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ft:地方創生 (臺灣):修订间差异
Villager8787(留言 | 贡献) 小 →政策背景 |
加入{{Primarysources}}標記 |
||
第1行: | 第1行: | ||
{{Primarysources|time=2024-11-13T04:10:04+00:00}} |
|||
'''地方創生 (臺灣)''' 是[[台灣政府|臺灣政府]]面臨人口減少、都市化過度及城鄉發展失衡等重大挑戰所提出的政策。[[行政院]]於2019年核定「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正式啟動「地方創生」政策,推動地方發展。[[地方創生 (臺灣)|地方創生]]以地方特色(即「地方DNA」)為核心,強調[[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設計|由下而上]]的參與模式,通過整合中央部會資源、引導民間投資,協助地方自主發展,達到「均衡台灣」的政策目標。<ref>{{Cite web|title=政策緣起 - 地方創生|url=https://www.twrr.ndc.gov.tw/policyOrigin|website=國家發展委員會}}</ref><ref>{{Cite web|title=行政院全球資訊網|url=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5a18b6f1-4a49-4c26-a8a2-7f142551c193|website=2.16.886.101.20003|date=2011-12-01|language=zh-tw|last=2.16.886.101.20003|access-date=2024-11-11}}</ref><ref>{{Cite web|title=推動地方創生政策|url=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78EEEFC1D5A43877|website=國家發展委員會}}</ref> |
'''地方創生 (臺灣)''' 是[[台灣政府|臺灣政府]]面臨人口減少、都市化過度及城鄉發展失衡等重大挑戰所提出的政策。[[行政院]]於2019年核定「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正式啟動「地方創生」政策,推動地方發展。[[地方創生 (臺灣)|地方創生]]以地方特色(即「地方DNA」)為核心,強調[[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設計|由下而上]]的參與模式,通過整合中央部會資源、引導民間投資,協助地方自主發展,達到「均衡台灣」的政策目標。<ref>{{Cite web|title=政策緣起 - 地方創生|url=https://www.twrr.ndc.gov.tw/policyOrigin|website=國家發展委員會}}</ref><ref>{{Cite web|title=行政院全球資訊網|url=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5a18b6f1-4a49-4c26-a8a2-7f142551c193|website=2.16.886.101.20003|date=2011-12-01|language=zh-tw|last=2.16.886.101.20003|access-date=2024-11-11}}</ref><ref>{{Cite web|title=推動地方創生政策|url=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78EEEFC1D5A43877|website=國家發展委員會}}</ref> |
||
2024年11月13日 (三) 04:10的版本
此條目過於依赖第一手来源。 (2024年11月13日) |
地方創生 (臺灣) 是臺灣政府面臨人口減少、都市化過度及城鄉發展失衡等重大挑戰所提出的政策。行政院於2019年核定「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正式啟動「地方創生」政策,推動地方發展。地方創生以地方特色(即「地方DNA」)為核心,強調由下而上的參與模式,通過整合中央部會資源、引導民間投資,協助地方自主發展,達到「均衡台灣」的政策目標。[1][2][3]
政策背景
地方創生概念最初起源於日本,由安倍內閣所提出的地方治理新模式,又稱在地安倍經濟學,主要是為解決高齡化、少子化及都市人口過度集中等問題。[4]隨著日本地方經濟衰退及年輕人口外移的加劇,日本政府推出一系列「地域活性化」政策,強調「產業、土地、人」的結合,以及創意、創新、創業的概念,希望藉此讓各地區能結合自身地理特色和文化,發展出適合當地的產業模式。[5]
在臺灣,同樣面臨人口減少、高齡化與城鄉發展不均的問題,青壯年人口卻不斷流往大都市,鄉村產業勞動力不足,城鄉發展差距逐漸擴大。[6]因此,行政院於2019年宣示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核定「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7]政府借鑑日本經驗,著眼於將特定的鄉鎮市區劃定為地方創生的重點推動區域,緩解人口過度集中於都市的現象,促進城鄉間的均衡發展。[5]
發展歷程
地方創生1.0(2019年起)
行政院於2018年5月及11月兩度召開「地方創生會報」,宣示並核定於2019年啟動「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發掘地方DNA、媒合資源、引導民間參與,並成立分區輔導中心,協助地方政府、鄉鎮公所及地方青年推動創生計畫。[8]
地方創生2.0(2021-2024年)
為強化政策推動力道,政府於2020年核定「加速推動地方創生計畫」,編列5年60億元,投入更多資源並新增多元徵案管道,自110年度起進一步統合跨部會地方創生資源,設置青年培力工作站,並活化公有空間,加大地方創生推動力道,透過多元支持措施提高地方資源運用效率。[9]
地方創生3.0(2025-2028年)
為了持續推動地方發展,國發會統籌提出「打造永續共好地方創生計畫」,以永續、公益、共好為核心精神,偕同10個部會共同投入地方創生工作。計畫投入60億元,涵蓋五大重點工作:培力青年、擴增多元途徑、完善基礎建設、促進跨域合作及深化國際連結,期望進一步推動地方創生事業,吸引更多青年留鄉、返鄉。[10]
現階段重點工作(地方創生3.0)
培力在地青年
設計三階段的培力課程,從知能培力到種子養成,並形成區域青年夥伴關係,支持青年投入地方創生。[11]
擴增多元途徑
結合各部會資源,支持地方特色產品開發,形塑觀光主題,並推廣食農教育,提升在地產業競爭力。[11]
完善基礎建設
加強城鄉環境整備及交通優化,提升偏鄉基礎設施,為地方創生創造良好條件。[11]
促進跨域合作
鼓勵地方創生團隊與企業合作,通過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框架,擴大地方創生的影響力。[11]
深化國際連結
推動國際交流,提升台灣地方創生的國際能見度,並成為城鄉多元發展的典範。[11]
資料來源
- ^ 政策緣起 - 地方創生. 國家發展委員會.
- ^ 2.16.886.101.20003.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2.16.886.101.20003. 2011-12-01 [2024-11-11] (中文(臺灣)).
- ^ 推動地方創生政策. 國家發展委員會.
- ^ 地方創生. stli.iii.org.tw. [2024-11-11].
- ^ 5.0 5.1 thinkdeep148. 編織鄉土新篇章,台灣地方創生的實踐與展望(上). ESG TIMES | 永續報導ESG議題與趨勢. 2024-03-15 [2024-11-11] (中文(臺灣)).
- ^ 在地創生卓越經營服務團 - 農業資訊平台. akmp.cpc.org.tw. [2024-11-11].
- ^ 行政院新聞傳播處製作「推動『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 再造地方風華」政策溝通電子單張文宣. 內政部全球資訊網-中文網. 2021-02-04 [2024-11-11] (中文(臺灣)).
- ^ 地方創生. 那瑪夏區公所. 2020-06-19 [2024-11-11] (中文(繁體)).
- ^ 2.16.886.101.20003.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2.16.886.101.20003. 2011-12-01 [2024-11-11] (中文(臺灣)).
- ^ 2.16.886.101.20003.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2.16.886.101.20003. 2011-12-01 [2024-11-11] (中文(臺灣)).
- ^ 11.0 11.1 11.2 11.3 11.4 2.16.886.101.20003.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2.16.886.101.20003. 2011-12-01 [2024-11-11]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