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轮回: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87行: 第87行:
==== 佛敎 ====
==== 佛敎 ====
{{main|輪迴 (佛教)}}
{{main|輪迴 (佛教)}}
佛敎認為輪迴是一个过程,[[死亡]]之後䰟神(可能是[[有分心]]或[[第八識]]等等,信奉不同宗教的[[佛学|佛學家]]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都不一樣)会离开所屬[[補特伽羅|普羅]]指作為[[有情|眾生]]之一的個體的肉軀<ref>{{Cite web|title=佛說四十二章經淺釋|url=https://book.bfnn.org/books/0024.htm|website=般若文海繁體站|language=zh|author=[[釋宣化]]|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901181940/https://book.bfnn.org/books/0024.htm|archive-date=2023-09-01|access-date=2023-09-24|via=報佛恩網|quote=「壽終靈神」: 阿那含壽命終了的時候,他的靈性,就是他那個中陰身,這個靈神做鬼時就叫中陰身,若是屬陽就叫靈神,這個也就是靈魂,也就是那個靈性。「上十九天」: 因為他生死未了,所以靈神上十九天。從四王天數上去,數到無煩天,這無煩天就超過了十九天,他在十九天以上,「證阿羅漢」: 證阿羅漢果了,所以他的名字叫不來果,不來是不到人間來了,這是阿那含這個三果阿羅漢。|dead-url=no}}</ref>,经过一些事情([[南傳佛教]]認為此普羅的魂神會直接轉生為另一個普羅,[[北傳佛教]]教內則流行此普羅的魂神轉變成[[中陰身]]這一理論)之後才进入胎中,成為另一个刚刚出現的普羅,该普羅可能會是[[人类|凡人]],也可能會是[[畜生]]、[[餓鬼]]、[[天人 (佛教)|天眾]]等等,居住在[[天 (佛教)|天庭]]的天眾的壽命雖然很長,但是終有一天仍會去世。佛敎認為除了已经[[解脫道|了脱]][[生死]]的[[聖人 (佛教)|佛佗]](如[[阿罗汉]]、[[大菩萨]]、[[辟支佛]]及[[佛|佛陀]])之外,一切众生都不能不受轮迴的束縛。佛敎的一些信奉者聲稱就算是已經達到永生不老的境界的[[提婆 (印度神話)|提婆]]、[[仙人 (印度神话)|李習]]、[[三相神|蘇拉]]、[[神仙]]及[[八百萬神|神様]]等多個種類的[[神|神靈]],也仍然身處於輪迴之中,就連近乎法力無邊的[[薄伽梵]]也無力阻止[[有輪]]轉動。
佛敎認為輪迴是一个过程,[[死亡]]之後䰟神(可能是[[有分心]]或[[第八識]]等等,信奉不同宗教的[[佛学|佛學家]]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都不一樣)会离开所屬[[補特伽羅|普羅]]{{註|指作為眾生之一的個體。}}的肉軀<ref>{{Cite web|title=佛說四十二章經淺釋|url=https://book.bfnn.org/books/0024.htm|website=般若文海繁體站|language=zh|author=[[釋宣化]]|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901181940/https://book.bfnn.org/books/0024.htm|archive-date=2023-09-01|access-date=2023-09-24|via=報佛恩網|quote=「壽終靈神」: 阿那含壽命終了的時候,他的靈性,就是他那個中陰身,這個靈神做鬼時就叫中陰身,若是屬陽就叫靈神,這個也就是靈魂,也就是那個靈性。「上十九天」: 因為他生死未了,所以靈神上十九天。從四王天數上去,數到無煩天,這無煩天就超過了十九天,他在十九天以上,「證阿羅漢」: 證阿羅漢果了,所以他的名字叫不來果,不來是不到人間來了,這是阿那含這個三果阿羅漢。|dead-url=no}}</ref>,经过一些事情([[南傳佛教]]認為此普羅的魂神會直接轉生為另一個普羅,[[北傳佛教]]教內則流行此普羅的魂神轉變成[[中陰身]]這一理論)之後才进入胎中,成為另一个刚刚出現的普羅,该普羅可能會是[[人类|凡人]],也可能會是[[畜生]]、[[餓鬼]]、[[天人 (佛教)|天眾]]等等,居住在[[天 (佛教)|天庭]]的天眾的壽命雖然很長,但是終有一天仍會去世。佛敎認為除了已经[[解脫道|了脱]][[生死]]的[[聖人 (佛教)|佛佗]](如[[阿罗汉]]、[[大菩萨]]、[[辟支佛]]及[[佛|佛陀]])之外,一切众生都不能不受轮迴的束縛。佛敎的一些信奉者聲稱就算是已經達到永生不老的境界的[[提婆 (印度神話)|提婆]]、[[仙人 (印度神话)|李習]]、[[三相神|蘇拉]]、[[神仙]]及[[八百萬神|神様]]等多個種類的[[神|神靈]],也仍然身處於輪迴之中,就連近乎法力無邊的[[薄伽梵]]也無力阻止[[有輪]]轉動。


