9c%92%e5%9c%8d-%e6%98%94%e8%bf%8e%e4%b8%8d%e9%80%9f%e4%b9%8b%e5%ae%a2-%e7%a2%89%e5%a0%a1%e5%8f%a4%e5%ae%85%e5%a6%82%e6%95%85 |accessdate=2020-02-17 |work=明報 |date=2020-02-16 |archive-date=2020-02-1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217015851/https://news.mingpao.com/pns/%25E5%2589%25AF%25E5%2588%258A/article/20200216/s00005/1581790002019/%25E8%25A1%2597%25E7%259F%25A5%25E5%25B7%25B7%25E8%2581%259E-%25E9%25A6%2599%25E5%259C%2592%25E5%259C%258D-%25E6%2598%2594%25E8%25BF%258E%25E4%25B8%258D%25E9%2580%259F%25E4%25B9%258B%25E5%25AE%25A2-%25E7%25A2%2589%25E5%25A0%25A1%25E5%258F%25A4%25E5%25AE%2585%25E5%25A6%2582%25E6%2595%2585 |dead-url=no }} {{Wayback|url=https://news.mingpao.com/pns/%e5%89%af%e5%88%8a/article/20200216/s00005/1581790002019/%e8%a1%97%e7%9f%a5%e5%b7%b7%e8%81%9e-%e9%a6%99%e5%9c%92%e5%9c%8d-%e6%98%94%e8%bf%8e%e4%b8%8d%e9%80%9f%e4%b9%8b%e5%ae%a2-%e7%a2%89%e5%a0%a1%e5%8f%a4%e5%ae%85%e5%a6%82%e6%95%85 |date=20200217015851 }}</ref>
[[清朝|清]]初[[康熙]]年間復界後,萬氏認為[[寶安縣|新安]][[街道|蓮塘]]人口繁衍,決定南遷到該處開村,同時在村後近山邊位置的[[風水林]]大量種植[[樟樹]]和[[牙香樹]],「香園」名稱可能因此而來。《[[新安縣志 (廣東省)|新安縣志]]》中是沒有載錄該處,直到1866年的《新安縣全圖》才有記載「香椽圍」(正字為「香櫞圍」)。而1898年《[[展拓界址專條]]》簽訂同年港府[[輔政司]][[駱克]]報告紀錄該村名為「香緣圍」,有120名本地人居住。相信「椽」與「緣」都是「園」的同音字。<ref>{{cite news |title=街知巷聞:香園圍 昔迎不速之客 碉堡古宅如故 |url=https://news.mingpao.com/pns/%e5%89%af%e5%88%8a/article/20200216/s00005/1581790002019/%e8%a1%97%e7%9f%a5%e5%b7%b7%e8%81%9e-%e9%a6%99%e5%9c%92%e5%9c%8d-%e6%98%94%e8%bf%8e%e4%b8%8d%e9%80%9f%e4%b9%8b%e5%ae%a2-%e7%a2%89%e5%a0%a1%e5%8f%a4%e5%ae%85%e5%a6%82%e6%95%85 |accessdate=2020-02-17 |work=明報 |date=2020-02-16 |archive-date=2020-02-1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217015851/https://news.mingpao.com/pns/%25E5%2589%25AF%25E5%2588%258A/article/20200216/s00005/1581790002019/%25E8%25A1%2597%25E7%259F%25A5%25E5%25B7%25B7%25E8%2581%259E-%25E9%25A6%2599%25E5%259C%2592%25E5%259C%258D-%25E6%2598%2594%25E8%25BF%258E%25E4%25B8%258D%25E9%2580%259F%25E4%25B9%258B%25E5%25AE%25A2-%25E7%25A2%2589%25E5%25A0%25A1%25E5%258F%25A4%25E5%25AE%2585%25E5%25A6%2582%25E6%2595%2585 |dead-url=no }} {{Wayback|url=https://news.mingpao.com/pns/%e5%89%af%e5%88%8a/article/20200216/s00005/1581790002019/%e8%a1%97%e7%9f%a5%e5%b7%b7%e8%81%9e-%e9%a6%99%e5%9c%92%e5%9c%8d-%e6%98%94%e8%bf%8e%e4%b8%8d%e9%80%9f%e4%b9%8b%e5%ae%a2-%e7%a2%89%e5%a0%a1%e5%8f%a4%e5%ae%85%e5%a6%82%e6%95%85 |date=20200217015851 }}</ref>


==歷史==
==歷史==

2024年5月28日 (二) 16:51的版本

香園圍4-5號及更樓

香園圍(英語:Heung Yuen Wai),又名香櫞圍(跟據1866年5月之《新安縣全圖》),位於香港北區打鼓嶺,地處香港的最北端,分為上香園下香園

名稱來源

康熙年間復界後,萬氏認為新安蓮塘人口繁衍,決定南遷到該處開村,同時在村後近山邊位置的風水林大量種植樟樹牙香樹,「香園」名稱可能因此而來。《新安縣志》中是沒有載錄該處,直到1866年的《新安縣全圖》才有記載「香椽圍」(正字為「香櫞圍」)。而1898年《展拓界址專條》簽訂同年港府輔政司駱克報告紀錄該村名為「香緣圍」,有120名本地人居住。相信「椽」與「緣」都是「園」的同音字。[1]

歷史

香園圍是一條村落,曾屬新安縣五都,萬氏由深圳蓮塘遷到香園圍及附近的蓮塘定居。經濟活動主要是種植蔬菜,收成主要運到上水墟出售。在19世紀末,不少村民遠赴中美洲巴拿馬牙買加等地從商,不少人賺錢後匯款回鄉建設新屋。現時居民以老人家為主,只有小部分是年輕人,他們都是到市區工作。由於香園圍位於禁區內,没有大規模發展,因此使不少清末民初建築仍保留至今。

香園圍曾經是邊境禁區,到2005年特區政府施政報告建議縮減邊境禁區,被列為第三階段的邊境禁區縮減範圍。到2016年1月4日才得以解除。

現時部分具歷史價值建築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級,詳情如下:

建築物名稱 歷史評級 落成年份 補充資料
香園圍1A、1、1B、2及3 號
一級歷史建築
1928年 典型清代本地建築,兩排兩層高的房屋以青磚建成,牆角及門框使用了大理石加強保護抵抗碰撞。屋簷下的雕帶雕刻了花、鳥及植物的圖案。部份房屋仍保留鐵製趟籠及木製欄閘,進入大門後就是客廳,客廳兩旁另有兩間房間。
香園圍4、5號 典型清代本地建築,並建有更樓。
香園圍4號更樓 更樓設有槍眼,以抵禦入侵者。
香園圍76至86號 1930年代初 典型清代本地建築

交通

區議會議席分佈

由於香園圍人口不足以成為一個區議會選區,所以往往跟鄰近的打鼓嶺坪輋等鄉村範圍劃為同一個選區。

年度/範圍 2000-2003 2004-2007 2008-2011 2012-2015 2016-2019 2020-2023
整個香園圍
沙打選區

參見

參考來源

  1. ^ 街知巷聞:香園圍 昔迎不速之客 碉堡古宅如故. 明報. 2020-02-16 [2020-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