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Eranamebox|年号=長慶 |
{{Eranamebox|年号=長慶 |
||
|起讫时间= 821年-825年正月 |
|起讫时间= 821年正月-825年正月 |
||
|政权= [[唐朝]] |
|政权= [[唐朝]] |
||
|帝王=[[唐穆宗]]李恒 |
|帝王=[[唐穆宗]]李恒 |
||
第28行: | 第28行: | ||
==改元== |
==改元== |
||
*[[821年|元和十六年]]——正月 |
*[[821年|元和十六年]]——正月三日,改元為長慶元年。<ref>{{cite wikisource|title=舊唐書本紀第十六德宗|last=劉昫|wslink=zh:舊唐書/卷16}}「長慶元年正月己亥朔,上親薦獻太清宮、太廟。是日,法駕赴南郊。日抱珥,宰臣賀於前。辛丑,祀昊天上帝於圓丘,即日還宮,御丹鳳樓,大赦天下。改元長慶。」</ref><ref>{{cite wikisource|title=新唐書本紀第八德宗|last=歐陽脩|wslink=zh:新唐書/卷008}}「長慶元年正月己亥,朝獻于太清宮。庚子,朝享于太廟。辛丑,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賜文武官階、勳、爵。」</ref><ref>{{cite wikisource|title=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七|last=司馬光|wslink=zh:資治通鑒 (胡三省音注)/卷241}}「長慶元年,春,正月,辛丑,上祀圜丘;赦天下,改元。」</ref> |
||
*[[ |
*[[825年|長慶五年]]——正月七日,改元為寶曆元年。<ref name=":1">{{cite wikisource|title=舊唐書本紀第十七上敬宗|last=劉昫|wslink=zh:舊唐書/卷17上}}「〔長慶〕四年正月壬申,穆宗崩。癸酉,皇太子即位柩前,時年十六。……寶曆元年春正月乙巳朔。辛亥,觀祀昊天上帝於南郊。禮畢,御丹鳳樓,大赦,'''改元寶曆元年'''。」</ref><ref name=":2">{{cite wikisource|title=新唐書本紀第八敬宗|last=歐陽脩|wslink=zh:新唐書/卷008}}「〔長慶〕四年正月,穆宗崩。癸酉,門下侍郎、平章事李逢吉攝冢宰。丙子,皇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極殿。……寶曆元年正月己酉,朝獻于太清宮。庚戌,朝享于太廟。辛亥,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ref><ref name=":3">{{cite wikisource|title=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九|last=司馬光|wslink=zh:資治通鑒 (胡三省音注)/卷243}}「〔長慶四年正月〕庚午,上疾復作;壬申,大漸,命太子監國。……是夕,上崩于寢殿。癸酉,以李逢吉攝冢宰。丙子,敬宗即位于太極東序。……寶曆元年,春,正月,辛亥,上祀南郊;還,御丹鳳樓,赦天下,改元。」</ref> |
||
⚫ | |||
==大事記== |
==大事記== |
||
⚫ | |||
==出生== |
|||
# ==出生==姊姊存在ㄗ˙ㄗ˙時時這是在場ㄕㄚ˙ㄓˊㄓ遲遲差池是自殺車上星期在其中 |
|||
==逝世== |
==逝世== |
||
==紀年== |
==紀年農曆對照表== |
||
表格中各月的干支即為各月的第1日,「'''大'''」表示該月有30日,「'''小'''」表示該月有29日,「閏月」表格中的中文數字表示該年為閏某月(比如「十戊子」裡有中文數字「十」,即表示該行所在年份有閏十月),各月初一底下的數字表示對應的西曆日期。 |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西元]]!![[干支]]!!紀年!!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閏月 |
|||
!長慶!!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 |
|||
|- |
|- |
||
!rowspan="2"|[[821年]]!!rowspan="2"|[[辛丑]]!!rowspan="2"|長慶元年 |
|||
![[公元]] |
|||
|己亥{{notetag|據《舊唐書》,《二十四史朔閏表》作「戊戌」。}}<sup>小</sup>||戊辰<sup>小</sup>||丁酉<sup>小</sup>||丙寅{{notetag|據《舊唐書》,《二十四史朔閏表》作「丁卯」。}}<sup>大</sup>||丙申<sup>小</sup>||乙丑<sup>大</sup>||乙未<sup>小</sup>||甲子<sup>大</sup>||甲午<sup>大</sup>||甲子<sup>大</sup>||甲午<sup>大</sup>||甲子{{notetag|據《舊唐書》,《二十四史朔閏表》作「癸亥」。}}<sup>小</sup> |
|||
|821年||822年||823年||824年||825年 |
|||
|- |
|- |
||
|2/7||3/8||4/6||5/5||6/4||7/3||8/2||8/31||9/30||10/30||11/29||12/29 |
|||