在[[大乘佛教]]教義中,轮迴的范围共有六大类,大乘佛教称之為[[六道]](有些説法聲稱為[[五道]],把[[阿修罗 (佛教)|阿修羅]]併入其他道,這些説法來自更早出現的[[部派佛教]]),在每一类别中的福报享尽或罪报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终结,也是另一次生死的开始。大乘佛教認為轮回实际上是上下沈浮的生死流转,如此在六道之中,生来死去,死去生来,便是所谓轮回生死,众生从[[無始無明|无始]]以来,因為不明瞭[[无常 (佛教)|無常]]、[[實相]],而煩惱未能斷盡,所以輾轉于六道中循环往复,是為“[[六道輪迴]]”,至少要修成阿羅漢,乃至成為佛陀,否则无有脱出之期<ref>[[聖嚴法師|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P61,108自在语(第一集),[http://www.shengyen.org.tw/MainHome.aspx 圣严教育基金会] {{Wayback|url=http://www.shengyen.org.tw/MainHome.aspx|date=20190719201928}}</ref><ref name="走出現代佛教誤區 p. 22">{{cite book|title=走出現代佛教誤區|publisher=全方文化|url=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1BK2DwAAQBAJ&pg=PT22|language=zh|access-date=2021-08-31|page=22|archive-date=2021-08-3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831080626/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1BK2DwAAQBAJ&pg=PT22|dead-url=no}}</ref><ref name="國際藏學史導論 2016 p. 171">{{cite book|title=國際藏學史導論|publisher=亚太政治哲学文化出版有限公司|series=Taiwan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at UW-EAL|year=2016|isbn=978-986-91739-5-7|url=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zOYzDwAAQBAJ&pg=PA171|language=zh|access-date=2021-08-31|page=171|archive-date=2021-08-3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831080319/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zOYzDwAAQBAJ&pg=PA171|dead-url=no}}</ref><ref name="大西藏文化巡禮 2003 p. 427">{{cite book|title=大西藏文化巡禮|publisher=雲龍出版社|series=雲龍叢刊|year=2003|isbn=978-986-7938-23-7|url=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O-N0Whjklr0C&pg=PA427|language=zh|access-date=2021-08-31|page=427|archive-date=2021-08-3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831080301/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O-N0Whjklr0C&pg=PA427|dead-url=no}}</ref>。要達到這個境界,必須完全消除[[我執]]及[[无明|無明]]等等。大乘佛教教典《[[楞嚴經]]》宣稱在六道之外尚有仙道<ref>《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上冊)》,[[釋倓虛|倓虛]]老法師,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ref>,共計七道<ref>《楞严经》卷九:“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阿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ref>,並且宣稱身處於仙道的生靈可以被分為十種,祂們都是神通廣大的生靈,但不論是哪一種,由於祂們非常執着於對身心的修養,因而錯誤地運用[[意 (佛教)|心識]]來修煉,因此祂們不能夠像佛佗那樣成功脱離輪迴,故此終有一天祂們在享盡仙福之後 仍會散入六道之中<ref>{{Cite web|title=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淺釋|url=http://www.book.bfnn.org/books2/1336.htm|website=般若文海繁體站|language=zh|author=[[釋宣化]]|url-status=live|access-date=2024-07-07|via=報佛恩網}}</ref>。
在[[大乘佛教]]教義中,轮迴的范围共有六大类,大乘佛教称之為[[六道]](有些説法聲稱為[[五道]],把[[阿修罗 (佛教)|阿修羅]]併入其他道,這些説法來自更早出現的[[部派佛教]]),在每一类别中的福报享尽或罪报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终结,也是另一次生死的开始。大乘佛教認為轮回实际上是上下沈浮的生死流转,如此在六道之中,生来死去,死去生来,便是所谓轮回生死,众生从[[無始無明|无始]]以来,因為不明瞭[[无常 (佛教)|無常]]、[[實相]],而煩惱未能斷盡,所以輾轉于六道中循环往复,是為“[[六道輪迴]]”,至少要修成阿羅漢,乃至成為佛陀,否则无有脱出之期<ref>[[聖嚴法師|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P61,108自在语(第一集),[http://www.shengyen.org.tw/MainHome.aspx 圣严教育基金会] {{Wayback|url=http://www.shengyen.org.tw/MainHome.aspx|date=20190719201928}}</ref><ref name="走出現代佛教誤區 p. 22">{{cite book|title=走出現代佛教誤區|publisher=全方文化|url=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1BK2DwAAQBAJ&pg=PT22|language=zh|access-date=2021-08-31|page=22|archive-date=2021-08-3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831080626/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1BK2DwAAQBAJ&pg=PT22|dead-url=no}}</ref><ref name="國際藏學史導論 2016 p. 171">{{cite book|title=國際藏學史導論|publisher=亚太政治哲学文化出版有限公司|series=Taiwan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at UW-EAL|year=2016|isbn=978-986-91739-5-7|url=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zOYzDwAAQBAJ&pg=PA171|language=zh|access-date=2021-08-31|page=171|archive-date=2021-08-3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831080319/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zOYzDwAAQBAJ&pg=PA171|dead-url=no}}</ref><ref name="大西藏文化巡禮 2003 p. 427">{{cite book|title=大西藏文化巡禮|publisher=雲龍出版社|series=雲龍叢刊|year=2003|isbn=978-986-7938-23-7|url=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O-N0Whjklr0C&pg=PA427|language=zh|access-date=2021-08-31|page=427|archive-date=2021-08-3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831080301/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O-N0Whjklr0C&pg=PA427|dead-url=no}}</ref>。要達到這個境界,必須完全消除[[我執]]及[[无明|無明]]等等。大乘佛教教典《[[楞嚴經]]》宣稱在六道之外尚有仙道<ref>《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上冊)》,[[釋倓虛|倓虛]]老法師,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ref>,共計七道<ref>《楞严经》卷九:“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阿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ref>,並且宣稱身處於仙道的生靈可以被分為十種,祂們都是神通廣大的生靈,但不論是哪一種,由於祂們非常執着於對身心的修養,因而錯誤地運用[[意 (佛教)|心識]]來修煉,因此祂們不能夠像佛佗那樣成功脱離輪迴,故此終有一天祂們在享盡仙福之後 仍會散入六道之中<ref>{{Cite web|title=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淺釋|url=http://www.book.bfnn.org/books2/1336.htm|website=般若文海繁體站|language=zh|author=[[釋宣化]]|url-status=live|access-date=2024-07-07|via=報佛恩網}}</ref>。
第93行: 第93行:
有一種常見説法聲稱大乘佛教認為成佛就是到達[[淨土|剎土]]永遠享福,但其實這不符合大乘佛教教義,[[汉传佛教|漢傳佛教]]教內的[[淨土宗]]認為剎土是由佛陀所化現出來的,為的是提供一個適合的地方讓佛弟子在那裡修行,故此剎土不是修行的終極目的地<ref>{{Cite web|title=《狮吼棒喝》——大藏寺祈竹仁宝哲问答选录|url=http://khejokrinpoche.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8297.html?m=1|website=Khejok Rinpoche 祈竹仁波切|date=2011-08-22|language=zh|author=祈竹仁寶哲|url-status=dead|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211034737/http://khejokrinpoche.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8297.html?m=1|archive-date=2020-12-11|series=獅吼棒喝答問選錄}}</ref>。大乘佛教認為剎土也有散盡之日,居住在剎土的生靈雖然有近乎無盡的壽命,但是仍然無法永遠保持這種狀態,當他們長得驚人的壽命結束時,這種狀態便會消失,故此他們必須致力修行以證得[[佛果]]。大乘佛教認為連身處於剎土的佛陀也會有入滅之日,只有[[涅槃|湼槃]]才是終極歸宿<ref>{{Cite web|title=大势至菩萨极乐世界成佛永不“般涅槃”|url=http://www.dizang.org/wj/hks/p29.htm|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809074926/https://www.dizang.org/wj/hks/p29.htm|archive-date=2020-08-09|access-date=2019-04-11|dead-url=no}}</ref>。
有一種常見説法聲稱大乘佛教認為成佛就是到達[[淨土|剎土]]永遠享福,但其實這不符合大乘佛教教義,[[汉传佛教|漢傳佛教]]教內的[[淨土宗]]認為剎土是由佛陀所化現出來的,為的是提供一個適合的地方讓佛弟子在那裡修行,故此剎土不是修行的終極目的地<ref>{{Cite web|title=《狮吼棒喝》——大藏寺祈竹仁宝哲问答选录|url=http://khejokrinpoche.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8297.html?m=1|website=Khejok Rinpoche 祈竹仁波切|date=2011-08-22|language=zh|author=祈竹仁寶哲|url-status=dead|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211034737/http://khejokrinpoche.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8297.html?m=1|archive-date=2020-12-11|series=獅吼棒喝答問選錄}}</ref>。大乘佛教認為剎土也有散盡之日,居住在剎土的生靈雖然有近乎無盡的壽命,但是仍然無法永遠保持這種狀態,當他們長得驚人的壽命結束時,這種狀態便會消失,故此他們必須致力修行以證得[[佛果]]。大乘佛教認為連身處於剎土的佛陀也會有入滅之日,只有[[涅槃|湼槃]]才是終極歸宿<ref>{{Cite web|title=大势至菩萨极乐世界成佛永不“般涅槃”|url=http://www.dizang.org/wj/hks/p29.htm|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809074926/https://www.dizang.org/wj/hks/p29.htm|archive-date=2020-08-09|access-date=2019-04-11|dead-url=no}}</ref>。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大乘佛教認可[[無我|無我論]],因此它不認為眾生有獨立自存的[[元神]]。雖然一般認為[[精神|識神]](常被稱為「[[識]]」)是輪迴的主體,但是[[初期佛教]]並不把它等同於通俗意義上的[[灵魂|靈魂]]<ref>{{Cite web|title=「識」≠ 靈魂主體|url=http://yinshun-edu.org.tw/zh-hant/node/26003|website=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date=2020-04-08|language=zh|author=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url-status=live|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502203428/http://yinshun-edu.org.tw/zh-hant/node/26003|archive-date=2023-05-02|access-date=2023-09-24|dead-url=}}</ref>。關於輪迴的主體的問題是數千年以來 很多[[佛学|佛學家]]之間爭論不休的話題<ref>{{Cite web|title=論部派佛教的輪迴主體觀念--從自我、無我到補特伽羅|url=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22075NTU02259012%22.&searchmode=basic|website=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language=zh|author=黃俊威|orig-year=1987年首次發表|url-status=live|access-date=2024-07-07}}</ref>。[[原始佛教研究|早期佛教]]認為[[乾闼婆#亡靈神識|香陰]]是進入胎中以形成[[補特伽羅|普羅]]的事物,北傳佛教把它等同於[[中有|中陰]],它是構成非實有的即蘊我在投胎之前流浪於世上的其中一個要素 中蘊 ,但北傳佛教否認中陰身是常住不變的[[離蘊我]],而聲稱中有是作為[[十二因缘|十二因緣]]之一的[[有 (佛教)|有支]],南傳佛教則認為心流是把上一輩子與這一輩子聯繫起來的事物<ref>{{Cite web|title=上座部南傳佛教明確說: 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體|url=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comment/64832#comment-64832|website=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date=2024-07-11|language=zh|last=serendipity|url-status=live|access-date=2024-08-26}}</ref>。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大乘佛教認可[[無我|無我論]],因此它不認為眾生有獨立自存的[[元神]]。雖然一般認為[[精神|識神]](常被稱為「[[識]]」)是輪迴的主體,但是[[初期佛教]]並不把它等同於通俗意義上的[[灵魂|靈魂]]<ref>{{Cite web|title=「識」≠ 靈魂主體|url=http://yinshun-edu.org.tw/zh-hant/node/26003|website=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date=2020-04-08|language=zh|author=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url-status=live|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502203428/http://yinshun-edu.org.tw/zh-hant/node/26003|archive-date=2023-05-02|access-date=2023-09-24|dead-url=}}</ref>。關於輪迴的主體的問題是數千年以來 很多[[佛学|佛學家]]之間爭論不休的話題<ref>{{Cite web|title=論部派佛教的輪迴主體觀念--從自我、無我到補特伽羅|url=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22075NTU02259012%22.&searchmode=basic|website=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language=zh|author=黃俊威|orig-year=1987年首次發表|url-status=live|access-date=2024-07-07}}</ref>。[[原始佛教研究|早期佛教]]認為[[乾闼婆#亡靈神識|香陰]]是進入胎中以形成普羅的事物,北傳佛教把它等同於中陰,它是構成非實有的[[有身見|即蘊我]]在投胎之前流浪於世上的其中一個要素 中蘊 ,但北傳佛教否認中陰身是常住不變的[[離蘊我]],而聲稱中有是作為[[十二因缘|十二因緣]]之一的[[有 (佛教)|有支]],南傳佛教則認為心流是把上一輩子與這一輩子聯繫起來的事物<ref>{{Cite web|title=上座部南傳佛教明確說: 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體|url=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comment/64832#comment-64832|website=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date=2024-07-11|language=zh|last=serendipity|url-status=live|access-date=2024-08-26}}</ref>。