![[干支]] |
|||
|- |
|||
|[[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 |
|||
!rowspan="2"|[[822年]]!!rowspan="2"|[[壬寅]]!!rowspan="2"|長慶二年 |
|||
|癸巳<sup>大</sup>||癸亥<sup>小</sup>||壬辰<sup>小</sup>||辛酉<sup>大</sup>||辛卯<sup>小</sup>||庚申<sup>小</sup>||己丑<sup>大</sup>||己未<sup>小</sup>||戊子<sup>大</sup>||戊午<sup>大</sup>||丁巳<sup>大</sup>||丁亥<sup>大</sup>||十戊子<sup>小</sup> |
|||
|- |
|||
|1/27||2/26||3/27||4/25||5/25||6/23||7/22||8/21||9/19||10/19||12/17||823/1/16||11/18 |
|||
|- |
|||
!rowspan="2"|[[823年]]!!rowspan="2"|[[癸卯]]!!rowspan="2"|長慶三年 |
|||
|丁巳<sup>小</sup>||丙戌<sup>大</sup>||丙辰<sup>小</sup>||乙酉<sup>大</sup>||乙卯<sup>小</sup>||甲申<sup>小</sup>||癸丑<sup>大</sup>||癸未<sup>小</sup>||壬子<sup>大</sup>||壬午<sup>小</sup>||辛亥<sup>大</sup>||辛巳<sup>大</sup> |
|||
|- |
|||
|2/15||3/16||4/15||5/14||6/13||7/12||8/10||9/9||10/8||11/7||12/6||824/1/5 |
|||
|- |
|||
!rowspan="2"|[[824年]]!!rowspan="2"|[[甲辰]]!!rowspan="2"|長慶四年 |
|||
|辛亥<sup>大</sup>||辛巳<sup>小</sup>||庚戌<sup>大</sup>||庚辰<sup>小</sup>||己酉<sup>大</sup>||己卯<sup>小</sup>||戊申<sup>小</sup>||丁丑<sup>小</sup>||丙午<sup>大</sup>||丙子<sup>大</sup>||丙午<sup>小</sup>||乙亥<sup>大</sup> |
|||
|- |
|||
|2/4||3/5||4/3||5/3||6/1||7/1||7/30||8/28||9/26||10/26||11/25||12/24 |
|||
|- |
|||
!rowspan="2"|[[825年]]!!rowspan="2"|[[乙巳]]!!rowspan="2"|長慶五年 |
|||
|乙巳<sup>大</sup>|| || || || || || || || || || || || |
|||
|- |
|||
|1/23|| || || || || || || || || || || || |
|||
|} |
|} |
||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
||
*中國 |
*中國 |
||
**[[建 |
**[[建兴 (渤海)|建興]](819年-830年):[[渤海国|渤海]]—渤海宣王[[大仁秀]]之年號 |
||
**[[大豐 (南詔)|大豐]](820年-823年):[[南 |
**[[大豐 (南詔)|大豐]](820年-823年):[[南诏]]—[[勸利晟]]之年號 |
||
**[[保和 (年號)|保和]](824年-839年):南詔—[[勸豐祐]]之年號 |
**[[保和 (年號)|保和]](824年-839年):南詔—[[勸豐祐]]之年號 |
||
**[[彝泰]](815年-838年):[[吐蕃]]—可黎可足[[贊普]][[赤祖德贊]]之年號 |
**[[彝泰]](815年-838年):[[吐蕃]]—可黎可足[[贊普]][[赤祖德贊]]之年號 |
||
第64行: | 第84行: | ||
==注釋== |
==注釋== |
||
{{NoteFoot}} |
|||
==參考資料== |
|||
{{Reflist}} |
{{Reflist}} |
||
== |
== 深入閱讀 == |
||
* 徐红岚,《中日朝三国历史纪年表》,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 ISBN 7538246193 |
* 徐红岚,《中日朝三国历史纪年表》,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 ISBN 7538246193 |
||
* 松橋達良,《元号はやわかり—東亜歷代建元考》,砂書房,1994年7月,ISBN 4915818276 |
* 松橋達良,《元号はやわかり—東亜歷代建元考》,砂書房,1994年7月,ISBN 4915818276 |
||
* 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1月 ISBN 7101025129 |
* 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1月 ISBN 7101025129 |
||
{{年号|[[元和 (唐朝)|元和]]|[[中 |
{{年号|[[元和 (唐朝)|元和]]|[[中國年號|唐朝年號]]<br>'''長慶'''|[[寶曆 (唐朝)|寶曆]]}} |