===其他宗教===
===其他宗教===

2024年8月26日 (一) 16:48的版本

輪迴梵語巴利語:संसार,羅馬化:Saṃsāra,意指“世界[1][2]),是關於“所有生命物質存在物的循環性”的概念,這是大多數印度宗教基礎教義中的重要概念[3][4][2][5] ,輪迴一詞的意思是“漫無目的地漂流、流浪或世俗存在的循環”[2][6]

輪迴論是一個神學理論,認為生命會以不同的面貌和形式,不斷經歷生與死。在東方有印度教佛教道教等眾多宗教認可這個理論,在歐洲有關於希臘的輪迴論的哲學理論流傳,這些理論的認可者包括畢達哥拉斯柏拉圖德魯伊教海地伏都教也相信輪迴存在;作为一种宗教体验,輪迴被认为是世界的另一种真实面貌(感官所認識世界的延伸)。

輪迴論與許多達摩宗教(如婆羅門教佛教耆那教印度教等)所認可的業力論聯繫在一起,「脱離輪迴」這個行為被稱為解脫,它一直是擁有印度文化背景的、重視傳統靈性的人追求達成的目標,也是他們內部分歧的核心之一[6][7][8][9][10]

名詞解釋

輪迴(Saṃsāra)概念起源於後吠陀文學,與投胎轉世基本上同義,它是與業力有關的循環;《吠陀經》本身並未討論該理論[11][12] 。在早期的奧義書中,它已經被發展出來,但沒有對其機制細節的詳細描述[13][14]。直至大約公元前10世紀中葉,在佛教耆那教等宗教及與印度教的相關哲學理論有關的各個學派的思想中才可以找到對輪迴的闡述[14][15]

各個宗教的觀點

異教

希臘本土宗教

希臘教相信凡人在去世之後便會到達黑地斯,按照不同的審判結果,他們會被送往塔爾塔羅斯水仙平原歸靜樂土。有説法聲稱在水仙平原流浪的亡者有機會在日後轉生為其他生靈,而居住在歸靜樂土的亡者也可以選擇投生為其他生靈。

希腊秘密宗教

俄耳甫斯教認可輪迴論,而且對其有獨到的見解。

海地民間宗教

海地伏都教相信凡人在經歷一定次數的生死之後 便會永遠死去。與海地伏都教有關的一句名言是:「人出生是為了死亡。」

亞伯拉罕諸教

基督敎

基督教典籍《舊約聖經》的內容模糊描述了復活的情況,在早期的歷史上偶有後來被正統敎會判定為異端份子的神學家表示他們認可輪迴論[16],但大公敎會認為《新約聖經》記載了不同的觀點,因為基於《新約聖經》所記載的各種教誨,世人皆只需要一次受洗就能得救,所以如果輪迴真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就難以解釋了,可以説是有理據上的矛盾,但有意見認為這種矛盾的成分很小,也因為聖典沒有提及輪迴這些概念,僅能靠推測得知,所以輪迴是否存在這個問題仍有一些爭議性,但能肯定的是,由於一旦得救則將進入天國以獲享永生,因此先前關於輪迴是否存在一事的爭論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17][18]。一般來説,主流基督敎並不認同其他部份宗教所提出的輪迴存在這一説法的正確性[19],故認為不用賠抵怨親債主的相關業報,儘管如此,不過不代表可以行為不檢,因為在世間的所作所為仍然是很重要的。大多數基督敎徒認為惟一真神是三位一體的,即聖父聖子聖神的型態向世人勸導,基督敎徒相信人一生終有一個造創天地万物的惟一真神預定命運。他們亦相信去世者在死後獲享永生或者喪亡之前,必須通過上主對此人在品格上的審判,才可以進入天國。一些説法聲稱普通人的魂神會留居冥界直至審判日,而罪大惡極的人的魂神將會在地獄中受盡折磨。

更正教認為不用做功德,義與不義的分別在於是否有着對於基督的信仰,是為因信稱義論[20]天主教認為除了保持信仰,也該行善,行善與得救有關,而且認為天主的旨意與凡人的自由意志互相配合才能發揮作用,即神人合力論[21]東正教也十分強調行為的重要性[22]

有説法聲稱在中世紀時期,羅馬敎會宣稱世人必須不斷把金錢奉獻給羅馬敎皇以補償前生所犯下的罪過[23],但這一説法與主流觀點相矛盾,後者認為沒有證據顯示基督舊敎曾經散播相關觀念。至於要如何得救,《聖經》宣稱當人們真心相信默西亞 耶書亞辣比是天主子,而且相信他在十字架上擔當了人所犯下的罪過,因而受死復活,就有可能會得享永生[24];不崇信基督的人在死後,其靈魂會被存放至海地斯或海底;等到救世主重臨人間時,祂會開始「最後的審判」,並且依照《生命冊》的內容,把名字不被記載於冊上者丟到火中燒毀,使其徹底「死亡」[25]

天主教的一些神職人員表示天主教不相信輪迴存在,但他們聲稱可以透過向相信輪迴存在的人宣揚救恩論來使他們在仍然相信輪迴存在的情況下接受耶穌基督為會拯救他們脱離他們相信存在的輪迴的救主[26]

猶太教

猶太教的前身古猶太教可能有關於投生為其他生靈一説的觀念[27]

由於猶太教聖典《希伯來聖經》所記載的關於來生的説法頗為模糊,因此信奉猶太教的神學家對此問題有不同的説法,輪迴論是其中一個受到不少信奉者所認可的理論[28][29][30][31]。然而,基督教沒有接受相關説法,這些説法也不是猶太教主流教義的一部份[32]

雅茲迪教

輪迴論是雅茲迪教基礎教義的一部份[33]

東亞本土宗教

儒教

儒教的前身古儒教相信凡人在去世之後,其魂魄便會永遠居住在黃泉中。儒教沒有具體的来世觀,其強調今生的重要性,但儒教不完全否認已經去世者能夠重生。

道教

道教的前身古道教沒有關於輪迴的思想观念,古道教及中夏教等古老宗教相信凡人在去世之後,其神魄便會永遠存活在陰府中,故此古道教認為凢人應該努力地嘗試去成為仙人以達到長生不死的境界。道教繼承了相關觀念,其传统教义讲求“长生不老”,道教認為達到這個境界的凢人能夠使自己在不會衰老的情況下擁有非常漫長的壽命直到此人去世,至於已經達到長生不死的境界的仙人在壽終之時會昇上靝庭以永遠享福。

然而,在小乘佛教傳入中華之後,道教教義開始受到其教義的影響。自道教教內的全真道吸收漢傳佛教教內的禪宗思想以来[34],道教也产生了類似於佛敎所認可的轮迴論的观念,千年以來 道教教內的絶大部份教派都接受輪迴論,并且对中国民间宗教產生影响至今,例如古時的善书文昌帝君阴骘文》记载了文昌帝君神通过扶乩讲述自己从秦朝宋朝时转生为何人、有何作为等等。

道教相信諸天仙眞已經達到永生不老的境界,自然不用擔心將來必定會再入輪迴[35]。雖然如此, 但是道教典籍《太平經》宣稱如果仙臣犯錯,可能會被天君貶下凡間[36],可見祂們並非已經完全出離世間,相反, 祂們仍然受縛於世間法[37]

神道教

神道教相信凡人去世之後便會到達黃泉國並等待投胎。

南亞本土宗教

印度教

印度教的前身婆羅門教所認可的輪迴論起於梵書編寫時期,成熟於奧義書編寫時期,輪迴一詞是流轉之意。不少奥義書宣稱轮迴包摄三道,即天道、祖道、兽道。輪迴論是婆罗门教主要教义的一部份,後來佛教將三道扩展为五道六道,印度教也發展了這個理論。

耆那教

耆那教相信眾生的命我是不朽的,眾生將會不斷經歷生死,直到他們覺悟並成為帕拉梅斯蒂(英語:Parameṣṭhi)。帕拉梅斯蒂分為三類,分別是阿𥚃漢特英语Arihant底里坦迦羅悉陀英语Siddha。一些佛敎徒聲稱帕拉梅斯蒂是居住在無色界天外道或已經達到類似的境界但仍未真正地覺悟的智者