||
{{唐朝年号}} |
{{唐朝年号}} |
||
2024年11月24日 (日) 23:04的最新版本
長慶
| ||
政权 | 唐朝 | |
君主 | 唐穆宗李恒 | |
历时 | 5年 | |
|
---|
長慶(821年正月—825年正月)是唐穆宗的第二個年號,共计4年。[1]
長慶四年正月唐敬宗李湛即位沿用。
改元
[编辑]大事記
[编辑]出生
[编辑]逝世
[编辑]紀年農曆對照表
[编辑]表格中各月的干支即為各月的第1日,「大」表示該月有30日,「小」表示該月有29日,「閏月」表格中的中文數字表示該年為閏某月(比如「十戊子」裡有中文數字「十」,即表示該行所在年份有閏十月),各月初一底下的數字表示對應的西曆日期。
西元 | 干支 | 紀年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閏月 |
---|---|---|---|---|---|---|---|---|---|---|---|---|---|---|---|
821年 | 辛丑 | 長慶元年 | 己亥[註 1]小 | 戊辰小 | 丁酉小 | 丙寅[註 2]大 | 丙申小 | 乙丑大 | 乙未小 | 甲子大 | 甲午大 | 甲子大 | 甲午大 | 甲子[註 3]小 | |
2/7 | 3/8 | 4/6 | 5/5 | 6/4 | 7/3 | 8/2 | 8/31 | 9/30 | 10/30 | 11/29 | 12/29 | ||||
822年 | 壬寅 | 長慶二年 | 癸巳大 | 癸亥小 | 壬辰小 | 辛酉大 | 辛卯小 | 庚申小 | 己丑大 | 己未小 | 戊子大 | 戊午大 | 丁巳大 | 丁亥大 | 十戊子小 |
1/27 | 2/26 | 3/27 | 4/25 | 5/25 | 6/23 | 7/22 | 8/21 | 9/19 | 10/19 | 12/17 | 823/1/16 | 11/18 | |||
823年 | 癸卯 | 長慶三年 | 丁巳小 | 丙戌大 | 丙辰小 | 乙酉大 | 乙卯小 | 甲申小 | 癸丑大 | 癸未小 | 壬子大 | 壬午小 | 辛亥大 | 辛巳大 | |
2/15 | 3/16 | 4/15 | 5/14 | 6/13 | 7/12 | 8/10 | 9/9 | 10/8 | 11/7 | 12/6 | 824/1/5 | ||||
824年 | 甲辰 | 長慶四年 | 辛亥大 | 辛巳小 | 庚戌大 | 庚辰小 | 己酉大 | 己卯小 | 戊申小 | 丁丑小 | 丙午大 | 丙子大 | 丙午小 | 乙亥大 | |
2/4 | 3/5 | 4/3 | 5/3 | 6/1 | 7/1 | 7/30 | 8/28 | 9/26 | 10/26 | 11/25 | 12/24 | ||||
825年 | 乙巳 | 長慶五年 | 乙巳大 | ||||||||||||
1/23 |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编辑]- 中國
- 日本
參看
[编辑]注釋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03頁。
- ^ 劉昫. 舊唐書本紀第十六德宗. 维基文库.「長慶元年正月己亥朔,上親薦獻太清宮、太廟。是日,法駕赴南郊。日抱珥,宰臣賀於前。辛丑,祀昊天上帝於圓丘,即日還宮,御丹鳳樓,大赦天下。改元長慶。」
- ^ 歐陽脩. 新唐書本紀第八德宗. 维基文库.「長慶元年正月己亥,朝獻于太清宮。庚子,朝享于太廟。辛丑,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賜文武官階、勳、爵。」
- ^ 司馬光. 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七. 维基文库.「長慶元年,春,正月,辛丑,上祀圜丘;赦天下,改元。」
- ^ 5.0 5.1 劉昫. 舊唐書本紀第十七上敬宗. 维基文库.「〔長慶〕四年正月壬申,穆宗崩。癸酉,皇太子即位柩前,時年十六。……寶曆元年春正月乙巳朔。辛亥,觀祀昊天上帝於南郊。禮畢,御丹鳳樓,大赦,改元寶曆元年。」
- ^ 6.0 6.1 歐陽脩. 新唐書本紀第八敬宗. 维基文库.「〔長慶〕四年正月,穆宗崩。癸酉,門下侍郎、平章事李逢吉攝冢宰。丙子,皇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極殿。……寶曆元年正月己酉,朝獻于太清宮。庚戌,朝享于太廟。辛亥,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
- ^ 7.0 7.1 司馬光. 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九. 维基文库.「〔長慶四年正月〕庚午,上疾復作;壬申,大漸,命太子監國。……是夕,上崩于寢殿。癸酉,以李逢吉攝冢宰。丙子,敬宗即位于太極東序。……寶曆元年,春,正月,辛亥,上祀南郊;還,御丹鳳樓,赦天下,改元。」
深入閱讀
[编辑]- 徐红岚,《中日朝三国历史纪年表》,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 ISBN 7538246193
- 松橋達良,《元号はやわかり—東亜歷代建元考》,砂書房,1994年7月,ISBN 4915818276
- 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1月 ISBN 7101025129
前一年號: 元和 |
唐朝年號 長慶 |
下一年號: 寶曆 |