佛敎

佛敎認為輪迴是一个过程,死亡之後䰟神(可能是有分心第八識等等,信奉不同宗教的佛學家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都不一樣)会离开所屬普羅[註 1]的肉軀[38],经过一些事情(南傳佛教認為此普羅的魂神會直接轉生為另一個普羅,北傳佛教教內則流行此普羅的魂神轉變成中陰身這一理論)之後才进入胎中,成為另一个刚刚出現的普羅,该普羅可能會是凡人,也可能會是畜生餓鬼天眾等等,居住在天庭的天眾的壽命雖然很長,但是終有一天仍會去世。佛敎認為除了已经了脱生死佛佗(如阿罗汉大菩萨辟支佛佛陀)之外,一切众生都不能不受轮迴的束縛。佛敎的一些信奉者聲稱就算是已經達到永生不老的境界的提婆李習蘇拉神仙神様等多個種類的神靈,也仍然身處於輪迴之中,就連近乎法力無邊的薄伽梵也無力阻止有輪轉動。

大乘佛教教義中,轮迴的范围共有六大类,大乘佛教称之為六道(有些説法聲稱為五道,把阿修羅併入其他道,這些説法來自更早出現的部派佛教),在每一类别中的福报享尽或罪报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终结,也是另一次生死的开始。大乘佛教認為轮回实际上是上下沈浮的生死流转,如此在六道之中,生来死去,死去生来,便是所谓轮回生死,众生从无始以来,因為不明瞭無常實相,而煩惱未能斷盡,所以輾轉于六道中循环往复,是為“六道輪迴”,至少要修成阿羅漢,乃至成為佛陀,否则无有脱出之期[39][40][41][42]。要達到這個境界,必須完全消除我執無明等等。大乘佛教教典《楞嚴經》宣稱在六道之外尚有仙道[43],共計七道[44],並且宣稱身處於仙道的生靈可以被分為十種,祂們都是神通廣大的生靈,但不論是哪一種,由於祂們非常執着於對身心的修養,因而錯誤地運用心識來修煉,因此祂們不能夠像佛佗那樣成功脱離輪迴,故此終有一天祂們在享盡仙福之後 仍會散入六道之中[45]

有一種常見説法聲稱大乘佛教認為成佛就是到達剎土永遠享福,但其實這不符合大乘佛教教義,漢傳佛教教內的淨土宗認為剎土是由佛陀所化現出來的,為的是提供一個適合的地方讓佛弟子在那裡修行,故此剎土不是修行的終極目的地[46]。大乘佛教認為剎土也有散盡之日,居住在剎土的生靈雖然有近乎無盡的壽命,但是仍然無法永遠保持這種狀態,當他們長得驚人的壽命結束時,這種狀態便會消失,故此他們必須致力修行以證得佛果。大乘佛教認為連身處於剎土的佛陀也會有入滅之日,只有湼槃才是終極歸宿[47]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大乘佛教認可無我論,因此它不認為眾生有獨立自存的元神。雖然一般認為識神(常被稱為「」)是輪迴的主體,但是初期佛教並不把它等同於通俗意義上的靈魂[48]。關於輪迴的主體的問題是數千年以來 很多佛學家之間爭論不休的話題[49]早期佛教認為香陰是進入胎中以形成普羅的事物,北傳佛教把它等同於中陰,它是構成非實有的即蘊我在投胎之前流浪於世上的其中一個要素 中蘊 ,但北傳佛教否認中陰身是常住不變的離蘊我,而聲稱中有是作為十二因緣之一的有支,南傳佛教則認為心流是把上一輩子與這一輩子聯繫起來的事物[50]

其他宗教

卡巴拉教诺斯替教等一些宗教及伊斯兰教教內奉行神秘主义的部份不太正統的教派認可转世論,但其關於转世的观念没有形成类似于印度本土宗教所認可的轮迴論的複雜思想。摩尼教則吸收了佛敎 部份關於輪迴的教義。

各個學派的觀點

起源於希臘的哲學思想

舊柏拉圖主義

著名哲學家柏拉圖認可輪迴論。在柏拉圖所寫的《斐多》一書中,其師父蘇格拉底談及了靈魂的不朽性,他説:“靈魂不接受死亡嗎?”又説:“所以靈魂是不死的。”[51]

研究紀實

聲稱輪迴存在的説法

  • 美国医学博士、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伊恩·斯蒂文森调查了世界各地2500多个声称记得前世的孩子,出版了四卷本研究轮回案例的专著及《轮回与生物学》(《Reincarnation and Biology》)等著作。他研究的结论是:轮回确实存在,人在2-5岁左右能够回忆起前世,在5岁以后就会逐渐忘记;前世身体所受的伤害可能是胎记或先天缺陷的病因,人的喜好、行为特征以及恐惧症等都可能来源于前世[52]

對於上述説法的質疑

  • 荷蘭一份研究,找出13位有前世記憶及另外13位没有前世記憶的志願者進行科學試驗調查,两组志愿者接受的教育程度相当,年龄和人生经历都比较相似,其發現有前世記憶的印象的志愿者比一般人更容易產生錯誤記憶虛構記憶,而且異常相信自己事實上是錯誤的的記憶及判断是正确的[53]

相關研究

  • 曾任耶鲁大学精神科主治医师的布莱恩·魏斯博士所著《前世今生》(英文版书名《Many Lives, Many Masters》[54])、《Same Soul, Many Bodies》[55]、《Through Time Into Healing》[56]等著作,记录了他执业生涯中的大量轮回案例。
  •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学习”节目(BBC Learning)摄制了关于探索轮回的纪录片《往世》(Previous Lives)[58]

参见

参考资料

引用

  1. ^ Klaus Klostermaier 2010,第604頁.
  2. ^ 2.0 2.1 2.2 Mark Juergensmeyer & Wade Clark Roof 2011,第271–72頁.
  3. ^ Yadav, Garima, Abortion (Hinduism), Hinduism and Tribal Religions, Encyclopedia of Indian Religions, Springer Netherlands: 1–3, 2018, ISBN 978-9402410365, doi:10.1007/978-94-024-1036-5_484-1 
  4. ^ Flood, Gavin D. (1996), An Introduction to Hindu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 ^ Rita M. Gross. Buddhism After Patriarchy: A Feminist History, Analysis, and Reconstruction of Buddhism需要免费注册.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148. ISBN 978-1-4384-0513-1. 
  6. ^ 6.0 6.1 Shirley Firth. Dying, Death and Bereavement in a British Hindu Community. Peeters Publishers. 1997: 106, 29–43 [2021-12-22]. ISBN 978-90-6831-97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2). 
  7. ^ Obeyesekere 2005,第1–2, 108, 126–28頁.
  8. ^ Mark Juergensmeyer & Wade Clark Roof 2011,第272–73頁.
  9. ^ Michael Myers 2013,第36頁.
  10. ^ Harold Coward 2008,第103頁.
  11. ^ A.M. Boyer: Etude sur l'origine de la doctrine du samsara. Journal Asiatique, (1901), Volume 9, Issue 18, S. 451–53, 459–68
  12. ^ Yuvraj Krishan: . Bharatiya Vidya Bhavan, 1997, ISBN 978-81-208-1233-8
  13. ^ A.M. Boyer (1901), Etude sur l'origine de la doctrine du samsara, Journal Asiatique, Volume 9, Issue 18, pp. 451–53, 459–68
  14. ^ 14.0 14.1 Stephen J. Laumakis 2008,第90–99頁.
  15. ^ Yuvraj Krishan. The Doctrine of Karma: 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in Brāhmaṇical, Buddhist, and Jaina Traditions. Bharatiya Vidya Bhavan. 1997: 17–27 [2021-12-22]. ISBN 978-81-208-123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0). 
  16. ^ 左撇子. 基督教的「輪迴説」,被刪掉的300年歷史. 左撇子電影. 2023-02-05 [2023-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3) (中文). 
  17. ^ 基督信仰與輪迴有沒有衝突?. [2023-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3). 
  18. ^ 輪迴是否真實存在?葉明翰牧師:祂會為我們預備地方!. [2023-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3). 
  19. ^ 程明聰. 我的男朋友是從小耳濡目染的佛教徒,堅信有六道輪迴。他相信有天主的存在,但同時也相信許許多多神的存在。這讓我很懊惱,我該怎麼向他解釋天主教信仰呢?. Ask Fr Francis. [2024-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1) (中文). 
  20. ^ 「因為你們得救是由於恩寵丶 藉着信德,所以得救並不是出於你們自己,而是天主的恩惠;不是出於功行,免得有人自誇。」 -出自《聖經·新約·厄弗所書》第二章第八節至第九節
  21. ^ 「的確, 以色列倔強, 有如一頭倔強的母牛,那麼上主哪能牧放他們,有如在廣闊的草場牧放羔羊?」 -出自《聖經·舊約·歐瑟亞先知書》第四章第十六節
  22. ^ 「以色列家族! 我要照各人的行為裁判你們──  吾主上主的斷語──  你們應回心轉意丶 離開你們的一切罪惡丶 避免它們再做你們犯罪的絆腳石。 由你們身上拋棄一切得罪我的惡行罷!你們應改造一個新心 、一種新的精神!以色列家族, 為何你們偏要喪亡? 因為我不喜歡任何人喪亡──  吾主上主的斷語──  你們回心轉意罷!你們必得生存!」 -出自《聖經·舊約·厄則克爾先知書》第十八章第三十節至第三十二節
  23. ^ 布鲁斯李. 资本主义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熱點暈車藥. 2023-03-03 [2023-09-24] (中文). 
  24. ^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人,甚至把自己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喪亡,反得永生。」 -出自《聖經·新約·約翰福音書》第三章第十六節
  25. ^ 「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于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阴间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们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审判。死亡和阴间也被扔在火湖裡。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上,他就被扔在火裏。」——启示录 20:12-15
  26. ^ 程明聰. 中國人想說前生來世,今世的苦是前世的罪或責,亦有說高僧可輪迴轉世,還可在離世前指出來世將會在那個地方,被門徒找到。我相信天主創造天地萬物,主宰一切,對此我作為基督徒可以作任何回應?. Ask Fr Francis. [2024-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1) (中文). 
  27. ^ 「耶穌來到了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境內,就問門徒説:『人們説人子是誰?』 他們説:『有人説是洗者若翰;有人説是厄里亞;也有人説是耶肋米亞,或先知中的一位。』 耶穌對他們説:『你們説我是誰?』 西滿伯多祿回答説:『你是默西亞 、永生天主之子。』」 -出自《聖經·新約·瑪竇福音書》第十六章第十三節至第十六節
  28. ^ The Afterlife: a Jewish Guide to Life After Death. Jewitches. [2023-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英语). 
  29. ^ Resnick, Benjamin. What Judaism Says About Reincarnation. My Jewish Learning. [2023-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美国英语). 
  30. ^ Reincarnation and Judaism. Jewish Virtual Library. [2023-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4). 
  31. ^ Tilles, Yerachmiel. Judaism and Reincarnation: Kabbalah on Judaism and reincarnation. Kabbalah. [2023-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8). 
  32. ^ 程明聰. 父好, 我們知道天主教有很多神學知識是傳承自猶太教,甚至耶穌基督本身就是猶太人。猶太教的經典卡巴拉相信輪迴轉世,即靈魂透過週期性的再生,隨著時間在不同的軀體中再次在這世界生活。以聖經故事而言,也有若瑟的十個哥哥因為出賣他們的弟弟而轉生成被羅馬人殺害的十大烈士,這樣的故事佐證輪迴轉世。近年,也有無數的案例證明輪迴轉世的存在,甚至發展為治癒人心的療法。 於是想請教神父: 1. 天主教神學為何未傳承猶太教的輪迴轉世呢? 2. 靈魂經歷私審判之後會不會再次回到人間呢? 3. 靈魂死亡之後只會安息嗎? 3. 身為天主教徒,該如何看待輪迴轉世呢? 感恩神父!. Ask Fr Francis. [2024-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1) (中文). 
  33. ^ Iraq Yezidis: A Religious and Ethnic Minority Group Faces Repression and Assimil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Christian Peacemaker Teams in Iraq (25 September 2005)
  34. ^ 福井文雅. 佛教與全真教的成立 (PDF). 中日第六次佛教學術會議論文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1996 [2020-03-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2-03). 
  35. ^ 青林道人. 玄都之王 , 编. [轉]「玉皇」不是帝釋天!道教徒寫給佛教徒的一封公開信. 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 2015-02-28 [2024-07-07] –通过微博 (中文). 
  36. ^ 林富士. 〈《太平經》的神仙觀念〉.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2009, 80:2: 217–263 (中文(繁體)). 
  37. ^ 釋宣化. 認識仙道~楞嚴經. 遠離災害. 2017-10-08 (中文). 
  38. ^ 釋宣化. 佛說四十二章經淺釋. 般若文海繁體站. [2023-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1) –通过報佛恩網 (中文). 「壽終靈神」: 阿那含壽命終了的時候,他的靈性,就是他那個中陰身,這個靈神做鬼時就叫中陰身,若是屬陽就叫靈神,這個也就是靈魂,也就是那個靈性。「上十九天」: 因為他生死未了,所以靈神上十九天。從四王天數上去,數到無煩天,這無煩天就超過了十九天,他在十九天以上,「證阿羅漢」: 證阿羅漢果了,所以他的名字叫不來果,不來是不到人間來了,這是阿那含這個三果阿羅漢。 
  39. ^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P61,108自在语(第一集),圣严教育基金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0. ^ 走出現代佛教誤區. 全方文化. : 22 [2021-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31) (中文). 
  41. ^ 國際藏學史導論. Taiwan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at UW-EAL. 亚太政治哲学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2016: 171 [2021-08-31]. ISBN 978-986-91739-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31) (中文). 
  42. ^ 大西藏文化巡禮. 雲龍叢刊. 雲龍出版社. 2003: 427 [2021-08-31]. ISBN 978-986-7938-2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31) (中文). 
  43.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上冊)》,倓虛老法師,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44. ^ 《楞严经》卷九:“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阿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
  45. ^ 釋宣化.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淺釋. 般若文海繁體站. [2024-07-07] –通过報佛恩網 (中文). 
  46. ^ 祈竹仁寶哲. 《狮吼棒喝》——大藏寺祈竹仁宝哲问答选录. Khejok Rinpoche 祈竹仁波切. 獅吼棒喝答問選錄. 2011-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1) (中文). 
  47. ^ 大势至菩萨极乐世界成佛永不“般涅槃”. [201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48. ^ 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 「識」≠ 靈魂主體.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2020-04-08 [2023-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2) (中文). 
  49. ^ 黃俊威. 論部派佛教的輪迴主體觀念--從自我、無我到補特伽羅.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1987年首次發表] [2024-07-07] (中文). 
  50. ^ serendipity. 上座部南傳佛教明確說: 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體.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2024-07-11 [2024-08-26] (中文). 
  51. ^ Phaedo, 105e
  52. ^ Ian, Stevenson. Reincarnation and Biology. Praeger. 1997: 2268 pp. ISBN 978-0-275-95282-2. 
  53. ^ 荷兰科学家解密前世记忆:实为大脑错觉. SinaHK. [2023-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8). 
  54. ^ Many Lives, Many Masters: The True Story of a Prominent Psychiatrist, His Young Patient, and the Past-Life Therapy That Changed Both Their Lives. 1988. ISBN 978-0671657864 (英语). 
  55. ^ Same Soul, Many Bodies: Discover the Healing Power of Future Lives through Progression Therapy. 2005. ISBN 978-0743264341 (英语). 
  56. ^ Through Time Into Healing: Discovering the Power of Regression Therapy to Erase Trauma and Transform Mind, Body and Relationships. 1993. ISBN 978-0671867867 (英语). 
  57. ^ 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中文字幕版纪录片: PAST LIVES. [2020-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58. ^ Previous Lives. [2020-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英语). 

书目

外部連結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